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成章 曹耀庭 自海安市开展慈善活动以来,我被许多爱心人士的慈心义举感动着、激动着、鼓舞着,我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于是《我为慈善者唱赞歌》、《我最感动的三位“金秋助学”慈善人的故事》、《他是奋斗者,也是慈善者》、《洒向老少都是爱》、《丹心为人民,善心行医道》等多篇歌颂慈善人物的文章从我的笔下油然而生。陈正荣、温鹤华、王文根、彭国和、袁国棋、吉林等多位国家公务员、企业家、教师、医师等慈善人物的形象跃然纸上,热情歌颂了这些发生在我身边的慈人善事,但写农民慈善的几乎没有。 最近,我和隆政办事处的几位领导干部,在闲谈中说到联合村村民俞万农场于清荣为留守儿童做善事的事迹,猛然间,我想起了这位与慈善有着特殊约定的农民。于清荣是海安高新区联合村二十组的一位地地道道的务农人,实实在在的善道人。老百姓夸他是拼命种田吃尽苦头、扶贫助困倾尽爱心的人。他把宽厚仁慈、淳朴善良的大爱之心洒向了社会,洒向着弱者,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小康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得到人民的赞诵。于是,我决定去采访他。 我在于清荣的农场办公室见到了他,向他说明了来意,他憨厚地笑着说:“我只是做了一点自己应该做的事儿,没什么值得可写的”。在我的要求下,他还是向我讲述了自己一个贫穷农民在党的政策指引下,通过土地流转和自己艰苦奋斗而致富的经过。 于清荣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他看到社会上的贫困人,就产生了同情之心,他想做一个好人来资助他们,但苦于无钱,于是他想到了创业来实现自己的愿望。2009年初,他看到外地人来联合村流转土地,种植瓜果蔬菜,他就想试一试,他深刻地认识到种田的艰辛和风险,但他不怕。刚开始,他向村民流转了100亩土地种植西瓜,他和爱人一起在田地里摸爬滚打,伴着浑身的汗水,刻苦钻研技术,第一年就获得了较好的收益。 于清荣的土地流转越来越多,种田技术越来越精,现已达到1500多亩。在此基础上,他建立了海安高新区俞万农场,农场现有各种农业机械50多台套,价值300多万元,建有南通市一流的现代化粮食烘干房350平方米,成了江苏省和南通市示范家庭农场,成了海安市文明实践点,他生产的南埂9108大米荣获海安市金奖。 于清荣的创业成功了,他起去土地租金、种子、化肥、农药、耕种、收割、人工、贩卖等成本外,丰收年每年可盈余30多万元,他为做慈善,累积了一定的资金。从2017年起,他就开始向社会,向弱势群体播洒爱心。 于清荣向我展示了2017年至2020年三年中受助单位和受助人的名单及捐款金额,展示了他在手机上给网上求助者捐款的名单、原因及金额,他给受助单位和受助人的捐款,除特殊情况外,其余都是约定的,即每年举行一次,每年捐款数额相同。 从2017年起,于清荣的慈善约定捐款如下: 每年给联合村慈善工作站捐款1000元; 每年向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实验中学、立发中学轮流捐款8000元,分别捐助给四名特困学生,每人2000元; 向隆政办事处的五名留守儿童,每年每人200元; 每年向隆政敬老院捐款2000元; 向联合村的高荣等四名特困户,每人每年捐款400元; 每年拨出专款8000元,用于网上求助的特困者,社会上多名白血病患者、肾病患者等都曾得到过他的资助; 2020年新冠肺炎期间,他捐了1000元支持灾区,交了特殊党费500元。 综上所述,于清荣同志用于慈善约定方面的捐款每年在两万元以上,这对于一个上磨肩头、下磨脚板,日走夜奔、抛汗洒水的农民来说,是要付出多么艰辛的努力啊! 我对于清荣说:“你这个慈善约定已推行四年了,还继续把他推行下去吗?”他说:“只要我这个农场还存在,只要不是遇到特大的自然灾害,慈善约定还是要坚持搞下去的。因为为党分忧、为国解难、为民帮困,用自己的善心铸就社会责任心、道德心、慈爱心,这是一个共产党员和先富起来的农民应该做的。”从于清荣同志简短的话语中,再从于清荣同志办公室北墙上,“七彩志愿服务站”上贴着的他自己写的“尽己所能,帮助他人,服务社会,无私奉献”的誓言,可以看出一名党员,一位农民,为社会、为人民、为弱者,主动担当的精神、博大的慈善胸怀、诚信的做人本质、崇高的感恩美德,他的义举助推了关心下一代事业的发展,助推了老区社会的和谐进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体现。 近年来,于清荣同志获得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新秀、南通市劳动模范、南通市好青年、南通市“双带型”党员标兵、南通市新型职业农民优秀标兵等荣誉称号。 于清荣同志用特殊的慈善约定,谱写了一曲鼓舞人心的大爱赞歌,折射出自己回馈社会的责任担当、扶贫济困的人道主义情怀、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对于一个农民来说,能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简单,非常不容易的,他高尚的慈善美德,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弘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