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县南莫镇老区办 严德本 周达兴 印玉文
有着“江苏的河姆渡”美称的5000年青墩新石器遗址被史学界称誉为“江海文明的源头”。地处青墩新石器遗址发祥地、荣获省、市小康示范村称号的南莫镇青墩村被美称为“江海第一村”,而带领村民鼓钱袋、富脑袋的村民主任钱勇,则被父老乡亲昵称为惠农致富的“第一社长”。
钱勇,男,海安县南莫镇青墩人,1973年5月出生,大专学历,党员,现任南莫镇青墩村村民委员会主任、青墩村绿色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行为。2012年,创业有成的钱勇上任村委会主任后,就把改善村里的生产、生活环境记在心上,抓在手上。他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深入村组农户,蹲在墙角与村民聊天,深入田地帮村民收割。每逢村民对他说:“你休息一下,我们自己干就行了”。他总是这样告诉村民:“我也是个‘农村娃’”。春耕时节,他在田间地头与村民共同劳作;麦收季节,他参与做好秸秆禁烧工作。通过与村民面对面、心贴心交流,他很快融入到农户的生活生产之中。对于村民提出的危桥维修、村道铺设、硬质渠疏浚等问题,他与村委一行人一起多方筹集资金,积极向上争取,组织村民自筹等,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终于解决了问题。修建了1座桥涵,铺建2.4公里村道,疏浚了10条硬质渠,清理沟渠杂草垃圾,同时建立了村组治安网络,所有这一切都在群众的心里留下了良好的形象。通过在一线的接触,务实的服务,他在更大范围了解了村情民意,增长了农业生产知识,得到了村民的认可。
钱勇深知:作为一名村官,使群众的“钱袋富”才算是尽责尽力。他想通过发展高效农业来让自己村里的村民有一个增收的机会,也好实现自己回报家乡的愿望‘他不仅这样想,而且坚持这样做。
万事开头难。要想打破当地群众那种传统农业的习惯又谈何容易?在流转土地的实践中,他使出浑身解数引导群众发展高效农业,但仍有部分群众对他抱怀疑态度,说他是纸上谈兵。有的甚至说,有本事你种试试。钱勇冷静下来:农民是最讲实惠的。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他决心通过自身的创业实践来说服他们。在经过市场调研、项目论证后,他决定兴办高效农业项目,于2012年8月领办了30亩的青墩绿色蔬菜示范园,示范园内建有15个钢架大棚,主要种植毛豆、黄瓜、香菜、西瓜等高效农业品种。
“科技是佛,谁拜谁受益!”这是钱勇感受最深的一句话,也是他时常要求合作社村民学用农业科技的温馨提示语。自从创办了示范园后,他就一心拜市农技专家为技术师傅,一年花20天到农学院进修,请市农技员当“田保姆”,自己贴身跟在后面学,扑在园里干,成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土专家。从幼苗栽植,到点花,喷药,拉丝吊架等,他都掌握生产技术要领,真正成了行家里手。他坚持早上第一个到园里,挨个大棚看一遍,看有无病苗虫苗;傍晚还得挨个大棚查一遍,看大棚门关没关实,迟了就在田间临时宿舍里住,兼看管防盗。在销路上他主动与南京、无锡、苏州等地的蔬菜市场签订了销售合同,实行定单销售,目前,产品供不应求,经济效益不断攀升。在他的引导和帮助下,部分村民也开始种植大棚蔬菜,渐渐地大棚蔬菜正成为青墩村特色产业。青墩村绿色蔬菜示范园不仅为农业增值提供了范例,也吸纳了当地部分留守老人、妇女就业,在示范园内农户不仅可以学得技术,而且每月还有五六百元左右的工资,在当地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随着村里种植业不断壮大,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做大做强“一村一品”品牌,他又投入近100万元创办了海安青墩绿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组织成员蔬菜种植;组织采购、供应成员蔬菜种植所需的农业生产资料;组织销售成员种植的蔬菜;为成员提供蔬菜种植技术培训、交流及信息咨询服务,走产、供、销相结合的路子,积极打造“青墩”牌绿色蔬菜品牌,做足做好农副产品深加工这篇“带民富裕”大文章,让更多的农户得到实惠。同时,他捐出“文化善款”,建立村“农民书报亭”,让农民富脑袋,学科技,踏上智力致富的金光大道。
天道酬勤。近几年来,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村官风采。他领办的青墩绿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也引起了省、市、县关注,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人们坚信:在惠农致富的“第一社长”带动下,青墩人只要敢想敢干,适应市场潮流,青墩村一定会前程似锦,取得更大的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