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南通新闻 - 视频 - 乐活南通 - 娱乐 - - 互动 - 图片 - 小记 - 楼市 - 汽车 - 生活 - 专题 - 南通论坛 - 通网家园 - 数字报纸 - 手机报纸 - 设为首页
网站首页 老区新闻 扶贫开发 党的关怀 光荣历史 今日风采 组织机构 基金公示 调查研究 网站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 光荣历史>> >> 正文  
重温张莫天战斗
2020-04-29 09:13:52     来源:      前往论坛讨论

——学习《海安市革命老区发展史》感想

海安市老促会雅周分会 陈茂才

当我手捧红色宝书《海安市革命老区发展史》,阅读到90页《张莫天战斗》史实记载,让我思潮翻滚、浮想联翩。张莫天战斗发生在1947年3月28日(农历闰二月初五日)上午,由于靖江独立团和如皋独立团并肩打了三仗,首战蒋家堡,再战朱家楼,三战车马湖后,于3月27日夜靖江独立团率领一个营、两个主力连和特务队400余人,越过如黄公路线,长途奔波到张莫天休整。由于当日清晨浓雾很大,能见度不足50米,由于经过一夜的急行军,准备吃早饭后休息。突然与胡集、曲塘、塔子里、古溪等五路会剿该地区的国民党军2000余人发生遭遇战,陷入重重包围之中。由于靖江独立团刚到此地,脚未站稳,人地生疏,讲的靖江方言,与我们地方的话相差很大。但是靖江独立团不畏强敌,以一当十,浴血奋战,战场上枪声、手榴弹声四起,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四方,挫败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疯狂进攻,突破了一个又一个包围圈,出现了一个又一个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

为了掩护部队突出重围,战斗模范三连副连长郑道甫挺身而出,带领夹港口战斗功臣班,利用有利地形,奋勇抗敌,机枪手负伤后他接过机枪横扫敌人,接连打出13夹子弹,最后英勇牺牲。班长吴小网因腿部中弹,仍坚持战斗,还利用刺刀刺杀两个敌人后英勇牺牲。

素有硬骨头战斗作风之称的一连连长王希贤,为了掩护大部队转移,他带领战斗力最强的二排勇猛出击,消灭了冲上来的先头敌人,并坚持战斗数小时后,被敌人枪弹击中腹部而身负重伤,肠子也流了出来,战友们要背他撤出战场,他用绑腿包住流出来的肠子,继续坚持战斗,他说:“我不行了,你们要听我的命令,赶快撤退,跟上主力,保存有生力量,我掩护你们”,当一群敌人冲到他面前高喊:“举起手来投降”,但是他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这个排最后只撤出9人于重围。

还有一贯作战英勇,抗日战争中两次负伤,屡建战功的副营长季藩,在部队生死存亡的关头,带领一个排迎头痛击、穷追猛打上来的敌人,用连排手榴弹和刺刀顶住追兵,抢占一个坟头,牵制敌人吸引敌人火力,掩护大部队突围,直到壮烈牺牲。随他一起的通信班长高国良、通信员钱文英、侦察员王俊庆、司号员吴沛成等,亦壮烈牺牲在阵地上。表现了他们慷慨赴死,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同志们生还的革命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的献身精神。

靖江独立团全体指战员,从清晨血战到黄昏,终于胜利突出重围,保存了有生力量,此次战斗虽然给敌人以惨痛(重)打击,但我方亦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我伤亡120余人,其中牺牲64人。

张莫天战斗结束后,在当地干群的全力支持下,将烈士的遗体运送到谈家庄烈士墓地掩埋,同时安排好负伤的战友,奉命转移到莫家庄休整。军分区领导讲话,鼓励靖江独立团全体官兵,勇当坚持南线的斗争骨干,直到取得最后的胜利。

我出生在战火纷飞年代,由于家庭经济基础薄弱,父母全靠打长工、短工维持全家人的生活,所以日子过得很清贫寒苦,我小时体弱多病,骨瘦如柴,听我爸妈讲,张莫天战斗当天正逢天气寒冷,我站在站窝中取暖,到小日中的时候,我一直大哭不止,我妈当时想,平常在站窝里从未哭闹过,今天怎么搞的,我妈把我抱出来,一条烟的功夫,一个流弹把站窝打得粉碎,我妈说真是你的命大啊!当天黄昏后有两个负伤的战士从塊(kuai第三声)儿河上岸到我家中求救,我妈一看二话没说,将他俩藏到东山头用高粱杆挡住身体,随后我妈煮了几个鸡蛋让两伤员吃了,叫他们要挺住,到第二天午后还乡团到我家来搜查:“有没有看到新四军伤员”?因为我家与张莫天战斗地仅相隔一条河,敌人在我房前屋后用刺刀乱捣乱戳,并将刺刀架在我妈脖颈上,要我妈交出伤员来,她老人家毫不畏惧,说道:“我没有看到”。最后还乡团捉走了我家五只老母鸡,还牵走了当时土改分的一头牛。当天晚上基本平息了,我爸通过内线安排,将伤员由曲塘东钟家涵子西一个我方交通站,避开曲塘和海安之敌占区,护送到莫家庄新四军休整地。

自从我懂事起,我就知道我的家住地发生的这一次战斗,是一个了不起的战斗,是一个艰苦的战斗,是一个我少敌多的遭迂战斗,更是穷苦人民永远怀念的战斗。我记得我到周机小学读书大约在1953年清明节,我们全体师生到谈庄小学操场上祭扫烈士。1959年冬,县民政局指定迥垛人民公社民政助理将分散的谈庄烈士墓搬迁到现在张莫天烈士陵园。总共是274位烈士遗骸。其中张莫天战斗牺牲的64位烈士,迥垛战斗牺牲的林阿兴、林炳兴弟兄俩,另外是塔子里和马泃狙击战中牺牲的208位烈士。当时选用尾数74个壇子盛装烈士遗骸,深埋于一起,筑成烈士墓一座。在墓顶栽了一颗马尾松,墓前立了纪念塔高14米也是取义一生一世为人民,“革命先烈永垂不朽”是原红旗中学老师陈树林(南通人)所写。

1965年起,迥垛初中校长顾善甫就组织全体中小学学生在清明节下午集中到烈士墓祭扫,我等负责扩音设备,在烈士墓前和全体师生共同追思先烈一直到我退休。退休后有时散步到陵园总是停下来观望一阵或进园小息,特别是看到墓顶上的一颗马尾松,我从幼小的心灵起到现在看到长成一颗参天大树,不尽让我回忆往事,我以马尾松为题,写下十六字令,献给大家共同来分享。

松,屹立墓顶似群雄,战马嘶,英姿入梦中。

松,坚挺永驻华夏梦,伴忠骨,后人记心中。

松,伴随英灵情意浓,安息吧,泪湿在衣胸。

海安县人民政府为了纪念张莫天战斗,1991年5月在原战斗的地方,于我家自留地庞立碑纪念。让后人永远纪念这块英雄的地方,这块有纪念价值的地方。由于多年的风霜雨露,大理石刻字图漆退化,碑基也被拖拉机破坏,我于1998年清明节用漆进行填色,(见书中照片),如今碑文又因风雨吹露,我准备明年清明节前再搞一次义务劳动,以表达我的一份心意。这也是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敢担当,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而努力奋斗。

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已是40余年,新中国成立也已71年了,回顾往事,真是地覆天翻,风雨苍茫,非笔墨所能描述,像过电影一样,在我脑海中清晰地记录着。

在那艰辛茹苦的战争年代,老区人民把自己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紧紧联系在一起,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生活在农村的老百姓把粮食从口中省下来支援新四军,涌现出一大批支前模范,送粮、送草、送衣服、送鞋子等,还有的把子女送上前线去共同为中国的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不惜牺牲自家生命,这一切的一切,是老区人民为建设新中国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他们的光辉业绩永载史册,他们的革命精神必将影响着一代代后人。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老区人民响应党的号召,面对农村,小集镇较落后的面貌、薄弱的经济基础和恶劣的生活生态环境,他们的本色不变、精神不丢,遵循党中央的号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始终坚持革命的理想信念,勇于向自然环境和贫穷落后宣战,在各条战线上为社会主义建设,用平凡的双手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不平凡的奇迹,彰显了老区人民的精神风范和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

在近代伟大的改革开放过程中,老区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攻坚克难,奋发图强,硬是将一个贫穷落后的中华民族,推上了经济大舞台,不管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居环境的改善,综合国力的提升,交通枢纽物流天下的壮举,都离不开老区人民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比如我们海安城市建设在苏中是首屈一指的,我用在10多年前,游览海安城镇时,写的一首打油诗,海安城区新貌。

海安新区徒步行,风光一片又难评。

塔吊林立凌空架,高楼大厦夹道迎。

遍地几多雄柱立,杞人何惧老天倾。

纸醉金迷春风至,鸟语花香一路情。

新时代赋予我们新使命,我们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按照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紧紧围绕“枢纽海安、物流天下”、“产业高地、幸福之城”的战略定位,为建设好我们长三角地区的北翼产业高地,推动我们海安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编辑:高锋]
上一篇:弘扬苏中七战七捷精神 努力争当战疫“三大员”
南通日报社 2009-2010 版权所有 (C) 苏ICP备08106468号 苏新网备2010048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816 传真:0513-85118816 邮箱:zgnt@ntrb.com.cn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