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色期刊”的一点体会
近年来,结合农村帮扶工作的实际,对每期《中国老区建设》、《大江南北》、《铁军》红色期刊中,登载的党和国家的有关扶贫政策,老区农村扶贫工作的有关经验做法等,认真进行了阅读。其中有关发扬传承老区精神,进行扶贫帮困、发展农村经济,增加低收入农户的经济收入等重要文章,读来使人感到振奋,不断催人奋进。在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如何使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传承弘扬老区精神,尽最大努力做好老区开发、扶贫工作,是镇“两会”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学习传承老区精神,不断促进农村帮扶工作的有效开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学习老区精神,充分认识做好农村帮扶工作的重要性。
今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前,中国人民为了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通过国共合作,组织全国军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八年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全国抗战胜利。回顾抗战历史,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经过艰难困苦、英勇顽强的斗争,创建了一块又一块的革命根据地,为夺取抗战的彻底胜利创造了条件。重温有关纪念抗战的文章,再现了当年抗日根据地军民与敌斗争的场景,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当时的战斗之残酷,环境之艰苦,生存之艰难,牺牲之惨重,是中华民族近百年来所罕见的。70年后的今天,我们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经过社会主义时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开放,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加强,国家日益强盛,人民过上了和平幸福的生活。但是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别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尤其是一些革命老区和山区边远地区还处于较为贫困状态,就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农村还有许多贫困户和低收入户,通过学习,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农村扶贫解困工作任重道远,弘扬老区精神是时代的需要,只有传承发扬老区精神,坚持不懈地做好农村的扶贫开发和帮扶工作,才能实现全面小康,农民群众才过上幸福生活。
二、发扬老区精神,尽力做好农村帮扶工作。
在抗战时期形成的革命老区,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老区的艰苦奋斗,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前仆后继,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精神,仍然是我们今天做好老区农村扶贫解困工作的精神动力。结合农村帮扶工作的实际:一是要充分利用好有关帮扶政策。根据区“两会”关于抓好产业化开发项目扶贫的要求,每年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落实1-2个重点农业发展项目,向上申报,争取一定的扶贫资金,采取重点帮扶;由农业项目带动本村的贫困户,低收入户实现增收。二是积极筹集扶贫资金。按区“两会”要求,每年,镇“两会”向社会有关单位捐资不少于5000元,帮助在校的贫困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同时每年还通过社会有关单位赞助,征订100份《关工周报》无偿增送给中小学生阅读,帮助他们增长知识,使他们能够成才。三是积极做好老区招生。为帮助农村学生学有专长,每年镇“两会”在中考开始时,及时到校宣传老区招生工作的有关政策规定,通过学校推荐,选送中考未录取,家居农村且经济条件差的学生到海安双楼职业学校、上海崇明技工职业学校学习培训,完成学业后,及时安排他们就业,帮助农村困难家庭走出困境。在老区精神的鼓舞下,通过各种形式的帮扶,使农村一大批贫困户、低收入家庭先后脱贫,走上致富之路,为农村实现小康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弘扬老区精神,积极做好服务工作。
大力弘扬老区精神,积极做好有关服务工作,是镇“两会”工作的重要方面。在大力弘扬老区精神,积极做好服务工作方面着重做了以下工作:一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对列入重点帮扶的农业项目,做到经常到项目经营所在地,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做好跟踪服务,尽力帮助项目承包人解决有关问题,使帮扶项目能够健康发展。二是搞好农业技术培训工作。积极协助农技部门,搞好农技知识培训,为种养殖大户提供技术指导服务。三是征订好“老区期刊”。每年在征订“老区期刊”时,采取集中时间,实行划片征订,积极上门服务,确保全镇范围内应征订的单位实现全覆盖;并利用上门征订老区“三刊”的有利机会,及时宣传老区精神,使老区精神不断发扬光大,为做好农村帮扶工作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学习传承弘扬老区精神,不仅是时代的需要,更是指导农村开展扶贫开发的需要。我们要在区“两会”的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党和国家有关扶贫政策的指引下,紧紧依靠社会力量,不断使农村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成效。
( 二甲镇“两会” 吴海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