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自古以来,英雄总是受到人们的尊敬和崇拜。何谓“英雄”?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英雄】①本领高强、勇武过人的人。②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敬的人。”虽然有“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古训,可“胜者为王败者寇”的观念也是根深蒂固。人们常常把胜利者视为英雄,毫不吝啬地把鲜花、掌声、赞美献给他们,而失败者往往容易被人们遗忘。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项羽。他是少有的一个以失败而被写进历史、千秋万代为人们传诵的英雄。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破例把他写入帝王专属的“本纪”中,可见对他的尊崇。1300多年后,李清照还写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著名诗句。可惜,能够享受这样荣誉的失败英雄并不是很多。正如鲁迅所说:“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
何昆军长和他的红十四军,就是这样的英雄。这支军队存在的时间很短——只有半年多时间,但威震大江南北,影响深远;这位军长生命短暂——32岁就在一次战斗中壮烈牺牲,但一代一代后人永远怀念着他。他们立下的功绩也许有限,但是他们不畏强权、英勇奋斗、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流血牺牲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人们的心里。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建军85周年,也是何昆军长英勇牺牲85周年。清明节小长假,我专程返回家乡江苏如皋,去追寻红军的遗迹,踏访英雄的事迹……
我是4月3日回到家乡的。这一天,正是红十四军建军85周年纪念日,离何昆军长的忌日还有13天。这一天,北京艳阳高照,晴空万里,春光和煦。可是家乡的天空却彤云密布,阴雨绵绵,仿佛老天也和我一样在缅怀先烈。下了飞机,匆匆吃过午饭,我顾不得休息,就请当地的三位红十四军研究专家——如皋市民政局副局长刘荣、红十四军纪念馆馆长陈永华和市红十四军研究会副研究馆员殷春泉陪我,冒着毛毛细雨,奔走如皋城乡,瞻仰何昆烈士纪念碑,踏访红十四军建军遗址和如皋县工农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遗址,参观红十四军纪念馆,回顾历史,轸怀英灵……
何昆烈士纪念碑坐落在如皋市西南方向的磨头镇,一个占地约1500平方米的院落中,院内绿树如荫,环境幽雅,庄严肃穆。院子正中,矗立着一座纪念碑,上书“死难烈士万岁”六个大字;纪念碑左侧,立有一座“红十四军老户庄战斗遗址”纪念碑;北侧,是何昆烈士的衣冠冢,墓前立着张爱萍将军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军长何坤烈士纪念碑”。85年前,何昆军长就是在这里,献出了他年轻的生命。在他牺牲之后不到半年,红十四军也被打散。34年后,他的忠骸才被找到。而他的名字,经如皋市党史办、红十四军研究会考证,也最终确认为“何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回顾何昆军长短暂而闪光的人生,不禁使人唏嘘不已。
二
1930年春,何昆、李超时、刘瑞龙、黄火青、张爱萍等共产党人,先后秘密来到通海如泰(指当时的南通、海门、如皋、泰兴等八县)地区,他们是按照中共中央军委和江苏省委的命令,来此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的。这是江苏省境内唯一的中央序列红军。
1929年11月18日至26日,中共江苏省委在上海召开了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期间,中共中央军委书记周恩来及李维汉、李富春、陈云等听取了通海如泰地区党的负责人李超时、刘瑞龙的汇报,一致认为通海如泰地区红军游击队已有一定基础,提出在此地区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省委书记李维汉代表省委起草了给中央军委的报告。省二大后,中央军委同意了江苏省委的报告,并任命何昆为红十四军军长,李超时为军政委。
通海如泰地区位于长江入海口的北岸,濒江临海,地势平坦,河网纵横,芦苇丛生,气候温湿,土地肥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19世纪中叶,随着国际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进入长江流域,这里成了帝国主义掠夺中国原料和促销商品的重要市场,也是国民党政府统治苏北的重要基地。在此地建立革命武装、开展游击战争,其政治影响非同寻常,其艰难程度也非比寻常。何昆、李超时、刘瑞龙等共产党人,怀着坚定的信念,结合当地实际,灵活运用江西苏区红军的经验,在土地革命、政权建设、政治建设、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南京国民党中央政府的卧榻之侧,在敌强我弱的困难条件下,红十四军发展到2000人左右的武装,发展赤卫队数万人,不屈不挠地斗争了6个多月,并在游击区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开展游击战争,成为全国15块红军游击区之一。
习惯了影视作品中操着湖南话、四川话、江西话,勇敢剽悍的红军形象,我实在无法把说着一口如皋“土话”、性格温和绵软的如皋老乡与红军联系起来。可是就是这些平时胆小怕事的庄稼汉,在何昆等共产党人的带领下,奋起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统治,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殊死搏斗。张爱萍在《红十四军》一诗中这样描述:“闯过重重关渡险,通如靖泰首揭竿。工农暴动今作主,枪杆紧握掌政权。围攻白狗老户庄,忙打土豪又分田。红十四军挥铁臂,苏北惊雷震江南。”
红十四军的军事胜利,极大地震撼了国民党政府。国民党政府以驻黄桥的“剿共总指挥部”所属部队为主力,纠集了横巷、卢港、卢庄、季家市、西来庵等地的驻军,向红十四军发动围剿。在敌强我弱的不利情况下,通海特委决定在黄桥实行“总暴动”,错误地认为这是“江北革命政权和反革命政权的最后决战”。由于叛徒的出卖,腹背受敌,“八三”黄桥总暴动失败了。不久,活动在如泰地区的红十四军一师、活动在通海地区的红十四军二师先后遭受败。
红十四军从成立到失败,虽然仅有6个多月的短暂时间,但其历史光辉没有泯灭。这场紧靠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地跨8县、历时近3年的工农革命运动和革命游击战争,配合了全国的革命运动,在一定程度上牵制和分散了国民党对中央苏区及其他革命根据地的进攻;同时播下了革命的火种,为以后的新四军东进和苏中七战七捷等打下了基础。
三
何昆是一位传奇式的英雄人物。
何昆,原名何德晟,化名李维森,1898年9月出生在湖南省永兴县。他10岁入私塾,塾师何海棠先生常晓以爱国大义,在他幼小的心灵中逐渐萌生报国救民思想。何昆从小性格刚强,见义勇为,并练就一身好武艺。1924年,他与同乡何德介、何德用一起投考黄埔军校。由于他不具备初中以上学历,次年冬才被录取到预科。在军校,他受到周恩来的直接教导,1926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
何昆智勇双全,胆识过人,屡次涉险而化险为夷。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 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何昆等左派学生被拘禁校内。当晚,何昆乘看守人员不备,顺阴沟涵洞爬出校外,化装成农民,辗转至广州找到党组织,被派往三水县石峡地区组织农民武装,准备暴动。12月11日,广州起义爆发,何昆率石峡农民军突入市区,配合起义士兵、工人、赤卫队击溃国民党军队。13日,起义失败,何昆在黄沙火车站弹尽被捕。他以平时练就的武功于当夜撬开监所屋顶的椽子,率领大部分难友成功越狱。由于跳楼时挫伤了踝骨,他潜回永兴休养了一段时间。接着他北上武汉寻找党组织,接上关系后便以非凡的胆略开展工作。当时,武汉三镇为白色恐怖所笼罩。一天,他路遇时任国民党武汉警备区少校的何德介,何德介惊讶地对他耳语道:“通缉你的字有箩筐大,你怎么还在这里?”何昆淡然一笑:“怕什么!”不久,党组织把他调往沪宁地区工作。有一次,他外出执行任务,突遇国民党军警检查。他急中生智,敏捷地钻进一顶路过的空轿子,叫轿夫抬走,军警目送这位坐轿的“贵人”扬长而去。
1930年春,受周恩来委派,何昆赴通海如泰地区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为了建设一支坚强有力的正规部队,何昆和李超时、刘瑞龙等四处奔走,将分散于各地的游击队员组织起来,统一编制为两个支队(后改为师),刘廷杰、秦超、黄火青、陈雪生、仇建中、张爱萍等分别担任支队和大队(营)领导。何昆组建红十四军军部后,即着手强化红十四军军事建设:一是加强党的领导,明确红十四军接受中央军委、中共江苏省委和通海特委的领导,执行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政治任务,在红十四军中建立各级党组织,设立政治委员制度,建立政治机构;二是明确红军任务,规定红军执行“打仗、做群众工作、筹款”三大任务,在战斗中要成为勇敢的战斗者,平时要成为群众工作的宣传员和组织员,协助地方党组织和农会做好工作;三是掀起练兵热潮,带领红军战士操练,从立正、稍息到队列、射击等动作,他都是亲自作示范;四是加强地方赤卫队建设,集中所有的散枪和梭标,仿照江西赤卫队的编队形式,合理配置人员和武器,以便灵活地进行军事行动。经过严格整顿、训练,使这支队伍在政治上、组织上和军事素质上都得到了加强。
何昆能体恤民众疾苦。当他了解到如泰地区的红军战士每月除领6元大洋津贴外,还在群众家里吃派饭,就动员大家说:“江西的红军战士每月仅3元津贴,我们领6元,还吃派饭,老百姓负担太重了。”在他的教育下,干部战士参照江西红军标准,将月饷由6元减为3元。
经过一段时间的整训,何昆便部署对敌据点的主动进攻,以扩大红军影响。3月中旬,何昆率领红军首战靖江县长安市。午夜,战斗打响,敌人从梦中惊醒,未加抵抗即行溃逃。红军缴获一批枪支弹药,并将据点及几家大地主家的财物、粮食,分给贫苦农民。
长安市一战,使如皋西乡大地主丧胆销魂,他们纷纷组织反动武装,构筑碉堡,用以对付红军。卢家庄是如皋西乡大地主集中的大庄子,他们连夜加固工事,并写信请求夏堡地主季恺(民主人士)派遣一个班保家兵协助护庄。季恺是北平平民大学法律系毕业生,曾亲聆我党创始人李大钊的教导,思想进步,暗中倾向革命。他悄悄将信函转呈何军长。何昆当即命令一班战士,持季恺亲笔信,化装打进卢家庄。3月23日晚上,何昆率军对卢家庄发起进攻,全歼敌守军,活捉7个恶霸大地主,并应群众要求将他们枪决。
1930年4月3日,通海特委和红十四军军部在如皋西南乡贲家巷召开了隆重的建军大会,宣布中国工农红军十四军正式成立。红十四军指战员和周围几十里内的赤卫队员、农会会员、妇女会员、少先队员,扛着洋枪、土枪、大刀、梭标、铁叉等各种武器,兴高采烈地来到会场。贲家巷方圆几里内人山人海,会场上红旗招展,锣鼓喧天。何昆军长宣读了《告工农及一切劳苦群众书》,并检阅了主力红军和赤卫队。
建军大会壮大了革命声势,会后如泰游击区与通海游击区都有了较大发展。在这两个游击区之间有一个由大地主张符秋盘踞的老户(虎)庄,庄上驻有敌保卫团团部、县警察九分队和省保安队一个中队,高堡深沟,易守难攻,严重地影响我两个游击区之间的联系,我军早已准备拔掉这颗钉子。1930年4月16日,何昆率二支队及赤卫队,在夜色的掩护下分三路向老户庄发起进攻。守敌防卫火力甚猛,红军渡河受阻。何昆下令组织突击队从东路强攻,眼看庄内守敌阵脚已乱,不料驻吴窑的县警察队从背后突袭过来,如皋、石庄、马坪、刘渡的敌人也增援过来。何昆握着手提式机关枪,率领战士冲锋,很快占领了东头的晒谷场。碉堡里的敌人拼命抵抗,用机关枪对着晒谷场疯狂扫射。紧急关头,何昆对二大队长张爱萍说:“让我对付炮楼上的野狗子!再不解决,如皋城的援敌出来就不好办了!”说着,他登上张爱萍的肩膀,趴在一个草堆子上,用机枪对准炮楼枪眼猛烈扫射,压住了敌人的火力。战士们士气大振,纷纷跳起来向院内冲锋。就在这时,一个子弹飞来,何昆不幸胸部中弹,摔倒在地。张爱萍在回忆录《围攻老虎庄》中,描写了何昆军长牺牲前的情景:
“何坤同志站在我的肩头大声地喊着:‘共产党员们,冲啊!——’
我蹲在底下,看不见何坤同志的表情,但从他洪亮的声音里,我听得出他很兴奋。战士们看到军长把敌人的火力压下去了,纷纷跳起来往上冲去。
突然我感到肩头一晃,何坤同志从上边倒下来,他像一株折断了的大树,躺在我旁边。我以为他没站稳摔下来,连忙去扶他。啊!他一只手按着胸口,血像涌泉似的,顺着指头缝流了出来。‘军长,军长!’我抱住他,连声呼叫。
他把手提式机枪交给我,坚决地说:‘打!快打!不要管我!……’”
由于军长身负重伤,部队进攻受阻,只好向邹家岱方向撤退。撤退过程中,战士们将浑身浸透鲜血的军长抬到附近一座破旧的土地庙内稍作停顿。就在这座破庙里,何昆军长因伤势过重心脏停止了跳动,年仅32岁。这位信仰坚定、足智多谋、英勇善战的军长,还没来得及充分施展他的才华,还没来得及看到他为之奋斗的事业取得胜利,便永远离开了人世。
四
何昆军长牺牲的当夜,当地党组织带领群众将烈士遗骸收殓安葬。由于后来斗争形势日益严峻,地方党组织遭到严重摧残,一时无暇留下掩埋烈士忠骸的标识,这给后来寻找烈士的忠骸增加了极大的难度。几十年间,有关方面多次寻找,都无果而终。
他的战友们一直怀念着他。1930年7月,张爱萍在上海疗伤期间就写下《怀念何昆军长》诗一首:“通如靖泰义揭竿,工农武装掌政权。老户庄头争战烈,亲举机枪率当先。无情弹丸玉山倾,一腔碧血泪雨连。庆功酒酣酒亦苦,报捷声频声愈黯。何期长诀铭心底,丹心永昭苏北原。”新中国成立后,将军先后于1952、1956、1957、1958年四次派人赴如皋寻找他的忠骸,都没有收获。1960年5月,在张爱萍的提议下,如皋县人委在何昆军长牺牲之地——老户庄建立了纪念碑,张爱萍亲自题写了纪念碑名。其后,根据张爱萍的指示,当地党委政府继续寻找,终于在1964年找到了烈士的忠骸。1968年清明节前夕,何昆军长的忠骨经火化后安置于如皋县烈士馆内,后于1992年4月随迁至新落成的如皋市烈士陵园内,还专门建了一座4米高的雕像,供后人瞻仰缅怀。1980年,当年的通海特委书记刘瑞龙专程赴老户庄谒碑,并赋诗缅怀英烈:“奋战不顾身,忠心爱人民,勇开光明路,青史育后昆。” 为了保存红十四军的宝贵史料,新中国成立不久,刘瑞龙就着手写作回忆录《回忆红十四军》,后一版再版,成为一部珍贵的爱国主义教材。
五
在如皋,我曾试图寻访红十四军老战士,但是没有成功。想想也是,85年了, 就算当年15岁的小兵,如果健在的话也是百岁高龄了。而这支部队存在的时间只有6个多月,6个月,在历史的长河里只是一个极其短暂的瞬间,我们已经很难找到当年英雄的踪迹。据介绍,红十四军主力部队2000人中,知道姓名的烈士及解放后确认的失散人员加在一起,不过900多人,绝大部分将士都是无名烈士。最后一位幸存的失散人员也已于2008年去世。
但是如皋人民没有忘记红十四军的英雄们。新中国成立以后,当地党委、政府一直通过多种方式,努力搜集烈士事迹。他们决心用一种直观的方式,再现和展示先辈奋斗的历程,纪念先烈,昭示来者。2011年3月,经中央有关部门批准,红十四军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纪念馆以1300余幅图片、近4万字说明文字、700余件实物资料,再现了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艰苦卓绝的革命历史。
走进纪念馆,首先跃入眼帘的是以何昆军长、李超时政委、通海特委书记刘瑞龙为首的红十四军将士群雕,群雕的背景是红十四军军旗和红十四军游击区域图。分布在纪念馆上下两层的八个展厅,依次为:江海曙光、长夜惊雷、斩木举义、军旗如画、革故鼎新、金戈铁马、碧血丹心、野火春风。看着一幅幅图片和实物资料,听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我仿佛又看到了那个火红的岁月,看到了红十四军激昂悲壮、可歌可泣的征程。
六
今天回头反思,我们不能不承认,红十四军的失败,确实有不可克服的客观因素和可以避免的主观原因。客观因素是敌强我弱,力量悬殊。红十四军武装仅2000人左右,而国民党反动派用以对付红十四军的兵力有一万多人,加之通海如泰地区襟江带海,一马平川,交通方便,极易为敌切割,红十四军没有退可以守、进可以攻的地理环境作依托。而国民党部队的武器装备要比红军精良得多,军事素质也比红军高得多。在主观上,由于受到李立三“左”倾错误的影响,不懂得正确分析革命形势和阶级力量对比,往往提出不切实际、力不胜任的任务;在游击区内实行了一系列“左”的政策,不懂得区别对待地主中的开明分子和顽固分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伤害了不少革命同志和群众中的积极分子,削弱了革命队伍的力量。此外,红十四军的政治工作和组织工作,也存在严重弱点。
然而,英雄就是英雄,任何缺点、失误也无法掩盖其耀眼的光芒,人们也不因其失败而稍减对他们的崇敬。“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他们为革命所作的贡献固然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教训,更是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正是一代代共产党人在曲折道路上的不懈探索,我们才愈挫愈勇,终于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当我们身处和平环境中,为了个人理想和民族复兴伟大梦想而努力工作的时候,愈加感念先辈们用失败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
( 来源:《党建》杂志 发表时间:2015-07-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