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南通新闻 - 视频 - 乐活南通 - 娱乐 - - 互动 - 图片 - 小记 - 楼市 - 汽车 - 生活 - 专题 - 南通论坛 - 通网家园 - 数字报纸 - 手机报纸 - 设为首页
网站首页 老区新闻 扶贫开发 党的关怀 光荣历史 今日风采 组织机构 基金公示 调查研究 网站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 调查研究>> >> 正文  
关于老区“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情况的调研报告
2011-06-23 17:42:51     来源:      前往论坛讨论

关于海安、如皋老区“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情况的调研报告

第一调研组

根据市十届政协第三次常委会议协商课题调研方案,第一调研组于七月中旬听取市有关部门关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情况通报后,下旬赴海安县、如皋市进行了调研。调研中,听取了县(市)总体情况介绍,视察了部分龙头企业、专业户,召开了乡村干部、企业主、农民和职工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在此基础上,调研组进行了认真研究分析,对进一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出了意见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海安县、如皋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富民优先的方针,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致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协调增长。2007年,海安县农民人均纯收入6670元,比上年增加770元,增长13.1%,增幅连续四年超过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54.80元,同比增长19.04%。如皋市农民人均纯收入6010元(上级评估反馈数5742元),比上年增加708元,增长13.4%(上级评估反馈数14.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3502.67元,同比增长17.3%。两县(市)根据增收工作的新形势、新情况、新要求,理清增收思路,创新工作举措,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落到了实处。

一是营造全民创业环境,鼓励创业富民。两县(市)着力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服务环境、舆论环境,支持和鼓励全民创业。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服务就业、鼓励全民创业的各项政策,调动全民创业、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完善有利于各类市场主体竞相成长的政策环境,努力做到创业有机会、就业有条件、投资有回报。县(市)有关部门充分发挥协调、指导、服务职能,当“红娘”,架“桥梁”,搭“舞台”,做“后盾”,形成上下一心、齐扶共促的局面;弘扬创业精神,大力宣传创业富民的先进典型,在全社会营造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浓厚氛围。

二是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实施产业富民。去冬今春,海安县新增高效农业面积25000亩,占农田面积的35.9%;规模养殖的比重不断提高;发展了一批“一村一品”专业特色村,培育壮大了一批农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和“三大合作”组织,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如皋市采取财政贴补、政策奖励、优先贷款、畅通销售渠道等一系列激励措施,加大对特色农业的培育力度,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2007年该市发放以奖代补资金400多万元,争取上级农业项目资金11854万元,安排农机具补贴及泵站改造资金140万元。


三是实施劳动力转移工程,扩大就业富民。如皋市大力开发就业岗位,“191”(要就业)服务工作取得辉煌业绩。自2002年实施以来,市政府一直把“191”列入为民办实事十大工程,每年拿出公益岗位补贴资金400多万元,共安置3800多人次失业人员和特困人员就业,为解决特困弱势群体就业和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为加快推动农民转移就业,该市创新了“三个联合”(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学校与中介机构联合协作)培训新模式、“三位一体”(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推荐介绍和权益保护服务)就业服务和“三优品牌”(培训专业品牌、学校品牌和劳务品牌)打造工作,成为转移农村劳动力重要的有效途径,取得了十分明显的富民效应。

四是加强社保体系建设,强化社保安民。海安县社会保险基本覆盖城乡。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参保率均在95%以上;养老金水平稳步增长,连续三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增水平全市第一,养老保险基金抗风险能力全市第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5.6%,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7%。完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长机制;做好农村五保户供养工作,供养对象占全县农业人口的0.83%,居全省之首;对特困重残人员给予生活救助,为贫困精神残疾人免费发药,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进行复明手术。2008年上半年,如皋市农保已全面完成全年任务,征收保费1.5亿元,参保人数18.82万人,农保覆盖率达75%以上。全市新增2470人纳入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征收保障资金1132万元,发放基本生活保障资金878.8万元。

五是重视基层组织建设,能人带动富民。近年来,两县(市)着力打造村“能人班子”,把一大批农村致富能手选进村级领导班子,充分发挥能人的带动作用,做到为官一任,致富一方。大力培养创业型、经营型、科技型、产业型、中介型村级“能人班子”。注意用养结合,将全县(市)村干部报酬纳入乡镇财政预算,为退休村干部解决了医疗保险等待遇。政治上的关怀、生活上的关心、资金上的扶持、技术上的帮助、项目上的倾斜,为走上村级领导岗位的能人,发挥特长,带头创业,带动群众致富增添了动力,为增加农民收入开辟了新路。

六是做好帮扶救助工作,各方参与济民。如皋市自2003年9月开始启动的百村万户帮扶工程,今年进一步整合帮扶资源,加大助推全面小康村(社区)建设的力度。组织了81家市级机关单位和263家镇属事业单位与全市332个村(社区)进行结对帮扶。抽调了100名年轻干部到村挂职锻炼,充实帮扶力量。组织了1009家规模企业开展“千企连百村,共建新农村”工程,组织了6175名机关党员干部和企事业人员与6129户低收入农户结对帮扶。据2008年上半年“双帮”工作考核数据显示,市镇两级帮扶单位共资助资金1050.56万元;帮助发展村级农业园区246个,养殖园区186个;兴办公司制企业565家,非公司制企业822家,发展个体工商户4736户。

七是加快经营权向股权转变,促进置业富民。随着村级土地合作社的壮大,部分农民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转化为股权。股权分红收益在增收中所占份额逐年加大,财产性收入这个概念逐步从城镇走向农村,给广大农民增收开拓了新的财路。另外,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郊结合部的农民数量有所增加,农民房产出租经营收入有了明显增长。

在充分肯定两县(市)“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认为,收入不平衡性仍然是现阶段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工作中的主要问题。一是城镇与乡村之间的不平衡;二是城镇中不同行业之间的不平衡;三是农村中村与村之间的不平衡;四是城乡中户与户之间的不平衡。此外,下列制约因素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

1.宏观环境趋紧,中小企业经营效益下降。2008年以来,我国经济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稳步发展。受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提高、环境容量减小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一些进出口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不少中小企业难以为继甚至停产。许多以中小企业为主要贷款对象的金融机构(城市信用合作社)被撤消或合并,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投放量直线下降。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相对较大,放贷积极性不高,致使一些中小企业举步维艰,经营效益下滑,扩大就业的难度加大,直接影响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

2.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原因制约着农民增收。历史上重工轻农的指导思想,形成了多种城乡“剪刀差”,这种制度因素至今仍然是制约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如:低价收购农产品,农业剩余价值被转化为工业利润;农村储蓄等渠道获取大量的资金积累被投入城市工业;农产品和工业产品价格悬殊,导致务农和务工人员分配的不平等;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形成农民和市民社会福利的较大差距;征地拆迁补偿制度不尽合理,影响了农民的利益。

3.劳动力素质低,直接影响了农民收入水平。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市场调节的比重日益加大,农业生产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处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民很难对诸多的市场供求信息做出准确判断,很难选择到市场需求较大的新品种;农民文化科技素质低,适应能力差,也严重制约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据如皋市农业普查资料统计,2006年该市15周岁到60周岁的农村劳动力中,有3万多人完全没有就业,还有许多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也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4.土地流转困难,阻碍了高效农业规模化进程。国家出台《农村土地承包法》后,部分基层干部认为土地流转难以操作,对土地流转存在畏难情绪。农民普遍不愿转让土地,存在维持现状的心态,认为土地是自己的命根子,是生活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虽长期在外务工经商,但仍不愿放弃土地。随着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兑现,不种的地也有补贴,农村争地的现象也日渐突出。另外,目前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农户间流转合同口头化,流转效益不高;土地流转缺乏法律法规依据,没有规范的操作细则,时有矛盾和纠纷发生,严重影响高效农业规模化的推进。

5.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养殖业发展受到一定制约。随着重点流域和区域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越来越重,要求越来越高。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加强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监督和养殖废物排放的控制。对于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场(厂),必须按照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对于“三河”、“三湖”等国家和地方明确划定的重点流域和重点地区以及大中城市周围的中等以上规模的养殖场(厂),必须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或畜禽粪便综合利用设施,防止水体污染和地下水污染。这些措施和要求对环境保护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但对于中小规模和个体养殖户来说,意味着增加了成本,降低了收益。


二、对策建议

1.明确增收目标,建立考核机制。

制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目标时,要做好调研工作,进行充分研究论证,使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与GDP的增长速度和税收、财政收入的增长保持同步,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并与周边城市的目标定位大体一致,与我市发展水平在全省位次相适应。同时,应建立健全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考核机制,将当年各县(市)区城乡居民收入平均值、增加值、增长幅度、基尼系数等列入年度考核指标,进一步激发各级干部做好“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工作的积极性。

2.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

应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生产由增产型向以质量为前提、效益为中心的集约型转变,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提升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水平,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一是以项目农业为抓手,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积极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实施一批见效快、效益好的种植项目。努力挖掘种植业增收潜力,推进农业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投资主体、经营主体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积极推广现代农业模式,改造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立体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外向农业等现代农业模式,推广节地、节水、节能和绿色农产品生产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经营方式,推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三是积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农业产业化构建有效载体。培育和壮大营销主体,提高农产品营销组织程度,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实现农业产品转化增值。四是抓好龙头企业建设,发挥产业化带动作用。积极扶持农产品加工、贮藏、运销龙头企业,采取减免有关税费、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村、增加涉农企业贷款额度等措施,努力培植一批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外向度大的农产品加工支柱企业。

3.推进全民创业,拓宽致富渠道。

着力提高城乡居民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本领,使更多的人敢创业、能创业、会创业。进一步做好全民创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在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为全民创业提供信息、市场、技术、用工等指导服务。努力营造有利于城乡居民创业的政策环境、融资环境,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开展小额贷款业务,以满足城乡居民创业的需要;政府对银行支持创业贷款给予适当贴息,降低居民创业融资成本,提高居民创业成功率。充分利用我市农业的比较优势,大量吸引市外民资和外资,通过合作合资推动有条件的农民创业致富。通过全民创业,把富裕劳动力从土地经营中解放出来,逐步减少农民数量,使土地向经营能手集中,加快形成农业规模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

4.深化农村改革,破解现实难题。

土地流转方面。应坚持“依法、有偿、自愿”原则,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创新土地使用权流转方式,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为协调土地经营权流转双方的利益,解决土地流转中出现的矛盾和纠纷,推动土地经营权流转规范有序运行,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土地管理部门应建立土地流转档案和台帐;二是规范土地流转合同管理;三是建立业主经营管理制度,不准随意改变耕地用途;四是做好调查研究、信息发布和协调等服务工作;五是积极探索举家外出户土地流转的新模式。

农业保险方面。应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要求,巩固、完善、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提高农民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变化风险的能力。可在条件许可的地方,试行农业直补自然增长机制,改善农业直补的发放方式,把每年增加的补贴按一定比例提取出来,作为农业保险中农民应交纳的部分,减少或取消向农民按亩收取保险费的比例。

增加投入方面。一是调整和优化公共财政投入结构,坚持有保有压,加大对“三农”特别是欠发达地区“三农”的扶持力度。二是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把投入的重点从城镇转向农村,逐步减少或取消乡村为基础建设提供的配套资金。三是发挥公共财政在促进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方面的引导作用,积极探索解决中小企业“担保难”的问题。

解决资金矛盾方面。支持商业银行设计针对中小企业的差别化产品,通过差别化的利率设计和定价技术,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的风险补偿机制,以提高银行放贷积极。创新金融服务工作机制,引入超市式的信贷服务中心,建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平台,提供种类多、速度快、效率高的优质服务。加大对金融机构的考核力度,突出对信贷增量、服务中小企业户数和联手帮扶困难企业以及服务“三农”工作的考核,提高金融工作的有效性。另外,还可尝试设立社区银行和社区科技银行,加大对社区居民创业和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资金扶持。

5.坚持以民为本,健全社保体系。

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网络建设,不断完善城乡各类社会保障体系,尽量扩大保障覆盖面,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加大对城乡低收入户的扶持力度,重点推进好挂钩帮促工程,真正将“县(市)区机关包镇、规模企业帮村、党员干部联户”挂钩帮扶制度落到实处,通过结对挂钩帮扶,力争尽快消除绝对贫困人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的投入,充分发挥好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托底”作用,积极构建适应时代需要、人民群众满意的社会保障网。

6.抓好村居建设,增长“双带”能力。

在村居基层组织建设中,要实施“能人战略”,坚持“选、派、聘”兼用,“富、强、能”并选,多途径、多层面选拔优秀村居干部,强化村居班子的致富组织带动能力,使村居各项工作焕发勃勃生机和活力。在村居“两委”换届选举中,应积极加以引导,选举出“政治素质好、群众威信高”的村居班子。以“自己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双强”为标准,确定候选人,通过民主选举产生村居领导。要把村居干部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根据“按需施教、整体提高”的原则,抓好村居干部的素质培训,提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带”能力。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农村“能人效应”,引导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恪守造福乡亲之职,为不断壮大村级经济实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更大贡献。


关于如东、通州“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情况的调研报告

第二调研组

根据市十届政协第三次常委会议协商课题调研安排,在张庆平、施景钤等领导的带领下,第二调研组于7月23-25日,赴如东、通州就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情况进行了调研。先后听取了如东、通州党委、政府有关情况的通报,召开了农办等部门及乡镇村居等基层代表座谈会,实地视察了现代农业产业园、果蔬休闲农业示范园、高效农业示范点等居民增收项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如东、通州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如东、通州两地致力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势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高度重视城乡居民增收工作,采取切实措施,力促城乡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加速了全面达小康进程,取得了明显成效。

如东县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1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12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07%、14.6%;今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80.58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623.88元,同比分别增长12.0%、15.3%。通州市对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四大类18项25个指标的目标值,上半年已有22个指标达标,总体实现程度为97.8分。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11.1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243.9元,增长14.7%;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520元,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7133.2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125.9元,增长18.7%。两地城镇居民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而工资性收入仍然是居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贡献份额在70%上下。非农收入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贡献份额高达90%以上。

从如东、通州的情况看,影响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有二:一是物价尤其是食品价格持续上涨。通州市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只有6.8%,与去年同期13.7%的实际增长率相比物价上涨抵消了超过五成的增收部分。如东县去年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增加额中有四成是应付食品价格上涨。物价对低收入家庭的影响更大,最低收入家庭去年食品等刚性支出占收入的71.5%,生活压力比较大。由此还带来了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拉大的社会现象。二是收入结构不尽合理。如东县去年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对家庭总收入增长的贡献份额为71.1%。通州市上半年城镇居民工资性、转移性收入占总收入的66.5%和25.8%,而经营性、财产性收入只占总收入的6.9%和0.8%。城镇居民收入来源过于依赖就业者的工资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的贡献份额明显偏低。

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有四:一是农资价格持续走高,惠农政策效应被弱化。尽管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扶持农业发展的惠农补贴力度,但燃油、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持续走高,补贴的增加远不及农资价格的上涨幅度,惠农政策的效应受到削弱,影响了农民农业投入和生产积极性。如东县去年农民人均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仅47元,比上年下降22.6%。二是不少企业效益下降,非农收入增加难度较大。今年,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企业经营成本上升,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效益大幅下降,甚至面临经营困难,农民工的工资增长受到影响。加之农村劳动力受技能素质、年龄性别结构、文化层次的制约,在就业总量上供大于求的严峻形势下,一些技术性岗位农民工又不能适应,致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出路变窄。三是务农劳力素质偏低,不适应现代农业的需要。当今,随着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农业增产增收越来越多地依靠知识、技术、信息和资本集约的结合,与劳动力素质的相关程度越发显著。如东县抽样调查资料显示,该县低收入户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40.1%,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59.9%;高收入户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23.0%,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77.0%。目前,“留守”的农村人员普遍是“70(老人)、38(妇女)、61(儿童)”这些对象,劳动力的技术水平低,作业能力差,市场经济意识薄弱,农业收入难以增加。四是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农户收入差距拉大。由于部分村经济实力差,债务负担重,村干部待遇低,工作热情不太高,加之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强的“双带”型干部比较少,致使部分乡村农民组织化程度比较低。农业经营仍处于小而散、小而全的小农经济状态,难以形成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生产的格局,应对和抵御自然灾害、市场变化的能力弱。据如东县去年统计,全县参加各类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10%。这种状况,导致只有少部分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户的收入有较大的增长,大部分农户收入平平,而一些增收乏力的农户仍然相对贫困,收入差距加大。通州市的情况表明,增收相对集中于20%的农户,仍有6.94%相对贫困的农户。

二、关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建议

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力争2009年、确保2010年率先在全省江北以县(市)区为单位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为让大多数农户达到全面小康的收入和生活标准,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经深入调查,认真研究,为切实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早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提出如下建议。

1.城乡整体联动,齐心协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苏通大桥的建成通车,加快了如东、通州接轨上海、融入苏南的步伐,为实现新一轮跨越发展,进一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和基层组织,应将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争取早日实现全面小康。

在增加城镇居民收入方面,重点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高整体经济水平。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扩大城镇居民就业,鼓励和支持投资创业,努力增加居民财产性、经营性收入的比重。加大企业工资分配监管力度,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保障居民工资性收入的增加。通过发布完善企业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指导价位和企业人工成本预测预警制度体系,防止企业把最低工资标准当成“标准工资”。运用企业自主分配与平等协商相结合的方法,由企业与职工代表或者工会进行平等协商,共同决定工资分配,保障职工工资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此外,随着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应适当提高财政供养人员收入,逐步提高养老金和离退休金。对城镇低收入家庭,应区别情况给以实实在在的扶持和帮助。有劳动能力的失业家庭,尤其是零就业家庭,要想尽一切办法帮助他们就业,可在城镇协管、治安联防、环卫清洁、家政服务等岗位予以安排。丧失劳动能力的,由政府“兜底”,给予保障。

在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方面,除加大政策引导、财政资金扶持力度以外,重点要通过培养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双带”型乡村干部,带领农民致富。要不断提高他们结合当地实际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农村政策的能力,民主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增收致富的能力,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农村稳定的能力。对历史上形成的乡村债务,要积极采取措施加以化解,让农村基层组织甩掉包袱,轻装上阵,全身心投入到农民增收、建设全面小康新农村的事业中去。在锁定旧债、制止新债的前提下,分类处置。对公益性债务的化解,县以上各级政府要予以支持;对生产经营性债务,应按照市场原则协商解决。健全落实村干部报酬和社保制度,探索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注重在青年农民、种养能手、致富能人、外出务工人员、农民经纪人、专业协会负责人、退伍军人中培养、发展党员,改善农村党员结构,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带领农民致富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好基层“双带”型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工作,有条件的地方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可交叉任职。选派优秀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农科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任职,充实村干部队伍,储备农村干部人才,并建立健全教育培养机制,防止一些以此为跳板,不安心农村基层工作现象的发生。

此外,地方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重视物价上涨问题,采取切实措施,抑制物价过度上涨,稳定食品价格和农资价格,使城乡居民增收不打折。

2.挖掘“农内”潜力,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

挖掘“农内”增收潜力,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必须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由增产型向以质量为前提、效益为中心的集约型转变。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精细农业等现代农业,推进高效农业适度规模化、产业化,才能提高抵御自然灾害风险、市场变幻风险的能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以项目农业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品牌农业”、“超市农业”。积极推动果蔬等园艺产品的规模化种植,加快转变畜禽养殖方式,继续利用政策鼓励规模养殖,推行水产品健康养殖,建立健全生猪、奶牛等政策性保险制度。像通州的黄瓜、西红柿等蔬菜、葡萄等水果园区那样,合理规划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尽快形成区域化、规模化的生产格局,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形成规模效益。

搞好农业招商引资,充分利用国内外的资金和技术。想方设法吸引农外资金,特别是要吸引、利用国内外的资金和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提升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农业的产出和效益。积极创造条件,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催生一批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农业企业。加大涉农企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提高他们带动农户发展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能力。落实扶持农产品加工的各项税收政策,对从事农产品生产、初加工企业的所得税,要按规定予以免征、减征。鼓励涉农企业自主创新,扩大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引导龙头企业增强社会责任,加强与农户的联结,与农民结成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在企业发展的同时,让农民更多地分享产业化经营成果。

3.推进全民创业,广辟“农外”增收渠道。

非农产业是县域经济的主要支柱,也是农民收入增收的一个重要来源。加快农村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千方百计做大非农产业“蛋糕”,切实转变农民收入中资产性收入占比过低的现状。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自主创业的热情,努力形成“个个有技能、人人争创业、家家谋致富”的全民创业氛围。继续鼓励村干部带头创业,扩大创业规模,提升创业质量,当好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引导农民自主创业,扩大农民经营性收入的贡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提高农民创业意识和创业本领。为使更多的农民敢创业、能创业、会创业,要通过典型示范和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持之以恒地激发、引导,不断增加农民的创业意识。职业学校在传授技能的同时,要开设创业课程。对农民要根据各镇村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种植、畜牧、水产、农产品加工、农村服务等产业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农民创业的本领。

二是营造农民创业发展的有利环境。加快推进贷款担保、法律咨询、技术支持、产权交易、信息服务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农民创业小额贷款担保中心”,在投融资、资源使用、人才政策等方面对农民创业给予支持。

三是加强全民创业的指导和服务。县(市)可在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全民创业指导中心,聘请技术、市场、金融、人才等方面的创业辅导专家成立创业辅导专家(志愿)服务团,加强对农民创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引导和支持农民创业。可组织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外出学习考察,了解成功企业发展历程、成功关节点以及管理运作情况,并由指导老师进行现场点评;学习结束后,可帮助学员制定创业计划;有关专家对每个创业项目进行论证讲评,提出可行性意见。对创业项目要给以政策扶持和技术服务,进行为期2-3年的创业跟踪指导,定期或不定期对创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进行诊断,指导其健康发展。

4.创新体制机制,引导土地合理流转和劳动力有序转移。

如东、通州农民人均土地少,传统农业收益较低。有的农户私下转包,土地流转收益甚低。而现代高效农业需要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只有土地有效流转、适度集中,才能发展高效、特色的规模农业,提高农业的比较收益;只有土地有效流转,才能将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使农民既可以取得租金或转让收入,若将此收入再投资,又可以取得投资收入,实现土地增值;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的劳动力转移到非农行业中又可以获得务工收入,这样农民可以获得三种收入来源。在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积极探索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问题就显得尤为迫切。

尽快制定土地流转分区指导价,以保护农民土地流转的合法收益。各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合法有序的农村土地流转。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加强土地流转中介服务,促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积极引导支持农村种养能手、返乡创业农民、城乡工商企业参与规模农业开发,发展高效农业、园区农业。从利益机制上激励农民将承包土地流转出来,引导经营者给流出土地的农民更多的土地收益,若扶持规模农业发展的低于土地流转指导价部分,由财政专项资金补齐。还可鼓励农民在自愿基础上,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

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确保流转土地的劳动力转移。流转土地的农民土地收益有了保障后,劳动力转移措施必须跟上,可以通过自主创业增加收入,也可以通过就业获得岗位、取得工资。要研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吸纳本地农村劳动力;流转出的土地从事高效农业规模化的项目,应优先吸收部分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异地输出要加大力度。加强对在岗农民工开展技能提升培训,让他们向高技能、高收入岗位转移,提高就业稳定性和收入水平。

完善农村社保机制建设,提高困难群体的生活水平。目前,我市部分经济欠发达乡镇或是迫于财力不足,或是片面依赖上级补助,人为压低低保标准和保障面的现象仍然存在,极少数地区甚至还采取“配额制”,以钱定人,以钱定补。按照江苏省组织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的要求,2010年前必须消除农村困难群众每人每天生活费低于1美元的现象。要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提高集中供养水平。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在“输血”帮扶的同时,对有劳动力的低收入户,引导、鼓励村组干部、种养能手、农民经纪人进行结对帮扶,增强其“造血”功能,以利脱贫致富。

5.传承传统特色,打造生态和观光农业。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上海、苏南等城市基于人口、资源、环境等要素的统筹考虑,对农业种植结构作了适当调整,这为我市发展农副业生产、拓展农产品市场提供了机遇和空间。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大力发展具有特色的生态农业。

如东、通州濒临黄海,除大力发展特粮特经、瓜果蔬菜、花卉苗木、家禽养殖以外,还应抓好海产品捕捞、海水养殖等传统特色经济的发展。加快渔业特色品种产业化开发,建设优质种苗基地、特色水产品高效养殖基地、海珍品养殖基地。文蛤是如东的特色拳头产品,有“天下第一鲜”的美誉,国内外市场前景广阔,应做好这篇大文章。通州的景瑞农业产业园、兴东果蔬休闲园等高效农业示范园,梅花鹿、野猪、孔雀等特色养殖业,都是高效特色农业的增收项目,应加以扶持,做大做强,使之带动一批新的特色农业项目的发展。

近距离周末绿色休闲游是工作节奏日益加快的城市居民的需要,对南通来说,上海这个拥有167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游客市场潜力巨大。应抓住苏通大桥建成通车的机遇,规划建设一批精彩纷呈、各具特色的绿色休闲旅游风光带。应进一步完善海上迪斯科、休闲垂钓等观光农业项目,把旅游、观光、购物、休闲融入其中,形成综合性的旅游项目。进一步开发江海游轮、江钓、海钓、海滨浴场及其他海滨游玩娱乐项目,增加渔业特色餐饮、渔场捕捉体验项目,形成集休闲、观赏、玩乐于一体的现代观光农业园区。也可将花卉苗木、设施瓜果、优质蔬菜、高档果品作为休闲观光农业新卖点,逐步形成特色农业园区,使之成为具有现代农业气息的观光、休闲、科普新景点。总之,应赋予绿色生态观光农业更丰富的内涵,为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拓宽新的思路。


关于启东、海门“增加农民收入”

情况的调研报告

第三调研组

根据市十届政协第三次常委会协商课题调研安排,7月下旬,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和港澳台侨(外事)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在市政协副主席张永凯、赵闻斌,市九届政协副主席杨伯林、陆国甫的带领下,就“增加农民收入”专题深入启东市、海门市开展了调研。调研中,先后召开了乡(镇)、村及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听取了两市农工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民政局、财政局、统计局、农林局等部门的情况通报,深入到镇、村、企业广泛听取意见,基本摸清了两市农民收入的有关情况和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调研组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分析和研究,对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提出了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近几年以来,启东市、海门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各项政策措施,两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农民收入持续增长。2007年,启东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540元,海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8050元,均同比增长12%。今年上半年,启东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73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海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913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就今年上半年的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而言,两市均保持了两位数增长的幅度,为全年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

总的来看,两市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一方面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长期以来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作的高度重视,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另一方面得益于两市农民强烈的市场意识和坚韧的创业精神,农民收入的渠道日趋多元化。具体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一是惠农政策的实施为农民增收带来了动力。近几年来,中央、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相继出台了各种惠农政策,形式由过去的间接补贴改为直接补贴,而且补贴项目更全,范围更广,资金更多。目前,实施的有粮食直补、农资增支补贴,优质品种推广补贴,农业政策性保险等政策,农民全年可增加每亩80多元的经济实惠。惠农政策充分调动了农民种养积极性,基本杜绝了抛荒、半抛荒和弃田现象,使农民安心务农,想方设法寻找增收途径。

二是农业科技的推广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支撑。两市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努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科技对农民收入的贡献份额进一步提高。启东市着力推行五改技术(即二熟改多熟、收干改收青、纯作改夹种、零星改规模、传统改特色),较好地提高了农业产出效率。全市以“四青(青蚕豆、青毛豆、青豌豆、青玉米)”、“蔬菜”、“特经”为主导的高效作物种植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42%,规模养殖占比达87%,形成35个出口创汇基地,农产品出口创汇和利用外资总额在全省领先。海门市亩产3000元以上中高效作物播种面积的占比达55%以上,位居全省第一。无公害农产品与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占全市播种面积95%以上,质量农业建设全省领先。德胜镇贤高农业示范园区的葡萄产品、三和镇的弥猴桃产品被认定为“中国农产品有机食品”。

三是农业投入的加大为农民增收夯实了基础。两市积极探索农业的多元投入机制,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及农业项目建设的投入,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2007年,启东市采用“争取上级支持、政府资金引导、部门项目帮扶、集体群众自筹、社会各方赞助”等相结合的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发展生态农业,实施农业项目289个,投入18亿元。今年上半年,该市新增扩建农业项目197个,实际投入10.15亿元。2007年,海门市投入2.3亿元实施了以“富民强村、社会事业、路网通达、环境整治、新村新居、扶贫帮困”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六大工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了农民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渠道。自今年起,该市对一些科技含量高、规模大、有发展前景的农业项目,市财政给予资金扶持,并帮助争取各类资金扶持。对当年新(扩)建连片100亩以上设施栽培实行专项财政补贴,标准为每亩1000—3000元。三年来,争取到各类资金6200多万元。政策的有效驱动,提高了农民创业投入的积极性。

四是龙头企业的发展为农民增收拓宽了路径。两市坚持用工业的思路发展农业,扎实推进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农业龙头企业呈现数量不断攀升、单体规模不断扩大的良好发展态势,形成“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链式格局,带动了农户走进“农业车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2007年,启东市共有农业龙头企业300多家,其中“四青”作物加工企业29家,一次性库容量达4.8万吨,可以带动30至35万亩“四青”作物面积、10至15万户农户。海门市共形成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194家,带动农产品基地54.85万亩,带动41.41万户农户。其中,京海禽业集团、中宝食品有限公司为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中宝食品有限公司是目前全国最大的速冻蔬菜加工企业,每年与10余万农户签约,带动周边20多万亩农产品种植基地。三星镇林西村在葡萄种植能手的带动下,有320户农民走上了种植葡萄致富的道路,形成了1200多亩的大棚葡萄园区,亩均收入达万元。

二、随着中央、省、市支农力度的加大和苏通大桥建成通车,两市农业接轨上海的步伐加快,两市农民收入将会进一步增长。同时,在目前宏观环境趋紧的形势下,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生产成本大幅增加,抵消了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受益。尽管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国家三次提高农资综合直补标准,两次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水平,但是农资价格也出现大幅上涨,使农业生产成本“水涨船高”,抵消了粮食涨价对增收的预期效果。今年化肥、种子、农药、地膜等农资价格普遍上涨,有的涨幅还较大,农业生产的成本进一步增加,主要农用生产资料每亩投入较上年增加60—80元左右,加上耕作用工成本提高,每亩共要增加生产成本80—100元,增幅达25%左右。农业生产成本的增加冲减了农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好处,降低了国家“三补一免”给农民带来的实惠,农民种粮增收困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生产投入积极性。如果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继续攀升,将会直接影响农民纯收入的增长。

2.生产要素供求矛盾突出,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受到影响。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逐步到位,生产要素日趋紧张,经济“紧运行”对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影响明显。在用地方面,国家严格控制农用地转建设用地指标,即使有少量建设用地指标,也都被用于工业项目,加之土地经营权流转制约因素多,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用地矛盾突出,中小型农业龙头企业用地普遍不足,生产规模难以扩大,同时也给农业招商引资带来一定影响。在资金方面,各商业银行全面加强贷款发放的审查管理,银行贷款投放进一步控紧。尚处于成长起步阶段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资金需求强烈,通过银行获得贷款是60%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融资首选,但由于银行信贷收紧,季节性、短期贷款难度加大,影响了涉农企业的收购、加工和销售各环节,甚至造成较大损失,一些种、养大户难以进一步扩大规模。

3.农村低收入群体占比偏大,影响了农民人均收入提高。目前,一部分农民收入增长较快,而相当一部分农民的收入增长较为缓慢,有的生活还比较困难。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显示,2007年启东市高收入的户数占比为21%,低于平均数的户数占比为39%;今年上半年高收入的户数占比为22%,低于平均数的户数占比仍然为39%。2007年海门市高收入的户数占比为17%,低于平均数的户数占比为39%;今年上半年高收入的户数占比为19%,低于平均数的户数占比为41%。另外,目前农村有15%左右的低收入户普遍增收无门;病残年老已经成为困难群体的最重要原因,因病致困的约占26%,因残致困的约占33%,年老体弱的约占11%,他们大部分属于纯粹的社会救助对象,成为影响人均收入提高的又一因素。

4.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素质偏低,劳动力转移的质态不高。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文化的青壮劳动力多数外出打工,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文化不高、年龄偏大、素质较低。据海门市抽样调查资料显示,百户调查户中高中以上学历(包括中专)的人数只占总劳动力的5.7%。由于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在掌握农业生产技术和技能上存在一定障碍,缺乏增收后劲。另外,外出打工的劳动力,由于缺乏专业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的质态偏低,在劳动力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就业面窄,只能从事一些苦、脏、累工种,收入较低。

三、党中央一直把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2004年起连续出台了5个中央1号文件,对“三农”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我们应认真贯彻中央的指示要求,结合我市农村中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

1.在减少农业人口上下功夫,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从农村经济长远发展看,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在于减少纯农业劳动力,这是解决农民增收难题的最直接、最有效、最稳定的办法。一要推进全民创业,不断增加资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创业是最积极最主动的就业。建立健全外出打工和返乡创业双向流动机制,加强创业服务,逐步实现农民由外出打工向回乡创业的转变,实现由工资性收入向资产性和经营性收入过渡。二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猛攻有效投入,壮大农村工业经济,打造特色板块;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扩大服务项目,提高服务水平,拓宽劳动力转移渠道。三要推进集镇建设,强化中心镇的承载功能、集聚功能和服务功能。着力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社会环境和政策,尽量让农民在劳务合同、工资待遇、社会保障、子女上学、法律救助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融合。同时,加强对转移劳动力的技术培训,提高择业能力和就业水平。

2.在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上下功夫,提高农业产出效率。高效农业规模化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一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高效农业区域布局的规划和调整,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的产出率。积极发展质量好、效益高、市场竞争力强的设施农业,发挥其集聚土地、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功能,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二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鼓励和支持农民创办各类专业合作组织,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专业化程度,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三要创新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在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置换、流转新机制,促进农村土地合理地向种、养植能手有效流转、适度集中,实现规模化经营。

3.在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上下功夫,带动农民持续增收。启东、海门两市的实践有力证明,农业龙头企业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要强势推进农业招商引资。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优势,抢抓上海、苏南等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种养植业逐步向外转移的有利时机,吸引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商资本进驻农业。大力引进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市场份额多、辐射带动强的农业项目,全面提升农业的层次和水平。二要积极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应在土地使用、资金投入、税费征缴等方面向龙头企业倾斜,政府的农发资金有重点的扶持规模龙头企业的发展,帮助企业延长产业链,创造一批以加工、储藏、运销为主的龙头品牌企业。三要提高优质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建立和完善市场销售网络,在农产品品种相对集中、交通便利、区域位置较好的地方,可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大厅、专卖店等,努力形成相互配套、特色鲜明的市场体系。努力打造南通农产品品牌,扩大名优产品影响,提高市场占有率。

4.在农业科技推广上下功夫,充分发挥科技兴农作用。只有不断加速农业科技推广,才能真正实现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一要抓好农技队伍的建设。政府应重视研究和解决农技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采取政策措施广纳农技人才,合理配置和整合农技人才资源,把那些有知识、懂技术的农技人才放在确需的岗位上,做到人尽其才。应重视现有农技人员的培养和培训,提高农技人才待遇,稳定农技人才队伍。二要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校联系合作。积极推进产学研、农科教合作,加强技术开发、合作和交流,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进程。以财政资金为引导,吸引科技人员带品种、带技术到农业园区试验、推广,带动农业科技产业发展。三要积极做好农业科技普及工作。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民协会、农业经济人在农业科技普及推广中的作用,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普及组织程度和实用技术推广应用水平。积极探索以政府为主导,多种所有制类型并存,互相配合、互相竞争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确保农技服务到农户到田头。

5.在提升农民素质上下功夫,努力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增加农民收入,千方百计地提高农民素质是关键。一要整合现有农村职业教育资源,建立培训工作新机制。以服务农民为宗旨,建立政府主导,农村基层组织、企业、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教育培训体系,办好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校),帮助农民掌握发展现代农业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二要针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应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调整和选择培训方向,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三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解决农民增收的长远之计。农村教育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民文化素质的高低,农民受教育的水平也决定着农民的收入水平。各级政府应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提高农民子女受教育水平,使他们成为新一代农民。

6.在扶贫帮困上下功夫,提高农村弱势群体的生活水平。扶贫帮困,解决好农村困难群体生产生活,是坚持以民为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一要完善各项帮扶制度。建立健全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逐步形成开展扶贫帮困的长效机制和规范机制。坚持生活帮助与生产扶助相结合、物质救助与智力帮扶相结合、救济式扶贫与开发式扶贫相结合、临时性救济与经常性帮扶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不断提高扶贫帮困工作水平,使困难群众从根本上摆脱贫困。二要积极倡导社会扶助。各级政府在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应积极倡导社会各界的广泛捐赠和国内外慈善机构的资助,形成政府精心组织、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的帮困新格局。三要完善社保体系。要按照“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扶、难有所济”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同时,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及时提高保障标准。

7.在加大政策扶持上下功夫,加速农村居民增收步伐。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民增收目标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要取得明显的效果和较快的增长速度,不仅要有好的经济发展思路,更重要的是必须制订实实在在的惠民政策,采取扎扎实实的工作措施。一要研究制订促进农村中小企业发展,激发农民自主创业,吸引资金投入农业开发的政策措施。二要研究制订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和维护农村企业职工权益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三要研究制定促进土地流转、涉农企业融资、控制农资价格上涨的政策措施。四是研究制定建立健全农业机械服务体系、高效农业规模经营区域内排灌、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措施,搞好配套服务,加速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步伐。


关于崇川区、港闸区、开发区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情况的调研报告

第四调研组

根据市十届政协第三次常委会议协商课题调研安排,7月22日至25日,市政协办公室、经济科技委员会组织部分常委、委员,在徐守铭副主席带领下,赴崇川区、港闸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就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分别听取了崇川、港闸两区政府和市开发区管委会情况通报,与当地有关部门、街道(乡镇)社区(村)负责人、企业主以及群众代表座谈,详细了解去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情况,分析研究进一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对策建议。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崇川、港闸区委、区政府,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富民、惠民放在工作的中心位置,努力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广大群众。加强招商引资,加快经济发展,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和扩大就业;增加公共支出,采取多种形式安排特困户人员就业。坚持富民优先,认真落实最低工资标准,切实维护职工工资收益;建立完善各种社会保障机制,搞好社会救助,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崇川、港闸、开发区在劳动工资统计方面从2006年起按市全口径统计),2007年市区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6451元,比上年增长17%。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0996元,增长14.1%;人均经营性收入为1233元,增长31.3%;人均财产性收入为293元,下降20.4%。今年1-6月份,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208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4%。

从今年城镇居民收入构成看,呈现“二升二降”的现象。“二升”:

一是工资性收入显著提升。上半年人均工资性收入7491元,同比增长23.5%。

二是经营性收入大幅提升。上半年人均经营性收入974元,同比增长83.8%。

“二降”:一是财产性收入有所下降。上半年人均财产性收入140元,同比下降23.1%。在当前房价涨幅趋缓的情况下,多数人持币观望,二手房交易清淡,出租房收入同比大幅下降,居民人均出租房收入同比下降34.2%;受股票市场影响,居民股票、基金等投资收益减少56.2%。

二是转移性收入小幅下降。上半年人均转移性收入2427元,同比下降6.3%。其原因主要是居民间馈赠减少造成,人均馈赠收入同比下降30.2%。总的看来,市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幅度明显低于经济发展速度,更低于财政收入增长幅度。

随着今年上半年以来宏观经济趋紧、物价上涨、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加等影响,预计下半年居民收入增幅还将有所回落。

二、影响居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从调研情况看,当前影响城乡居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有:

1.中小企业面临严重困境。随着国家紧缩银根、严控信贷政策的落实,部分企业运转困难,广大企业的发展面临许多需要研究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由于原材料价格、油电煤等能源价格上涨和劳动力成本增加,不少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外迁、关停或开开停停,导致下岗、半下岗职工增多。

2.物价上涨幅度比较大。与去年同期相比,我市今年上半年食品类价格上涨17.3%,油脂价格上涨49.4%,肉禽及其制品上涨36.1%,水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扬,在外用膳食品上涨10.8%,居住类价格持续趋升。在资源性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主要农产品价格连创新高、劳动力等要素价格不断攀升的共同推动下,居民消费支出大幅增加,对居民实际增收带来较大影响。

3.社会保障水平不平衡。市开发区每年将可用财力的10—12%用于反哺失地农民,建立了财政托底的生活保障、养老保险机制和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增长、培训和促进就业机制,对录用失地农民的企业实行社会保险补贴。市开发区对保养人员实行每月320元补贴,在全市范围内相对比较高。但崇川、港闸两区对失地保养人员按市标每月给予210元实施保障,这与开发区存在差距。部分人员的生活补贴靠村组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填平补齐,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已开发利用的集体资产丧失,村组经济收入受到影响。原市属企业保养、协保人员,工龄大多在30年以上,那些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职工,目前只能领取每月320元的生活保障金,这与近几年改制企业同类职工待遇有不小差距。

三、对策建议

1.努力扩大市区发展空间。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关键在于加快经济发展,城市则是经济发展的载体。目前,南通市区面积355平方公里,在全省13个省辖市中面积最小,经济发展空间受到严重制约。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城市空间拓展问题的研究,打破区划壁垒,注重城乡一体,做大做强市区大板块,积极寻求突破。应围绕崇川区、港闸区、开发区等板块,拉开城市发展框架,扩大市区规模,完善生产、创业、消费、服务等城市功能,增强城市经济的承载能力。

2.千方百计拓展就业渠道。要继续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步伐,努力调整产业结构,合理配置资源,有选择、有针对性的做强做大相关行业和企业。将发展技术资本密集性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填平补充”、“拉长补短”相结合,通过结构调整扩大新的就业空间与挖掘传统产业吸纳容量双管齐下,努力拓展就业渠道。切实加大企业扶持力度,为企业发展更好的发挥服务、引导作用,积极采取措施,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使企业渡过难关。进一步健全劳动力市场和就业中介机构,充分挖掘各类就业岗位,安置更多待业人员就业,并组织和引导劳动者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实施城乡居民创业扶持政策,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减免行政收费和提供必要的经营场所;充分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提高城乡居民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的能力和水平。在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同时,要大力发展面向生活消费的服务业,以适应社会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加快三区的中央商务区建设,配套发展一批广就业、高需求的消费型服务业,使之成为除南大街以外的新的商务区,更多地吸纳失地农民、下岗人员再就业。

3.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要根据城市郊区和城乡结合部的特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发展风险较小、收益较稳定的生产经营项目,壮大村级经济实力。当前,在国家重大项目开发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可实行征地留用制度,从被征地中留出5%左右的土地给乡镇用于集体经济发展,允许乡镇和村居通过土地和资金入股、联营等方式,兴建厂房、商业用房、仓库等设施,开展物业租赁经营,增加村民集体收入。也可通过土地复垦、沟河整治等措施,开发集体存量资产,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化解乡村债务;严格控制新的不良债务,新办公益、福利事业,应量力而行,逐步推进,不能增加村民负担和乡村债务。

4.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比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应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例,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当前,要完善企业收入分配制度,运用最低工资标准、行业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价位等政策手段,逐步提高企业工资水平,增加企业职工收入。建立企业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确保职工工资的增长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相适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上涨因素,应适时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确保企业职工实际收入的提高。继续落实企业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依法维护好职工权益。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特别注意对实行计件工资制企业执行最低工资标准情况的执法检查,促使企业全面落实社会保险制度和各项补贴政策。加快调整现行财政支出结构,重点向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倾斜;调整财政投资结构和方向,重点转向支持社会公共事业、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转向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切身利益的项目。在财力允许的前提下,应提高无保障的鳏寡孤独和重病重残人员补贴标准;提高原市属企业保养和协保人员最低生活费标准,适当放宽对低保、特困边缘户享受廉租房、保障性住房和经济适用房补贴条件,提高补贴标准。根据城乡一体化要求,逐步将城郊失地农民保障纳入城镇居民保障系统,首先要解决在以往征地中办理一次性补偿的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继续做好失地农民就业工作,可将农改居人员再就业优惠政策扩大到行政村失地农民,鼓励促进自主创业、灵活就业。

MultiAttachPh
[编辑:冯宏新]
下一篇:在科学发展航程上腾飞的蛟龙
南通日报社 2009-2010 版权所有 (C) 苏ICP备08106468号 苏新网备2010048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816 传真:0513-85118816 邮箱:zgnt@ntrb.com.cn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