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地游客接受精神洗礼

如东县“小红军”们参观红十四军纪念馆
元月伊始,如皋市红十四军纪念馆传来喜讯:到2016年底,红十四军纪念馆接待游客已累计突破300多万人次。开馆至今,如皋市红十四军纪念馆先后获评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年接待参观者68万人次,团队3000多个,成为如皋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长三角地区备受瞩目的红色旅游基地。
忆往昔峥嵘岁月,1930年4月3日,在江苏通海如泰地区红军游击武装的基础上,如皋西乡贲家巷诞生了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劳苦大众自己的武装——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这是江苏境内惟一被列入中央序列的正规红军武装力量,是周恩来、李维汉、陈云亲手培育,李硕勋亲自筹建的红军。
为了铭记红十四军这段红色历史,更好地继承和发扬红十四军革命精神,经江苏省委党史办和中共南通市委批准,如皋市于2011年建成了以红十四军纪 念馆为主体的红十四军公园。2011年3月,中办、国办正式发文批准红十四军纪念馆对外开放。正式开馆的红十四军纪念馆占地6.3亩、建筑面积7860平 方米,展厅面积约6350平方米,共展出图片1300余幅、说明文字近4万字、实物资料600余件,真实反映了如皋人民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史。
依托红十四军纪念馆主馆,如皋市先后建成红军历史教育拓展训练基地、青少年红军历史教育馆等青少年教育实践基地。与此同时,纪念馆把红军精神融入创新管理方式,充分利用资源,发挥“传承红军精神,致力以史育人”的宗旨,努力打造集纪念、宣教、游览于一体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在硬件建设方面,纪念馆 科学运用声光电和实景模拟等高科技手段,不断充实增加陈展内容;在软件建设方面,纪念馆秉承高效、规范、优质的原则,从预约、接待到讲解,有一整套的方案,确保接待工作全天候、全覆盖。
挖掘红色历史,传承革命精神。多年来,如皋市红十四军纪念馆持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红色教育实践活动,优化景点旅游环境,挖掘旅游资源潜力。一方面, 他们与市内外120多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共建共育,联合开展党员干部培训、反腐倡廉教育、群众路线教育、新公务员宣誓、党员进社区等主题教育活动,并与全市中小学校建立“馆校衔接”,积极开展“红色教育进校园”、核心价值观有奖征文、主题演讲等特色活动。另一方面,纪念馆先后编印了《红十四军英烈》、《血 沃春泥—高沙土上前赴后继的如皋八位县委书记》、《回忆红十四军》等红色教育读本,制作了介绍红十四军的光盘、画册、宣传折页,组织红色专题演出和“红军情·江海梦”等专题展演,多角度多层次展现红十四军革命历史。
金戈铁马声犹在,浩气长存励后人。伫立红十四军纪念馆革命烈士雕像前,一批又一批公务员、解放军官兵、党员、团员、少先队员紧握右拳,庄严宣 誓。不论是清明节、“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等节假日期间,还是在平时周末时间,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们络绎不绝,缅怀英烈,抚今追昔。
“随着红十四军纪念馆越来越受社会各界关注,如皋红色旅游的品牌也越叫越响。”谈及此次纪念馆接待游客突破300万人次,如皋市红十四军纪念馆馆长 陈永华说,这是各界群众对如皋市红色旅游的认可,也进一步彰显了红十四军精神的当代价值。他说,今后,纪念馆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挥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心骨,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不断深化纪念馆游览体验,加大与 其他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交流合作,努力把纪念馆打造成全国红色旅游重要目的地,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让红十四军精神世代传扬。
(记者顾洪基 通讯员周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