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如东县老区建设与乡村振兴促进会(以下简称“如东县老促会”)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三会”的精心指导在各相关部门的协调支持下,认真落实县“两办”转发的年度工作要点,围绕支持革命老区加快发展主题,在深化老区宣传、助力惠民强村、实施济弱帮困、提升帮扶实力和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积极作为、务求实效,开拓创新、亮点频现,得到国家、省、市老促会的肯定赞誉,获得多项殊荣,较好地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为助推“强富美高”新如东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串联成珠强载体,老区宣传再提质 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认真落实中国老促会和省、市“三会”有关老区宣传工作部署,在巩固拓展红色阵地、保护利用红色资源、创新推动红色教育等方面,积极探索宣传教育新模式、开辟传播新途径,以红色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的创新理念着力打造“一册红色图谱、一套红色书签、一组数字展馆、一个系列特刊”“四个一”多元化宣传载体,不断提高老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以更好发挥老区文化“以文化人”“以文兴业”“以文强基”作用。一是编制《如东红色图谱》,巩固红色资源调研成果。以场景化、体验性、可读性一体化汇聚如东30多处革命纪念场馆、革命遗址遗迹、纪念碑(亭)等,丰富“本土红色教材”。二是打造数字化红色展馆,实现教育手段现代化。利用VR技术,实现远程体验沉浸式参观学习形式。三是绘制《红色书签》,扩大文化推广度。编制以如东红色地名为主要内容的红色书签,在书香中接受历史文化的熏陶。四是开辟“红色寻踪”特刊,深入挖掘红色资源。依托《如东老区》宣传阵地,努力营造红色资源共分享、红色文化共传播的集聚效应。 制定统一的宣传教育推广方案。围绕“四一个”打造不同场景、体现区域特色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开展“红色图谱在手,红色精神永存”“红色润书香”为主题阅读分享活动。应用于南通市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各中小学红色研学活动、机关事业单位党团建活动,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组织“触摸历史、感受红色”——数字展馆之旅活动。以“全国老区精神教育基地”——苏中四分区“反清乡”斗争资料陈列馆为主要推广地,结合重要纪念日以及各学校思政课开展情景教育活动。精心汇编“红色寻踪”专版特刊。广征史料素材,探寻红色根脉,提炼传统精神。2024年,红色特刊分两期推出“苏中四分区的莫斯科”苴镇等6个镇红色资源概况,精心撰写红色经典故事,《如东老区》的可读性和传播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以“四个一”宣传教育作为2024年老区宣传的主引擎和主抓手,深入推进“学用红刊活动”,不断赋予新内涵,注入新活力。以马塘中学“千人阅读《大江南北》、学子共享精神大餐”为代表的学用红刊活动再创佳绩。去年11月21日,该校召开了第九次阅读红刊心得交流暨总结表彰会,市、县媒体高度关注,中国老区建设网站从不同角度两次进行了报道。2024年,开展红色经典阅读分享、红色资源挖掘利用研讨座谈、红色经典文艺作品展演等各类活动70多场次,参加人数达3500多人次。充分利用中国老促会和省、市“三会”宣传平台,密切与县新闻单位联系合作,积极开展老区工作宣传,投稿用稿质量均有提升。 

南通市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集中组织开展革命老区数字展馆参观活动和“红色润书香”主题活动 二、不遗余力抓帮扶,强村惠民助振兴 优化光伏项目建管格局。根据市“三会”关于推进乡村振兴光伏帮扶电站建设管理的相关要求,本着帮扶资金集中使用、资源集约利用,提升建管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的宗旨积极推进整体集约化建站模式。在市“三会”的指导帮助和县相关部门及镇村的支持配合下,与新店镇合作实施以镇为单位整体集约化建设光伏电站项目。全镇10个村通过集约利用屋顶资源,集中建设光伏电站两座,装机规模1.5兆瓦。以镇为单位一次性扩面10个村,每村建站150千瓦,实现了量的快速增长和面的迅速拓展。截至2024年,新店镇共建5座光伏电站,装机规模1960千瓦,实现了村村建站全覆盖。增加可持续性的村营收入,12个村每村每年9万元,新的建站模式呈现出安装场地优、发电效率高;消纳比例大、平均电价高;运营企业化、管理质量高;规模效应显现、建站成本低的优势。 2024年,全县20个村新建光伏电站12座,装机规模2630千瓦。其中,10个示范村、先进村建站装机规模 1130千瓦,完成了市“三会”下达的“两村”光伏帮扶电站建设全覆盖的目标任务。自2018年以来,共建设光伏扶贫电站和乡村振兴帮扶电站38座,装机总规模5780千瓦,总投资1792万元,预计年发电能力700万度。已并网运行的电站本年度发电量达390万度,实现发电收入190万元。 
2024年10月12日,南通市“三会”在新店镇召开了全市老区“强村惠民”光伏产业建设现场会 
2018-2024年如东县老促进会建设的光伏扶贫和乡村振兴帮扶电站(部分组图) 做优特色农业帮扶项目。坚持以兴业增收为主旨,精准选择帮扶项目和实施载体。集中有限资金投入到带动能力强、影响面广、增值空间大的经济实体。优选苴镇街道“千亩梨园特色农业”为帮扶项目,投入帮扶资金8万元。该项目实施主体“如东金沙滩果蔬专业合作社”由苴镇街道东海社区“两委”领导带头兴办。以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帮扶相对困难群体为目的,针对合作社亟待解决的问题,制定了加强技术培训增加产量、改良品种提高品质、搭建电商平台扩大销售的帮扶实施方案。去年春季,合作社共组织果农技术培训两期,参训人员达300多人次;启动品种改良工程,对基地内30亩老梨树进行高枝嫁接;优化“线上+线下”销售模式,通过短视频、微信推送、网络直播等,实现了销售、寄送一体化服务。2024年,电商平台销售占比提升8个百分点。千亩梨园特色农业帮扶项目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果蔬市场不够景气的情况下,果农收入依然有所增长。与此同时,合作社对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社员等困难群体开展重点帮扶。 开辟服务业帮扶新路径。针对如东老龄化程度较高带来社会矛盾和问题,开辟居家养老帮扶新项目。依托拼茶镇茗海社区“爱心食堂”,探索实施“老区温暖行从‘食’出发”的居家养老帮扶项目,助推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拼茶老区困难老人提供关爱、守护幸福。本着“济弱纾困、主题恰当,对象精准、帮扶有效”的原则,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安排帮扶资金5万元。在扩大就餐对象,增加就餐人数,提高服务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社区启动了一小时爱心配餐圈,为低收入老党员以及独居、留守、高龄生活困难老人等群体提供助餐送餐服务。为茗海公寓睦邻点进行适老化改造,添加饮水机、电视机、扶手、助浴椅、防滑垫等。拼茶镇分会组织“五老”志愿者重点走访帮扶对象,充分听取建议诉求,主动协调解决各类困难问题。如东县老促会还利用重阳节与社区共同举办联谊座谈。该项目于去年7月经评审公示列为“2024年度南通市老干部志愿服务创新项目”,市、县老干部局对如东县老促会这一善举给予肯定和指导。 
如东县老促会会同拼茶镇茗海社区举办“情暖南沙共话重阳”活动 三、多措并举惠民生,济弱纾困显成效 积极推进助学行动。坚持把帮助困难学生接受良好教育,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手段。一是完善机制强化管理。持续实行对象审核程序化、资助发放公开化、助后跟踪制度化“三化”管理模式。着重抓好“审核”和“跟踪”源头把关和过程性控制。实行一人一卡一档的动态审核管理模式,提升助学精准度。持续聚焦重点对象,对受助学生家庭、学业和身心等综合情况及时跟踪。2024年,各镇分会共走访、回访困难学生家庭506户,开展座谈交流活动122次,参加人数1125人,及时更新信息动态153人。二是突出主题提升效应。以“统一主题、集中实施、上下联动、系列推进”有序开展系列助学帮困活动。以“爱助圆梦”为主题,各镇(街道)分会举行助学金集中发放仪式,邀请人大代表、镇党委政府领导、学生家长代表等全程参与,全面接受社会监督。2024年,共组织助学金发放活动88次,参加活动2298人次,受助学生834人,发放助学金107.29万元。省市统一安排的专项助学系列活动有序推进,全县助学帮困工作氛围浓厚。去年6月,在省“三会”召开的“滴水·筑梦”助学工作总结会上,如东县老促会荣获优秀组织奖,并作经验交流。三是拓展范围践行宗旨。积极响应对口帮扶革命老区和支持相对薄弱乡镇的要求,先后携手“两助一帮”基金共同发起者走进全国知名老区、红色热土,为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和广西省百色市德保县的困难学子捐赠助学金。走进经济薄弱镇苴镇老区为11名家庭经济困难且品学兼优的在校大学生提供资助。所到之处,当地党委政府和老区人民深怀感激,深受鼓舞。助学帮困的格局更大、质效更优,老促会的宗旨职责得到更好地践行。 持续推行健康帮扶。聚焦因患大病重病导致刚性支出较大的困难家庭,持续实施健康帮扶。着眼于对象精准、帮扶有效,通过深入走访调研、多方听取意见,完善医疗资助实施办法,确保了操作规范、受益公正、成效明显。2024年,共有106户重病困难户接受资助,共发放资助金35万元。各镇村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协调推动实施帮扶,受助困难群众经济压力得到缓解,生活信心由此增强。 倾力支持薄弱镇村。认真贯彻落实苏政办发〔2022〕80号文件精神,对列入支持范围的革命老区薄弱乡镇如东苴镇街道开展切合实际的帮扶活动。如东县老促会与苴镇街道从实际实效出发,统筹各项支持措施,共同制定“合力强老区”三年(2024年—2026年)行动计划,通过实施产业项目共建、困难群众共帮、红色文化共育、帮扶成果共享等帮扶措施,构建较为完善的协同帮扶机制,计划三年内投入帮扶资金200余万元,预计帮扶困难学生200余人次,帮扶困难家庭500户(次)、困难群众800人次。根据省“三会”要求,对苴镇街道开展了深入调研,形成较为全面客观、翔实深入的调研报告。去年7月,省、市“三会”在苴镇街道调研时,对“合力强老区”三年行动计划以及近几年来如东县老促会实施的帮扶服务和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9月,如东县老促会在“全省推进革命老区相关乡镇加快发展座谈会”上做了经验介绍。 2024年,如东县老促会围绕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开展各项帮扶活动,较好地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自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革命老区相对薄弱乡镇的若干措施以来,共投入帮扶资金70万元,帮扶困难群体177人。 
2024年7月,省老区建设与乡村发展“三会”领导赴苴镇街道调研帮扶工作 四、精心谋划拓渠道 资金筹募创新高 全力做好网络公募。认真落实省“三会”2024年度慈善公募捐赠活动要求,做到工作早部署,筹资快启动,意义广宣传。坚持线上线下两手抓、相结合,线上发动强氛围,线下促动抓落实。突出健康帮扶和助困助学,确定了“济弱纾困”主题,编制公募捐赠项目书,制定工作方案。2024年共募集资金24.06万元,完成了省“三会”下达的网络公募目标任务的120.3%,较2023年提升59.65%。 继续推进定向捐赠。因地制宜创新方式,通过帮扶项目带动、冠名资金捐赠、特定主题众筹以及上下联动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广泛筹募帮扶资金,凝聚社会帮扶合力。充分发挥各分会了解熟悉情况优势,引导动员当地企业和爱心人士捐赠建立大小冠名基金。2024年,“两助一帮爱心基金”筹募资金11.05万元,较2023年增长87.29%。新设立“东苴建筑纾困基金”,三年内共计注入帮扶资金60万元,用于扶持苴镇地区困难群体。“夕阳红爱心助学基金”已连续实施17期,2024年募集助学资金10万元,同比增长25%。 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各镇分会依托企业、学校、老干部支部建立老区帮扶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做好帮困资金筹措组织工作;以项目为载体吸纳社会资金,镇(街道)党委政府共同投资建设光伏电站帮扶项目,做大光伏帮扶电站;畅通愿意帮扶与需要帮扶的信息渠道,积极动员企事业单位和各界人士参与慈善帮扶。筹资结构多元化、捐赠总额有突破。各分会组织捐赠爱心助学金18.96万元。以项目为载体吸纳光伏电站建设资金356万元,同比增长179%。 2024年,通过网络公募、冠名基金、社会捐赠及以项目吸纳投资等共筹募资金440.07万元,对扩大帮扶困难群体、扩张项目建设规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两助一帮爱心基金”开展助学捐赠活动 五、凝心聚力抓队伍,服务老区有活力 着眼于坚持政治建会、形象立会、实干兴会、聚力强会、从严治会,把抓好自身建设作为重要保障,着力提升服务能力和工作水平,更好发挥支持促进老区建设发展的积极作用。一是加强思想建设。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自觉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听党话、跟党走、作奉献,用老区精神做好老促会工作。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是加强能力建设。深入了解老区群众的所思所盼,积极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提高宣传动员、协调沟通和相关专业能力。加强对分会人员的专项业务学习培训,继续加大“创特色、培亮点、争贡献”力度,开展对各分会老区宣传等重点工作的评估。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引导关心支持老区建设、乡村振兴、社会帮扶公益事业的“五老”群体和各界人士动员积极参与各项帮扶活动,形成共同助推老区振兴发展。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加强“依法办会、按章办事”制度建设,自觉遵守国家和省市县有关社团管理规范,认真落实向党委政府请示报告工作制度,严格遵守国家和省市有关社团管理规范,主动接受业务主管单位、监管单位、指导单位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管理。完善内部规章制度,坚持规范管理,加强各类台帐管理,指导各分会严格依法依规办事,确保老促会各项事务和管理有章可循、规范运行。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为实现“十五五”规划的筹划之年。如东县老促会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在弘扬老区精神、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提升帮扶质效上勠力同心、真抓实干。以改革向新勇争先、耕海图强立潮头的奋进姿态,为助推如东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共同书写新时代老区建设事业的新篇章! (如东县老促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