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南通新闻 - 视频 - 乐活南通 - 娱乐 - 政法 - 互动 - 图片 - 小记 - 楼市 - 汽车 - 生活 - 专题 - 南通论坛 - 通网家园 - 数字报纸 - 手机报纸 - 设为首页
网站首页 老区新闻 扶贫开发 党的关怀 光荣历史 今日风采 组织机构 基金公示 调查研究 网站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 今日风采 >> 正文  
周小松:“80后”“草莓土专家”
2017-02-23 15:26:17     来源: 南通网      前往论坛讨论

海安县老促会李堡镇分会 吕子贵 李勤明

近日,在富民强企奔小康“走帮服”活动中,我们发现江苏省海安县李堡镇三里村11组的“80后”周小松的草莓种植农场,就与他聊起了家常。

  见到周小松时,他和妻子王加平正在草莓园里整理货源,棚内一片绿意,温暖如春,一股香甜气息缓缓袭来,沁人心扉。绿叶映衬着白色的小花,娇嫩欲滴的草莓挂在绿叶中,十分惹眼。“这批草莓是南通几个超市定的货,得赶紧整理好发走,这两天来采摘草莓的客人又多,周末更是人气爆棚。”周小松高兴地说。

  提到种草莓,周小松告诉我们,他以前外出打工时,有位老师傅家里有个大草莓园,收入不错,周小松看着很心动,于是他经常去玩,一来二去,老师傅也告诉周小松一些种草莓的经验。2012年,周小松怀揣创业的梦想,返乡搞起了草莓种植。

  起初,周小松在家前屋后开辟了2亩地,买来1万多根草莓苗,细心栽培,满以为学到了种植草莓的真经就可以大获丰收。可是一场大雨,让田里的草莓苗全部淹死。周小松不甘心,他上网查资料,再买苗,再试种。周小松介绍说:“刚开始几年,由于对草莓的品种、栽培技术都不懂,我就买了辅导书,边实践边学习,还打了很多电话向有经验的人取经。自己开车去浙江、南通等地,只要看到长草莓的,就停下来,找人家聊天,向人家取经。这过程中也碰了不少钉子,但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

  如今,周小松已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草莓土专家”。从土壤改良,到良种引进,再到种植实践,每年都在积累经验,每年都在创新提高,挑选苗种,锄地栽苗,松土施肥……样样精通。他的草莓园也在逐年扩大。去年,他又在该镇万隆广场西侧流转闲置土地60余亩,建起了“小松草莓种植农场”。同时请当地农民和失业人员10余人进入草莓种植农场务工。

  要种就种绿色生态、放心食用的草莓。带着这样的朴素情怀,周小松不惜投入比别人多几倍的成本,下定决心要打造一个“绿色草莓”的金字招牌。

  在聊天时发现,我们一群小蜜蜂在草莓间“嗡嗡”飞舞,不时落在草莓花蕊上授粉、采蜜,就好奇地问他,现在哪儿来这么多蜜蜂?周小松指着不远处的蜂箱说:“这些蜜蜂是我专门‘请’来‘打工’的。冬季种植草莓,通过大棚可以解决温度问题,让草莓出苗开花,但冬天百虫蛰伏,花儿无法授粉,草莓就‘难产’。种植草莓,蜜蜂授粉至关重要。”周小松介绍,他采用“蜜蜂+大棚”种出的草莓比普通种植至少提早了20天左右上市,而且畸形果率下降了30%以上,草莓亩产量比人工授粉增产了20%,亩产可达4000斤左右;采果期可从当年10月底一直延续到第二年5月。由于果子色泽鲜亮,肉质肥嫩,香气怡人,一上市就成为市场的抢手货,吸引了众多市民、经销商前来采摘、订购。

谈到未来草莓种植园的发展,周小松信心满满:“今年,我想将种植规模扩大到百亩,品种也要实现多样化,要研究更早上市的草莓品种,相信再有个一两年的发展,到时候条件具备的话准备举办‘草莓节’、‘吃草莓大赛’等活动!”

[编辑:高锋]
南通日报社 2009-2010 版权所有 (C) 苏ICP备08106468号 苏新网备2010048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816 传真:0513-85118816 邮箱:zgnt@ntrb.com.cn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