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南通新闻 - 视频 - 乐活南通 - 娱乐 - - 互动 - 图片 - 小记 - 楼市 - 汽车 - 生活 - 专题 - 南通论坛 - 通网家园 - 数字报纸 - 手机报纸 - 设为首页
网站首页 老区新闻 扶贫开发 党的关怀 光荣历史 今日风采 组织机构 基金公示 调查研究 网站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 今日风采>> >> 正文  
海安老区龙池村创新打造“红色情境课堂” 聚力点亮“红色之光”
2020-09-09 16:39:17     来源:      前往论坛讨论

本网讯 在海安老区开展学用老区红色书刊集中交流展示的火红8月,我们老科协通讯组来到革命老区海安市龙池村参观学习“红色情境课堂”的教育教学活动。

刚踏进村头,我们远远地就听到“这是强大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阳光......”嘹亮的歌声在希望的田野上飘逸。走进“红色情境课堂”,鹤发童颜的吴日华老师正带领着28名留守儿童、青年在演唱《我的祖国》。吴老兴致勃勃地告诉我们,抓住重大节日,传统佳节的契机,传承红色基因,开展红色文化学习教育已形成“红色情境课堂”的办班特色。今天,“红色情境课堂”组织观看了红色影片《上甘岭》。影片中志愿军战士血战松骨众英雄,炒面加雪好儿女的革命英雄事迹感动着在场的每个人。大家互相交流着自己的观后感:“今天,我们的社会和谐、生活安宁,是成千上万的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他们的精神将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曲附初二学生刘亮这样说。村后备干部周辉:“英雄是一个民族最闪亮的坐标;英雄是一个国家光辉历史的记忆;英雄是一个民族坚强不屈的脊梁。我一定以英雄为榜样,全心全意为百姓服务”。在吴老的带领下,学员们深情回忆了我们党的无数英雄模范:方志敏“敌人能砍下我们的头颅,绝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的豪迈誓言;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英雄气概;赵一曼“我的孩子要替母亲继续斗争”的绝笔家书;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县委书记楷模焦裕禄……英雄模范之所以能够赴汤蹈火、舍生忘死,之所以能够任劳任怨、鞠躬尽瘁,之所以能够洁身自好、光明磊落,最根本的就是他们对理想信念有着执着追求和坚守。他们选定了主义、站定了队伍,就终身为此不懈奋斗。学员们异口同声地说:千千万万的英雄是最可爱的人。吴老师引导学员们广泛收集身边的好人好事典型材料,结合影视内容,写一篇作文。至此,我们明白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龙池村党总支一班人深刻认识到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红色文化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政治标识,也一直是代表进步方向的引领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如何激活和发挥红色文化的力量?在市文明办、老促会和镇党委宣传部门的领导下,该村党总支于2019年启动了“红色情境课堂”的教学活动。以村“道德大讲堂”、吴日华家庭文化室为阵地,建立了以村党总支书记为组长的领导班子,聘请了六名文化志愿者负责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

“红色情境课堂”努力将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转化为引领脱贫攻坚,推动村级治理的动力。读红刊、用红刊。《铁军》《大江南北》《中国老区建设》等红刊成为了龙池村每月25日党员、村民小组长学习的必修课。写读书心得,交流学习体会成了“家常事”。戴文林书记撰写的《让贫困户笑的更灿烂》、《精准扶贫、抓“两不愁 三保障”》的两篇读红刊心得,参加曲塘镇党委组织的学红刊心得交流,经评审分别获一等奖和市老促会优秀论文奖。发挥红色文化的引领作用。为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村党总支和党员主导的农民合作社,创业基地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村民干劲更足了,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民收入不断提高,贫困户脱离了贫困,广大村民信任党支持党,向党靠拢,提升了党组织的凝聚力。2019、2020年,该村党总支被中共海安市评为四星级党组织。留守儿童学红刊,争做最美少年,在家乐做好孩子,在学校争做好学生,在社会学做好公民蔚然成风。去年暑期,四名儿童被曲塘镇文化站表彰为“最美少年”。严志成同学写的《我站在联抗桥上》陈奕写的《小雷锋在成长》两篇文章报送“省阳光少年网”参评,分别获二等奖和鼓励奖。近年来参加“红色情境课堂”活动的留守儿童中有朱周舟等四名同学分别考取海安中学学习。

红色村之所以红,是因为村庄的血脉是红色的。“红色情境课堂”的老促会文化志愿者开展了龙池是个有历史文化的地方的调查活动。收集整理了“追忆建国红色历程,不忘初心 永葆本色”龙池九位革命烈士英雄谱;老党员朱明安编写的以《我的哥哥》为题的文章,深情回忆了其哥哥在黄桥决战中英勇献身的动人事迹;文化志愿者整理了《芦苇丛中炸敌艇》《炮兵阵地建奇功》龙池村两处革命遗址,形成了书面材料。这些材料是村党课、“红色情境课堂”的重要学习内容。

“红色情境课堂”采用“走出去 请进来”的办班模式。他们组织青少年拜访抗战老兵崔世钧、被南通市誉为张富清式的老英雄江承年。聆听他们红色战斗故事,学员们用鲜花、歌声、舞蹈慰问英雄;他们组织青少年和部分家长去海安烈士陵园瞻仰粟裕大将铜像,朗读烈士英名,诵读烈士诗抄,并领取陵园负责人赠送的红色书刊。八名留守儿童经过认真培训,被聘为烈士陵园红色小小讲解员,颁发了证书;他们组织到泰州市青少年军事训练基地开展学军活动,参观现代化武器模型,增强国防观点;2018年“红色英雄情境课堂”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中,邀请了抗美援朝、抗美援越、炮击金门、自卫反击战中的老战士讲红色故事,《肩并肩学英雄,手拉手追梦想》的活动报道刊登于《海安关工》、《苍松》。

“红色情境课堂”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学员们先后学唱了《红星照我去战斗》《十送红军》《九九艳阳天》毛主席诗词《七律.长征》《再唱山歌给党听》《我和我的祖国》等二十多首红歌。潜移默化的受到了红色文化的熏陶,每年村举办的“乐一天”农民艺术节都有“红色情境课堂”的学员们上台高歌。排练的情景剧《爷爷你不懂》《让苹果》等喜闻乐见的双簧、小品等节目在笑声中传承了中华优秀红色文化。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在曲塘镇党委政府举办的红色主题教育优秀节目展示活动中“红色情境课堂”李思群老师执教的微型党史课“追梦路上”获一等奖;举办的“全民阅读春风行动”现场推进会,被曲塘镇文化站作为品牌推荐。

今年抗疫期间“红色情境课堂”的老师们上门送红刊给留守儿童组织他们宅在家里读红刊,指导写读书心得。朱榕清、汪采菲同学创作的抗疫情图文并茂手抄报六篇次在镇文化站交流,《清明时节忆英雄 红刊指引再发力》等二十多篇作品刊于《古韵曲塘》、《海安关工》、《海安日报》、《海安老促会》。

近年来,每年都有三十多名学员在“红色情境课堂”培训学习,他们中有的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他们从政、从军、从商、从农、从工……在各自的岗位上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国梦奉献着青春年华。

习近平总书记教导我们:“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教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红色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实践。龙池村“红色情境课堂”的一班人表示:大力提高政治站位,将红色文化教育往心里做,往实处做,往深处做,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三有”新人。为民族振兴,争取更大贡献。(海安市老科协严德本 刘念祖)

[编辑:高锋]
上一篇:“江苏省文明村”南莫镇严马村巩固文明实践用实招
南通日报社 2009-2010 版权所有 (C) 苏ICP备08106468号 苏新网备2010048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816 传真:0513-85118816 邮箱:zgnt@ntrb.com.cn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