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莫老促会 徐兵 通讯员 严德本 迎庆建军90周年广场舞汇演隆重开演 “八一”打响第一枪,神州惊雷震四方。 党建武装打天下,工农踊跃赤旗扬。 九十年听从党指挥,本质不变全无敌。 革命建设建殊功,美好河山写华章。 钢铁长城共坚固,九十年华更辉煌。 7月14日,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苏中老区迎庆建军90周年广场舞展示交流活动在海安县城正式开始。 随着悠扬欢快的音乐响起,高新区的《舞动中国》闪亮登场,台上的舞女身着艳丽的服装,激情四射,台下的舞友也兴情而舞,纵情欢歌,台上台下,一片舞动的世界,一片欢乐的海洋。各区镇表演的节目有《唱支山歌给党听》、《山丹丹花开红艳艳》、《采茶曲》等10个广场舞节目,还有越剧、沪剧、京剧演唱,有海安地方传统文化《挑花担》,可谓精彩纷呈,亮点频现。 这些汇演的节目有的获得“新优奖”、“山花奖”等国家、省、市、县级广场舞奖牌奖杯。 
海安花鼓入选全国老区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大汇演 红鼓上下飞,彩带拂云雨。翩如兰苕翠,宛若游龙举。近日,“海安花鼓”经过了舞蹈者们的“五次”改编,以其靓丽的身姿展示于人们面前,获得华中地区广场舞大赛复赛最高奖,并入选全国老区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大汇演。 舞台上,明亮、欢快、悠扬的鼓乐声中,一群水绿衣衫的美丽娇娘飘然而至。她们绽放的笑容,柔美的舞姿,似芙蓉出水,胜杨柳春风,如诗如画,表现了农妇村姑劳作的灵巧,展现了水乡文化迷人的神韵。经过此次“大变脸”,海安花鼓更具有丰富的生活内涵。“颔首、摇肩、展臂、舒腕”,在继承传统动作的基础上,增加了踩步、转体、跳跃的现代舞蹈元素,柔和之中尽显粗犷,洒脱之中不失豪迈。队形也更加富于变化,不断交叉、替换、分离、组合,变幻出各种美丽的图案,欢欣鼓舞,令人耳目一新。舞蹈是流动的,造型却不时闪现,小小的手鼓,时而“彩虹卧波”,时而“百鸟朝凤”,时而又“众星拱月”,给人以美的感受。再看女演员的服装,水绿色的衣裤,单肩抹胸上,缀满五彩的珠饰,头上佩戴的银白色花环,与胸前鲜花互相映衬,煞是艳丽。别看她们“年青”貌美,台下却是平均60岁以上的大妈与老奶奶! 海安花鼓传承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据《明斋真识·广陵韵事》记载,“……始于男,继以女;始于日,继以夜;始于乡野,继以镇中;始于村俗民氓,继以纨绔子弟。”海安老年体协深入民间,学习、移植、整理,“取其精华,剔其糟粕,使之舞蹈化。”(《海安县志·民间文艺》),历经40多年的艺术锤炼,现已成为老年人体育健身的经典品牌。 自1978年以来,海安花鼓先后获得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全国群众舞蹈“群星奖”等数十个奖项,并从“鸟巢”飞向“世博”,敲进“农民春晚”。天安门前、中南海里都留下了海安老年健身者的倩影……2008年3月,海安花鼓被列入江苏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3月19日,由江苏电视台国际频道记者一行带领法国女主播梅洛小姐,来海安采访全民健身活动。梅洛小姐指名要学习《海安花鼓》。她动情地说:“小小的‘花鼓’魅力无穷。海安花鼓不仅鼓动中国,在国外也有影响。我要采访它,还要学会它,带到法国去,让它在那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海安花鼓”是一项民俗体育活动,频频击鼓,步步回首,身轻如燕,翩翩起舞,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在老年人健身运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小小的海安花鼓,敲出的是火红的生命韵律,敲出的是老人们春天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