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南通新闻 - 视频 - 乐活南通 - 娱乐 - - 互动 - 图片 - 小记 - 楼市 - 汽车 - 生活 - 专题 - 南通论坛 - 通网家园 - 数字报纸 - 手机报纸 - 设为首页
网站首页 老区新闻 扶贫开发 党的关怀 光荣历史 今日风采 组织机构 基金公示 调查研究 网站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 今日风采>> >> 正文  
数百农科成果落地开花
2011-06-24 08:48:35     来源:      前往论坛讨论

 ——南通现代农业示范带巡礼之三

张正联 杨自度

笔者在南通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听说每亩产值达万元的可多了,也有一些达数万的,甚至有10多万元的,这等于说效益提高了数倍、数十倍。这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那又是靠了什么神奇的力量?为此,我们先后探访了海安县龙洋水产有限公司和海门常乐镇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化示范项目区。

我们驱车数十公里,赶往海安偏僻的海边,来到通过围海而形成的新垦区。猛抬头,我们吃了一惊:这儿竟有一片绝美的园林!其实,这并非园林,而是龙洋水产有限公司养殖基地。走进大门,只见到处是奇花异木,花木丛中露出几幢欧式洋楼和一座座水产养殖温室。走进温室,令我们更为惊喜的是,竟见到了大群长江鲥鱼、长江刀鱼、长江河豚、鲟鱼、扬子鳄等久违了的长江珍稀鱼类!

公司总经理温松来介绍说,在农业综合开发部门关心、扶持下,龙洋公司现已发展为中国最大的国家标准示范河豚鱼养殖基地、国家河豚鱼良种场、长江珍稀鱼类养殖基地,现有温室15万平方米,露天养鱼池2000亩,年饲养长江河豚鱼500万尾,长江鲥鱼40万尾,长江刀鱼5万尾……这个只有200多名职工的企业年销售额已超过亿元。

“我们龙洋的快速、可持续发展,主要靠科技、靠创新”,公司副总经理秦桂祥结论性地道。职工进入公司的起点是水产专业大中专毕业,现有硕士研究生2名、本科生26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2名,有中级职称的10名。公司建有设备先进(投入200多万元)的实验室,还与水利部水库所、上海水产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江苏省淡水所等科研院所、高校结为长期合作伙伴,聘请刘健康院士、华元瑜教授等国内一流专家学者为顾问,坚持不懈地开展科技攻关、科技创新,先后取得自主创新成果20多项,其中获国家专利5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各1项,特别是其河豚鱼养殖核心技术处于世界第一。目前在长江河豚鱼养殖技术上,有9项江苏省地方标准、5项国家标准是根据龙洋公司的标准制定的。正是因为坚持科技创新、技术领先,龙洋公司才能在市场突变、国内许多养殖鳗鱼、甲鱼的巨头纷纷倒闭的背景下,很快调头转产、持续高速发展。

我们在海门常乐镇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化示范项目区时,同样地感到一切都很新奇:设计奇特的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大楼,里面配备整套先进的教育培训设施;数千平方米的玻璃培育厅,活动的盆花架,全套的控温设施,艳丽的蝴蝶兰盆花、美国葡萄、东方杉;在一个个钢架温控大棚里,建有滴、喷灌设施,放着养蜜蜂的蜂箱,装着防虫网;园区内还建有农情信息平台、局域网,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解决养禽业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机肥料加工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实现农业效益、农民收入快速、大幅度提高的关键。我们建设这个项目就是要将现代最新科学技术成果应用于农业、武装农民。”海门农发局副局长周新忠解说道。这个项目区在科技应用和推广上共投资781.5万多元,建了优质瓜蔬新品种工厂化育苗与新品种示范基地、优质苗木繁育基地、优质鸡保种选育繁殖场、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信息网络等现代化技术服务设施;与以农学见长的扬州大学签订了技术服务合同,扬州大学共派出农学各专业的30多名骨干专家,负责技术指导、示范、服务、培训等工作;先后从美国、日本、韩国、中科院蔬菜所引进推广23个新品种、18项新技术;举办各类培训班20多期,编写和印发各种培训资料2万多册,培训农民17000多人次;有30多名本地农技人员受到系统培训,培养了一支“永久”牌农技服务队伍。目前,区内瓜蔬良种覆盖率达到100%,新技术、新措施应用率达到95%,应用农业科技已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

在区内培育村800亩优质草莓大棚参观时,我们与一位摘满一篮子草莓送出大棚的大嫂聊了起来。她叫李亚英,四十多岁的样子,原来是做大米生意的,后看到左邻右舍种大棚草莓效益高,夫妇俩就种了14个大棚(7亩地)的草莓。交谈中,发现她对草莓的品种,滴灌、控湿、保温、授粉、防病害等新技术均熟知能详,显然是受过多次技术培训的。去年1-5月,她家14个大棚所产的草莓卖得8万多元,每亩产值近12000元。她说这是村里的一般水平,高的超过2万。

常乐镇党委副书记张克平感慨万千:现代科技真是农业的翅膀、富民的财神!去年,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突破万元,比项目实施前翻了一番。

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民,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不仅是海门农业综合开发的着重点,也是整个南通农业综合开发的着力点。2003年以来,全市农业综合开发在科技应用和推广上共投资6600多万元,建设了1个国家级高新科技示范项目和1个农业现代化示范项目,以及一批设施种植园区、智能温室、优质地方家禽养殖和繁育基地、科技推广与培训中心等,项目区共引进新品种130多个,推广适用新技术70多项,培训农民近10万人次。项目区既实现了生产技术的进步,又培养了一大批种田能手和经营能人,大大提高了农民种植新品种、应用新技术的水平和驾驭市场的能力。启东市近海项目区近农村村民刘方,通过农业综合开发技术培训,不仅掌握了优质西瓜种植技术,自己种植10多亩优质西瓜,还成为西瓜营销能手,年销售西瓜1000多吨,带动了周边3000多亩西瓜种植,在其组织下该村成立了近农果蔬协会,入会农户达3000多户。如皋市农民现饲养生猪80万头,在长寿集团等三大龙头企业技术指导下,良种猪覆盖率达到60%,每头猪增加收入100元左右,仅此一项,农民增收5000万元。

MultiAttachPh
[编辑:彭小燕]
上一篇:产业巨龙致富百万家下一篇:一套开发机制全国领先
南通日报社 2009-2010 版权所有 (C) 苏ICP备08106468号 苏新网备2010048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816 传真:0513-85118816 邮箱:zgnt@ntrb.com.cn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