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通州区老区建设促进会系统的一群退休老人,始终牢记入党初心,退休后依旧保持本色,接续奋斗,续写崭新篇章。他们深入基层,用脚步细致丈量民情,以热忱服务赢得弱势群体的衷心认可,共同谱写了一曲助力老区乡村振兴的动人乐章。 丁善明:助企发展再立新功 1972年春,丁善明高中毕业回到石港镇江海村,连续担任村干部44年,其中担任村党组织书记30多年。在职期间,他时刻牢记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任职期间,他先后荣获江苏省劳动模范、江苏省30年村书记、南通市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并被纳入通州区事业编制。江海村则获得全国先进党支部、全国文明村、全国计划生育先进集体等荣誉。 2016年10月,老丁从村党总支书记的岗位退休后,担任了石港镇分会常务理事。他首先想到的是继续发挥余热,做到退休不褪色,为党和人民贡献力量。2017年,他受通州江华纺织有限公司聘用,同年9月创建了园区第一家民营企业党支部,同时成立了企业工会。经民主选举,他担任通州江华纺织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兼工会主席。党支部成立后,他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党组织在企业职工群众中的政治核心作用,以及在企业发展中的政治引领作用,确保党组织在企业发展中充分发挥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党组织助力民营企业发展,实现了生产经营好、企业文化好、劳动关系好、党组织班子好、党员队伍好、社会评价好的良好局面。党支部多年被石港镇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被通州区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他本人也被上级党委评为先进党务工作者。 2021年,江苏梦吉妮家居科技有限公司聘请老丁负责党建、工会、人事等工作。他欣然接受了新工作。他首先抓好党建促进企业发展,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坚持“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制度,创建了标准化的党建活动室,建立了党员微信群,开展政治理论学习,组织党员先锋岗活动,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近几年,他在生产一线培养发展了18名新党员,壮大了党员队伍,增强了党支部的战斗力。 他心系职工,为职工办实事,用真情凝聚合力,为企业选招急需人才。人才招录后,他及时做好跟踪服务,让他们工作安心、生活顺心。多年来,他坚持做职工的贴心人,与员工倾心交流,以情感人,换位思考,急职工之所急,想职工之所想。对于职工合理的需求,他及时与公司老板沟通,并第一时间反馈给职工,让职工理解,充分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为企业的发展壮大贡献了力量。 张桂云:建光伏电站守初心 西亭镇李庄村属于典型的资源匮乏村落,集体经济薄弱且产业发展受限。针对这一情况,西亭镇分会会长张桂云与村两委协商后,决定推动村级光伏电站建设。将无穷无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转化为经济效益,不仅能够促进村级经济发展,还能帮扶老区困难群体,助力老区人民实现共同富裕。 利用屋顶建设光伏电站,为村集体经济“输血”,为村民谋求长远利益。李庄村农事服务中心有700㎡的屋顶长期闲置,这正是发展清洁能源的宝贵资源。既不触及耕地红线,又可创造收益,“向屋顶要效益”的创新理念,生动诠释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张桂云成功争取到通州区老建会和乡村振兴促进会17万元补助,并通过镇商会平台动员企业捐赠15万元。最终,项目得以在村集体零出资的情况下顺利建成,彰显了“聚沙成塔”的智慧。 镇村干部与设计、施工、供电等部门高效配合,明确计划、挂图推进。仅用38天,120千瓦的光伏电站就在6月1日前成功并网发电,抓住了电网收购价调整政策的关键时机,每年为村集体增收5万元。 严锦富:生态养鸡促民增收 2018年初,兴仁镇分会会长严锦富带领会员深入基层村居调研,发现农村低收入人群大多属于“无劳力、无技术、无资金”的“三无”对象。他们渴望改善生活却无从下手,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如何帮助他们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成为摆在分会驻会人员面前的一道考题。 
为此,严锦富召集村居和企业负责人进行商讨,寻找解决方案。他依托本镇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南通双和食品有限公司的资源优势,结合低收入农户的兴趣爱好及技能环境条件,帮助他们通过养鸡实现增收。他向区老建会申报了帮扶项目,连续四年实施百户万羽生态养殖工程,累计帮扶低收入农户485户,每户年均增收8560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作者:徐祥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