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喜中有忧
——通州区十总镇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调查与建议
通州区十总镇老促会、扶贫开发协会
成绩喜人。十总镇是位于通州区北部的农业大镇,全镇总面积52.3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4538 亩,总人口36980 人。十总镇属九圩港通吕河水系,有“二横七纵”的一、二、三级骨架河,总长度达42.2km;由此又派生出四级河69条,长108.9km;丰产沟1140 条,长297. 3km。全镇现有灌溉泵站143 座,总装机1726.5km;平渠142条、长51.4km,支渠326 条、长341.2km。近年来,十总镇积极向上争取土地整理等农业项目建设,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大力开展农业水利建设,推进河道清淤疏浚,修建灌溉泵站,发展防渗渠道、节水灌溉,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增产增收;8个村居中已有迎阳、志新、十总等5个村 (居 ) 通过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后,沟、渠、泵、路全建好、相配套,形成了引、排、灌、降良好的水系格局,成绩喜人。
喜中之忧。十总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令人担忧的问题:一是泵站老化。现有的泵站大都建造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初,不仅维修费用大,有的因无维修配件或因灌区调整已停用或报废;并且零星小泵多,单座装机量小,分布零散,灌溉效率低。二是灌区规划不合理。于家坝村有一个村民组6个农户承包的30多亩地,因无灌溉渠道一直未能种植水稻,拿钱买米吃。新雁村新河西片100多亩地至今未建防渗渠道,农民种水稻,全靠自己购买的“潜水泵”。三是灌溉渠道不配套,大多数是土渠,渗漏严重,灌溉保证率低,灌溉成本高。四是泵站管理缺少制度保证。于家坝村有3座泵站年久失修,门窗破损严重无人问津,结果有3台补偿器及电机被盗,损失1万多元。五是部分四级河坝头坝埂多,内河沟塘淤积严重,涝不能排,旱不能引。
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是投入严重不足。①农业税费改革后,农田水利建设的农民投入部分急剧减少,原来主要用于村内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村提留也不存在,加剧了建设投入的矛盾。②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普遍存在“公家的水,自家的地”的心理;加上农村青壮劳力多数外出打工,组织投工投劳难度很大。③上级财政拨付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少,每年收取的每亩7元的水利工程经费,基层基本上用不到。即便全部返还使用,对于庞大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来说仅是杯水车薪。第二是“一事一议”操作难度大,实际效果差。“一事一议”是开展村级公益性事业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村内公益事业要“议”的事多,而筹资上限仅劳均45元,难操作,效果差。
几点建议。这两年十总先后承担了国家土地整理、资源开发、小农水、都市农业等涉农项目的实施。要紧紧抓住这个有利时机,科学规划,增加投入,积极实施,力争在两三年内高标准高质量率先实现水利设施全覆盖。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各级财政特别是区级财政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要加大投入、纳入财政预算。一方面农田水利设施受益涉及千家万户,社会效益明显,具有公益性、公共性的特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农业、农村和农民,是弱势产业和弱势群体,是公共财政扶持的必然对象。另一方面中央实施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战略后,政府应成为加大对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主体,加大投入力度,保证投足用好。
2.用好用活“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及奖补政策。镇政府要切实承担起搞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责任。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新机制、新办法,严格区分加重农民负担与农民自愿投资投劳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界限,鼓励农民投资投劳改善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如防渗渠道的配套小闸门等,可由农户出资建设,给予必要的补偿或奖励。为解决一村想办而办不成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可由镇政府牵头,按照有关政策,采取有效举措,对农田水利设施实施逐村轮流兴建、维修,分片、分阶段组织实施。
3.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要在科学合理规划设计的基础上,精心组织施工,加强质量监管,确保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严防“豆腐渣”工程,无功而返,劳命伤财。管理上要引入竞争机制,全面建立县、乡、村庄河道(河塘)“河长制”管护制度,确保其使用效率,延长使用年限,做到排灌保畅通、旱涝保丰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