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阿难”这个名字,我的心里不由生出好奇,是什么人在怎样的情况下给孩子取了这样一个名字? 在如东县马塘革命烈士纪念馆里,我找到了答案。 阿难,是有南通共产党员第一人之称的吴亚鲁烈士的女儿,她是在吴亚鲁第三次被捕时出生的,父亲吴亚鲁在狱中为女儿取了这样一个名字,以示国难当头,自己又囹圄蒙难。 吴亚鲁系如东县马塘镇人,1898年出生于如东县潮桥乡(时为如皋县)一个贫穷的知识分子家庭。求学期间,受五四运动影响,他阅读了大量马列著作以及《新青年》《觉悟》等进步报刊,先后参加了少年中国学会、社会主义青年团等进步组织,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南通地区第一位共产党员。 1922年夏,吴亚鲁联络了旅宁、旅沪、旅通及本籍大专学生40多人于8月27日在如皋成立以反帝、反封建为宗旨的进步团体“平民社”,创办并主编报纸《平民声》《潮桥青年》。在他的影响下,时如皋东乡的丛允中、吴亚苏、苏德馨、叶胥朝、陆植三等青年走上了革命道路。1923年,吴亚鲁从南京高等师范毕业后,受党委派到徐州开展工作,公开身份是省立第二女师教员。在徐州,他引导学生组织“勤照会”,阅读革命书刊。在创建徐州团组织的基础上,又陆续发展了—批党员。1925年8月,被调往河南郑州豫丰纱厂从事工运工作。同年10月,成立了中共铜山徐州特别支部(中共徐海蚌特委前身)。1926年2月回南京任中共南京地委宣传委员。同年夏,吴亚鲁赴广州参加省港大罢工。1927年在叶挺任师长的国民革命第四军二十四师任政治部科长,并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广州起义。是年底任中共福建临时省委秘书长,在厦门、台湾、香港一带开展革命活动。30年代初期,他被调任中共山东省委秘书长兼宣传部长、省委常委。1932年,吴亚鲁来到党领导的上海互济会担任援救部长,秘密组织赤色工会。 吴亚鲁曾三次被捕,女儿吴阿难(后改名阿南)就是在他第三次被捕时出生的。1933年初春,吴亚鲁在上海公共租界被捕,当时正身患肺病、胃病和哮喘病。敌人对他多次审讯,并施加电刑,但他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和敌人的严刑逼供,坚贞不屈,决不招供。敌人无奈只得将他释放。同年夏,他又在上海法租界被捕,后经著名诗人柳亚子请大律师史良为他辩护,免于引渡给国民党反动当局,但仍被法院判刑3年零6个月。长期的监狱生活,使他的身体非常虚弱。但他所关心的却是难友,亲友们送来的补品,他总是分给狱中难友。一次,岳父带给他12元钱及译书所得稿费,他仍然全部分送给难友。从而深得难友们的尊敬。在狱中,吴亚鲁以惊人的毅力坚持学习,还组织难友学习马列主义哲学,并负责教大家英语和世界语。他在狱中翻译、编辑了《英语百日通》、《政治经济学》等通俗读物。 1937年夏末,党组织派曹荻秋与出狱半年多的吴亚鲁接上关系。10月,吴亚鲁在徐特立任书记的中共湖南省委安排下,任湘鄂赣特委委员、秘书长。次年,由八路军驻湘办事处派往平江县嘉义镇,任新四军平江嘉义留守通讯处秘书主任。 1939年上半年,国民党炮制了《限制异党活动办法》等反动文件,国民党第二十七集团军总司令杨森加快了反共步伐。6月12日午后,二十七集团军司令部特务营包围了平江县新四军通讯处,制造了震惊全国的“平江惨案”。案发当日,敌人先将通讯处的新四军上校参谋涂正坤骗出去杀害,接着,一群荷枪实弹的暴徒冲进通讯处,气势汹汹地叫嚷:“你们谁是负责的?快出来!”富有斗争经验的吴亚鲁看到苗头不对,为掩护其他人,便毅然挺身而出:“我就是负责的,你们要干什么?”他一边抗议,一边赤手空拳跟敌人搏斗,敌人对准他的头部、胸部连开数枪。 吴亚鲁的生命,便永远定格在了那一刻。 1939年8月1日,中共中央在延安举行追悼“平江惨案”被害烈士大会,毛泽东亲撰挽联:“日寇凭陵,国难方殷,枪口应当向外;吾人主战,民气可用,意志必须集中”。 在吴亚鲁为革命浴血奋战之际,其胞弟吴亚苏在他的影响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吴亚苏曾担任中共如皋(东)县委书记。1929年6月,吴亚苏在出席如皋、泰兴、泰县三县县委联席会时,不幸被捕。 吴亚鲁的妻子苏同仁原是徐州三女师学生,在吴亚鲁影响下参加了革命。1924年,吴亚鲁担任青年团徐州地委书记时,苏同仁为委员,1925年转为中共党员,成为徐海地区第一个女共产党员。同年秋,苏同仁以教师职业为掩护,秘密发展党员,建立睢宁县第一党支部。1929年夏,苏同仁与吴亚鲁结为伉俪。苏曾随吴亚鲁参加省港大罢工,参加北伐和八一南昌起义,先后到福建、广东、上海等地工作,并两次被党中央派赴苏联学习。1939年,吴亚鲁牺牲后,苏同仁受党中央委派与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人赴新疆工作。1943年9月,苏同仁与毛泽民等人在新疆壮烈牺牲。 吴亚鲁的忠骨埋在湖南平江,家乡人没有忘记他,在马塘革命烈士纪念馆内,设立了吴亚鲁纪念室,展出其生平事迹,并为其撰联:“两地两座丰碑,一尊民族脊梁。”又有人为其撰写一联:“一家三位英雄,吴氏满门忠烈”。 2009年,在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江苏省委宣传部、省委组织部、省委党史工办等13个部门联合组织开展了“5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江苏英雄模范人物”评选活动,吴亚鲁成为其中之一。这一称号,吴亚鲁当之无愧。 站在吴亚鲁纪念室前,我的内心里只有钦敬和景仰。英雄没有远离,他的精神感召着后辈们,继承先烈们的遗志,牢记初心,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向前,永远向前。 孙同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