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南通新闻 - 视频 - 乐活南通 - 娱乐 - 政法 - 互动 - 图片 - 小记 - 楼市 - 汽车 - 生活 - 专题 - 南通论坛 - 通网家园 - 数字报纸 - 手机报纸 - 设为首页
网站首页 老区新闻 扶贫开发 党的关怀 光荣历史 今日风采 组织机构 基金公示 调查研究 网站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 今日风采 >> 正文  
小镇洋蛮河——一个古稀老人的记忆
2017-06-28 09:33:31     来源:      前往论坛讨论

     老区逢春沐雨露,小镇换貌展新颜。

海安县城东镇境内洋蛮河,是栟茶运河北岸上的一个规模不大的古集镇,因民国35年“三打李堡”战斗中,我华野七纵和六师在这里设伏,一次歼敌近3000人而成为解放战争胜利史册上的一个坐标点,所以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永久的记忆,

1941年出生,是喝着栟茶运河水长大的农民儿子,亲耳听过洋蛮河的前生,也亲眼见过洋蛮河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间的翻天覆地变化。

童年的经历

洋蛮河原来叫杨冒河。相传18世纪下叶,曾有一英国人在小镇上开商行,恰巧一个皖南客商也在这里卖百货。当地人对讲话让人不易听懂的统称“蛮子”, 因此,英国人、安徽人都是“蛮子”。 小镇里有“洋人”又有“蛮子”,“ 洋”和“蛮”与“杨”“冒”谐音,久而久之,人们将“杨冒河”改称“洋蛮河”。

小时候,我与小伙伴们常在栟茶河边玩,有的做风车,有的用柴叶做船放在水上随风飘,比谁的船飘得快、飘得远。飘呀飘呀,有的竟然飘到对岸木排行老板周二胖子家长长的木排边,乐得大家象炸米花似的哈哈笑。玩耍之际,我隔河远望,对岸洋蛮河关岳庙前的大银杏树有大水缸那么粗,树冠四散,枝叶茂盛,一条横向的土公路伸向视线的尽头;公路北侧,分布零乱、高低不等、造型各异的茅屋群中夹着极少数显眼的瓦房,时不时冒着袅袅炊烟。小镇边的田野里,善良勤劳的农民正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在田间挥汗劳作,其中就有小镇上最出名的挑夫解长友,他常常在严冬季节的半夜三更,号子连天地帮助农民挑河泥。然而,小农经济经不住风吹雨打,全靠老天爷帮忙。种田人要过“三关”,一是地主的租粮关;二是反动政府的苛捐杂税关;三是自然灾害关。风调雨顺的年头忧愁少一些,遇上灾年荒年青黄不接盼日落,年关岁底怕逼债,有的人家用榆树叶子、黄二菊等来充饥。农户解长旺和解长宝,住三间矮小元宝屋,弟兄两人打光棍,日出日落吃两顿;佃农王忠才,完不成租粮和捐税,被迫学做殡殓工。

那时,由于栟茶运河的阻碍,两岸的人来往很不方便,东西十里惟有洋蛮河小镇这儿有个渡口。过摆渡白天倒也罢,夜晚过河很困难,特别是遇上刮风下雨,河水暴涨,水流湍急,倘若再肩挑百儿八十斤货的真是过河如过江,甭说等的时间长,更无安全感。那次,八岁的我得了风寒病发寒发热,浑身抽搐,父亲背着我过摆渡到朱广元医铺看病,老先生为我把脉、看眼球、看舌苔,给我服中药。我不肯服药,父亲母亲说不吃药病就不得好,我一只手捏住鼻子,一只手端着药碗,一口气喝完了汤药,睡下后只觉得浑身上下暖烘烘的直冒汗,一觉醒来舒服多了。

记忆最深的是洋蛮河伏击战,1946年农历七月半,东起陆家堑,西至洋蛮河,一阵阵震耳欲聋的枪声、炮声、喊杀声响彻田野,只见公路上、田地里、河坎边、运河里到处躺着、漂着敌人横七竖八的尸体和马尸,栟茶河河水被染得红红的,成了敌人的葬身之地。在追堵残敌南窜时,洋蛮河南边的玉树乡农民沈锡成凭着一把铁叉和胆量,在高杆作物的田边,缴获敌兵一挺轻机枪,至今传为佳话。

艰辛的年代

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流行大寨式的生产管理方式。农民天天有活干,一天三点到,终年不休息,夏秋做草塘,冬天捞河泥,劳力分等级,工酬论多少。最艰辛的要数“三秋”大忙,男女老少齐上阵,抢收早稻、春玉米,争分夺秒栽插二茬秧。我的邻居丁佐美晚上带着三个孩子,四个人借助一盏马灯栽秧,水蛭叮在小腿上如同坏布条须子,加上蚊虫叮咬又痛又痒,吓得三个孩子齐往田岸上跑,为了多挣工分,妈妈连拖带拉把孩子们拽下田。秋收秋播期间,丁佐美和妇女们一起白天抢割稻,晚上忙脱粒。那时耕田靠老牛,稻茬田整地费力气,妇女们整天钉钯不离手,起早贪黑忙整地,哪顾腰酸和背痛,连战数天不下阵。秋播告捷再转战,拾棉花、捞河泥。劳累一年的人们等来了年终分配,多的一个劳日六毛多,我队只有二毛多。5口之家的丁佐美,人多劳力少手头拮据,连生产队分给她过春节的十几斤黄毛猪肉都舍不得吃,拿到市场上出售,留着给孩子们添衣裳、上学用。

改革的春风

    一九七八年,一声春雷震天响,改革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在党的富民政策引领下,小镇洋蛮河终于迎来了发展机遇。一场声势浩大的招商引资与小镇拆迁改造双管齐下,洋蛮河花苑分东西两个小区同时施工,东边为庭院别墅小区,西边为整体联排小区。工地上塔吊林立,机声隆隆,一派繁忙景象;看中洋蛮河区位优势的各类企业家经实地考察后相继签约,历经二、三年的奋战,广大农户满怀喜悦搬进新居,企业家们纷纷入驻洋蛮河工业园区。洋蛮河犹如雄鹰展翅般腾飞了。

辉煌的巨变

今日洋蛮河,东有沈海高速海安进出口,西临新长铁道海安县站,宽阔的海防公路、221省道穿境而过。栟茶运河两岸全部钢筋混凝土驳坡,披上了栏杆风景的河床新装。河上新建了双跑道的栟茶河桥、滨湖大桥、开发大道大桥。栟茶运河北岸的洋蛮河花苑与运河南岸的新城花苑、开发区实验学校、南通理工学院相互映衬,尽显海安东部新城的靓丽风景。海防公路北侧的全球家具博览中心中国东部家具产业基地、亚太科技等十几家入驻企业一字型排开,成为海安东部产业新城的核心区域;洋蛮河伏击战纪念碑坐落栟茶河畔,每年清明节前后,青少年们到纪念碑前敬献花篮,默哀致敬,聆听伏击战的精彩故事,缅怀先烈,牢记历史,传承红色记忆。随着苏通大桥的建成通车,小镇洋蛮河已融入上海“一个半小时经济圈”。人们早晨在家里,中午可在繁华的大都市上海办事旅游。

洋蛮河社区管理服务中心是洋蛮河小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农家书屋有各类图书近万册,为人们提供充足的精神食粮,成为坚定理想信念和文化“扶志”、“扶智”的力量源泉;电子阅览室成了中小学生节假日的好去处,纷纷前往借书、看书、上网。五彩缤纷的夜晚,广场上有休闲散步的,有强身健体跳广场舞的,有谈天说地侃山海经的,还有恋人手挽手说悄悄话的……。

小镇建设迈大步,社会和谐万家欢。人逢乐事精神爽,古稀老人话语多,千言万语汇成一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小镇洋蛮河的今天!

咱家乡小镇洋蛮河好啊!

    江苏省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许树楼  (撰稿)                                                    

   黄亚玲   (拍摄)   通讯员:蔡方俊  编号:0137

 

 古运河(栟茶运河)展新颜

洋蛮河社区管理服务中心

 居民别墅

居民生活小区

 

 

多彩的休闲区域

 

小镇工业发展

 

[编辑:高锋]
南通日报社 2009-2010 版权所有 (C) 苏ICP备08106468号 苏新网备2010048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816 传真:0513-85118816 邮箱:zgnt@ntrb.com.cn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