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市深化“走帮服”活动推进会精神,从今年5月份开始海安市白甸镇持续不断开展走帮服“双访”活动,按照上级工作要求,融合“地级市-县级市-中心镇-行政村”四级党员干部成立“双访”活动工作组,安排在每月的第一个星期进行集中“走访”,第二个星期的星期五开展“接访”活动,打造“周五民意直通车”,切实把“双访”活动落到实处。党员干部与群众面对面交谈,听听群众的心里话,“双访”活动收获群众的一致好评。
到家里听,在重点人群走访全方位上下足功夫。
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接地气”,走访群众“听民声”,根据前期“走帮服”活动走访情况,对前期提出问题的群众进行重点走访,一是对前期的问题进行“回头看”,二是收集新问题,前期未解决的问题告知进度,新问题联系帮助解决,通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的走访解决基层实际困难,化解社会矛盾,突破政策死角,争当群众贴心人,切实把“走帮服”活动落到实处。
到村里议,在民生需求选题全覆盖上做足文章。
五月份朱于村“生态环境保护、医疗卫生保障”、六月份白甸村“全民健康 我来服务”、七月份邹冯村“手拉手 心连心”、八月份官垛村“安全理财 预防诈骗”、九月份瓦甸村“心系贫困户 温暖过中秋”、十月份丁华村“健康扶贫 你我同行”、十一月份傅舍村、施溪村“呵护碧水蓝天 共建美丽家园”,挂钩帮扶的市级单位党员干部先走访摸排问题,会同镇级、村级进行会商,确认活动主题,提前一周将活动公示,接待日与群众面对面答疑,实行问题销号处理制度,直至最终解决。
到现场谈,在互动沟通服务全到位上求最实效。
白甸镇将每个月的第二个星期五定为“双访”接待日,越来越多的群众搭上“周五民意直通车”,在这里他们可以畅所欲言、表达想法、提出问题,南通市、海安市、白甸镇三级领导参加,坚持“三办”原则(现场办、协调会办、跟踪办)解决问题,面对群众提出的问题不回避、不逃避,当场可以联系解决的当场联系解决;对于一时难以解决到位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期限和责任人,强化跟踪督办,确保逐条整改、逐项销号,并将相关情况及时报送至镇走帮服办公室,确保群众提出的问题全力予以解决,这样敢于跟群众问题“面对面”的态度受到群众的点赞。
到实地访,在问题协调反馈全过程上求最满意。
海安市人大机关深入白甸镇施溪村开展“走帮服”活动已有两年时间。近期,围绕“水环境污染治理”专项行动,走访人员了解到,该村与邻镇墩头镇有一条交界河,河道长850米,宽18米,相邻两村一直未落实专人管理,水上漂浮物、河坡垃圾、网簖影响了村居的环境和村民的生产生活。海安市人大机关协同施溪村村委会,主动联系墩头镇“263”办,并迅速达成协议,由施溪村牵头负责河道的整治工作,后期齐抓共管,共同发力。明确任务后,施溪村立即组织12名专业清理打捞人员,用船4只,花了一周的时间清理水上漂浮物10余吨、网簖3处、河坡垃圾20余吨。海安市人大机关相关委室负责人亲临一线、全程指导监督,施溪村主动出击、攻克难关,白甸、墩头齐抓共管,长效常态,“臭水沟”终于重现生机变成了“白玉带”,周围群众交口称赞。
八个月以来,白甸镇走帮服“双访”接待日活动现场共接待78位群众来访,听取他们对生态环境、医疗卫生、基础设施保障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并现场答疑解惑。共收集诉求69条,其中,家庭民生类诉求36个,环境保护类诉求18个,基础设施类15个。目前,69条诉求已解决59条,总解决率为85.5%。其中,家庭民生类诉求解决34个,解决率为94.44%;环境保护类诉求解决17个,解决率为94.44%;基础设施类诉求解决8个,解决率为53.33%。已经解决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群众,未解决的每个月告知进度,大大提高了问题解决率,确保“双访”活动实效,努力把“周五民意直通车”打造成白甸镇的品牌服务项目,搭建党群连心桥。
( 海安市老区促进会白甸镇分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