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通州区老区开 发 促 进 会 新内准字010号
南通市通州区 扶 贫 开 发 协 会
南通市老区扶贫基金会通州办事处 2018 年4月26日
目 录
活动信息 “红色期刊进校园” 十总中学主题日活动成果显著
二甲镇“两会”召开2018年度理事会
老区新貌 新时代 赞百新
扶贫帮困 党员李敬聚热心扶贫工作30载
助力残疾人贫困户奔小康
农民的贴心人
抗战故事 火烧竹篱笆
历史人物 通州老区的一位革命老妈妈
诗词选登 总书记 您好
“红色期刊进校园”
十总中学主题日活动成果显著
4月3日,十总中学举行清明节革命传统教育暨“红色期刊进校园”主题日活动。区老促会、区关工委、区新四军研究会、区教育局关工委和退教协会的领导同志、十总镇老促会、关工委负责人、十总镇各中小学分管校长、各村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等80人参加了活动。
十总中学是南通市老进会“红色期刊进校园”活动通州区的试点单位,此次十总中学活动的主题为“红色基地、砺志成长”,琳琅满目的陈列,多种活动的展示,凸显了“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特色,给与会者留下的深刻印象。
活动内容丰富。在十总中学校园里,有满载成果的橱窗和展板陈列,有多角度的红色期刊进校园成果展示,有老少共话新时代和歌曲表演等互动,这些为青少年励志教育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活动资源丰厚。十总中学校园里,有苏北试验乡村师范纪念碑,砺志长廊,老校友赠送的成果石,还有烽火亭,邹韬奋塑像,砺志桥,砺志堂等,最感人的是,请来了92岁的从十总老区走出的新四军老战士许胜,师生们聆听这位老前辈讲了75年“明灯照征程”的人生革命经历。这些不可多得的红色资源,进一步彰显了老区学校的教育底蕴和特色。
活动成效丰实。学校各个教室的前右角,陈列着多种红色期刊和图书,墙上张贴着学生阅读红色期刊所写的心得体会。学校饭堂前的展板,陈列着从全校学生阅读红色期刊心得中评选出的优秀作品。这些文章表达了青少年承继红色基因的拳拳之心。活动中,学校充分利用红色资源,老少互动,教育入情入心;融入了坚持20多年的砺志教育品牌,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还采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等形式进行交流,情景相融,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活动结束前,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张宏杰讲话,他充分肯定了学校师生的努力,对丰富多彩的活动给以点赞。最后,他希望学校将“传承红色基因”的品牌活动进一步常态化,收获更加丰硕的成果。同时希望学校抓好“红色期刊进校园”活动的开展,总结经验,注重创新,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做法在全区推广,要评选优秀学习心得体会文章向红刊和各级老进会内刊推荐,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另外还希望学校组织师生积极参与省“阳光少年网”举办的“千站万人共话十九大,争做新时代好少年”专题系列活动,努力在活动中出彩。
(原十总中学校长 陆子森)
二甲镇“两会”召开2018年度理事会
根据通州区“两会”常务理事会议和镇“两会”章程规定,3月29日二甲镇“两会”召开了2018年度老区开发促进会六届、扶贫开发协会五届第二次理事会。出席会议的33名理事,因事请假4人,实到29人。
镇“两会”副理事长黄锦芳主持会议;镇“两会”理事长吴海山在会上组织传达学习了通州区老区开发促进会六届、扶贫开发协会五届常务理事会议精神;并代表镇“两会”理事会,对2017年度的工作作了总结,对2018年度的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镇党委副书记钱亮到会并代表镇党委、政府讲了话。
镇“两会”理事长吴海山在传达学习区“两会”常务理事会议精神后,结合镇工作实际,对2018年镇“两会”工作从六个方面作了认真部署:一是深入调查研究,当好参谋助手;二是抓好项目扶贫,实现增收脱贫;三是做好招生筹资,帮扶助学扶贫;四是发挥优势作用,着力服务“三农”;五是弘扬老区精神,订学用好“红刊”;六是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能力。
镇党委副书记钱亮,结合2018年镇“两会”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适应新形势,明确新任务;二是明确新思路,完善新举措;三是学习新思想,树立新观念。希望全体理事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继续发扬老区精神,扎实有效地做好扶贫帮扶工作,为进一步助推二甲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强富美高新二甲再创新业绩,再作新贡献。
最后,镇“两会”副理事长黄锦芳同志,对贯彻落实好镇“两会”会议精神,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各村居会员小组及有关单位,结合各自的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扶贫工作,为实现精准脱贫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甲镇“两会”)
新时代 赞百新
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阐述。十八大以来,仅五年,发生的新变化,举不胜举;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社会建设取得新成就;新理念结硕果;新产业挑大梁;新成果万人颂(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制度更完善;国家治理建立了新体系;社会发展增添了新活力;民主法制建设迈出了新步伐;习主席举右手,宪法宣誓开创了(维护国家法治、尊严、权威)新纪元;全面推进监察新机构;思想文化建设取得新飞跃;文明新风遍神州;新潮文艺百花开;文化产业创新高;互联网+新媒体;全民健身掀起新热潮;人民生活奔小康,高楼、别墅住新居;共享发展新成果;普惠民生实施新举措;精准扶贫施行新方案。2020年全面脱贫新要求;社会保障完善了新条例;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绿色可持续发展新思维;山清水秀新生态;天蓝地绿新天地;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人民军队建设形成新格局;(海上维权、反恐维稳、抢险救灾、国际维权亚丁湾护航、人道救援)重型大国军队新形象;新锐武器装备惊西方;中国特色强军路上彰显新神威;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一国二制”方针结出新成果;香港澳门繁荣稳定呈现新景象;妥善应对台海局势新状况;维护台湾和平、稳定有新招;大国外交谱写新篇章;“一带一路”新主张;和平、发展、合作、互利、共赢新战略;打破强国垄断形成多元治理国际新潮流;解决人类问题世界看到了新曙光。
从严治党,党内政治生活新气象。全党尊崇新党章;“条例”“准则”两项新党规,“三严三实”、“两学一做”树立新标杆;党内形成新风气;党中央高举巡视新利剑;反腐败形成压倒性新态势;中华民族正以崭新面貌屹立于世界东方。
南通新城在崛起;上海北翼新都市,高质量发展新地标,长三角北翼经济新中心,轨道交通新开端,南通制造新品牌,风力、光伏发电能源,生态、宜居、美丽、幸福新南通。
滨江新区(五接镇)处处旧貌换新颜,经济发展进入新方阵,龙头老大恒科新材料、最美乡村展新容(开沙岛)宏伟壮观东沙新大桥,四通八达新马路,体育旅游基地新加入,八方游客无不赞美新景点,农村人过上了城里人都羡慕的新生活。
党的十九大指出:五年来,我们党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想办而没办成的大事,但我们必须看到还面临许多新难题、新情况、新挑战,必须撸子袖子加油干!
中华民族迎来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新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新方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国人民的新目标、新企盼;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符合科学、时代实际的新论断。
十九大向全党发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号令,新号角已吹响,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绘制了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的美好新蓝图,新使命呼唤新担当,万从一心新姿态,众志成诚开创新业绩,中华儿女展示新作为!
五接镇的老干部,退休作为新起点,不忘初心保本色,培养时代新人为己任,奉献余热新风貌,晚霞生辉唤发新光彩,为建设强富美高新五接,老干部也作新贡献!
十九大选举产生党中央新核心,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党和国家、军委组成新班子,万众拥戴新领袖,锦绣河山披新装,天新、地新、日日新,新幸福生活万万年。
(五接镇“两会”黄玉明)
党员李敬聚热心扶贫工作30载
助力残疾人贫困户奔小康
4月16日,通州区西亭镇残疾人就业岗位提升培训班在福泰茂重工有限公司举办,来自全镇的20多名残疾人参加了培训。这是老党员李敬聚助力残疾人家庭奔小康的又一举措。
福泰茂重工有限公司是一家福利企业,从事船舶装件业务。建办30年来,业主李敬聚把扶贫工作当作份内事,为残疾人家庭奔小康尽心尽责。全厂共有残疾人10人,他们大部分是哑巴和肢体残疾者,均持有二级残疾证,占员工总数的30%。他们的年工资收入在4万元左右。去年,公司实现产值700万元,除按国家规定免缴部分税收以外,实际上交税收40万元。新帮扶贫困户5户计16人,人均年增收4300元,已有两户脱贫致富。
笔者在车间看到,腿部残疾人高德华正在烧电焊,业务非常娴熟,与四肢健全者没有什么区别。亭东村66组的姜汉新通过培训从事焊接技术,年收入3万多,一举甩掉了贫困帽子。今年50岁的徐兵在建筑工地施工时造成腰椎断裂致残,李敬聚吸纳徐兵夫妇俩在该企业务工己有14年。徐兵全家5口人,儿子在部队服役,岳父岳母年老多病,岳父患前列腺癌,每年治病花费4万多元。徐兵说,多亏了李老板安排夫妇俩当油漆工,每年收入8万元。除家庭开销外,还有20多万元存款。
李敬聚所办的企业还向社会提供了10多个辅助用工岗位,助力部分年纪偏大、力气足的村民务工致富。家住亭东村53组的郁美芝今年61岁,与90岁高龄的母亲相依为命。老郁没有手艺,体力较好,到企业当杂工已有8年时间,每年收入3万元。前年家中还新建了3间大瓦房。
李敬聚还乐于助学扶贫,资助草庙村十五组的朱建龙、华芦村的赵雨倩两位贫困生圆了高中梦。
李敬聚刚过花甲,已有24年党龄。谈到下一步的打算,李敬聚表示,党中央发出号令,到2020年全面小康不落一户,不漏一人,作为一名老党员更应为扶贫工作尽一份力,今年新增扶贫户两户,再资助两名贫困生完成学业。
(西亭镇政府 徐祥忠)
农民的贴心人
——访西亭镇同乐村村干部家庭农场主朱汉荣
每当你走进革命老区,西亭镇同乐村村部、田间地头时都能看到一位40刚出头、中等身材、黝黑皮肤,浑身上下充满了精气神的人,他就是村干部、欣丰家庭农场主主人——朱汉荣。
朱汉荣,1996年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时任村党总支书记的王伟成经常将《大江南北》、《中国老区》等红色书刊送到他手里。他常常挤时间、读红刊、写笔记,增强做革命老区的红色后代。2013年报名参加镇招录村干部的考试考核。经考试考核合格后聘用为同乐村村干部。其实他还有一段勤奋刻苦的传奇人生故事呢!毕业后几个同学合伙到广西木材市场闯荡过;到过广告公司、旅游公司工作过;从摆地摊卖小商品到生产经营床上用品等都做过。可谓坎坎坷坷,酸甜苦辣等滋味都尝试过。一段不平凡的经历,大大丰富了他的社会经验,为坚实地走好下一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去年《铁军》第八期《闪光的青春》一文,介绍了22岁的新四军战士、新华社盐阜分社特派记者钱 毅在对敌斗争的最前线,面对敌人的酷刑,大义凛然,顽强不屈,最后光荣牺牲的事迹激励着朱汉荣。和平年代不会面临这样残酷的斗争,学习工作中的种种困难是在所难免的。要像老一辈一样,怀有崇高的理想,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奋斗。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农业和农民群众。以钱 毅精神,做好村干部、当好农场主。
“农民不想种的我种,农民不好种的我种,农民想要的我提供”,朱汉荣凭着对“三农”问题了解,他决定当农场主要下好三着棋。
第一着棋:农民不想种的我种
朱汉荣当上村干部后,通过村组、农户的调查了解,发现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都常年外出打工挣钱,留守的是妇女老人,而这班人想种又无能为力种好地。十组村民徐美琴家,丈夫常年奔波在建筑工地上,儿女又在企业上班,承包的八亩多地仅靠1个60岁的妇女是力不从心的。朱汉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下定决心,切实为“三农”工作做些实事,于是就向村委会、村经济合作社提出了申请,建办了欣丰家庭农场,承包了家中附近的110余亩土地,名副其实地当起了家庭农场主,开着农用机械,作业于农田之中。
第二着棋:农民不好种的我种
朱汉荣说:“当村干部的这条路我走定了,农村工作又千头万绪,需要帮助解决和沟通的问题层出不穷,这就是对人生的挑战和考验。”既要做好村干部工作,又有办好自己的家庭农场。磨破了嘴皮子,不如做出好样子。自筹了30多万元资金,购买了中型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泥浆搅拌机、筑埂机、开沟机、运输车等还盖起了近400平方米的机械库房,组成了3-5人的收种专业队伍。在收种管理上制订了一整套的机械作业规章制度,这样使朱汉荣既有精力做好村干部工作,又能经营好自己的家庭农场。他种植水稻、油菜、小麦、玉米等作物。为了净化空气,美丽家园。秸秆全部采用机械化切碎还田,深得镇村好评。
第三着棋:农民想要的我提供
朱汉荣说:“农业毕竟是个露天工厂,承包的土地虽然不算多,我们夫妻二人也很担心”。朱汉荣还说:“虽然担心,但我们也要让群众放心,”土地的承租费年年结清不拖欠,让农户满意。除经营好自己的家庭农场外,还能为附近村组农户提供600多亩地水稻、小麦等秸秆的切碎、耕耙、播种服务,没有一户人家焚烧秸秆现象的发生。2组75岁村民季渊夸奖得好:“朱汉荣的联合收割机、秸秆粉碎又还田,深耕松土施肥播种一体化,又好又快又省力,效果多好哇!既没有了环境污染,又净化了空气,真是金山银山不如绿水清山。”今年准备筹措资金再购买一台中拖,满足整个同乐村1300多亩土地的切碎耕翻的需要,成为无桔杆焚烧村组。为了进一步办好家庭农场,也建好了网络平台,实行网络营销。他爱人朱晓娟已报名参加了区组织的种田大户网络营销培训班学习,成为可操作的合格学员,使自己的农产品不出家门就能销售。
4年来的实践,朱汉荣语重心长地说:“我不但要扛好基层村干部重担的责任,还要实打实地经营好自己的家庭农场。让流转土地的农民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无后顾之忧。”
(西亭镇“两会” 洲毅 体均 光华)
火烧竹篱笆
1943年,日本鬼子为了阻止新四军与各个农村根据地的联系,强化治安区,从天生港沿运河到丁堰,北面从丁堰沿串场河到掘港,再东延至南坎,东抵黄海岸,南达长江边,插起竹篱笆,号称“封锁墙”。全长100多里。每十里路,建一座炮楼,驻一个排的伪军防守,这堵封锁墙,每个行人大道的路口,开一个门,叫作哨口,指定附近的一个富户青年为哨长,负责哨门的启闭,附近百姓,要通过哨口,须得经哨长批准。傍晚,哨门紧锁,任何人都禁止通行。陌生人,更是无法通过哨口了。夜间,炮楼里的伪军,还不定时地巡逻。
这道封锁墙,给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老百姓怨声载道,而且对抗日游击根据地的联系,带来了更多麻烦,敌伪的目的,就是要割断根据地之间的联系,便于他分块清乡,消灭共产党新四军
为了粉碎敌伪的阴谋,加强根据地之间的联系和配合,扩大与敌伪回旋的地域空间,更是为老百姓排除生产生活的困难,刘桥区游击中队队长张玉清,早就想毁掉这堵封锁墙。
而怎样行动,什么时候行动,都必须深思熟虑,最后决定:用火烧!但必须注意两个问题:一要气候干燥,易着火,而且最好有南风或北风,火借风势,烧起来就无法扑救。二要不影响农民的庄稼,那里田是一家一户的,如果沿途一把火,烧光了田里的粮食,老百姓就没法活了,因此必须保护群众的利益。
根据这两条要求,决定选择在麦收之后,夏种之前,这段时间,梅雨未到,天气干燥,选择一个大风的晚上就行了。
张玉清把这个设想,向上级请示,很快就得到南通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梁灵光的同意,并决定向分区请示,要求分区统一布置,沿途各地同时进行。
1943年7月1日夜,江海大地麦子已收割完毕,东南风越刮越大,分区司令一声令下:通知各区游击队,晚十时统一行动,全线发起火攻。
张玉清带领刘桥区游击队,从平潮北边四十里、任家口、五十里等三个地段,渡过通扬运河,把晒干的草,堆在竹篱笆下面,浇上了煤油,等待着点火的信号。
9点40分,白蒲镇伪军的巡逻汽车出动了,张玉清当机立断,提前发出点火的号令,刹时,三个地段同时点燃,火光冲天,火借风势,风助火威,火舌裹上竹篱笆,迅速向北蔓延。火烧竹子发出的噼里啪啦的爆炸声,像庆祝胜利的鞭炮,响个不停。
敌伪碉堡里的伪军全部出动,企图扑救,哪知,南至天生港,北至丁埝,向东至双甸、马塘,直至掘港,全线一百多公里,到处都是火光冲天,哪里救得了。加上不时还有冷枪,伪军又怕游击队端了他的“窝”,不敢轻举妄动,干脆龟缩到碉堡里死守了。日伪苦心经营了半年所筑起的封锁墙,几个小时就化为灰烬。
第二天上午,各据点的伪军头目,集中到团部开会,伪团长朱海仲,充满杀气的脸紫得像猪肝,嘴唇铁青,眼睛瞪得像田螺,扯着嗓门直吼:“你们是干什么的?为什么不给我抓住?巡逻的人哪去了?都是一群饭桶……”
发了一通火之后,他们坐下来总结教训,会上你一言我一语,表白自己是努力的,不只是我们的防区被烧,南、北、东各个防区都同时被烧,说明新四军是有组织的统一行动,归根结底,不是我们无能,而是新四军太狡猾了!
这场训话,就以这样的结论收场了!
(刘桥镇尹家园村 张举贤)
通州老区的一位革命老妈妈
2018年3月28日,在通州区东社镇苴西村16组,传来了阵阵哀乐,人们纷纷前往悼念94岁的革命老人季雪兰老妈妈。
季雪兰有着传奇的人生经历。早在土地革命时期,她父母就参加了农会,她的家就成了我党的地下联络站,中共南通县委书记刘瑞龙等经常在她家落脚。1930年夏天的一个早晨,东社的地主民团武装“白龙党”下乡抓捕共产党干部,当时刘瑞龙同志正在季雪兰家,当敌人直扑她的住家时,在门外的季雪兰父亲发现情况紧急,就一边大声对屋里发出信号,一边大步跨河向东狂奔引开敌人。在屋里的季雪兰母亲闻讯,迅即将一顶草帽让刘瑞龙戴上,并给了他一把锄头,掩护他从后门撤走。由于季雪兰父母的舍命保护,敌人的阴谋终于没有得逞。地主民团没有抓到刘瑞龙等党和农会干部,就发怒将季雪兰家的五间草房全部烧光,季雪兰父母亲也被逼走他乡。
不久,通东的红十四军运动转入低潮,刘瑞龙奉命转移到江苏省委工作,临走时,给季雪兰和她的弟妹留下三块银元。几十年后,刘瑞龙的大女儿刘延淮曾代表全家多次前来探望季雪兰,感谢她父母的救命之恩。
抗战开始,季雪兰父母和哥哥积极投身抗战,1940年左右,她的这三位亲人都先后牺牲。季雪兰在失去父母和大哥的情况下,带着不满10岁的三个弟弟过着颠沛流离的艰难生活。
1941年春,新四军来到通东,季雪兰在父辈的战友们引导下参加了抗日工作。她先担任情报传送员,不久又被推选为二窎区妇抗会主任,无论做什么工作,她都是勇于斗争走在前。她曾在粟裕指挥的谢家渡战斗中传送情报而被领导赞扬“立了大功”,为送情报,她曾两次负伤;她曾先后动员了多位青年参加新四军,其中包括自己的三弟季荣高(后在解放战争中牺牲)。她的丈夫曹秀清在部队作战勇敢,解放战争时当了南通县警卫团里的连长。季雪兰在利用庙会等机会撒发传单,铲除奸特,投身抗租、抗税,组织群众给人民子弟兵送粮食和军需物资,带领妇女参加救送伤员等工作中,都起了模范带头作用。
解放初期,季雪兰积极投身土改和河道疏通工作,她自己回忆是“跑破脚皮,说破嘴皮和做破手皮”,季雪兰总是吃苦耐劳走在前,堪称是老区的一位革命老妈妈。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季雪兰回到家乡忠义乡,为协助建立忠义供销合作社和农具厂作了很多实事。1963年下半年,季雪兰体谅国家困难,响应号召,自己主动离开了工作岗位,当了一名普通老百姓。
在几十年的平民生活中,季雪兰艰苦奋斗,和邻居能和睦相处,她鼓励儿孙们为社会先后做了许多好事善事,赢得了社区干部和群众的普遍好评。
追悼会上,人们念叨着她的平凡而又感人的事迹,纷纷表示,要学习她的精神,为建设“强富高美”新通州而作出贡献。
(南通市新四军研究会通州区分会 陆子森)
第十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以全票通过选举习近平同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委员会主席,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特作一首总书记,您好,以示庆贺。
总书记 您好
秦长燊
习习春风燕归来, 书写中华振兴史,
近朱者赤育英才。 记述历史兴与衰。
平生关切民生事, 您是人民好领袖,
总揽全局梦满怀。 好党强国人民爱。
(作者系通州区五接镇离休干部江苏劳动模范 曾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本期编辑:李春辉 编 审:姜兆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