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著名的苏中革命老区海安市有三个带“贲”的地名:贲家巷、贲家集、古贲,也是海安市大公镇现有三个行政村的村名。不久前,公众号“海安老区振兴”发布文章《贲家集、贲家巷、古贲,大公三个带“贲”的村》,引发读者热议。很多热心的读者对于“古贲”这一地名的来源给公众号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很有意义。
读者马荣华先生,家住原古贲乡常河村,退休前是海安信用联社(现海安农商银行)党委书记、理事长、全国金融行业劳动模范。他对文史颇有研究,先后出版了《春华秋实》《书海拾锦》等六部文史编著,富有影响,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马荣华先生在“海安老区振兴”留言所述:因修纂《家谱》,需要搞清楚家乡行政建制划分与设置的历史沿革,曾两次去泰州,一次去如皋,一次去东台,到三市档案馆查找海安北乡的行政区划设置沿革情况。 根据马荣华先生调查,对“古贲”地名的来源有新的解读。 民国18年(1929)8月,泰县设15个区438个乡镇,海安为第11区,辖4镇20乡。海安以北(原海北的中北部、古贲的全部)设立了:古松乡、古槐乡、古贲乡、丁徐乡四个小乡。 古松乡含:松树头,五里牛桥,牌儿庄,何家楼,陶家庄,花家套等14个村庄。 古槐乡含:十八槐,沙帽套,乌龙港,龟头桥,双码头,陆家窑,穆管庄,马家庄,双屋头等16个村庄。 古贲乡含:贲茆庄,刘家庄,周家套,任家套,姜家桥,朱家圩,高人桥,永镇奄等15个村庄。 丁徐乡含:丁家庄,徐家庄,周家涵子,杨家庄,邵家庄,砖涵洞等13个村庄。 由此可以看出规律,前三个乡名都是在第一个村庄(可能也是规模最大,实力最强,历史最久的村庄)名前加一个“古”字,如古松乡的第一个大庄名叫松树头,则取名古松;古槐乡的第一大庄名叫十八槐,则取名古槐;古贲乡的第一个大庄名叫贲茆庄,则取名古贲。而一乡中有两个实力相当的大庄则各取一字,如丁徐乡是丁家庄、徐家庄两个大庄各取一个字。这就生动体现了中国古文化中的中庸之道、平衡之术。 马荣华先生认为,古贲乡的名称,最原始的来历应该还是民国18年(1929)8月泰县设区建乡取的名,是在贲茆庄之贲字前面加了个古时候的“古”字。 其后,民国29年(1940年)新四军东进抗日,苏中地区先后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民国32年(1943年)1月,古贲乡从泰县析出,成为新建立的紫石县的一部分。紫石县建立后,为了方便管理,将古槐乡北部划设了常河、马舍两个小乡。民国37年(1948)3月,紫石县改为海安县,古贲乡区域在海安县辖区。 1957年撤区并乡时,将常河、马舍两个乡合并为马舍乡;古贲、丁徐两乡合并为古贲乡。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时,将马舍、古贲两乡合并为古贲人民公社;1983年将古贲人民公社改回古贲乡;2004年古贲乡并入大公镇,成为古贲村。这就是古贲地名演变、延续的大致过程。 以上,马荣华先生详细阐述了“古贲”的演变由来,研究细致、记载详实、史料全面,值得拜读学习、研究借鉴。 与此相印证,名为“缘”的网友也证实:50年代撤区改乡时,古贲乡由丁徐乡(即现贲集村范围)、古贲乡(现古贲村范围)、常河乡(即现在常河村)、马舍乡(即现在的马舍村)等四个小乡合并组建而成。至于为什么叫古贲,“缘”推测,在原古贲乡驻地姜桥河西李华大队七队有个地名叫“古牛卵子”,姜桥河东有个地名叫“贲茆”,人民公社时期这里曾经叫贲茆大队,古贲乡成立时,就是各取这两个老地名的头一个字组成的,故称“古贲”。 “古贲”地名源于当地两个古老的地名,这是关于古贲这一地名来源的另一种说法。 还有一位昵称为cs的读者留言称:(《大公三“贲”》)写得很好,前面的贲家集,贲家巷,应该就是这样。 对于古贲地名的由来,可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为地方行政的原因而形成的地名。因为当时乡政府所在地,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贲堡庄(也是贲姓比较多)附近,而这个贲堡庄在当地相当有名,贲堡庄旁边还有一座古庙(“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拆除,庙里有个姓蔡的和尚,法号应远,后来到上海龙华寺做当家,已圆寂),他认为古贲这个名字应该与贲堡庄有关系。 如今的“古贲”是大公镇下辖的一个行政村。古贲村党支部、村委会充分利用古贲老集镇的优势,大力发展一二三产业,现代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全面发展,三个文明建设硕果累累,连续多年受到省市表彰。全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一派繁荣富裕的景象。 追寻家乡历史,挖掘地名文化。大公包括域内贲家集、贲家巷、古贲都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希望能够集群力,聚众智,挖掘更多的红色文化、乡土文化、地名文化、非遗文化,让我们的文化根脉源源不绝,赓续永远。 探寻家乡历史文化,促进乡村文化振兴。我们要带着乡村情怀深入其中,找寻更多的乡村记忆和味道,挖掘出其优秀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更应从文化寻根、教育资源、经济效益、社会价值等多角度、全方位、大格局中去探寻、研究、开发,才能让历史文化、乡土文化、村落文化、地名文化展现出永久的魅力和时代风采,实现乡村振兴宏伟目标,推动现代农村高质量发展。 (作者:王瑞华、吉英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