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南通新闻 - 视频 - 乐活南通 - 娱乐 - 政法 - 互动 - 图片 - 小记 - 楼市 - 汽车 - 生活 - 专题 - 南通论坛 - 通网家园 - 数字报纸 - 手机报纸 - 设为首页
网站首页 老区新闻 扶贫开发 党的关怀 光荣历史 今日风采 组织机构 基金公示 调查研究 网站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 调查研究 >> 正文  
放手让老百姓自己“造饭碗” ——海安县南莫镇精准发展农村家庭工坊业扶贫致富的调查与思考
2016-06-08 16:30:44     来源: 南通网      前往论坛讨论

苏中革命老区海安县南莫镇地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五千年青墩新石器遗址福地,辖有土地75平方公里、16个行政村、6万多人口,素有“农村民营经济之乡”美称。自擂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鼓以来,南莫镇坚持以“三严三实观”为指导,以“全民创业,万众创新”为号召,积极组织本地农民发展家庭工坊,科学地把一产、二产、三产有机叠加成“第六产业”,精准地把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有机结合起来,放手让老百姓自己“造饭碗”,努力建设农村家庭工坊业,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促进农民在家门口创业就业、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一、基本做法

发展农村家庭工坊业是南莫镇党委、政府顺应全民创业大潮流与依据本地实际情况大胆探索的富民之举,没有任何现成的模式与经验可借鉴。但是,由于他们始终坚持以富民强村兴镇为宗旨,因而,在实践中摸索出了行之有效的寻找好项目,打造经济增长点的好做法:

(一)依据农民特点办项目。南莫镇充分考量农村实际和“洗脚上路”的农民的个性特点,坚持从实际出发,精准发力,推动发展家庭工坊业项目,稳健地实现量的扩张,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增长点。归结起来,南莫镇农村家庭工坊项目选择集中在七个大类上:

一类是占地不太大,大致在300平方米左右;

二类是投资不太多,初期投入5万元左右;

三类是劳动密集型,以有效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四类是链条不太长,搞一至两道工序为宜;

五类是工艺不太复杂,一般搞初加工或粗加工,专注做中间产品;

六类是市场风险不大,重点考虑到农民承受能力较弱的实际;

七类是无污染和不扰民。如南莫镇兴南村的电脑绣花项目、南莫村的缝纫加工项目、严马村的藤条家具加工项目等,就大体具备这样几个特点,因而发展比较顺畅,形成“一村一品”经济特色。

(二)发掘地方潜力上项目。南莫镇坚持眼睛向内,不等、不靠、不拖延,把能搞起来的就先搞,搞成功了八大类型家庭工坊业:

一类是传统特色型。如棒针编织是南莫有名的传统工艺。大厂改制后,基本都在农村家庭分散加工,带动三千余名留守妇女从事外贸棒针编织。

二类是资源利用型。南莫镇注重本地农村的许多要素和资源进行利用,加工本地特色的农副产品,促进农业资源的工业化和效益最大化。南莫镇沙岗村的许多农户发挥养殖业优势,搞香肠、咸肉、猪头肉等肉制品加工,并置办大型冰柜贮藏,瞄准市场行情,看好时方才出售。沙岗猪头肉还被评为江苏特色菜肴,央视七台作了专题推介宣传,形成了品牌效应。

三类是农资加工型。如“桑蚕大村”砖桥村的不少农户上马“自动控制”育蚕设备,每年出售十万余张小蚕,张种增收80多元。

四类是设计创意型。如兴南村的家庭居室装饰设计和窗帘装饰业,由于其独到的加工技艺和优良的售后服务,得到用户的青睐,被誉称为“居家装饰第一村”。

五类是能人“双带”型。如黄陈村的“水产养殖业”,就是得益于一个40多岁的水产养殖土专家,带着100多户村民一起干,打造出千亩圩田养蟹专业村、万亩鱼虾养殖基地,还注册了“青墩牌”青蟹商标,去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8万元,村营经济在这方面也收入30多万元。

六类是返乡创业型。南莫镇大兴“筑巢引凤”工程,引导100多位在外能人返乡办实业,走上从做伙计到当老板的致富大道。

七类是电商购销型。南莫镇紧抓互联网+的微电商热契机,大力扶持十多家小微电商,促销本地特产,购销“江海名品”,形成“买市场,卖市场”效应。兴南村中年农民刘志依托女儿在无锡的电商总店,分销20余种小商品,海安申通物流专门为其开发运营车次。

八类是加工、维修型。南莫镇推动建成苏中汽修基地,形成大中型拖拉机、收割机维修中心。同时,众多五金、无线电、电动车、家电维修业也形成固定与流动特色,发挥了贴近服务优势。

(三)统筹协调发展兴项目。近年来,中央1号文件都把家庭工业与乡镇企业、乡村旅游并列,给它以应有的合法地位。这对于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推动以工带农、发展农村民营经济、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和增收致富意义十分重大。南莫镇善于利用、抓住这一“国家机遇”,有效开辟三大新途径,多争取项目,多拉动项目。

第一途径:拉动城镇二、三产业配套项目。主要搞成功的是生产大工业各类配件,拉长产业链;大中企业没有精力或附加值低不愿生产的分散给家庭生产;组织搞好商贸流通企业带动的产品加工项目与生产服务业的有关项目。如南莫镇西部的三个村的百余家小炼铝工厂经过革新后,产品供不应求,创造了数百个年收入百万元富裕户。

第二途径:农村龙头企业分散加工项目。南莫镇通过组织家庭工坊实行订单生产,不但领办了家庭工坊,也培植了龙头企业的发展基础。在南莫镇扎根的无纺布制品,就是通过龙头带动,从外面拿回大订单,让农户家庭分散加工,企业集中整合包装的。

第三途径:村企挂钩结对帮扶项目。这样做,有利于县、镇办企业和农村家庭工坊实现多赢。

(四)招商投资广找项目。南莫镇开放视野,求真求实,积极在更宽广的领域和范围谋求农村家庭工坊业的更大发展,扎扎实实地实施了四大措施:

一是搞产品协作和来料加工。利润虽低一点,但钞票来得快,聚少能成多。

二是盯紧市场需求,快捷生产供给。城乡市场只要有需要,就迅速组织加工,进而通过家庭工坊不断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来。

三是寻求与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的互利协作。迈出双脚,就能找到门路。

四是接受外界辐射。南莫镇积极利用相近地缘、相亲血缘、相连利益的关系,接受辐射影响和互动发展。南莫镇的藤器家具加工业就是受临近的姜堰市的影响逐渐发展成规模的。

二、主要成效

南莫镇发展农村家庭工坊业经济取得的成效十分明显:

一是形成了一批创业群体,致富了一批农村家庭。

南莫镇发展农村家庭工坊业仅先于“家庭农场”两、三年,但一直呈现加速态势。到2015年底,全镇拥有3000多户,成为企业的有100多家,生产、加工三、四十个品种。服饰加工已成为家庭工坊业集群。南莫镇兴南村平均每5户就有1户办家庭工坊,平均每7人就有1人当老板。70岁以下的老人都在搞加工赚钱,实现100%转移本村劳动力,还吸纳了200多个外来从业人员。兴南村支书蒋士根说得很形象:“小发财靠机遇,大发财靠水平。我们将在起步发展、集聚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推动量的扩张迅速向质的提高上升级发展,努力形成群体经济。”

二是带动了第三产业发展,解决了农村劳力就业。

南莫镇发展农村家庭工坊这种“草根经济”,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有效拉长、加大、加宽农业产业链条,有效地把许多农民转变为工人,把打工经济转变为创业经济,有效地改变了农民收入结构,加快了致富步伐。

近年来,全镇新增工商户2618家,工业用电开户2000余家,同时带动了餐饮业、农家乐、物流业、小超市的蓬勃兴起。如兴南村、南莫村的许多家庭缝纫加工,按理说不上规模是不合算的,可事实并非这样,他们几家合请质检员、保全工,产品完全符合订单要求,每台电动缝纫机正常创利在1.5万元。彰显了家庭工坊业的特别魅力。外地100多位在南莫高中陪读孩子读学的妇女机动上班拿工资,不仅不要掏腰包花一分钱租房、吃用费,每年还赚回万把元收入带回家。

三是节约了建设用地,保障了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现实中,大工业及园区只是“星星点点”,而南莫镇的家庭工坊却是“繁星满天”。

今年一季度,南莫镇新增个体工商户89家、家庭工业企业29户,完成注册资金九千余万元。而这些家庭工坊并没有占用土地面积指标,而是充分利用农村闲置资源,把闲置的撤并学校后的空房,以及自家厨房、猪鸡舍、废弃苗塘等都充分利用了起来。更为有价值的是,家庭工坊不受宏观调控的影响,老百姓把自己口袋里的钱,包括亲戚的、朋友的钱都拿出来做发展本金,同时,充分地把今日农村的通水、通电、通路、通网络等等的有利外部条件都利用了起来。更为重要的是,兴办家庭工坊使农民主动接受工业文明的熏陶,强化了农民的市场、经济、法律等一系列新理念,使农民的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大幅度提高到新水平。

三、几点启示

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一个新型的生产形态将崛起,改变人们未来的生活。

南莫镇以致富民众,敢为人先的精神,精准践行“三严三实观”,发展农村家庭工坊经济走在了新农村建设的前列。尽管目前还有着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但其实践仍给人们带来许多启示。

第一点启示:家庭工坊经济富有“草根经济”生命力。

南莫镇的农村家庭工坊业之所以发展得多、快、好、特,关键在于“草根经济”的魅力。从领导层面上看,领导者克服浅近的功利主义,更新政绩观,明智地选择了最佳的富民大账,既重项目,又重民生;既富财政,又富民生,使百姓创业活力竞相迸发。从老百姓层面上看,自主创业,财源滚滚,眼热心动,更自觉地追求人生创业梦,聚力实现家庭工坊业小挂大、新依老、强带弱、销带产、“滚雪球”式的发展,尽展“双强引领创业,发进助推创业”的风采。现实中,农民自己创业,自主兴业,自负盈亏,自担风险,都特别较真,很会算计,成功几率较高。

第二点启示:放手让老百姓自己“造饭碗”最具有“创业经济”实惠。

南莫镇发展家庭工坊业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放水养鱼,农民搭台,农民唱戏,政府扶持,民办民营”,让老百姓自己“造饭碗”,自己当老板,不仅创造出实惠的“老板经济”,自己率先发了财,还创造出了大批就业岗位,带动了别人走上致富路,真正应验了一句老话“三富夹一穷,要穷不得穷。”让众多村民眼热心动地往富人堆里钻,真正使“全民创业”、“户户创业”奔小康成为现实。

第三点启示:因“家”制宜拓宽增收渠道富有“农村民营经济”活力。

从南莫镇的家庭工坊业发展,人们可以看到:家庭居室不仅“宜居”,而且“宜业”。不少家庭工业作坊,门前设摊甩卖产品,屋内“别有洞天”——门里头就是各有绝活的生产作坊。还有不少人白天在工厂上班,晚上灯火通明在家忙家业,大家都把心思用在自家产品的创新和发展上。这有效地催生出农民创业致富的创业风气、创业文化。它虽无形,但威力巨大,深深植根于本地民众之中。

当然,发展家庭工坊经济,决不能重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覆辙,决不能违章乱搭乱建,一定要坚持在规划优先,环保第一的原则下,支持农民利用家前屋后300平方米的地皮搞临时性设施,适度调整、置换、综合开发空闲宅基地和废弃杂地,鼓励建新拆旧,建设家庭工坊集聚区,培育家庭作坊壮大成小微企业后入驻创业园区,绝对不能以牺牲优美乡村环境为代价。 (海安县南莫老促会课题组 严德本 印玉文 徐兵)

[编辑:季肖寒]
南通日报社 2009-2010 版权所有 (C) 苏ICP备08106468号 苏新网备2010048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816 传真:0513-85118816 邮箱:zgnt@ntrb.com.cn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