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知和 钱幼云
大公镇地处南通与盐城两市交界处,是南通、海安的北大门。多年来,这个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镇情实际,围绕现代农业发展,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民素质,增强服务功能,推进转型升级,使“大公山羊”、“秋月牌”优质梨、“金海安”有机米、栽桑养蚕高效农业在全国、省市颇有影响,现代农业发展成效显著。
一、立足镇情实际,对接全县规划,全力打造镇域规模经济亮点。
大公镇镇域东西跨度长达35公里左右,东部和北部与东台市、李堡镇、海安农场接壤,南与开发区(城东镇)、高新区(海安镇)相邻,西与墩头镇及水韵里下河湿地公园项目区毗邻。这个镇根据全县“一园三区六景”总体规划,以及本镇镇域特点、农民种植养殖现状、镇村工业布局和集城镇建设等情况,因地制宜制定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大公镇的东部以蔬菜瓜果生产基地为主,主动接受海安农场、李堡、东台市唐洋地区蔬菜瓜果种植的幅射;中部以工业经济和集城镇建设为主,主动接受海安开发区、海安高新区及海安县城建设的幅射;西部以万亩生态农业园建设为主,主动接受水韵里下河湿地公园项目的幅射。为此,大公镇多年来加大现代农业投入,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高标准良田项目、土地整理项目、红星灌区及重点水利县等项目,流转和整合土地资源,改善水利、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实现传统、粗放农业向高效、集约农业转变,进而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特别是今年以来,大公镇认真实施全县“一园三区六景”总体规划,全力推进万亩生态农业产业园建设。建成后的万亩生态农业园,主打“生态”品牌,走农牧结合、种养加一体化良性发展之路,配套一批生态养殖、休闲观光、采摘垂钓项目,同时主动对接水韵里下河湿地公园,扩大湿地公园新景点,努力使之成为海安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的新景点、大公镇现代农业发展新亮点。
二、立足农民增收,强化服务功能,全力实施现代农业发展举措。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缩粮扩桑,让传统蚕桑产业转型为大公农业支柱产业;引入新的养羊品种,让“大公山羊”产业收入成为农民的主体收入;加快农民土地依法流转,努力让失地农民不仅有稳定的收入,而且使劳动力有序转移,获得一份非农业收入。
推广栽桑养蚕实用新技术。加强蚕农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蚕农栽桑养蚕技能,实现新蚕品种、优良桑品种、省力化养蚕技术、蚕桑病虫草综合防治推广率(面)均达100%,小蚕标准化集中供育率、桑园年套夹种率等都在90%以上。同时加强蚕桑示范区建设,努力实现亩桑养蚕超5张、产茧过200公斤、产值达8000元,综合效益10000余元。
引入工商资本投入农业产业。注重招商引资,发展项目农业。先后引入上市公司浙江青莲公司、江苏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和一日本打工青年等到大公镇及万亩生态农业园投资超亿元。
提高饲养“大公山羊”组织化程度。在“大公山羊”饲养实践中,做到分户饲养与规模饲养相结合,使“大公山羊”规模饲养的组织化水平不断提升,使山羊产业收入成为农民主体收入,特别是全镇有1000多户“四缺户(缺项目、缺劳动、缺技术、缺资金)”通过饲养山羊告别了贫困,步入了小康。
县、镇政府部门密切配合服务,共同筹资组建了“大公镇万亩生态农业园既里下河片农机综合服务中心”,使之为大公镇万亩生态农业园持续稳定发展 ,为里下河片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高效、便捷的综合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