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通州区老区开 发 促 进 会 新内准字010号
南通市通州区 扶 贫 开 发 协 会
南通市老区扶贫基金会通州办事处 2017 年9月8日
目 录
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要打好组合拳
老区新貌 开启家纺发展新征程
东平村的喜和乐
人残志坚 感 恩 的 木 子
扶贫助学 爱心点亮贫困姐妹的心灯
历史人物 我的伯父张克振
脱贫攻坚要打好组合拳
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关键时期。区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已经擂响了富民强村的战鼓,精准扶贫是摆正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打好“组合拳”,集聚多方力量,才能啃下这块硬骨头。
固本强基建强堡垒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山西时指出,要完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干部队伍。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一些薄弱村的领导班子年龄老化,进取意识不强。尤其是村党组织负责人个体素质偏低,因循守旧,“双带”能力差。一个支部一座堡垒。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得怎样,“关键少数”至关重要。在薄弱村转型过程中,要深化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要大胆启用政治上过硬的创业成功人士担任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增强村领导班子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
西亭镇同乐村因建办公楼、造路等原因,亏债近200万元。村领导班子调整之后,领头人转变思路,为村集体谋财路。将村办公楼楼上部分出租给一家电建公司,每年的租金收入近10万元。同时,加大土地复垦力度,将新增集体土地整体发包给种植大户,村集体土地租金收入成为村里的固定财源。到去年底,同乐村不仅还清了债务,账面上积累近50万元。
选好用好优质资源是要素。要抽调懂经济、会管理,热心“三农”工作的机关干部组成扶贫工作队到村安营扎寨,选派精兵强将到村任“第一书记”,科技、教育、人才等优质资源要向扶贫工作倾斜。扶贫干部要勤政务实、敢于担当。要在扶贫工作一线考察任用干部,做到不脱贫不回城,不摘帽不撤离。对在扶贫工作中勇于担当成效显著的下派干部提拔重用,对无所作为表面应付的干部降职问责。
创新引领使出实招是条件。脱贫攻坚要使实招、硬招。要推广运用党支部+合作社的运作模式,将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的剩余劳力就业致富,帮助贫困户抱团取暖,打好脱贫攻坚组合拳。要发挥远程教育的优势,推广普及新品种、新技术,在提质增效上多做文章。西亭镇重度残疾人李建通过网络学习葡萄种植技术,先后两次获评园艺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示范户,种植效益逐年提高,从而摆脱了贫困。
调动主观能动性很必要。要帮助贫困户自身克服心理障碍。有的贫困户思想上比较悲观,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脱贫致富信心不足。要向贫困户宣传党中央精准扶贫的方针策略,宣传各级政府开展精准扶贫所采取的措施,宣传身边脱贫致富的典型,帮助他们展望未来,看到希望,克服“等靠要”思想,提升精气神,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要改变帮扶方式。由送资金、送物资转变为送项目、送技术,增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对一些身强力壮的“单身汉”、“光棍户”,除按政策享受资金补助外,要多给他们送技术、传递致富信息,引导其自食其力。要在种好责任田的同时,发挥其体力优势,通过务工致富。也可引导其种植蔬菜,发展庭院经济增加收入。
建章立制规范运作是保障。对上级下拔的扶贫资金和物资发放情况要张榜公布,实行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对虚报冒领、弄虚作假、优亲厚友的要严肃处理。要落实好扶贫责任制,建立责任清单、任务清单。要强化监督检查,实行压力传递,确保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
(西亭镇政府 徐祥忠)
开启家纺发展新征程
以抗日英雄陆志浩命名的南通市通州区川姜镇志浩村所在地,如今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家纺市场——中国南通家纺城,辖区内拥有各类家纺企业2800多家,面料经营户2300多户,年成交量突破500亿元。为顺应时代潮流,该镇积极推进电子商务与实体经营互动融合。通过实施“互联网+”六大行动计划,开展电商营销培训、智慧物流建设、创新创意孵化、互联网经营体系构建、智能制造运用、电商平台搭建,引导传统家纺品牌企业转型升级,引领广大居民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主战场,全镇营造了以创新激发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社会氛围。
川姜镇以产业为依托,平台为抓手,企业为主体,大众为核心。着力构建和培育众创孵化平台。2015年8月,南通家纺城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对入园企业最高可获房租80%的补贴,目前已吸引了“创纺e站”、“找家纺”、淘宝大学等70多家电商服务企业入驻,形成一个集线上线下孵化、投融资、培训于一体,提供信息服务、创业活动与实践、项目路演与发布的综合性孵化平台。
南通新天地创立了家纺电商产业园,全力开拓跨境电商市场,为入驻企业免费提供经营场所,并对创业者最高可申请12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给予全额贴息,对参加创业实训的大学生给予最低工资60%的生活补助,目前,该园入驻跨境电商及供应商50多家,成为川姜镇跨境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综合电商产业集聚地。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南通微纺有限公司、家纺城微供市场、申通、顺丰、天天等数十家快递公司等第三方服务企业和机构应运而生,社会资源合成一条动态生产创业链,为大众创业提供各项基础支撑。
东跑西跑不如淘宝,南闯北闯不如去做电商。三合口村是远近闻名的绣品专业村,2014年在第二届“中国淘宝村高峰论坛”上,阿里巴巴集团发布首批“淘宝村”名单,川姜镇三合口村被评为淘宝村。去年10月,该村被省商务厅评为“省电子商务示范村”。由村名变更看创新转型,4组顾升健具有代表性,他的父辈们家庭小作坊生产,销售去市场。从这传统模式中,他找到一条更适应自己的道路。2008年高中毕业率先涉足电商行业,从起初开淘宝店到2011年注册苏纳国际旗舰店,如今已拥有30多人的电商运作团队,平均每天接单在3000单以上。去年在工业园区标准厂房租赁了1500平方米厂房,招收50多名员工从事收货、质检、填表、包装、发货等流水作业,本村5组张治平长年为他提供羊毛被,年销售超500万元,14组陈赛杰为他生产产品包装箱。同时,周边还有300多个农户常年为他开展裁剪、缝制、敲边等加工生产,实现家门口就业。
与此同时,川姜镇民间电商风声水起,目前全镇涌现了三合口、义成、志南等9个淘宝村,也造就了一批新的弄潮儿。35岁的川港居杨晶晶是南通卓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两年前试水电商,专门销售当地品牌家纺,电商团队从30人发展到62人,去年电商销售突破3亿元。许多民间电商同样选择企业联姻,实现互利共赢。据南通家纺城服务业发展局长陈前说:“南通家纺城(川姜镇)围绕家纺电商、微商的从业人员达1万多人,带动就业3万余人,年成交量超过120亿元。”
“互联网的兴起,颠覆了传统产业,催生新兴产业,川姜家纺由大变强,制造走向智造,开启家纺发展新征程。”南通家纺城管委会主任、川姜镇党委书记邵爱军说。
(川姜镇“两会”龚裕平)
东平村的喜和乐
金土地的东北侧,有一个“风景这边独好”的小乡村——通州区东社镇东平村,她东与海门市接壤,南与通吕公路相邻,是南通市“平安示范村”、江苏省卫生村及“绿化示范村”。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通州区十佳党支部书记曹仪组织全村领导班子认真学习十八大文件,带领一班人以十八大精神为动力,以“急村民所急,想村民所想”为宗旨,为“创美丽乡村,建美好家园”大显身手,用智慧和汗水描绘出一幅幅令人刮目相看的画面。
强国必强军,富村必富民。曹仪一颗纯洁热情的心想的就是如何使村民们富起来。前几年,他拿出自己家里的全部积蓄,并借贷一部分,凑足资金,办起了“宇晨鞋服厂”,一些村民忙时务农,闲时就近打工,年收入增加近2万元,他们脸上露出了笑容,充满了欢乐。
原东平小学拆并,校舍闲置,村委会想方设法,因地制宜,办起了良种波尔山羊繁殖场,鼓励村民养羊致富,不少村民兴致极高,成了养羊大户,多则几十只,少则十几只,成为通州养羊专业村。养羊专业户鹏 林一家每年出售山羊超千只,纯收入30万元,他逢人便笑,高兴地说:“我虽然辛苦一点,但口袋鼓起来了,值!”
近几年,村领导一班人齐心协力,发动群众利用省搞土地整理项目、土地占补平衡项目平整土地4200亩,其中南京白对虾健康养殖项目和永久性蔬菜基地共2850亩。站在高楼眺望四处,一排排整齐洁白的大棚与村民楼房纵横交错,尽收眼底,构成了一幅绚烂多姿的彩图。不少闲暇人员也有了用武之地,一部分外出打工,一部分在蔬菜大棚干活,年收入翻了几倍,何乐而不为。
俗话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村委领导群策群力,先后共修建高质量的水泥路50公里,做到家家户户一出家门就能走上既宽阔又平坦的路面,小汽车、电瓶车穿梭来往,好不惬意。另外新建桥梁10座,防渗渠道25公里,泵站10个,确保了早涝保丰收,解了投资商的后顾之忧。
“水美乡村”工程搞得有声有色,在先后拆去危房75户的基础上,对全村所有河道进行了全面全方位的清理,主要河道两旁已植树6000多株,在阳光沐浴下茁壮成长。中心路两旁安装路灯4公里,彻夜通明,确保了夜间行人的交通安全。同时栽种花木带80亩,供来往行人赏心悦目。4座清水平台、景观凉亭是一个雅正、平和、宁静的地方,是人们放松身心、调养性情、提升品味的好场所,更有一些钓鱼爱好者在这里悠然自得地垂钓,享乐其中。
村委办公楼东侧的法制小游园是集体的智慧结晶,是特别的创意、经典的作品,是集法制、文体、休闲为一体的优雅场所。这里阳和景美,鸟语花香,是老百姓心中一幅好雅致的蓝图。你看,巨大的石碑上镌刻的“忠勤正善、平安东平”八个苍劲大字熠熠发光;庞大的彩色电子屏傲然挺立,每晚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宽阔平坦的草坪上“二十四孝”石碑林立其间,外观精巧别致;各种健身器材应有尽有。清晨,村民们在这里漫步谈笑,健身锻炼,聆听鸟儿的歌唱,悦耳;白天,徜徉于绿色草坪,享受阳光和鲜花的斑斓,悦目;夜晚,或翩翩起舞,或观看彩色电子屏幕,接受法制宣传教育,悦心。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句油然而生:“坐老一亭云,山花诗句开诗会;等闲三友酒,溪水九弯弹月弦”,这是何等优雅的境界!
近期,在曹仪及村委一班人的不懈努力下,已成功与中国冷链物流公司上海郑明集团正式签约,投资1.2亿元在通吕公路北侧建造一个集蔬菜加工、冷藏、销售一条龙服务的颇具规模的经营基地,到时,将安置100多名劳动力就业,预计增加年税收500万元。这是东平村的热情,是创意,更是迎接中国共产党十九大胜利召开那浓墨重彩的一笔。
(东社镇“两会” 唐友铭 吴跃明)
感 恩 的 木 子
——记重度残疾人李建通过种葡萄脱贫的故事
今年夏天,西亭镇亭东村4组重度残疾人李建家格外热闹。到他家采摘葡萄的客人一拨又一拨。李建自强不息的精神通过新闻媒体宣传以后,再次感动了许多人。李建告诉来访的客人:空中课堂教我种葡萄,而且种得很好,我要感谢我的空中老师。
28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导致李建高度瘫痪,他终日卧榻在床,靠流质维持生命。让他更为揪心的是,父亲又患上了高血压,再也不能出去当瓦工,从此家庭失去了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李建从广播中得知,种植葡萄经济效益比较高,于是就鼓励“失业”在家的父亲试种葡萄,自己给不识字的父亲提供技术指导。万事开头难,起初,葡萄得了白腐病,落果比较多,李建查阅了不少资料,无法找到治疗办法,他后来也联系过江苏农科院的专家,有些问题在电话里说不清楚,为此他十分苦恼。但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李建都没有放弃种植的信念,并一直坚持探索葡萄种植技术。他的不言放弃的精神感动了许多人,好心人纷纷向他伸出援助之手。
西亭镇老促会专门派人上门看望李建,并与有关方面联系,给李建送来了一台崭新的电脑,鼓励他通过网络学技术进行葡萄种植,这就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李建一家人的心田。连翻个身都要依靠父母帮助的李建,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学习电脑,并很快学会上网,从此,李建种植葡萄插上了网络的翅膀。他每天都要上网,特别是对远程教育平台播发的种植课件,他都能注意接收和保存,然后,慢慢琢磨,并结合实践加以运用。
“相比以前,现在可以查询到更多的葡萄种植技术和资料,还可随时联系到一些葡萄专家,通过视频直接咨询相关问题。”李建激动地说。因此,他家的葡萄种植技术已逐渐成熟,效益也是逐年提高,每亩收入达到8000元左右。
在市、区有关部门的帮助下,李建还将自己种植的葡萄放到远程教育网村村通平台上进行推介。自从葡萄“上网”以来,关注的客户多了,他又将葡萄进行包装,然后盒装销售,进一步提高了种植效益。李建在种植葡萄之余,又在网上开了家鞋服专卖店,这个网店已小有业绩。为了扩大网店影响,南通市远程办还将他的网店链接到村村通上,让李建“飞翔”的空间更宽广。李建获评全省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用标兵,并先后两次获评园艺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示范户。
“如果没有各级政府的关心,我也不能生存至今。没有远程教育这个平台,我家的葡萄既种不好也卖不掉。空中桥梁使我这个重度残疾人也能创业。”为此,李建的淘宝帐号取名为“感恩的李建”,因为有那么多人帮助过他,他要用心经营好这个网店,以此回报社会。
(西亭镇政府 余示)
爱心点亮贫困姐妹的心灯
8月21日,区扶贫开发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姜兆军等一行3人,给租住在川姜镇川北村22组的罗冬利和罗圣秀姐妹俩每人送上2000元的慰问金。
罗冬利和罗圣秀老家在贵州省罗甸县,是布依族人,十多年前跟随父母来到川姜镇,在她们幼小的心灵里爸爸妈妈打工挣钱不客易,立志发奋学习改变命运,从上小学起姐妹俩克服语言、生活方式等不同习惯,主动融入学习大环境。姐妹俩互帮互学共同进步。进入初中阶段学习期间,这对姐妹更加勤奋努力,在老师眼里她俩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在同学心中是大家学习的榜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今年的中考中这对姐妹分别以总分687.5和703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了通州高级中学。
成绩公布出来后,全家人在收获惊喜之时也难免羞涩,本来并不富裕的家庭,前年父亲在一场意外事故中去世,母亲一人工作供养全家,生活更加拮据。姜灶中学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对这对外来务工子弟及时开通了绿色通道,3年来,通过减免伙食费、发放助学款等多种途径,先后向姐妹俩提供资助款2.8万余元。这次考虑到上高中的费用,学校党支部发动全体党员向姐妹俩资助3500元。
布依族“姐妹花”双双考取通州高级中学的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引起反响,大家被这姐妹勤奋好学的精神所敬佩,同时为她们家庭遇到的实际困难深表动情,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川姜镇“星点爱心联盟”志愿者为她们送上16300元助学爱心款,姜灶中学1988届高中毕业的军事医学院研究员“973” 首席科学家徐平捐助1000元,以及区扶贫开发协会等单位、组织和个人用爱心点亮贫困姐妹的心灯。
(川姜镇“两会” 龚裕平)
我的伯父张克振
我的伯父张克振,字作民,平潮镇陈良坝村人,生于1909年12月,曾就读平潮文峰小学(今平潮中学)。1924年入张謇五年制实验师范(今南通师范),1925年由沈雁冰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了刘瑞龙在南通领导的革命斗争。1930年2月遭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同年12月31日被枪杀于如城,年仅22岁。1958年由陆植三同志证明为革命烈士。
听祖父说过,少年时代的伯父很懂事,十分关心弟妹,孝敬父母,生活很俭朴,买支铅笔,买本簿子都要记帐,报告父母。“五四”运动时期,伯父在“文峰阁”上学期间喜欢阅读课外书籍,如郭沫若、矛盾等所署写的新诗集(家中藏书曾见过),当然也看《古文观止》、《左传句解》等古书及《纲鑑易知禄》之类的史书。伯父在学校期间也主动接受老师革命思想的熏陶……所以我在平中求学时,就听老工友钱步尧告诉我:伯父高高的个儿,喜欢穿灰色长衫;学习刻苦,思想进步。伯父进入南通实验师范后,有机会聆听革命先辈瞿秋白、王岳飞、恽代英的演讲,逐步树立起“誓为天下劳苦大众求解放”的坚定信念。岁月如梭,将近90年过去了,在伯父遗留的破旧的物理书扉页上,仍留着伯父的“马克思主义”五字红色笔录。可见当时伯父的进步思想已深入脑海。1925年伯父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利用暑、寒假或夜间,组织学运,到工人中去宣传革命真理、发展党员,到农村去秘密组织武装斗争。多年的艰苦磨炼,坚定了伯父的革命意志,坚强了斗争胆略,使其在平潮地区成为了一名威震敌胆的革命战士。
1929年夏,伯父师范毕业。他的革命言行引起反动当局的关注,不久反动军警到我家来搜捕,还留下一张纸条:“查‘反革命分子’张克振今夏毕业,至今未归……”。其实伯父师范毕业时,就受党的委派和通中进步青年王道文(李港人,曾任掘港区委书记,反清乡时期壮烈牺牲)等人到通如地区开展土地革命斗争,公开身份是刘桥曹关羽殿小学教师。那期间伯父不仅积极支持平潮区委开展工作,而且带领游击队员数次到平潮,一次在革命群众刘炳文的支持下,获硝数百斤。这为后来通如地区的农民暴动和红十四军的武装斗争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1929年,中共平潮区委组织遭破坏,王文宾、周友才等负责同志不幸被捕,并先后惨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有一天夜里伯父正在陈良坝一家杂货铺召开地下工作会议,同校老师王道文星夜通知我伯父:“敌人已到校追捕,不能再回校!”伯父这才幸免落入虎口。在平潮党组织遭破坏,隐藏地点也已暴露的情况下,伯父没有被反动派的嚣张气焰所吓倒,为了保存实力,继续战斗,他悄悄潜入李港芦苇荡,后来转移到如皋西来。不久,伯父参加了组建红军的工作,他负责宣传。一天在车马湖发动群众时,不幸被敌伪军警包围,伯父等5人不幸被捕,被关进了如城监狱。任凭敌人的严刑拷打,威逼利诱,敌人没有从伯父的口中得到任何东西,也没有掌握到伯父的真实身份。后来因叛徒的出卖,伯父被关进了“死牢”。面对死亡,他念念不忘朝夕相处的战友及地下交通站人员的安全;念念不忘双亲及年仅十四岁的弟弟——我的父亲。后来我的父亲去了苏北农垦学校,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1930年12月31日,丧心病狂的国民党反动派,没有将我伯父押解苏州监狱,而将他枪杀于如皋北门,亲见此情此景的族人说:“张克振被绑在刑车上,面无惧色,真是个英雄好汉。临刑前还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苏维埃万岁!20年后乃好汉!一个年轻的共产党员,将满腔热血洒在了苏维埃的土地上,实现了为党为人民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诺言。
几年前我参观了如皋红十四军纪念馆,我伯父是唯一没有穿上红军制服的红军干部,这是历史的真实写照。伯父牺牲近87年了,他的革命精神给了我前进的动力,影响了我家几代人,我的祖父爱国爱党,我的父亲是优秀的地下工作者、抗战老干部,我和妻子都加入了共产党组织,儿子也光荣入了党,相信我的孙子也一定会跟着中国共产党走,不忘初心,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国梦”努力贡献力量!
(平潮镇退休干部 原老促会理事长 张 亮)
本期编辑:李春辉 编 审:姜兆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