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大同 苏中战役如南战斗结束后,新四军一师三旅在三仓河进行休整。休整期间旅部召开了连以上干部会议,总结了宣家堡战斗以来的经验教训,各团分别召开会议,总结作战情况,调整组织,研究战术,学习使用新式武器。通过广泛的动员教育,部队士气高涨,纷纷表决心,打好下一仗。同时部队还补充了大批解放战士,各团利用休整时机,对他们进行教育。 教育好解放战士,在当时是一件非常艰巨的工作。如南战斗结束后,每个班都补充了四、五名解放战士,这些新战士不像老同志在战斗后那样心情愉快,无忧无虑地谈谈笑笑,而是以一种被俘后共有的自卑心理,想着自己的前途命运,怀着恐惧的心理。可是一到班里,昨天和他们枪对枪、刀对刀、拼个你死我活的人,今天都像亲兄弟一样欢迎他们,帮助他们,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这些新解放的战士,大部分在战斗中把背包都丢了,没有鞋袜和衣服换,一身汗臭气,有的连洗脸的毛巾也没有。于是老同志你送一条毛巾,他送一双袜子,有些干部把打在背包里舍不得穿的衬衣,也拿出来送给他们了。这使他们很感动。他们也看到,这里官兵平等,军民水乳交融,一切都感到稀奇而新鲜。许多老战士一有空就和他们讲革命道理,谈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待俘虏的政策。事实使他们感到这个军队和国民党军队完全不同,恐惧心理也慢慢地消除了,心情开始稳定下来。 在苏中战役中,一师三旅先后俘虏了六千五百零四人补充部队。三团五连原有一百四十五人,战斗结束后有一百七十七人,其中有解放战士九十七人。这个连队先后共补充了一百五十八人,部队始终保持满员,士气旺盛,越打越强。 这时,苏中解放区正开展着翻天覆地的土地改革运动。广大贫苦农民都翻了身,分得了土地,在“保田、保家乡”的口号下,掀起了积极参军的高潮。三旅也补充了一批农民小伙子组成的随军担架运输队。敌人遭连续两次打击后,不甘心失败,又集中了七个旅的兵力,以钳形攻势,向海安进犯。七纵等友邻部队阻击四昼夜,在杀伤大批敌人后,八月三日,主动撤出海安,诱敌入瓮。这时敌人十分猖狂,派六十五师西进姜埝,一0五旅东占西场、丁家所,又于7、8两日先后侵占李堡、角斜,企图夺取南通、如皋、海门、启东广大地区,切断我与东台、兴化的联系。 粟裕司令员洞察敌情,抓住战机,为粉碎敌人的阴谋,决心集中兵力,突破敌较薄弱和暴露的右路,首先歼灭李堡之敌,尔后待机扩大战果。三旅接到协同友邻攻击李堡的任务后,为摸清李堡敌人详细情况,令旅侦通科长王英带领二十多名侦察员前往李堡侦察敌情。李堡的地方党和人民群众对我军极大支持,给侦察员带路,提供情况。当天下午四点多,王英科长胜利归来,并描绘了敌人兵力部署和地形简图。经侦察得知,李堡系敌一0五旅旅长带领部队防守。 我三旅旅长张震东、政委卢胜、副旅长兼参谋长谭知耕、政治部主任张日清研究,决心以三团协同友邻攻击李堡。一、二团攻击李堡外围之蒋家庄、杨家庄。8月10日,李堡敌人与海安敌人开始调防,第一0五旅旅长金亚安率一个团正与新七旅旅部及其十九团在李堡交接防务,角斜、丁所敌人均已西移。这是歼敌的极好机会。粟裕司令员令我军当夜发起攻击。10日晚,三旅协同友邻向敌展开了进攻,敌人未料到我军迅速接近,当我军到达李堡东侧,迂回到位于角斜方向敌军事哨时,敌还未发觉。突击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其全部活捉,逼敌供出口令,令其带路。我军乘机杀入敌阵。三团四连当即于右侧出击,以迅猛动作占领了敌重机枪阵地,缴重机枪三挺,俘敌一部,而自己无一伤亡。敌四次猛力反扑,均被击溃,伤亡惨重,被迫退回李堡。三团继续穷追猛打,于11日拂晓突入李堡西头,冲击旅部,缴电台一部。此时,友邻三旅一部也突入李堡镇内与敌展开近战搏击。敌在我多路围攻下,弃尸遍地,仓惶逃至杨家庄、蒋家庄。三团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尾追逃敌。 杨家庄守敌为李堡交防之一0五旅一四八团。我一、二团对杨家庄、蒋家庄连续两次攻击均未得手。11日上午,李堡被我攻占后,杨家庄守敌已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加之该庄窄小,敌不变展开兵力。因此,我即调整部署,决心猛攻到底,并加强该庄西南方向警戒,防敌突围。13时许,我二团发起第三次攻击,三团在北面策应。14时许,杨家庄之敌2000余人向西南方向突围。我截击部队以勇猛动作,密集的火力打击敌人。敌仅第一0五旅旅长率百余人漏网,其余被我全歼。李堡战斗,三旅歼敌二千五百二十人,缴八五炮五门,六0炮九门,轻重机枪一百零五挺。 三旅在三仓河进行短期休整时,全旅各基层组织,正进行支部改选,由于时间紧迫,有的支部改选还未结束,就接到参加李堡战斗的命令。二团在奉命参加李堡战斗后,团领导提出“到战场上去竞选!” “在战斗中表现给党看!”“在战斗中争取入党!”等口号。二团是一支有光荣传统的部队,团领导提出的口号,立即得到广大指战员的热情响应。指战员虽然历经宣家堡、如南战斗,十分疲劳,但作战仍然勇猛顽强,就连刚解放过来的新战士也表现得很突出。七连有个解放战士在李堡战斗中缴获了四支枪。战后,他把枪背到指导员面前说:“这次战斗我缴了四支枪,你给我记下来。”指导员说:“好!有功。”就把他的事迹记在本子上。后来,党支部发现这个方法很受战士们的欢迎,于是就向全连发出号召:“好同志到战场上去立功,有功的就记在本子上。”二团政委赵荣、政治部主任郑克,帮助七连总结了记功经验,向全团进行了推广,把“记功本”改称“功劳簿”,在执行各项任务中,把有功同志的事迹就记在上面,群众一致反映,“这样记功好。” 二团“记功”问题的提出和“功劳簿”的出现,引起了三旅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认为这是广大指战员在苏中战役艰苦的作战过程中,在总结过去英模运动,学习兄弟部队经验的基础上,创造的具有广泛而深远影响的群众性的政治工作形式。它适应斗争形势的需要,对部队士气鼓舞极大,特别对新解放过来的同志,效果更明显。这是政治工作的一个创举,应帮助二团总结开展功劳运动的经验,向全旅推广。 为了把立功运动(当时称为功劳运动)健康开展下去,一九四六年十月,二团专门作出了“关于开展功劳运动的决议”,并召开全团干部会议,进行了开展立功运动的动员,说明立功运动的意义、作用,要求干部走群众路线,以身作则,带头立功。强调各级领导要采取“螺丝钉的工作方式,”“越钻越深”,“越深越牢”。政治处还就此发了《功劳运动的指示》,编印了《关于开展功劳运动部队讲话要点》。对战士讲明为什么要报功,怎样报功,并提出“有功报功、论功行赏”等口号。同时在记功形式上,由“功劳簿”发展为“功劳跟人走”,即对立功人员颁发功劳证;“功劳寄回家”,即对立功的人员家属发喜报;对立功人员发放功劳章。 从此,一个群众性的“立功运动”,在全旅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政治委员谭震林对三旅开展的立功运动极为重视,一九四六年十月,在涟水西北的陈师庵召开的干部会议上,总结了三旅开展立功运动的经验,向华东野战军作了推广,并及时上报中央军委。新华社向全国播发了三旅开展立功运动的通讯,延安《解放日报》两次发表三旅开展立功运动的消息和短评。华东军区《建军》杂志增刊发表了二团政治处总结的《功劳运动第一阶段小结》,华东军区政治部刊物作了转载。一九四七年华东军区扩大会议把“立功运动”列为政治工作的“三把钥匙”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把它列为重要的奖励内容。从此,苏中战役李堡战斗三旅开展的立功运动经验在全军得到广泛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