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上午,《中国老区建设》杂志社副社长王丽丽率队赴革命老区江苏省如皋市江安镇采访。《江苏老区》杂志主编崔晓、江苏电视台制片人徐屹东、《中国老区建设》杂志社办公室主任韩佳翔、《中国老区建设》画报社发行部主任白雨芊参加采访。 南通市老促会执行理事长王乃儒,副理事长陆善平、金星华,副秘书长胡际春,如皋市老建会党支部书记蒋明华,如皋市江安镇党委书记黄山虎等陪同采访。 
如皋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位于江苏省中部,有着辉煌的革命斗争历程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是全国较早传播革命火种的红色地区,被誉为华东红色革命的摇篮。1928年,发源于江安、卢港地区的如泰五一农民暴动,威震大江南北。1929年8月,成立于江安区戈家堡的如泰工农红军,转战如(皋)、泰(兴)、泰(县)3县及周边地区,开辟了一个拥有200多万人口的红军游击区。1930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于江安区贲家巷正式建军,同时创立了江苏省最早的苏维埃政权——如皋县工农革命委员会。红十四军驰骋苏中七县,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的卧榻之侧横戈跃马,粉碎敌人多次重兵“进剿”,形成了以江安、卢港地区为中心的通、如、泰革命根据地,成为土地革命时期全国15个红军游击区之一。 采访组首先来到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建军纪念碑园。1930年4月3日,红十四军建军大会在如皋西乡贲家巷召开,并公开打出红十四军的旗帜。这支军队驰骋苏中八县,历经大小战斗近百次,开辟了以如皋为中心的通海如泰革命根据地。1990年,为纪念红十四军成立60周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建军纪念碑于原址建成,碑名由张爱萍将军亲笔题写。2021年,红十四军成立遗址被列为江苏省第一批革命文物。 采访组随后采访了中国工农红军南通如皋红军小学。如皋市江安镇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中共如皋独立支部诞生地,红色资源丰富,现存革命遗址遗迹和纪念设施30多处。2021年,江安镇东燕小学被命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南通如皋红军小学”,成为江苏第4所、全国第400所“红军小学”,次年,依托旧址打造的“江苏红军小镇”获批启动。 采访组还来到江安镇联络新社区光伏电站帮扶项目现场采访。光伏电站是可持续的清洁能源项目,社区高度重视,对社区内的可用空间、光照条件、资金来源等精心组织研讨,在集体资产烘干房屋安装了进网100千瓦分布式光伏电站,总投资34万元,其中如皋市乡村振兴促进会补助15万元。自去年12月份并网以来,光伏电站运行稳定,截至目前已累计发电46400度。按照售电合同,其中总发电量的80%以每度0.39元价格结算,销售给电网;剩余20%销售给园区企业,每度为0.55元,两项合计收益19580元。全年预估发电量132400度,出售给电网及企业预估年收益6.56万元,为发展社区公益事业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撑。 采访组一行对江安镇积极打造“红军小镇”,实现红色文化资源传承保护与乡村振兴发展一体推进,紧扣乡村振兴“产业振兴”重点,以民富村强为目标着力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将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的成功做法给予好评。 (如皋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严保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