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南通新闻 - 视频 - 乐活南通 - 娱乐 - - 互动 - 图片 - 小记 - 楼市 - 汽车 - 生活 - 专题 - 南通论坛 - 通网家园 - 数字报纸 - 手机报纸 - 设为首页
网站首页 老区新闻 扶贫开发 党的关怀 光荣历史 今日风采 组织机构 基金公示 调查研究 网站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 老区新闻>> >> 正文  
“海安舅舅”:让宁蒗成为云南教育一面旗帜
2019-07-19 16:39:09     来源:      前往论坛讨论

海安老师群体支教31年,无私奉献,宁蒗人民给予海安老师们最尊重的称呼——

海安市老促会教育分会 陈祥斌 严德本

江苏海安9批286名教师历经31年群体支教,为云南宁蒗培养当地教师350多名,培养合格初、高中生2万多名,大学、中专生1万多名,先后产生10名市中、高考状元,宁蒗县实现了跨越发展,从教育弱县成为如今丽江乃至云南教育的一面旗帜,进入全国民族教育先进县行列。

海安群体支教老师坚持不懈传承支教精神,矢志不渝推动教育扶贫,他们用青春和智慧播撒教育之种,共筑民族友谊。

海安宁蒗支教群体:31年来,先后有9批286位海安教师前往国家级贫困县云南宁蒗开展支教,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开创了教育合作“宁海模式”,形成了促进民族团结的“宁海效应”,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江苏省文明新风集体”等荣誉。

今年6月底,云南宁蒗县委、县政府发来喜报,该县宁海民族中学“海安班”学生包揽丽江市理科高考前四名,班级均分605.4分,名列丽江第一。

1988年,云南宁蒗和江苏海安两地签署教育协定,从两地地名中各取一个字兴办“宁海中学”,至此,“群体引进、保持集中优势、发挥整体效应”的“宁海模式”正式形成。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八千里相隔阻断不了支教老师们坚定的步伐,31年的支教长征路绵延至今。

31年前,第一批35名海安教职工从江海平原远赴小凉山之巅,辗转一个多星期来到这片陌生的土地。今年70岁的景宝明老师当年以教导主任的身份来到宁蒗支教十年,即使事先已有一定思想准备,但这里恶劣的自然环境、薄弱的学生基础和地区文化差异等依然出乎教职工们的预料。“没有像样的教学楼、食物欠缺、需要山上挑水或接雨水喝、食物细菌超标严重……我们不少教职工刚来到这里因水土不服屡屡生病,一开始大家总盼着回家、回家。”景宝明回忆道。生活的困难易克服,但语言不通、管理松散、当地人对他们排斥等都是难题。

“我们要把宁海中学打造成这里最好的学校!”带着这样的目标,海安群体支教教职工们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着各种困难,把宁蒗人民当作自己的父老乡亲、把宁蒗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任劳任怨、默默耕耘,终于赢得了当地人民对他们的信任。更难得的是,在老师们的全力付出下,仅仅在办学第二年,原本平均成绩垫底的班级,中考成绩一跃成为宁蒗县第一名,海安支教群体从此扬名。“那种自豪的感觉无可比拟,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宁蒗支教十年的原因之一。” 坚持两轮10年支教林开明笑着说。当然,像林开明一样扎根宁蒗的老师还有许多。丁爱军和蒋蓉夫妇从2001年支教至2016年,15年间教出了众多优秀的宁蒗学生,但唯独少了夫妻俩自己的孩子。“把孩子长期留在家乡生活,作为父母的我们无法照顾,至今我们也感到十分愧疚。”但丁爱军和蒋蓉知道,舍小家为大家是需要的。“现在孩子已经长大了,非常支持我们当年的决定,我们也感到十分欣慰。”

31年来,海安累计为宁蒗培养当地教师350多名,培养合格初、高中生2万多名,大学、中专生1万多名,先后产生10名市中、高考状元,宁蒗县实现了跨越发展,从教育弱县成为如今丽江乃至云南教育的一面旗帜,进入全国民族教育先进县行列。如今,宁蒗人民已发自内心地把海安老师当成自己的亲人,给予老师们最尊重的称呼——“海安舅舅”。

“为海安人民争光、为宁蒗人民造福”。牢记着这一光荣的使命,今年第十批海安支教老师即将启程,扎根小凉山,他们将用一行行坚实的脚印,踏出支教事业的辉煌之路、架起民族团结的友谊之桥!

[编辑:高锋]
上一篇:南通市“三会”举行年中工作会议 总结交流上半年工作 部署安排下半年工作下一篇:海安市召开教育系统老区工作座谈会
南通日报社 2009-2010 版权所有 (C) 苏ICP备08106468号 苏新网备2010048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816 传真:0513-85118816 邮箱:zgnt@ntrb.com.cn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