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南通新闻 - 视频 - 乐活南通 - 娱乐 - 政法 - 互动 - 图片 - 小记 - 楼市 - 汽车 - 生活 - 专题 - 南通论坛 - 通网家园 - 数字报纸 - 手机报纸 - 设为首页
网站首页 老区新闻 扶贫开发 党的关怀 光荣历史 今日风采 组织机构 基金公示 调查研究 网站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 今日风采 >> 正文  
三位理事长 一颗爱民心
2016-09-23 10:14:49     来源:      前往论坛讨论

——记江苏省启东市三位镇老区开发促进会理事长张家其、郁文明、高飞昌的事迹

在江苏省启东市各镇乡,活跃着一支由老党员、退休老干部组成的社会团体,多年来,他们以深厚的感情热爱这项事业、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投入这项工作、以不计得失的心态支持老区建设,为老区人民真心办实事、热心做好事、倾心解难事,为党增了光、为政府分了忧、为革命老区办了事、为老区人民尽了心。他们不计名利,不讲待遇,甘当服务老区的志愿者。在这其中,一些老同志退而不休,余热生辉;有的为了一个项目的落实多次往返奔波、反复组织协调;有的骑着自行车、电瓶车进村入户,持续数年扶贫帮困;有的疾病缠身,卧病在床,仍然坚持工作。老区干部群众从他们身上感受到党和政府对老区的关怀,老促会的工作成果受到老区人民的赞扬,得到党和政府的肯定。下面记述的就是其中三位镇老促会理事长的事迹。

北新镇老促会理事长张家其:

在关心下一代中映染夕阳红

7月21日上午,天气十分闷热。笔者驱车来到江苏启东市北新镇采访启东市镇老促会理事长张家其,采访他坚持10年办家庭普法站,抓好学生校外教育的先进事迹。

一来到该镇富民村8组,笔者就被朗朗的读书声所吸引,循声望去,只见路北一幢大楼里一张长桌两旁坐着10多个小朋友,一位中等身材、年逾古稀的老人戴着老花镜正在为孩子们辅导。

老张的妻子任老师见我们到来,连忙将迎上来。为了不影响孩子们学习,笔者就与任老师坐在隔壁客厅先聊了起来。

与任老师交谈中知道:张家其原是北新镇党校专职副校长,长期从事教育工作。2001年1月,他从该镇机关退休以后,参加社会上众多活动,如担任老区促进会理事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等工作。2012年6月,一次偶然的机会,村里的邻居老吴与他闲谈中说起,周围现在有些小学生父母外出打工,他们节假日在社会上东游西荡、甚至惹是生非,发展下去感到忧虑。真是言者无意、听者有心,从而使他萌发了创办校外辅导站,抓好少年儿童普法教育的想法。晚上,当他吃饭时将此想法与妻子商量,当即得到妻子的积极支持。就这样,经过一个月的积极筹备,这年7月,富民村张家其家庭普法站开学,村里有20多个小朋友前来参加学习。

虽说老张家庭经济不算富裕,但为了提高教育质量,他对教育设备的投入却毫不吝啬。10年来,先后投入1万多元,在家置办起电脑、打印机、课桌和大小规格黑板等办公、教育设备。自费订阅《南通日报》、《生命时报》、《报刊文摘》等。同时,老张十分注重教育形式,努力在通俗易懂易记上下功夫。如,交通安全知识、尊老爱幼等内容,老张就编成“顺口溜”、小快板等。如《十五想》,就是围绕交通安全主题,将出行前后需要注意的问题编成“顺口溜”:“出车之前想一想,检查车况要周祥,马达一响想一想,集中思路别乱想…..”交通安全警句:“生命只有一次,平安伴君一生”等等,颇受小朋友们喜爱。老张经常自己化钱为孩子购买画册、书籍。2012年1月,他偶然从一本挂历上看到《弟子规》、于是,他不顾腊月天寒地冻的天气,乘着公交车驱赶30多里来到县城新华书店,拿出150元为15个学生每人购买一本《弟子规》故事书。2014年6月20日上午,他又冒着炎热的天气赶到新华书店,化了75元钱为每个学生买了一本《三字经》彩绘本。每当夏季来临,老张还将法制教育内容编成三句半、对口词、小演唱、相声等文艺节目,与小朋友们一起排演,参加“七彩夏日活动”,向他们的家长、村民们汇报演出,努力拓展受教育领域,增强居民法制观念,因而深受当地干部群众的好评。

说起思想道德教育,张老师还走出课堂,帮扶社会上折翅雏鹰。任老师笑着告诉我们这样一件事:前几年,本村的小张父母离婚,父亲一直在外打工,他和年老的祖母一起生活,使之情绪较为低落,经常停学在家,后来还染上抽烟、喝酒等不良习气。去年10月,老张多次上门找这个孩子谈心,劝其不要自暴自弃,并语重心长的对他说,每一个人的人生道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自己还年轻路长,现在当务之急就是在校好好读书。同时,他又找其奶奶商量挽救孩子的方案。经过老张多方努力,终于使这孩子迷途知返,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继续求学,后来成为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据了解,通过老张的普法教育,当地先后有15个孩子曾在社会上游手好闲,现在完全摒弃了赌博等恶习,也不进网吧,都在学校安心学习。

老张在给孩子们讲述法律与道德的同时,坚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2013年8月,本村小杨的父亲精神失常,母亲离婚嫁人,祖父祖母又体弱多病,这使正在上小学六年级的她陷入困境,正准备辍学。老张闻讯后找到小杨,耐心开导劝其继续上学,接着拿出自己的150元钱给予救济。同时,他还四处奔波,最后与当地一家蔬果种植大户蔡老板联系,支持小杨家4只小山羊发展家庭副业。现在家庭经济有了好转,小杨已上初二读书。提起老张,这孩子常常激动得热泪盈眶。

“哎呀,都是一些应该做的小事么,讲起来让您见笑了!”随着爽朗的笑声,老张上完课走进了客厅。他接着动情地说:“我是一个农家子弟,要不是共产党的领导,哪有我张家其的今天?因此,我从入党的那一天起,就决心听党话,跟党走!再说,现在我俚夫妻俩都有退休金,过着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在我有生之年能为孩子们一点有益的事,这也是我一个老党员的心愿与追求!”

合作镇老促会理事长郁文明:

在精准扶贫中无私作奉献

今年7月15日,启东市老促会在合作镇召开全市扶贫工作现场会。听了该镇两个项目单位的经验介绍,现场参观了被扶持的六个贫困户,与会代表感慨万分。他们不仅高度评价项目单位的扶贫工作,更对镇老促会理事长郁文明多年来一直全身心扑在扶贫工作上赞叹不绝。

郁文明今年已经76岁了,在乡镇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也已经10多年了,按理说,他早该安居乐业,享受天伦之乐了,可是他偏偏不想那样生活,在乡镇老促会的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16年,特别是近几来,他接手扶贫帮困工作后,他更是尽心尽力地为贫困户服务。每年,他都坚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精心挑选科技含量高、产品前景好、带动能力強的企业作为扶贫载体。启东市锦荣种植合作社、南通启吾农产品有限公司不仅具备以上条件,两个主要负责人还有高度的扶贫意识,单位的合伙人、镇党委政府、村支部都非常支持。他觉得这两个项目都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于是,就把他们推荐给了市老促会。扶贫项目有了,仅仅解决了扶贫的载体问题,究竟用什么办法才能较大幅度地增加贫困户和低收入户的收入呢?他与项目单位负责人多次深入基层干部群众中听取和征求意见,经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并通过四个方面的评估论证,觉得养殖特别是养猪养羊是个好办法:一是贫困户和低收入户半数以上都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中大多数人身体尚可;二是村里田间地头、沟河宅边青饲料多多,地里的庄稼收获后,许多桔杆还可以利用,全村可以说是一个天然的牧场;三是许多农户都有旧棚旧舍可以利用,不用化多少钱,稍微改造一下,就可以用来养猪养羊;四是养猪养羊周期短,见效快,风险小,只要身体上没有大的问题,每家每户都可以养殖。他把这些想法与村里领导和市镇两级老促会作了汇报,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市老促会为两个项目单位资助了8万元扶贫基金。他们扶持的40多户贫困户和低收入户都选择了养猪养羊,最少的有五、六只,最多的有20多只。项目扶持起来后,为了让这些猪羊健康成长,确保年底这些贫困户和低收入户都能脱贫致富,郁文明还积极提供各种优质服务,不仅多次帮助他们培训,还和兽医一起,走村串户宣传防病防疫知识,帮助打防疫针,有的养殖户猪羊病了,及时给予治疗。7月下旬,启东连续多日下大雨,郁文明在家里坐不住了,他想到曹家镇村顾卫国、王志祥、施凡良等几家养羊户养的羊比较多,且都是低棚养羊,一旦棚舍进水,羊容易得病死亡,就与项目单位负责人一起,骑着电瓶车,披着雨披,冒雨到这些户头调查察访,果然发现他们养的不少羊果然泡在水里,其中一部分羊已经糜靡不正。郁文明立即帮助叫来了兽医,有病的给予了治疗,没病的进行了防疫,还与项目单位的同志一起,帮助这些户头改造棚舍,把一个个低架棚改造成高架棚,从此以后,他们的羊再也不用担心下雨了。一次,他到一户养羊户家察看羊舍时,不小心摔倒了,小腿摔成了骨折,疼痛难忍,但仍然一瘸一拐地坚持来到他家,直到把改造羊舍的方案落实到位才放心的离开。

王鲍镇老促会理事长高飞昌:

在关注弱势群体中余热再生辉

  

在启东市王鲍镇,只要一提起镇老促会理事长高飞昌,凡是熟悉他的的人,都赞叹不绝:孩子们说他是一个慈祥的爷爷,老百姓说他是我们老区人民的“活菩萨”,特别是贫困户更是对他刮目相看,说他是我们穷人脱贫致富的“保护神”。其实老区人民的这些评价一点也不过份, 10多年来,为了老区人民过上好生活,为了让贫困家庭的学生上得起学,他做了许多默默无闻的工作。今年9月,他被南通市老区开发促进会评为老区建设先进个人。去年11月,被中国关工委、中国文明办授予“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

2005年9月,做过多年乡镇一把手的高飞昌,在乡镇配套改革中提前离岗退养,当时,有好几家企业找到他,承诺高薪聘请他出山做企业的顾问,但他没有心动,可是当王鲍镇党委主要领导让他接手老区开发建设理事会的工作时,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了。他觉得,自已不仅土生土长在老区、就职于老区,有较多的人脉资源,更重要的自己长期在领导岗位工作,对本乡本土情况比较熟,现在自己退休了,时间宽裕了,与群众接触的机会多了,距离更近了,可以静下心来集中精力为老区群众做些实事、办些好事,何乐不为呢!

为了迅速打开局面,高飞昌利用其影响力,动员一批老同志加入了老促会队伍。截至目前,在高飞昌的发动和倡导下,王鲍镇老促会的网络覆盖全镇20多个村,“五老”志愿者队伍也从2005年的50多人扩大到现在的300多人,并村村建起了王鲍镇老促会分会。

王鲍镇是革命老区,经济相对落后,贫困人群相对集中。为了让老区人民、特别是贫困户和低收入户有一个较大的增收幅度,高飞昌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先后通过基金扶持、赠送良种、能人帮带、企业资助、社会慕捐等方式,使一大部分老区人民摆脱了贫困的家境,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特别是他通过培育扶贫载体带动一方百姓脱贫致富的事在当地传为佳话。庙桥村村民倪忠辉很有科学头脑和市场经济意识,2011年他种植的一亩多“双胞山药”,亩产达近万元,当时他很想把种植“双胞山药”的规模扩大,但苦于缺少资金和土地,只能在自己的亩把地上小打小闹。当时在老促会的高飞昌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专程到倪忠辉的所在村调研,在调研中他发现,该村是一个经济薄弱村,全村贫困户和低收入户比较多,而倪忠辉不仅勤劳肯干,敢于吃苦,还有诚实可信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如果把他扶持起来,不仅有较强的榜样示范作用,还可以带动周边的贫困户和低收入户脱贫致富。于是,他把扶持倪忠辉致富的事放到了镇老促会的议事日程。扩大规模首先要解决资金和土地问题,为了帮助倪忠辉争取资金,高飞昌多次到市老促会、科技局、农委等部门,帮助他注册商标,申报项目,先后为他争取到10多万元项目资金。还多次到庙桥村,同村干部一起,做周边群众的工作,把他们承包的100多亩土地流转给倪忠辉。从那以后,在倪忠辉的致富道路上,处处都有高飞昌的足迹。他开办农资门市,高飞昌为他提供玉米、黄豆、棉花、香芋等良种;他编写农作物栽培技术资料,他帮助翻印免费赠送给周边的农户;倪贵辉给农户宣讲辅导,高飞昌为他搭台主持会议;每当销售上遇到困难,他通过网络关系和亲朋好友为他牵线搭桥。在高飞昌的的帮助下,经过市镇两级老促会的积极扶持,倪忠辉开始富了,近几年来,每年都有30至50万的收入。他不仅成为启东市的科技示范户和致富典型,更重要的他还扶持和带动周边1000多个农户脱贫致富。

扶持倪忠辉,脱贫一批人的事迹可赞可叹,更为可贵的是,近几年来,他还帮助许多家庭贫困无奈失学的孩子圆了读书梦。去年7月,久东村8组陈添龙家遭遇了不幸,父亲被确诊为罕见疾病——黑色素肿瘤,为治病不仅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而且还欠下了巨额债务,陈添龙初中毕业后也因此无法继续求学。得知小陈家的遭遇后,高飞昌马上找到陈添龙,询问他愿不愿意继续读书。了解到小陈求学的心情十分迫切时,高飞昌一面与乡镇领导组织捐款,一面与启东市老促会联系,恳请老促会予以救助,为孩子联系对贫困学生学费减免比较多的的学校。7月8日,陈添龙顺利拿到了海安黄桥老区人才培训中心的入学通知书,市老促会的2000元扶贫基金和他组织的5950元捐款也先后送到了小陈家中,濒临失学的陈添龙终于重返课堂。

新桥镇村的郭燕燕也是高飞昌帮助过的学生,这个苦命的女孩父亲早已过世,母亲是残疾人。高飞昌几次到她家里看望,帮女孩办好了去黄桥老区人才培训中心的手续,还亲自给学校打电话,希望作为特困生照顾,并安排勤工俭学岗位。燕燕上学的时候,高飞昌还从自己的口袋里掏了500元钱塞给了她……。2016年8月,大生村26组龚诗盈、更生村22组何帅龙家中都是因病致贫,为了治病债台高筑,高飞昌了解到他们家的情况后,多次向市老促会汇报,经市老促会与慈善基金会、南通市老促会和黄桥老区培训中心商量,给予2000元扶贫助学款,两年一万元的生活费予以全免。 高飞昌常常说:“对贫困家庭来说,这些孩子就是未来的希望,帮了一个,救了一家,所以我们累点烦点没关系,千万不能让一个贫困家庭的小孩失学。” 2005年以来,在高飞昌的牵线搭桥下,王鲍镇先后有50多名名贫困学生得到了救助。

作者: 沈晖 徐守祥

[编辑:高锋 实习编辑周嘉旻]
南通日报社 2009-2010 版权所有 (C) 苏ICP备08106468号 苏新网备2010048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816 传真:0513-85118816 邮箱:zgnt@ntrb.com.cn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