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南通新闻 - 视频 - 乐活南通 - 娱乐 - 政法 - 互动 - 图片 - 小记 - 楼市 - 汽车 - 生活 - 专题 - 南通论坛 - 通网家园 - 数字报纸 - 手机报纸 - 设为首页
网站首页 老区新闻 扶贫开发 党的关怀 光荣历史 今日风采 组织机构 基金公示 调查研究 网站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 今日风采 >> 正文  
黄桥老区营溪村:初心“没有变” 奋斗促“大变”
2018-10-16 09:39:42     来源:      前往论坛讨论

卢锋 郝荣峰

10月8日,江苏省海安高新区营溪村为民服务中心南侧,平整土地的大型机械轰鸣。借助“营溪战斗遗址”“海安第一个中共支部——营溪党支部”等红色资源,营溪村启动建设红色基因铸魂工程。工程分为两个部分,南侧是营溪革命遗址纪念广场,北侧是营溪党支部纪念馆。按照目前进度,预计今年年底建成开馆。

营溪地处黄桥老区,是海安第一个中共支部诞生地。改革开放四十年,营溪村的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三个没有变”,带领村民艰苦奋斗促“大变”,昔日穷村成了“江苏省水美乡村”“江苏省卫生示范村”“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正如营溪村党总支书记金君介绍的那样,“四十年来,传承红色基因没变、党组织为民初心没变、百姓跟党走的信心没变。三个‘没变’有力促进了三个‘大变’:村容村貌大变、生产生活方式大变、村级经济和村民收入大变。”

营溪村位于海安西南高沙土地区。“营溪这个地方,过去真穷,沙土打不出多少粮食,外出讨饭的特别多。1927年初春,海安的第一个党支部在这块特别贫困的土地上诞生,穷人开始闹翻身。”88岁的丁正美介绍。17岁参军,18岁入党,这名有着70年党龄的老党员退伍后先后担任过团支书、会计、村民组长,不管干啥,他都尽心尽力。80岁后,他还主动给自己加了四个头衔:党的政策宣传员、红色教育宣讲员、村庄环境监督员、邻里矛盾调解员。和丁正美一样,营溪村有72名60岁以上的老党员做了村里的“四大员”。“营溪村能评上江苏省卫生示范村、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老党员功不可没!” 海安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张勇华表示。

有老党员放样,营溪村始终保持了淳朴的村风。“我们村每个季度都会由村民推选4名‘营溪好人’,并把他们的事迹张榜公布在村公示栏,目前,全村已经有近百人上榜。”金君介绍。於朝山和许维华夫妇是村民们推出的 “营溪村好人”。於朝山的二舅倪友富今年82岁,也是一名老党员。2010年,老人中风瘫痪。“大舅少年从军,牺牲在战场。二舅一生未婚,没有子女,我们不能不管啊。”夫妇二人商议,“把二舅接到家里赡养!”为了更好地照看老人,许维华辞去了月薪3000多元的工作。也曾有人劝他们,家里还有小孩子需要照看,不如把老人送到敬老院去,反正他也是符合条件的。但这样的劝说被许维华拒绝了,“村里像二舅这么大年纪的党员已经不多了,要说我们现在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还得感谢他们老一辈人的奋斗。既然已经接过来了,于情于理,我们都会对老人负责到底!”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过去的营溪,村里没有一条好路,村民在沙土路上走,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村党总支想方设法筹措资金,3年时间,14个村民小组组组通上了水泥路。“现在呢,不仅户户门前有好路,村里主干道还拓宽到6米,两辆汽车能并排开。还有,家家喝上了自来水。”村民张银稳为此很满意。

党组织一心为民,赢得村民更加信任。营东河是营溪村内的一条主干河道,河段长1.1公里、宽36米。以前,这条河污泥淤积、水草密布,生活污水、垃圾入河现象严重,河岸杂物丛生。2014年,党总支、村委会决定以营东河为样板,对村里总长约5.5公里的“两横两纵”河道进行集中整治。营东河沿线仅草堆就有200多个,党员带头,群众跟上,村里一发动,沿线60户村民不仅主动搬迁了草堆,还清理了杂树。150多名村民齐动手,一周时间,河道垃圾、河面漂浮物、水花生等,都清理完毕。现在,家家户户的垃圾有专人上门收集,不再往河边乱扔,营东河成了岸绿水清的景观河。“借助营东河样板河效应,村里全面推进‘清水工程’,建立健全了‘河长制’,营溪成了‘江苏省水美乡村’。”村民委员会主任肖夕介绍。

甩掉经济薄弱村的帽子,带领村民致富,40年,营溪村党总支初心不改。穷则思变。10多年前,营溪村村集体负债30多万元,村民人均年纯收入不到5000元。如今,村集体不但还清了全部债务,还结余了100多万元。村民人均年纯收入更是接近两万元。多年村级收入持续增长,为村里建设为民服务中心、打造村民活动广场、安装路灯、改造道路、铺设自来水管道、购买环卫用具等提供了资金支撑。

怎样增加村级集体收入和村民收入?营溪村多措并举。把河道疏浚、土地复垦、水产养殖、河坡绿化和综合开发结合起来,成立渔业合作社等经济合作组织,全村有397户参股。与此同时,鼓励能人优先干。村民陈怀军是营溪1组的网格员,也是一名出色的农机手。在村里的支持下,陈怀军一次性流转了400多亩的土地,成立了家庭农场。流转土地的农户不仅获得了土地租金,还通过在农场打工,获得了工资收入。此外,村里还引进贝泽纺织、营溪制帽等工业类和服务业类项目,为村民们提供了100多个就业岗位。(海安市老促会顾兴余供稿)

[编辑:高锋]
南通日报社 2009-2010 版权所有 (C) 苏ICP备08106468号 苏新网备2010048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816 传真:0513-85118816 邮箱:zgnt@ntrb.com.cn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