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南通新闻 - 视频 - 乐活南通 - 娱乐 - 政法 - 互动 - 图片 - 小记 - 楼市 - 汽车 - 生活 - 专题 - 南通论坛 - 通网家园 - 数字报纸 - 手机报纸 - 设为首页
网站首页 老区新闻 扶贫开发 党的关怀 光荣历史 今日风采 组织机构 基金公示 调查研究 网站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 老区新闻 >> 正文  
海安市南莫镇召开学用红刊心得交流会
2018-08-07 17:18:30     来源:      前往论坛讨论

本网讯(王亚芳、印玉文、严德本)8月3日,海安市南莫镇召开“四学四争”学用红刊心得交流会。海安市老促会副理事长田友峦、副理事长顾兴余,南莫镇人大主席于木军、组织委员徐立、宣传委员何儒、统战委员王亚芳,各村党支部书记及相关村干部,市老促会南莫镇分会全体理事近70人参加了活动。田友峦、于木军先后讲话。村党组织书记、大学生村官、教师、医护人员和学生代表10名同志交流了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选

 

1.勇当新时代村民最可信赖的“圆梦人”

——读《一个共产党员的价值体现》感悟

青墩村 钱勇

《江苏老区》今年第四期刊登的《一个共产党员的价值体现》一文,我组织村领导班子成员进行深入学习讨论,大家为文中的主人公江阴市璜土村钱俊贤书记向党和人民递交了喜摘“全国文明村”的满意答卷所感佩,更为他牢记使命、勇往直前、善于创新的追求“精神”所折服,更增添了我们青墩村“两委会”成员始终坚持以村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当好4000多名村民的“领头人”、“娘家人”、“圆梦人”的责任担当。

一、要做不忘初心的“引路人”。钱俊贤和我同姓“钱”,也有相似经历。我作为“创业标兵”被村民选举为享有“江海文明源头第一村”村主任。历练两年,我又被全村党员选为“党总支书记”。本村地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6000年青墩新石器遗址,只能走保护性开发的路子。虽经千辛万苦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发展新青墩,但终因诸多制约而望“财”兴叹,所有打造“特色农业”、“美丽乡村”、“居旅青墩”的美好蓝图只能“挂在墙上”、“画在图上”。我们深感坐在“金山”难“挖宝”,空有“愿景”难“筹划”。细品钱俊贤书记“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恪守对父老乡亲的赤诚爱心”的情怀,我们深自己的观念不适应新时代、作风不适应新形势、工作不适应新要求,要向钱俊贤学习,用“共产党员的现实追求”锤炼“责任担当”,用“共产党员的价值体现”增补“精神之钙”。动员全村党员干部要“勇当新时代村民最可信赖的圆梦人”!这就是我们初心和使命,也是青墩村“两委会”向村民做出的庄严承诺。从而我们形成共识:无论面对的困难多么严峻,承担的任务多么繁重,都没有任何懈怠的理由,没有任何推脱的借口,必须咬定青山,排除万难,再苦再累也要砥砺奋斗。我们出办公室,走进村组,走进农户,听村民的意见和建议,联系认真规划、狠抓落实、务求实效。

二、勇做奋进前行的“带头人”。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钱俊贤书记带领村民奋力创建“全国文明村”的十年奋斗实践,树立了“乡村振兴”的“楷模样板”。我们从中品味到:不做空想,不图虚名,这是每一名乡村党员干部都应该秉承的工作态度。乡村振兴,扶贫攻坚,党员干部人人有责。新时代彰显乡村一线干部勇作为,新作为,就需要有钱俊贤那样的“沧海寻珠的智慧,愚公移山的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时不我待的干劲,因为只有“去干”,才是一切作为的起点。钱俊贤为我们发展乡村事业创建了成功的“省钱”办大事的模式。今年,我村已积极争取了上级立项2000万元的“青墩遗址纪念馆”、两个数百万的旅游基地工程项目。我们将在镇党委、政府直接指导下,学习钱俊贤“省钱”法,依法依规积极实施,组织全村党员干部率先动手、村民共同参与,以低于市场价格打造“本土质量工程”,为擦亮“国文宝”金品牌贡献“青墩人”力量。

三、争做善于创新的“领跑人”钱俊贤书记是乡村党员干部 “富有智慧、善于创新”的榜样。他的“文化渗透”、“村民共建共享”创新举措,创造了动员群众,打胜乡村振兴“人民战争”的新战果。我们青墩村有全省独一无二的“国文宝”(青墩遗址)、“省文宝”(高凤英烈士纪念馆)的独特资源。2017年,我村大力创新党员干部“实境教育”的“党建创新项目”,打造了巩固支部战斗堡垒,提升了党员“先锋指数”的市级创新品牌。我们首创了“板凳讲习所”宣讲核心价值观,培训新村民、新村风的乡土课堂,南通市在我村召开了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现场会。《人民日报》、“新华网”、《新华日报》等省级以上主流媒体作了特别宣传,在全国范围放大了“青墩品牌”,先后有6个省市20多个观摩团来参观。

今年,我村再创青墩村新“三宝”:建立“光荣榜”——为先进人物拍彩照张榜宣传,弘扬正能量,涌现了一个国家级慈善楷模、一个全国最美家庭、一名省级优秀党组织书记、一个江苏省好人;建立“民情箱”——征集民言聚民智,创出村民自治新途径,南通、海安媒体做了推介宣传;建立“先锋岗”——党员干部志愿服务争先进,扶贫解困结穷亲,形成有序推进帮扶体系建设,建立特困村民帮扶“兜底”措施,突出持续帮扶,让病困村民体面生活,筑牢“帮扶后援线”;形成困难帮扶慰问机制制度化,持续开展“三大节日”及“日常”慰问活动,真正落实“真困难,真帮助”;“特别困难,特别帮助”制度,切实做到“三不让”(不让一个村民家庭生活在贫困线下,不让一个村民子女因家庭困难而失学,不让一个村民困难家庭因困难而看不起病),聚力建设“幸福和谐新青墩”。

市老促会“四学四争”学用红刊活动为我们振兴农村,建设幸福青墩注入了精神动力。作为“红海文明源头”第一村的“第一村民”,我使命在心头,担当在胸怀,责任在肩上,将带领村“一班人”以争当新时代村民最可信赖的“圆梦人”为追求,以始终如一的恒心、锲而不舍的精神,带领党员干部当好村民的“领头人”、“圆梦人”,全心全意依靠村民向着建设更高水平的“特色农业”、“美丽乡村”、“幸福村民”的新青墩目标而努力。

 

 

2. 打破学科边界 开展红色教育

南莫小学 陈晨

为贯彻落实海安市老促会关于“红刊进校园、师生学红刊”和“学习红色刊物、争做全面发展好学生”的要求,近年来,我校订阅了《中国老区建设》、《大江南北》、《铁军》等红刊,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发现红色期刊并没有其他书目那样受学生欢迎,因为学生必读书目内容可以给他带来分数。

作为分管学校德育工作的老师,我认为,阅读红色期刊,开展红色教育对“激发学生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意义。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引导,导致“红刊进校园、师生学红刊”和“学习红色刊物、争做全面发展好学生”活动仅仅停留在一般工作布置上,并没有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这种情况可能是一个共性问题。为了改变这种状,在一次校务会上,我提出“如何让红刊真正走进学生?”,当时有老师建议:是否可以借鉴高新区仁桥小学的经验?开设“红色教育”的校本课程,将其作为常规科目排进课表。这一提议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但经过集体讨论还是未能通过,老师们担心如果再增加课程,学生的学业负担可能会越来越重。后来有一天,我在《中国教育报》上读到一篇有关新版语文教材的评论性文章。关心教育时事的领导可能知道,从2017年9月开始,全国中小学生正式使用统一的“部编本”语文教材,这意味着其他版本教材将陆续退出舞台。文章介绍了教育部之所以要启动此次教材改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部分地区编写的教材漠视了传统文化、淡化了红色基因的传承。而新教材最大的变化就是:革命传统教育的篇目有所增加。其中,小学就达到40篇。

正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篇文章瞬间打开了我的思路:何不将语文教材与红刊的革命传统教育篇目进行适切的联结?比如:当一篇红色教育方面的课文学完后,教师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推荐红刊上的文章,进行拓展阅读。

我的这一想法很快得到语文组老师的响应,因为我是教数学的,最终的愿景还是要靠语文老师去实现。今年5月,学校开展了以“打破学科边界、开展红色教育”为主题的研讨活动。由我校郭颖老师执教《一夜的工作》这节课,这篇课文是何其芳先生在目睹了周总理通宵不眠、伏案工作后,写下的一篇回忆录。郭颖老师在讲授完课文后,向学生分享了杂志《大江南北》2018年第3期上为纪念周总理诞辰120周年推出的一篇文章,胡树民先生写的《三次见到敬爱的周总理》。通过这篇文章的拓展性阅读,让学生在体会了周总理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后,又认识到一个高风亮节、有着伟大人格魅力的总理。学生的这一体悟不是语文课本所赋予的,而是通过红刊的阅读。

这样的语文课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是否又多了份“红色教育”的味道呢?我想,这样的学习经历一定会成为一粒种子,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去关注、去阅读红色期刊。也一定会引领更多的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打破学科的边界,实现学科教学和红色教育的有效融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当然,我们的思考才刚刚起步,难免会有疏漏之处,正如庄子所言:初生之物,其形必丑。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3. 《大江南北》读后感

唐庄村 韦进卫

近年来,《大江南北》已成为我的良师益友,每一期必读。这本刊物中刊载的革命战争年代的英雄故事,总是让我在繁杂的工作中找到激情、在困难增添勇气和决心,使我深深地体会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进一步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学习党史国史军史、弘扬老区精神、红色基因要代代相传重要意义。

时常听到老人讲革命先烈的故事,让我对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的抗美援朝的故事特别好奇。但在和平时期,我并没有机会切身感受军队精神的强大,听到的只是一句句空洞无物的口号。但《大江南北》给了我一次机会,一次亲近志愿军生活的机会,一个体验血与火的机会,志愿军中有有革命英雄杨根思,有被冰雪冻死牺牲的宋阿毛、神枪手张桃芳等等,他们那种克服一切困难,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给予我战胜困难,不畏艰辛的拼搏精神,时刻处于待命状态的危机意识,和抱团打天下的团队精神,这种精神是军队前进的动力,是军队所向披靡的力量源泉,更是我们这个民族永葆生机和活力的精神力量。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始终要保持这种紧迫感,不畏艰辛,吃苦耐劳的精神状态。刚到唐庄村工作时,陌生的环境、怀疑的面孔、复杂的目光以及不知所措的工作。一度也因为现实和理想间的差异,迷惘浮躁、灰心丧气。但经过多年的历练,现在的我已经逐步的走向成熟,处理问题是不再是以前那般稚嫩,青涩,面对困难和难题是更多的是从容和淡定,更加明白生活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一、当好群众的小学生。在农村工作,会经常跟农民打交道,大多数农民文化水平较低,我们和他们交流起来也会有一些代沟,很多时候会遇到许多误解和委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坚持面对现实、调正心态、当好学生、学会坚强。今年我村对全村的路肩进行清理,规定路肩宽度为1.5米,为此村对路道1.5米以内的路肩进行了计算,但还是有些农户很不理解,自己路边种点东西关你什么事,甚至脏话连天,动手动脚,但作为村干部当好学生,虚心听取群众意见;讲清政策,耐心做好思想工作;宣传典型,影响群众自觉参与清障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农村工作。

二、努力践行奋斗精神。志愿军战士王成对着报话机大喊“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在那样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革命军人的牺牲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在农村工作,尤其做村会计这项工作,事情多而繁杂,很容易让人产生懈怠的工作态度。我时常以王成的革命精神激励自己,坚持艰苦奋斗,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每天把要做的事都记录下来,多动笔,少说话,多做事。按照村委的分工,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找准定位,克服困难,努力完成好本职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素质得到更快更好地提高,得到领导的满意,广大群众的认可。

三、多群众办好事做实事。在农村工作,就要为群众多点事情。我们面对的是村民,村民满意不满意关键在于自己有没有为村民办实事、做好事。要了解农民群众的想法,听取他们的建议,想方设法为他们排忧解难。对能办的事,要积极主动地去办;对一时办不到的事,要想办法创造条件去办。我分工的的唐庄片,8组位于该组后面,紧靠着河,村民组长反映,其中有一段多年未修,一到下雨天,路面泥泞不堪,连辆自行车都很难通过,也存在安全隐患,我得知情况并实地考察,及时向书记反映,经村“两委会”研究同意后,落实施工人员,对路面进行了修补,方便了村民正常通行,受到了大家的好评。

 

 

4.永远的丰碑

南莫镇中心小学 蒋敬东

《大江南北》《铁军》和《中国老区建设》 “三刊”既适合青少年阅读,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三刊”中,我最爱读《大江南北》,学校教师阅览室新刊一到,我总是先睹为快。

记不太清楚《大江南北》哪一期上刊登了一篇《奉献关爱事业的楷模——记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樊才林》的长篇通讯,我看了一遍又一遍。为什么对这篇文章情由独钟?道理很简单,通讯中的樊老是“五老”志愿者,我是学校关工委的常务副主任。虽然一个在校外,一个在校内,可因为工作关系,我俩有了很多共同语言,容易产生思想认识和实践方法上的共鸣。

回顾分管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这几年,也做出了一些成绩,但相对于樊老来说,都是微不足道的。樊老德高志远,25年如一日,倾情关爱事业,自办多种服务平台,如自办村卫生室、墙报专栏、文艺宣传队、图片展板、家庭校外辅导站、爱心互助会等。大家要知道,作为乡村退休医生,他每月仅有2000多元的退休金啊!用在关爱事业上的每一分钱,都是樊老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一点一滴节省下来的,他家至今仍然住着一间老平房……所有这些,有谁能做得到呢!我由衷地认为他真不愧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樊老是关爱事业的真正楷模,是鲜活的榜样,是永远的丰碑!

不比不知道,比了吓一跳。学先进找差距,关键在行动。我也算是教育上的一名老同志了,从教三十余年,可人老卖不到钱,我决心以樊老为永远学习的榜样,积极参与“两学一做”得学习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学好、用好红色期刊,汲取更多的精神营养,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和法治水平,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时时刻刻地对照自己、激励和鞭策自己,学习、发扬“五老”精神,进一步做好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协助村镇办好校外辅导站,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书写更加完美的人生。只有这样,才能缩小我跟榜样的距离,才会心安。

阅读红刊,让自我更加明晰,也使我看到了优势和差距而变得更加自信和强大。我感恩阅读,感恩红刊。

[编辑:高锋]
南通日报社 2009-2010 版权所有 (C) 苏ICP备08106468号 苏新网备2010048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816 传真:0513-85118816 邮箱:zgnt@ntrb.com.cn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