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努力开创全市老区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坚持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大力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农村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五县(市)和通州区全部进入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农民收入大幅增长,去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730元,增长18.3%,增幅创15年来最高、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连续3年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全市人均纯收入低于2500元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脱贫,全面完成省委、省政府下达的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当前,我市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我们一定要科学把握新形势和新要求,认真谋划好各项工作,不断开创老区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
一是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做好老区扶贫开发工作。去年召开的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了我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建设“一中心三城市”的奋斗目标以及落实“八项工程”、实现“八个领先”的重点任务。要完成上述目标任务,农业农村现代化既是重要内容,也是基础支撑。虽然多年来全市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取得了喜人成绩,但城乡发展不同步、农村内部发展不均衡、部分农民生活水平偏低的问题依然突出。据调查,截至去年底,全市人均年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人口超过22万,集体经济年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经济薄弱村达424个,占全市总村数的30%。要真正让全面小康的成果惠及千家万户,让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与基本现代化进程相适应,重点在农村,难点在老区。全市各级“三会”及有关部门要正确把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承担起新的历史任务,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科学制定工作思路和发展目标,切实把老区开发扶贫工作这一关系民生、关系稳定、关系基本现代化进程的基础性工作抓实抓好。
二是要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促进老区开发扶贫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近年来,中央、省、市高度重视老区开发扶贫工作,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实行多种农业补贴,不断加大对老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市组织实施了脱贫攻坚工程,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此外,结合南通实际,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全市村级“四有一责”建设行动计划的意见》和《关于扶持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的意见》,明确村级发展留用地政策,落实3.4亿元市级财政补助资金,扶持经济薄弱村建设标准厂房或发展设施农业,获得持续稳定的收益。同时,按照“重心下移、帮扶到村、落实到户”的要求,组织开展了机关部门和党员干部、纳税200强企业和产值亿元企业挂钩帮村活动。这些都为我们做好老区开发扶贫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机遇和工作平台。我们一定要认真把握契机,把老区开发扶贫工作与各项支持政策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拓展思路,整合资源,推动老区开发扶贫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是要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不断实现老区扶贫开发工作的新突破。在长期的实践中,全市各级“三会”积累了扶贫开发的丰富经验,已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我们要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思路,创新举措,努力在一些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在扶贫方式上,要以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为主要目标,变“输血型”扶贫为“造血型”扶贫。积极探索有特色的农村贫困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模式,扶持具有一定知名度和规模优势的培训基地,以“品牌效应”提高贫困劳动力在劳务市场上的竞争力。根据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的需要,突出实用技能培训,切实增强大龄贫困农户“土里刨金”的能力。在扶贫资金管理上,要进一步完善项目报批等制度,加强扶贫资金和项目监管,确保扶贫资金用好用实,用在项目上,用在“刀刃”上,用在贫困群众身上。同时努力整合项目资金,集中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质量,实现扶贫效益最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