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南通新闻 - 视频 - 乐活南通 - 娱乐 - 政法 - 互动 - 图片 - 小记 - 楼市 - 汽车 - 生活 - 专题 - 南通论坛 - 通网家园 - 数字报纸 - 手机报纸 - 设为首页
网站首页 老区新闻 扶贫开发 党的关怀 光荣历史 今日风采 组织机构 基金公示 调查研究 网站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 扶贫开发 >> 正文  
《通州老区》第(增刊-7)期 (总 388期)
2014-09-22 11:21:21     来源: 南通老区      前往论坛讨论

薪火传递 让奉献永不散场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军区考察时说,“要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号召广大青年官兵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继承发扬。试想哪个有志青年不曾在年少时怀揣保家卫国的军营梦。即使现在远离梦想,但那份对军旅的虔诚向往和对革命历史的真诚怀念,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变得深重。幸而在区镇老促会的关心下,我们大学生村官接触到了《中国老区建设》等红色期刊,期盼的的心情一下子得到了释怀。

身在农村,志在基层,珍惜与《中国老区建设》的邂逅,每一次“老区论坛”的阅读,总让我对当下农村政策有了及时把握和实践体验;每一次“老区广角”的阅读,总让我对农村的发展和老区的建设有了新的感悟和想法;每一次“红色经典”的阅读,更让我的心灵接受了血与火的洗礼,细细品读,受益颇多:

农村就是我的“家”

“老区广角”中的一篇文章《柴胜元:老区就是我的“家”》,让我共鸣不止,它讲述了一名企业家甘愿放弃了如日中天的事业回到农村,倾注一身心血为家乡谋发展的故事。每每当别人不理解时,柴胜元总是这样说:“我的家乡是老区,老区就是我的圣殿!”肺腑话语,可见其为农村发展的真心。

我出生在农村,也生长在农村。进入农村工作伊始,我就给自己定下一个规矩:抛却过去“文质彬彬”的大学生形象,踏踏实实做好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和老百姓讲农村话,与群众处农村情。现在我每次到村里上班前,都会先到村小组转一遍,和村民唠唠嗑,聊聊家长里短。大家对我的称呼也从最开始的“陈干部”变成现在的“小村官、细伢儿”,相互间越来越熟悉。最令我感动的是,每当我在村里加班时,村部前面的焦爷爷、张大叔只要看到了,就一定会过来喊我去吃家常饭。如今我已经在农村工作了两年,早已没有家与农村之分,记得刚工作时,我在QQ签名上为自己写下一段话自勉“不畏艰难,做好实事;善待民众,学会奉献”,两年来一直未变,也一直激励着我,这儿就是我的家,就是我为之奋斗的地方!

农村就是我的“人生学堂”

我们大学生村官从象牙塔里直接奔赴基层一线,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使命重大,但同时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缺乏也导致我们在很多时候举步维艰。于是学习与实践成了我们快速成长的制胜法宝。

一是认真学习,把握政策。紧扣时事政治,抓住理论前沿,重点关注农村发展理论的学习。我特别喜欢《中国老区建设》中“学者评说”、“调查研究”两个栏目,它们从专业的角度或是分析当前三农政策的实施途径,或是以鲜明的事例娓娓道来,讲述新农村发展的创新道路,鞭辟入里、入木三分。例如今年第6期的《回归农业集体化》,围绕农业集体化和农村土地流转展开论述,极具实践意义的“农村现代化”途径就让我搬上了村两委学习课上,为我村接下来的进一步土地流转和高效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是躬身倾听,虚心求教。在工作中,积极向老干部、老乡学习,学习农村的风土人情,学习农业的基本技能,把工作规划成一张时间表,懂得时令节气。过去我对农田养护知之甚少,现在通过与村民交流请教,知道什么时候该打什么药水、知道什么时候排水灌溉,也知道了“稻要养,麦要抢”的含义。如今走上田头,甚至能指导村民如何配比吡蚜酮等农药。村官的工作让我学会了谦虚谨慎,学会了以民为本,称得上是我的“人生学堂”。

农村就是我的“事业舞台”

“农村广阔天地大有可为”,我们选择了大学生村官这个职业就要带着“干事业”的斗志而来。农村是一个大舞台,她有丰富的农业资源、有广大的人民群众,值得我们为之努力。那什么是我们的事业呢,如何把事业做好做大呢?第8期的《中国老区建设》中“百姓观点栏目”,有两篇简评值得深思,《民生工程先问民》和《好不好,问父老》。把群众满不满意,老百姓支不支持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也就是我们最大的事业-- 让老百姓满意,让老百姓感到幸福。

我在村里主要负责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推动党建的深入开展是我为民服务的主要途径。很多人问你们村怎么会有成立“老兵班”这种性质的党小组的想法,其实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条件的允许,我们村的党员着实有像老徐支书、葛德鑫这样甘愿为他人服务的退伍军人党员存在;二是我个人十分崇尚军人团体,更怀念和推崇革命精神。于是我们有了“老兵班”,更有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活动:年初我们举办了关爱留守儿童“把话元宵”主题灯谜会;随后又以“学习雷锋精神”组织了多次义务劳动;4月开始以“老兵班”为主体成立群众路线民间督导组,我们邀请代表参与“民主理财”,理出了“民心账”,监督民心工程,做出了“民心渠”、“良心路”;7月底为了契合征兵工作,我们又以“红色传承,热血青春志当兵”为主题,召开初检合格青年座谈会。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在党建上形成了长效的运行机制,基层党建的影响力逐步延伸,党员群众的凝聚力也逐渐增强。相信只要坚持以民为本,不断助力利民工作的落实开展,我的“事业舞台”将更加精彩。

《中国老区建设》犹如一个循循善诱的导师,将老区优良的精神传统和有效的发展举措向我们一一叙述,那些经历炮火洗礼的红色基因被赋予灵魂的文字让我们深受感染。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村官,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这种红色基因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让红色传承在农村的广阔舞台上奉献永不散场!

(兴仁镇葛长路村党总支书记助理 大学生村官 陈孙伟)

[编辑:李天时]
南通日报社 2009-2010 版权所有 (C) 苏ICP备08106468号 苏新网备2010048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816 传真:0513-85118816 邮箱:zgnt@ntrb.com.cn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