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南通新闻 - 视频 - 乐活南通 - 娱乐 - - 互动 - 图片 - 小记 - 楼市 - 汽车 - 生活 - 专题 - 南通论坛 - 通网家园 - 数字报纸 - 手机报纸 - 设为首页
 
网站首页 老区新闻 扶贫开发 党的关怀 光荣历史 今日风采 组织机构 基金公示 调查研究 网站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 >> 正文  
永远的承诺
2021-04-12 16:05:05     来源:      前往论坛讨论

吴光明

“儿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家的今天!你要听党的话、跟党走!”在庆祝党百年华诞的大喜日子里,母亲曾经对我的嘱咐又一次次回响在我的耳畔。

都说,经历过严寒的人,才知道太阳的温暖。1948年7月,我出生于如皋革命老区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真可谓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我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但我更加感受过党和政府人民群众无微不至的关怀。那时,我们家兄妹多,全家八九口人,且真正能干活儿的又少,而作为“顶梁柱”的父亲又在旧社会为养家糊口积劳成疾,年纪轻轻就丧失了劳动力。于是,我们一家成了乡、村“重点照顾对象”。每逢青黄不接、学校开学或逢年过节时,乡、村干部们总是亲自登门、嘘寒问暖:“孩子们的开学费用够吗?缺少口粮吗?”有时还揭开锅盖看看我们吃些什么,掀开棉被看看要不要更新,逢年过节还要送上几块钱,反复叮嘱父母“要给孩子们买点肉、添点新衣……”

更让我终身难忘的是,是党给了我人生中最最宝贵的第二次学习机会。1964年春节刚过,45岁的父亲拖着重病永远离开了我们。村里帮助办完丧事,乡里又救济我家20多捆芦苇,帮助我家渡过难关。那时,20多捆芦苇编织成芦席可卖到几十块钱,对一个贫困家庭来说,简直就是一笔天文数字!可家中吃饭的多劳动的少,无奈,母亲决定时读初中二年级的我停学。开学了,我一边编织芦席一边望着小伙伴们去上学,泪水止不住往下流。十多天后,我的班主任白光华老师骑着自行车从十多里外赶到我家,反复动员母亲让我复学,母亲理解老师的心意但还是婉言谢绝了。不久,白老师又拉着乡党委委员、校长马嘉骑来到我家,马校长还搬来了村支书和生产队长“组团”来劝说母亲。马校长先拉着母亲的手:“老妈妈,让孩子复学吧,不要耽误他的前程啊!您放心,孩子以后所有的学习费用,我们学校全免啦!”然后又握着村支书的手:“生活上你们要多多关心这个家庭啊!……”母亲终于被感动了:“谢谢,谢谢党和政府的关怀!”

回校后,学校不但未收我一分钱学习费用,还每月发给我几块钱助学金。初中毕业时,老师们又帮助我报考了中等师范学校,在继续接受免费学习的师范毕业后,大专院校停止招生,而我却有幸被分配在县城工作。从此,我的人生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儿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家的今天!你要听党的话、跟党走,知恩图报、好好工作!”“妈妈,你放心,儿子一定能做到!” 参加工作后,母亲不止一次地叮嘱我,我也不止一次地向母亲承诺。很快,我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随后多年中,尽管那个众所周知的年代暂停党员发展,但我矢志不渝,一次次提出申请,终于圆了我的心愿。在此后数十年工作中,我当过中学教师、做过市政府办副主任、任过如皋市委机关报总编辑,我先后荣获县(市)“优秀团干部”、“先进工作者”、“模范共产党员”和“优秀新闻工作者”等几十个光荣称号。即便退休十多年来,我受邀担任慈善会宣传工作,每年也有上百篇新闻稿件被全国各级报刊采用,并且连续两届荣获江苏省“福彩杯”公益慈善新闻奖;担任所在单位老干部党支部书记,也先后荣获“优秀党组织书记”、“老干部工作先进个人”等多个光荣称号。同时,我也由一名普通工作人员被逐步提拔为正科级公务员。

如今,我已步入古稀之年,老两口都有丰厚的退休金,儿媳也都有不错的工作和自己的车子、房子,孙女正在一流的中学读高中……与全国人民一样,我的一家过着无忧无虑、幸福美满的生活。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回顾党的百年光辉历程,我对中国的未来更加充满了信心!

清明节,我带着全家人在父母亲的坟前又一次默默地念道:“父母大人,你们的子女都过上了无忧无虑的好日子,没有共产党,哪有我们家的今天!母亲,我一定牢记您的嘱咐:‘听党的话、跟党走!’永远、永远!”

[编辑:高锋]
上一篇:听老爸讲述跟党走的故事下一篇:“他们与新四军队伍站在一起”
南通日报社 2009-2010 版权所有 (C) 苏ICP备08106468号 苏新网备2010048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816 传真:0513-85118816 邮箱:zgnt@ntrb.com.cn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