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南通新闻 - 视频 - 乐活南通 - 娱乐 - - 互动 - 图片 - 小记 - 楼市 - 汽车 - 生活 - 专题 - 南通论坛 - 通网家园 - 数字报纸 - 手机报纸 - 设为首页
网站首页 老区新闻 扶贫开发 党的关怀 光荣历史 今日风采 组织机构 基金公示 调查研究 网站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 今日风采>> >> 正文  
舞出美丽 绽放精彩
2017-06-01 15:08:32     来源:      前往论坛讨论

——如皋老区第二届广场舞大赛侧记

为进一步增强全民健身理念,丰富群众文体生活,助推文化事业健康发展,526日晚,由如皋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体育局、市妇联、市文广传媒集团、江苏有线如皋分公司联合举办的舞出美丽,绽放精彩第二届广场舞大赛在如皋市奥体中心激情上演。1500名舞者,代表了如皋众多文化参与者的一个缩影,也代表了文化所蕴含的精气神,更见证了如皋人追求文化的情感共鸣和享受文化的群情激昂

  广场舞,又称舞之母,源于社会生活,产生在人民群众之中,群众是广场舞的创作者和表演者。随着群众主体意识、参与意识的日益浓烈和广场文体活动的广泛开展,广场舞正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成为城乡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大餐

在如皋老区,广场舞这一民间艺术之花深深扎根于广大群众的社会生活之中,广场建到哪里,舞就跳到哪里。尤其当夜幕降临,广场总会聚集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跟着舞曲节拍,热情欢乐地跳起来。

 

闪耀的灯光下,舞者动感的舞姿煞是养眼。同样吸引眼球的还有舞者身着的服装。15支参赛代表队,15种风格的参赛服,让人目不暇接。人靠衣装嘛。虽然重在参与,但毕竟是比赛,总要比一比的。来自如城街道的一名舞者告诉记者,跳舞首先跳的是一种外在气质

 

舞姿翩翩 “40“90同台竞技

    抢眼的还有一名年迈舞者的花白头发,舞池中,她的一招一式让记者猜不出年龄。下场后,她告诉记者,她叫王美英,今年76岁。累不累?”“再跳两个小时都不累,年轻姑娘小伙也不见得跳得过我。王美英向记者介绍她的从舞履历我退休后就跳舞,这么多年了,快的慢的都拿手。跳舞有好处,你看我,身子骨硬朗着呢。

  

细看各代表队,舞者从“40“90,每个年龄段都有。如此跨年龄的较量,头发花白的王美英毫不怯场,她说自己虽然来自农村,第一次当这么多人面跳舞,就是要跳出农村老年人的风采,鼓动更多农村老年人上广场、跳起来。

 

台前幕后 练功只为8分钟亮相

  上场、表演、下场,每一名舞者的亮相不过8分钟左右。就为了台上这8分钟,大家都下了一番苦功,每天起早贪黑地练习,只为展现自己最好的状态。石庄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64岁的吴阿姨就是石庄镇代表队的舞者之一。吴阿姨说,能代表石庄镇参赛,是因为自己有大赛经验。前几年,市里组织城乡文化互动镇镇文化结亲以及首届广场舞大赛,我都露了两手。这次广场舞大赛,自然少不了我的份。尽管如此,吴阿姨在排练中还是不敢掉以轻心。为了全身心投入排练,吴阿姨将自己从家庭琐事中解放出来,带小孩、洗衣服、忙三餐都由老伴儿一手操办。“15个代表队,一个舞台,都暗自较着劲儿。就算不为了名次,我们也要跳出最好水平。吴阿姨说,石庄镇的参赛舞蹈融入了多种旋律、舞步和阵型,全新的编排,全新的元素,让她跳起来着实下了一番功夫。

 

戏里戏外 文化乐活“360新体验

  五月的鲜花绽放古城春天的灿烂,炫丽的舞姿点燃初夏火热的激情。活动中,下原镇代表队的《嗨起来》、如城街道代表队的《超越梦想》、丁堰镇代表队的《中国冲冲冲》、老年大学代表队的《走向复兴》……15支参赛队伍的精彩表演令人心潮澎湃,一浪高过一浪的欢呼声,也折射出文化乐活带来的“360新体验。

广场舞是风靡我市城乡的一项群众性文化活动,以群众参与度高、技术门槛低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2013年,如皋市成功举办了首届广场舞大赛,培养了一大批广场舞骨干,播撒下了广场舞的文化种子。此后的4年间,不管在城市还是乡村,不管是晨曦初现还是华灯初上,皋城大地上都飘扬着动人的广场舞旋律,闪耀着优美的广场舞身影。如皋市文广新局局长孙天骄介绍说,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举办了第二届广场舞大赛,让1500名舞者站到同一个舞台,尽情展现自我,尽享文化欢乐。广场舞大赛只是众多深受百姓喜爱的草根舞台中的精彩一幕。对准群众胃口,调好文化菜谱,戏里戏外让他们唱主角,是我市惠民文化服务的最大亮点。从乡情乡韵城乡文化互动到镇镇结亲、文化串门文化交流互动再到广场舞大赛……如今,这种没有围墙的草根舞台已遍布城乡,广大群众由文化活动的观望者和消费者,逐渐变成文化活动的参与者、创造者和生产者。今后,我们将进一步顺应形势,搭起百姓展示自我的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更多地满足百姓更高层次的文化需求。

(如皋市老建会推荐  记者王俊文/摄)

 

 

[编辑:高锋]
上一篇:凝聚“老科协力量” 深耕“金种子工程” ——海安县老科协南莫分会结对大学生村官工作汇报下一篇:“老区良医”姜志宝
南通日报社 2009-2010 版权所有 (C) 苏ICP备08106468号 苏新网备2010048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816 传真:0513-85118816 邮箱:zgnt@ntrb.com.cn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