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南通新闻 - 视频 - 乐活南通 - 娱乐 - 政法 - 互动 - 图片 - 小记 - 楼市 - 汽车 - 生活 - 专题 - 南通论坛 - 通网家园 - 数字报纸 - 手机报纸 - 设为首页
网站首页 老区新闻 扶贫开发 党的关怀 光荣历史 今日风采 组织机构 基金公示 调查研究 网站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 扶贫开发 >> 正文  
用爱心为贫困学子撑起一片天
2015-08-24 11:13:05     来源:      前往论坛讨论

如东县老促会、扶贫协会

    如东县在连续4年每年向纯慈善、全免费国华纪念中学输送6-7名贫困生后,今年又一次输送10名。从2004年至今,如东12年共向国华输送51名优秀贫困毕业生,其中已有28人高中毕业,均以远超本一分数线的优异成绩分别被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深圳大学、河海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山大学等知名大学录取。6 人已大学毕业,2人在大型企业就业,4人考取研究生,其中1 人被教育部公派比利时留学读博。干部群众交口称赞县扶贫协会为贫困学子做了一件大好事。

    一、抓好宣传发动,形成帮扶共识。

    为使国华招生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县扶贫协会注意把宣传发动工作贯穿招生全过程。一是结合各种会议,印发宣传国华纪念中学的材料,使大家了解国华,认识国华。二是通过媒体宣传,不仅利用自身内刊《如东老区》大力宣传国华中学的性质、特点,还利用县里的“一报两台”(如东日报、电台、电视台)和南通日报、江海晚报、南通老区网等媒体大力宣传这所全国唯一的免费扶贫学校。做到县内凡有学生被国华录取,立即登报纸、上电视,进行全面深入报道,市、县报纸登载过我们40多篇国华招生和新生录取的新闻、通讯,扩大了国华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三是向县镇领导汇报,争得各级领导对国华招生的理解和支持。扶贫协会的主要领导经常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向县四套班子领导和县镇领导进行宣传,使县镇领导都知道有国华招生这回事。2009年,长沙镇推荐的一个贫困生和他病瘫在床多年的家长出现思想回潮,县委书记亲自同镇党委一把手联系,要求过细做思想工作,把好事做好。四是积极开展对初中学校的宣传。一度时期,县扶贫协会在落实生源基地学校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学校对国华招生工作不太热心,我们约请县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一起召开生源学校负责人会议,统一认识,协同动作。教育局分管局长在会上说,“国华招生不只是扶贫协会的事,而是我们教育部门的份内事。在这个问题上,不是我们支持扶贫协会的工作,而是老同志在支持我们的工作。”这使与会同志很受启发。老同志们又不厌其烦,多次深入学校做工作,并组织24名相关同志去广东国华中学实地参观考察,用了解的真实情况向方方面面宣传国华先进的办学理念、优惠条件和一流设施,让不太热心的同志也热了起来。五是向一些对国华善举将信将疑的家长,公开本县国华在校生的家庭电话,让他们直接向受益者家长了解一个真实的国华。六是将录取国华学生的来信用摘录形式编印成十多期简报下发镇村和学校,《南通老区》内刊就曾转载过我县三期简报,向广大群众介绍国华学子在校学习和成长的经历和体会。贫困生到了国华进步都很快,学习的内在潜力得到了释放,写给县扶贫协会的信充满着激情、哲理和全新的见解。施林鹃和竺琪在国华集会“国旗下的讲话”,都曾被《大江南北》杂志刊载,这些材料的宣传,对招生基地学校的师生,尤其是想报考国华的学生起到了很大的鼓舞和启迪作用。七是在国华新生动身前夕召开欢送会,以此大造声势,形成浓烈氛围。县领导从百忙中抽出时间同教育局领导一起参加欢送会,向同学们提出希望和鼓励,会后还与贫困生合影留念。这事在全县影响很大,有人感慨地说,县重点中学有人考取北大清华,县里从没开过欢送会,国华录取了几名贫困生,县领导都亲自到场,又是讲话,又是合影,看来“真事假不了,假事真不了”,国华招生确实是为扶贫助学做的一件大好事。

    二、建立生源基地,编织助招网络。

    经过多年的工作,我县从上到下基本形成了围绕国华招生的动态网络。一是从县教育局到各生源学校一条线。县教育局分工招生工作的副局长和招生办主任会同扶贫协会研究确定,将兵房、长沙、于港、双甸、实验、茗海、邱升等初中确定为国华生源基地,每年召开学校负责人会议部署国华招生工作。同时对全县各镇所有初中学校也提出做好国华招生工作的要求。二是各有关初中学校从校长、教导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一条线。国华意向生一旦确定,学校马上明确分工,做思想巩固工作的,负责学业辅导的,大家落实责任,各司其职。三是从县到镇分会再到各片、各村一条线。各镇分会理事长大多担任老干部党总支书记,分会副理事长大多担任片区老干部党支部书记,这些老同志怀着对贫困学生的满腔热情,经常脚踏实地到户了解家庭情况,不厌其烦地做学生家长及相关亲属的思想工作。对报名、培训、接送等每个环节做到周密安排,确保不出任何差错。如掘港、长沙、河口、丰利、马塘、双甸、大豫等镇的老同志,为招生起早摸黑,做了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招生效果也很显著。丰利镇贫困生刘金锁家住环港垦区,动身参加国华夏令营那天恰逢大雨,整个垦区淹得白浪滔天,分会理事长葛仁贵租来一辆面包车,趟着水来去几十公里,把小刘安全准时接送到县里的集中地点。大豫镇分会理事长夏卫东年近八十,为通知该镇一个正在进行重点中学军训的国华考生参加夏令营,冒雨赶了上百里路接回考生,回到家里时已是半夜朝后,第二天早上五点又把考生送到县城集中。

    三、 不断总结提高,创新工作机制。

    为保持国华生源选培常态化,县扶贫协会争得教育系统对国华招生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利用各镇分会一大批老同志的威望和基层工作经验,狠抓生源对象的落实、培养和选送。经过十多年的经验积累,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国华招生套路。

    一是突出重点,落实生源基地建设。由于国华培养的是社会精英、国家栋梁之才,学生进校的门槛比较高,因此我们把谋划的重点放在千方百计提高录取率上。过去为国华招生,总是等中考分数公布后才确定生源,然后围绕生源找学校,选对象,往往由于时间过紧,难于落实优秀考生。现在我们学会抓重点、找基点,要求生源基地学校为国华招生从头抓起,力求做到先培养后推荐,即“初一意向,初二培养,初三选送”。于港初中把年级前10名、家庭贫困学生的培养责任落实到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做到名额到班,责任到人。2010年,该校推荐全校第一名、家庭特困的顾亚东报考国华并被录取。长沙初中先后有7人录取国华,去年中考前竟有20多名学生自愿报考,学生和家长还联名向校长室递送了保证书。这些学校形成向往国华的热烈氛围令人鼓舞。

    二是狠抓关键,做好考生选送工作。国华招生中既有经验,也有教训。扶贫协会的老同志从工作实践中深切体会到,国华挑选的学生是优中选优,因此物色选送对象当然也要慎之又慎,必须遵循“一贫二优三坚定”的要求,把家庭特困作为首选条件,把成绩优异作为决定因素,把个人和家长对报考国华是否迫切作为考量关键,注重认真过细,及早谋划。他们注意从三个方面狠抓落实。首先,竭尽全力确保考生质量。对于学校推荐的学生,县里都要逐一反复进行考察核查,不仅要向校长、班主任详细了解情况,还要对学生和家长逐一进行访谈,调查分析学业水平及思想坚定程度,做到心中有数,以备优中选优。中考前,根据预先拟定的预备名单,在全县第一次初中模拟考试后即进行初选,中考一结束就根据省重点高中分数线确定报考名单,并立即召开报名会议。其次,把档案材料搞全搞实。按照省市部署确定日程,在通知推荐对象集中到县报名的同时,配合镇分会落实专人负责准备所需材料,扶贫协会驻会同志更是个个动手,流水作业,反复核对,做到一丝不苟,完整规范,限时完成。再次,注意做好报名后的相关工作。对参加扬州考试的考生,老同志注意随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防止回潮,做到在思想稳定上争取主动。掘港镇今年实验和童中才有孩子报考。分会理事长了解到一个同学的爷爷奶奶思想有顾虑,跑了10多里路,到他家里登门做工作,用已经在国华学习并考取名牌大学的事例进行宣传,经过苦口婆心的说服终于做通了工作。

    三是保持常态,把国华招生列为扶贫协会日常工作。国华招生不是突击一阵子办完就算了的事,而是一项需要常年过细做好的工作。每年从春节过后,县扶贫协会就开始逐镇逐学校考察生源及其家庭状况,与生源对象及其家长座谈沟通,不断夯实生源基础。平时,经常保持与国华在校生的正常联系,帮助他们及其家庭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每年学生寒假回来,扶贫协会都要举办新春茶话会,相聚交流,融洽感情,有时还帮他们联系购买回程车票,去车站送行。前几年录取国华的许蕾蕾,家境特别困难,老同志向国华写信反映情况,帮助申请照顾,学校每年春节给她家补助1000元,三年共3000元;为了让小许能与母亲保持经常联系,他们与电信部门协商,为她家免费安装电话;小许的母亲患肝癌,他们商请县红十字会和卫生部门帮其办医疗证;县城一家珠宝店的老板,还先后为她家捐赠慈善款共1.1万元。通过帮助解决家庭困难,鼓舞和激励她的学习上进心。用扶贫协会理事长顾和章的话说,“这些年,我们为国华招生是本着良心做工作,带着感情做工作,含着眼泪做工作的”。

如东县扶贫开发协会 沈伯华

[编辑:高锋]
南通日报社 2009-2010 版权所有 (C) 苏ICP备08106468号 苏新网备2010048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816 传真:0513-85118816 邮箱:zgnt@ntrb.com.cn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