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通市通州区老区建设促进会与乡村振兴促进会于9月4日在区行政中心召开全区老区金秋助学帮扶工作会议,各镇街老区建设与乡村振兴促进会分会会长,邀请区教育体育局、通州中专等15所学校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区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瞿云峰主持,区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张东升总结了一年来老区助学工作、部署今年全区老区金秋助学帮扶工作;通州中专、通州高中、石港初中、理治红军小学等单位作了会议交流;区教育体育局副局长吴伯军到会提了要求。 2025年,通州老区金秋助学帮扶工作实现“两个四”的总体目标。即做好“四个结合”、实施“四项工程”。做好“四个结合”:助学帮扶与红色传承教育相结合、与黄桥老区招生相结合、与边远民族老区帮扶相结合、与自强不息的“扶志”教育相结合。实施“四项工程”:一是实施“培养振兴工匠”工程,主要资助省黄桥老区人才培训中心、职教基地通州中专等职业学校的困难学生。二是实施“培育白领人才”工程,主要资助通州高中、西亭高中等10所中学的困难学生。三是实施“点亮滚烫星河”工程,主要资助实验小学等4所小学少年困难学子。四是实施“老区励志奖励”工程,激发老区受助的优秀学生自立自强奋勇争先的正能量。 2025年将向全区239名困难学生发放老区助学金54.4万元。各学校要按照“家庭困难、学生优秀、懂得感恩、趋向成才”的原则,认真遴选符合资助条件的困难学生,同时按规定进行公示。各镇(街道)分会每年筹措帮扶资金不少于一万元用于资助当地的困难学生。确保真扶困、真助学。 区教育体育局吴伯军副局长提出了要求:广泛开展宣传,扩大老区影响;加强监督管理,强化信息核查;创新工作方法,实施精准资助;深入资助研究,推进励志教育。 区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瞿云峰总结了一年来助学工作特点:助学创新亮点多、工作作风转变快、管理公正更透明。对今年的金秋助学工作,他强调:加强对上级助学帮扶政策的理解和吸收,操作流程要适应新规范,增强与相关学校的联系与沟通。 (通州区老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