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2日,张正联深入到如东县岔河镇农村扶贫项目现场考察。
这是一个88岁高龄、有72年党龄、高度近视且腰弯耳背的老人,离休后二十多年如一日为老区人民脱贫致富辛苦奔波,忙碌不止。他秉承“为了老区人民的利益,可以向任何人低头;为老区人民办事情,就应该理直气壮”的理念,以惊人的能量千方百计地促使老区扶贫开发一件又一件难以办到的大事、实事得以实现。
江苏省南通市老区开发促进会常务副理事长张正联——
只要生命尚存 回报老区不止
杨自度
2014 年6 月,虽然刚刚进入初夏,但苏中地区的高温天气却比往年来得早。在南通市海安、启东、如皋等县市一些老区扶贫开发项目现场,人们会见到一位弯着腰、拄着拐、体态清瘦的耄耋老人,头顶烈日、冒着酷热在田间地头边走边看,边看边聊。他思路清晰地向有关人员询问这些项目的具体情况,“规模多大、投资多少、预计经济效益怎样?”老人询问后反复强调:“你们要让这些钱实实在在发挥作用。”
这位老者,就是南通市老区开发促进会常务副理事长张正联。
“老区人民恩重如山,有点力量就当回报”
张正联与老区结缘,要追溯到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
张正联出身于海安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因受到后来为革命壮烈牺牲的二哥的影响,树立了共产主义信仰。他毅然背叛家庭所属的剥削阶级,在16 岁那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投身于革命事业。
1947 年的某个凌晨,张正联在敌据点附近散发传单后回到驻地不久,敌人突然来袭,他拔腿就跑。当他跑到一家店铺时,追赶的敌人距他已不足20 米。3 个正在店里聊天的农民见此情形,佯装害怕突然冲到街上,挡住了正在追击的敌人,张正联趁机成功逃脱。同年清明节前,张正联在海安组织百姓毁坏敌碉堡,撤退过河时精疲力竭的他再也爬不起来,是一位老乡救了他的命。
战争年代的亲身经历,使张正联深深感到,革命事业的成功,离不开老区群众;共产党人从事任何事业,也离不开老区人民。他坚定了全心全意为老区人民服务的信念,以感恩之心全身心投入老区建设工作。
离休前的几十年间,张正联先后在南通宣传、文教、科委等部门担任领导职务。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把部门工作重心尽量向老区倾斜。老区群众找他办事,他自会高看一眼。
1990 年,张正联离休后担任了南通市老区开发促进会负责人,到今年已干了24 年。他在这个岗位上再也没有“离休”。
他说,“老区人民对我们恩重如山,我只要有一点力量,就该回报老区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