许光—留给我们一颗闪闪的红星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一部名为《闪闪的红星》的电影轰动全国。因为这部电影,人们记住了电影的主人公——“潘冬子”。“潘冬子”犹如一颗闪闪的红星,永远闪耀在人们心中。然而,读了文章我才知道“潘冬子”的原型是谁,更不会想到他竟然是传奇将军许世友的儿子许 光。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感受许光在大别山革命老区一串串令人感动、感慨、感悟的故事。“潘冬子”一生留给我们的绝不仅仅是一部电影,而是一段令人无尽思考的沉寂的历史。
许 光出生在一个风雨如磐的年代。1929年,鄂豫皖红色革命根据地。在《八月桂花遍地开》的歌声中,红军将领许世友与结发妻子朱锡明的第3个儿子降生了,许世友给这个儿子取名黑伢。
历史仅仅给了黑伢两年苏区相对安生时光。在黑伢两岁多时,鄂豫皖根据地失守。父亲许世友随红四方面军从大别山转战川陕,从此与家人失去联系。年幼的黑伢便和奶奶、母亲、姑姑一起留守在大别山革命老区,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当时,国民党反动派曾经对红军的亲属们进行了残酷的迫害和追杀,许 光的母亲被逼迫改嫁。年幼的许 光由奶奶、姑姑带着留守在大别山革命老区坚持对敌斗争,7岁的时候就参加儿童团。有一次,敌人在扫荡鄂豫皖根据地时,下令放火烧山,奶奶和姑姑在烟熏火烤中带着年幼的许 光在山洞中躲了三天三夜,终于保全了他的生命。经过与反对派无数次九死一生的残酷斗争,许 光在解放后的大别山老区仅存的5万人中,作为幸存者之一有幸活了下来。
当年,因为许世友离家17年没法和家人取得联系,许世友的母亲还以为儿子早已牺牲在战场上,而许世友也以为家里人已被国民党杀害了。直到1948年春,一封许世友寻找亲人的家书在大别山传了很久,才辗转到许世友母亲的手中。老人家得知许世友不但没有死还在山东军区担任司令员的消息后,便带着孙子许 光找到与许世友一块参加革命、在湖北省军区担任司令员的王树声,要求帮助找到许世友。王树声派人将许 光送到了山东,许 光与父亲许世友才得以团聚。父子重逢后,许世友清楚记得许 光的小名叫黑伢,还问了许多家里的情况。许世友问儿子今后打算干什么?许 光毫不犹豫地说:“我想当兵,像父亲一样报效国家!”
许将军告诉儿子,他要送许 光去读书,并叮嘱他要趁着年轻多学习文化知识,将来的新中国需要有知识的年轻人去保卫和建设。随后,许光被送往山东军区文化速成中学学习。也就是这个时候,许光少年时期的成长经历被他的班主任老师李心田了解后,以他为潘冬子的主要原型写出了红色著作《闪闪的红星》。后来改编拍摄的同名电影《闪闪的红星》。
从文化速成中心毕业后,许 光又相继在华东军政大学、第一海军学校和大连海军舰艇学院等院校学习,成为建国后我军第一批拥有本科学历的海军军官。在校期间,许 光从不向战友炫耀自己的家庭和身份,常常用比别人更加刻苦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毕业分配到北海舰队后,他在一线部队刻苦摔打磨砺,逐步成长为共和国首批北海舰队一名优秀的舰艇长,先后6次立功受奖并圆满完成了海防巡逻、重大演习等战备训练任务,为捍卫祖国海疆安全做出了贡献。
正当许 光在军队的事业一帆风顺,前途一片光明时,1965年,许世友突然决定让自己的儿子离开海军回到家乡,从繁华的海滨城市青岛调回到大别山深处的新县人武部,由一名海军作战指挥员改任县人武部参谋,从此再也没有离开家乡。
原因何为呢,许 光的父亲许世友对母亲的孝敬是出了名的。解放后,为了不让年事已高,又过不惯城里生活的母亲有一个幸福的晚年,许世友重任在肩、军务繁忙,不能回乡侍奉,经过慎重的思考后,他决定让儿子许 光代其尽孝,遂将其调回新县家乡工作。
对于许光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选择:在海军13年,留在部队前程是锦,回家乡工作,意味着选择不一样的人生。但为了父亲全身心投入国防事业,为党和国家做出更大贡献,许光以大局为重,毅然服从父亲的决定:替父尽孝,解除父亲的后顾之忧。
回家那天,许世友将军摆了一桌菜,叫上家里的工作人员,给许 光送行。许世友那天含着泪对许 光说:“黑伢(大安),你是我的好儿子!现在国家正是用人之际,我不能回家尽孝,只能由你代我回乡好好服侍你奶奶了。”
调回新县后,许 光唯一的业余生活就是陪在奶奶身边,精心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给父亲写信汇报奶奶的身体状况、给奶奶读将军的回信……半年多后老人临终时,许世友将军正在东南沿海视察海防、指挥备战,没有时间回老家,又是许 光替父亲给奶奶送终。许光替父行孝,做出了个人的重大牺牲,不仅发扬了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更是一种深层次上的爱党爱国,体现了对国家和军队的一种深深热爱与无私付出,是更高层次的忠诚,是一种顾全大局的博大情怀
在血与火的斗争环境中长大的许 光,对老区人民充满感情、对他亲眼看到牺牲的无数先烈充满怀念。回乡服务老区人民、服务成千上万烈士们的家庭,也是他自己的意愿。许 光在圆满完成本职工作、精心照料奶奶的同时,把对亲人的爱转化了对老区人民大孝大爱,无微不至地关爱地方上生活困难的老红军,累计从个人工资中挤出近10万元关心资助红军后代130多人次,先后为9名老红军遗霜养老送终。用许 光自己的话说:“父亲让我回来,不仅仅是要让我对奶奶尽好孝道,更要对曾经饱受苦难的老区人民尽好孝道!”
在新县期间,许 光从没为自己遇到的困难或者儿女亲戚的任何事情求过身居要职的父亲,但为了解决老区人民的电力、交通、水利问题,许光多次不厌其烦地给父亲写信,许世友也从来不认为儿子“多事”,每次都很认真对待。许 光为家乡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特别是他为解决县里的“通话”和“通电”等难题,曾四处奔波,多次到地区、省里反映情况,为全县基础设施建设立下了大功。
1969年春,许 光负责筹建新县千斤乡159微波站,当时山上没有道路可走,所有机械设备全靠肩挑背扛,就连几顿重的水泥杆也是靠人一步一步搬到山顶。许光不顾环境恶劣和条件艰苦,带领工人连续施工300多天,最终改变了古老的通话模式。新县老百姓感慨地说,上个世纪70年代初,新县的经济建设十分落后,基本上是“一个灯泡亮全城、一个喇叭响全城、一根烟功夫逛全城”,要不是许 光当年带领民兵架设了3.5万伏的高压线路,现在的县城还不知道落后成什么样子!
斯人已去,高风永存。只有从大忠大孝、大仁大义这样的视角去看待许 光的人生,我们才能真正理解 “共产党人对用热血和生命支持过他们的老区人民深情报答”的高尚行为,才能真正懂得他们赤诚回报“红土地上人民群众”的赤子情怀。
作为“党的孩子”,作为从战火中走出来的共产党员,许 光一生坚守自己的信仰,对党忠贞不渝,对人民全心全意,对自己严格要求。无论时代怎样变迁,无论形势如何变化,无论环境怎样复杂,许 光始终如一,坚守初衷。人如其名,许光的一生印证了四个字:光明磊落。
许 光位不高权不重,只是一个很普通很平常的基层干部,但他用一生践行了“党的孩子”对党的忠诚,实现了永远保持共产党人艰苦奋斗政治本色的誓言,在老区人民的心中留下了一座永恒的丰碑。
2012年1月6日,许 光——这个在全国家喻户晓并影响了中国几代人的“潘冬子”,因病走完了他84岁的传奇人生。他像泥土一样朴实,像大山一样沉寂,像一颗无名的大树深深扎根在人民中间。
深冬时节的大别山,寒风凛冽。在河南省新县田铺乡许家洼村一个群山环抱的山坳里,三间用碎石块垒砌的坐北朝南的简易瓦房突兀地立在那里,这就是开国名将许世友的故居,也是许 光出生成长的地方。院落对面的山坡下一条清澈的溪流由西向东缓缓流过,周围林木葱郁,云雾缭绕。2012年1月10日上午,这里庄重肃穆,哀乐低徊,隆重举行许 光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严寒的天气和偏远的道路都挡不住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到这个偏僻的山区向许 光告别。他们有的是许世友将军生前身边工作人员、老一辈革命家子女后代、部队首长和战友、许 光生前亲朋好友,有的是全国各地熟悉了解许 光同志生平事迹的朋友,数千名当地父老乡亲也自发地赶到现场,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向许光同志表达崇高敬仰和深切缅怀,还有难以计数的单位和个人发来唁电或通过其他方式向亲属表示慰问,敬献的花圈摆满了许家洼的道路两旁,绵延数百米。
“潘冬子”走了,可红星还在闪耀。站在历史的面前,一个强烈的声音告诉我,这个84岁的老人用一生的奋斗为我们留下了一份无字答卷:让闪闪红星传万代。他也把这个重大课题留给了我们,更是留给了千千万万的共产党人:要让红星照万代,要让红色江山传万代。
许 光,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廉洁自律的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
许光,一颗永远闪耀的红星!
(刘桥镇新联社区居委会主任助理 大学生村官 周广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