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桥烧饼黄又黄,黄黄烧饼慰劳忙。烧饼要用热火烤,军队要靠老百姓帮。同志们呀吃个饱,多打胜仗多缴枪!”这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在苏北抗日战争根据地传唱最广的一首歌,《黄桥烧饼歌》,这也是父亲教我唱的唯一的一首歌。 父亲是个严肃的人,平常话不多,但谈兴上来,也会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父亲精通中国历史和文学,肚子里像装了一部中国通史,随便说到历史上的哪一段,他都能把在那一段历史中发生的重大事件、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前因后果说得清清楚楚。家里有客人来,父亲往往会露上一手,客人们无一不为他的博闻强记所折服。 六五年里的一天,大概是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二十周年前后,父亲忽然说,我来教你们唱一首歌吧。我知道教唱歌不是父亲的强项,因为我从来没听他唱过甚至哼过一首歌,更不用说教唱歌了。至于教什么歌父亲当时没说,卖了一个关子。几天后,父亲把姐姐、弟弟和我招集在一起,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上面有歌谱和歌词,是父亲写的。父亲说,我要教你们唱的这首歌是《黄桥烧饼歌》。“烧饼歌?”我心里犯嘀咕,“该不会是卖烧饼吆喝时唱的歌吧”。父亲给我们介绍了这首歌的背景。 四零年十月,由陈毅、粟裕率领的新四军一、二、三纵七千余人与当时的江苏省政府主席韩德勤率领的二十六个团三万余人在泰兴县的黄桥镇打了一场大仗,史称“黄桥战役”。新四军因为得到当地群众的支持,以少胜多,大败韩德勤。韩部下独立六旅中将旅长翁达自杀身亡,八十九军军长李守维溺毙。战斗最激烈的时候,黄桥镇上群众纷纷行动起来,组成担架队、运输队,运送伤员和弹药。镇上的烧饼店全部开炉,烤制黄桥烧饼,群众把烧饼送往前线慰问新四军战士。《黄桥烧饼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黄桥镇离我们老家只有二、三十里路,父亲当时还在家乡做小学校长,尚未“出山”。作为一个老百姓,他为新四军的胜利欢欣鼓舞。 父亲为教我们唱这首歌准备了好几天,他凭着记忆把歌的简谱回忆出来,记在纸上。歌谱的四、八、十六分音符,附点,休止符都标得清清楚楚,还配了两段歌词。父亲说《黄桥烧饼歌》的歌词有五、六段,他记不全了,只记得歌词从色、形、香、味各方面描述了黄桥烧饼,并与当时的时政紧密结合,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父亲让我们先唱谱子,唱了三、四遍后再唱歌词,教得中规中矩,有板有眼,到底是做过多年小学校长。父亲嗓音还可以,音准也不错,但他的苏北口音很重,“军队要靠老百姓帮”中的“老百姓” 父亲发成“老博姓”。每唱到这一句我们就要把这“老博姓”拧回成“老百姓”。 这首歌说老实话一开始唱起来不感觉有什么好听,挺“土”的。可唱着唱着味道就出来了,越唱越觉得好听,耐唱。 文革后,南京街上也开始有黄桥烧饼卖,广播里也时不时听到唱《黄桥烧饼歌》。我们曾在街上买过几次黄桥烧饼,吃起来味道还不错。我们叫父亲吃吃是不是正宗的黄桥烧饼,父亲一尝直摇头说,这哪是什么黄桥烧饼,差远了。父亲说了半天,我们差不多口水都要馋下来了,也没闹清楚这正宗的黄桥烧饼是什么味儿。 网上有报道称,至零六年,整个黄桥镇有大大小小的黄桥烧饼店78家,烧饼年产值已经超过一亿元。 在网上查了半天,看到很多介绍《黄桥烧饼歌》的文章,但一首MP3也没找到,有点郁闷,遗憾。 一个时代在历史上留下的印记往往是那个时代流传的民谣,传唱的歌曲。中国当代会给未来留下什么印记呢?该不会是铺天盖地的手机短信或是《股民老张》吧。我困惑了。
《黄桥烧饼歌》唱遍江苏 金陵晚报记者 薛莲 07/07/2005 抗战时期,真正在江苏传唱最广最火的歌,则是一首带有江南饮食风味的《黄桥烧饼歌》。江苏省音协秘书长高行素告诉记者,《黄桥烧饼歌》诞生于著名的苏北黄桥战役时期。 高行素说,那是1940年,在黄桥决战期间,黄桥人民千家万户赶做当地特产“黄桥烧饼”,车推担挑从四面八方送往前线,还组织担架队抢运伤员,对取得黄桥战役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首歌是由著名抗战作曲家章枚所作。上世纪80年代后期,章枚携夫人重回江苏,当时他已经成了中国民族音乐研究所的研究员,夫人则是北京音协副会长。他们在江苏的行程就是由高行素接待的,在他们的要求下,高行素带他们重游黄桥。 在黄桥镇,再次拿起黄酥酥、香喷喷的烧饼,章枚感慨万千,回忆创作《黄桥烧饼歌》时,是与几个文工团女团员一起在黄桥镇上一个小店铺吃烧饼、喝豆浆,他们看到群众如火如荼的拥军支前热潮,十分感动! 一边喝着豆浆吃着烧饼,几个文工团女团员一边把歌词凑了出来,“黄桥烧饼黄又黄,黄黄烧饼慰劳忙。烧饼要用热火烤,军队要靠老百姓帮。同志们呀吃个饱,打胜仗多缴枪!”餐毕,章枚立刻谱曲。《黄桥烧饼歌》就这样问世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首著名的《黄桥烧饼歌》随着新四军的脚步传遍大江南北,解放后黄桥烧饼还入选了开国大典国宴。 《黄桥烧饼歌》 词:李增援 曲:章枚 黄桥烧饼黄又黄哎, 黄黄烧饼慰劳忙, 哩!烧饼要用热火烤哎, 军队要靠老百姓帮。 同志们呀吃个饱, 多打胜仗多缴枪! 嗨呀依哟嗨嗬咳! 多打胜仗多缴枪! 依呀咳! 黄桥烧饼又长哎, 长长烧饼有分量, 哩!烧饼一口吃不下哎, 敌人一下打不光。 同志们呀别心急, 还要长期来抵抗! 嗨呀依哟嗨嗬咳! 还要长期来抵抗! 依呀咳! 黄桥烧饼圆又圆哎, 圆圆烧饼多好看, 哩!烧饼一口不好卖哎, 国共分裂更危险。 同胞们呀团结牢, 反共就是准汉奸! 嗨呀依哟嗨嗬咳! 反共就是准汉奸! 依呀咳! 黄桥烧饼甜又甜哎, 甜甜烧饼好下咽, 哩!烧饼好吃面难磨哎, 胜利当中有困难。 同胞们呀努力干, 坚持抗战不投降! 嗨呀依哟嗨嗬咳! 坚持抗战不投降! 依呀咳! 黄桥烧饼香又香哎, 香香烧饼传四方, 哩,烧饼有名人人买哎, 八路军到处威名扬。 战斗经验要学习, 会师东台反扫荡! 嗨呀依哟嗨嗬咳! 会师东台反扫荡! 依呀咳! 黄桥烧饼千万千哎, 千万烧饼上火线, 哩!保卫黄桥总动员哎, 苏北换了新局面。 同志们呀加油干, 一打打到东海边! 嗨呀依哟嗨嗬咳! 一打打到东海边! 依呀咳!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别处哪儿有 《别处那儿有》是又一首上世纪四十年代在苏北抗日战争根据地广为传唱的歌,歌词是这样的,“千条船呀万条船,千条万条来往像梭穿。除了解放区,别处哪儿有? 哪儿有? 布朝北,米朝南,朝北向南只报一道捐。除了解放区,别处哪儿有? 哪儿有”? 这首歌我老是听妈妈哼唱,妈妈是个喜欢唱歌的人。六一年满大街的人都在唱“洪湖水,浪打浪”,我们家也天天“浪打浪”。下班回家,妈妈一高兴还会冒出一句“晚上回来鱼满仓”。 《别处那儿有》产生于四三年。“其时,在如西工作的著名作家史白,目睹被誉为‘苏中小延安’的如西抗日根据地的繁荣景象,感彻肺腑,写下民谣《别处哪儿有》,经音乐家沈亚威谱曲后,首先在如西唱开,很快唱响全中国,并留传至今”(《记忆如皋》)。 三七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三八年三月十九日如皋沦陷。如皋民众不屈不挠,奋起反抗,建立游击武装组织抗击,其中比较活跃的有季恺的如皋抗日自卫队第二大队,祝惟干的抗日自卫队和陈玉生的抗日救亡大队。父亲加入了季恺的游击队,有几位共产党人也加入进来,其中有“苏中才子”俞铭璜。这三支抗日武装后来都被驻扎在泰兴县黄桥镇何克谦的国民党江苏省保安四旅(何四旅)打散。季恺的游击队溃散后父亲回到家乡继续任小学校长,继续他的教书生涯,他还有着教育救国的理想之梦。 四零年新四军东进。七月二十九日,陈毅、粟裕领导的新四军一、二、三纵攻下黄桥,歼灭何克谦两个团的两千多人。同年十月,陈粟部七千余人与当时的江苏省政府主席韩德勤部三万余人在黄桥又打了一场大仗,大败韩德勤,此仗史称“黄桥战役”。陈毅为黄桥战役作诗一首:“十年征战几人回,又见同侪并马归。江淮河汉今谁属,红旗十月满天飞”。黄桥战役后新四军建立了以黄桥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 新四军东进后为便于领导开展游击战争,把如皋县以通扬运河为界划分为如西县和如东县。如西和靖江、泰兴,泰县、紫石(今海安)属苏中三分区,如东属苏中四分区。四一年三月,如西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许家屯任县委书记,季恺任县长。 据父亲七几年时回忆,许家屯当年成天斜挎一把盒子枪,很神气。他作报告时喜欢说“一环(苏北话发kuan2)”,如“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环,苏中地区的抗日斗争又是全国抗日斗争的一环”等等。所以每次他要作报告,下面的人就打趣说,不知许书记今天有“几环”。许家屯“六四”后出走美国,成为中共自王明后出走国外的最高官员。 季恺是个传奇人物。他早年在北京求学时听过共产党创始人李大钊的课,参加过二六年北京的“三.一八”反帝示威游行。三零年季恺因支持帮助红十四军被捕,三六年底由各方协助获释。三八年季恺组织建立抗日游击队,失败后他经俞铭璜介绍参加共产党的地下活动。新四军东进,陈毅三次到泰州谈判都由季恺联系接送。季恺担任如西县县长是陈毅举荐的。 四二年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一年,日伪军对根据地加紧扫荡,我们老家那带成为“拉锯区”。日伪军加强了对他们占领的重点乡镇周边村庄的伪化工作,企图在这些村庄建立起亲日的政权。在日伪的高压下,我们老家卢桥村周围的村庄都相继伪化,但卢桥村的村民在我父亲为首的抗日人士的领导下坚决抵制伪化,所以卢桥村成了驻扎在十多里外泰兴古溪镇的伪军们的眼中钉。有一天夜里,古溪镇的伪军突袭卢桥村想抓走父亲。父亲有所防备,那些日子都不在家住,住在邻村的朋友家。这些伪军扑了个空,抓住了准备去给父亲报信的三叔。三叔当时还是个孩子,瘦瘦小小的不起眼。他说是他在这家做工的小伙计,这才脱了身。 在这种严酷的环境下,父亲教育救国的理想之梦彻底破碎。后来父亲的一个在如西县政府任督学的朋友曹衍正介绍他加入新四军。当时苏联卫国战争斯大林格勒战役决战正酣,有友人劝他说这天下还不知是属于谁家,如果要是苏军战败,德意日获胜,参加新四军就非常危险,不如看看再说。父亲没有听从这些劝告,义无反顾加入了新四军,担任了如西县文教科长。次年,经曹衍正介绍,父亲加入了共产党。 父亲加入新四军和当时中共的政策也有很大的关系。中共中央于三九年十二月一日作出《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决定》指出:“在长期的和残酷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在建立新中国的伟大斗争中,共产党必须吸收知识分子,才能组织伟大的抗战力量,组织千百万农民群众,发展革命的文化运动和发展革命的统一战线。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决定》规定:“一切战区的党和一切党的军队,应该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加入我们的军队,加入我们的学校,加入政府工作”。当时新四军对知识分子的政策是“热情欢迎,大量吸收,关怀爱护,积极培养,严格要求,大胆使用”(《钟期光回忆录》)。在这样的政策下,当时很多行政职务,如科长、区长、县长等,都是由党外知识分子担任。 我不止一次问过父亲当年他为什么要加入新四军,父亲说他也有过一个观察比较的过程。在当时走马灯一样的各路抗日队伍中,父亲感觉新四军是真抗日,在新四军身上能看到未来,看到希望。新四军的队伍中集聚了一批本土精英人士,如许家屯、季恺、俞铭璜、曹衍正等等,其中有很多人是父亲多年的朋友。新四军当时对党外抗日人士,特别是像父亲这样在乡间有威望的知识分子极为尊重,求贤若渴。我还问过父亲当年加入新四军不觉得危险吗,父亲说,当然觉得危险,当时就没想到将来是不是能活下来,有着一种“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情怀。 新四军注重根据地的建设,实行“二五减租”,即照原租额减低二成五。这样既提高了佃农种田的积极性,又保证了土地拥有者的利益,这是一个双赢的政策。各级政权组织实行“三三制”,民主选举。三三制是指“在人员分配上,应规定为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政权组织由民主选举产生。据我三叔回忆,有些地方群众用投豆方法选出代表,即将候选人的名字贴在碗上,选举人将豆投在自己合意的人的碗内,谁得豆多谁当选。根据地曾民主选举出县级政权组织。当时老白姓不说“新四军来了”,或“共产党来了”,而是说“民主来了!”当年,老白姓曾把共产党和民主划过等号,共产党也称自己建立的政府是“民主政府”,可六、七十年过去了,共产党的民主还停留在乡镇一级的选举上。 注重教育事业是苏中抗日根据地的一大特色。四二年冬,一种被称为“冬学”活动成为苏中根据地的发明。“冬学”利用冬季农闲时节开展教学活动,冬学活动坚持“明理第一,识字第二”的方针,为苏中抗日根据地培养了大批有文化的人才。父亲是如西县冬学活动的组织者,对当时办冬学的情形,父亲写过两篇短文《如西冬学小景》和《苏中抗日根据地冬学回忆》登载在《老解放区教育工作回忆录》一书中。 四三年二月苏军获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这是二战的一个转折点。苏中抗日根据地也进入了大发展时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别处那儿有》应运而生。 看看当时的解放区,政治民主,生产繁荣,蓬勃向上,就像歌里唱的那样,“除了解放区,别处哪儿有?”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理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追求。正是一代代人的理想和追求推动了历史的发展,造就了不同时代一个个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