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南通新闻 - 视频 - 乐活南通 - 娱乐 - - 互动 - 图片 - 小记 - 楼市 - 汽车 - 生活 - 专题 - 南通论坛 - 通网家园 - 数字报纸 - 手机报纸 - 设为首页
 
网站首页 老区新闻 扶贫开发 党的关怀 光荣历史 今日风采 组织机构 基金公示 调查研究 网站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 光荣历史>> >> 正文  
通州老区建了个“念军亭”
2021-05-27 11:01:02     来源:      前往论坛讨论

2017年10月纪念新四军组建80 周年之际,在革命老区——南通市通州区十总镇骑岸街区南建起了一座“念军亭”。凡是走过这座雄健秀美的亭子旁的人们,都要在亭旁停留。人们阅读着亭内碑文,追忆着流传在这块土地上的近80年前的新四军传奇故事。

1942年夏至1943年春,苏中四分区党政军机关先后进驻十总地区,新四军一师三旅部队曾驻扎在骑岸、十总、二窎一带,一师师部设在骑岸镇西街于家大院,粟裕师长常住宿在十总镇于家坝村陆成德大园。粟裕在这里指挥的石港攻坚战和二窎谢家渡伏击战声震江海大地。粟裕、陶勇、梁灵光和周一峰等新四军将领的战斗故事和亲民佳话在当地广为流传。

那是在1942年,秋风徐来,通中大地飘散着稻花的清香,大雁开始往南飞翔,这片鱼米之乡迎来了收获的季节。由于新四军主力驻扎在此,鬼子伪军不敢轻易前来骚扰,农民们对金秋的收获满怀着希望和信心。人们感谢新四军,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下,开始了慰问驻地部队的活动,一时,那些菱角、花生、黄豆、玉米、大方柿等时鲜农产品,还有鸡蛋、鱼虾、大米和猪肉等不断地往部队驻地送,部队在推却不下的情况下,往往都按市价付款,各乡村传出了诸多军民鱼水浓情的佳话。

粟裕司令员和警卫班的战士们驻在陆成德大园(现十总镇于家坝村)上。陆成德的次子陆儒逵的夫人顾学修,早年毕业于南通女师,嫁到陆家后,长期在乡间相夫教子。由于早年受到了良好教育,她知书达理,在家族中颇有威信,加之她乐善好施,在乡邻中多有好口碑。

粟裕刚住进来时,顾学修要将朝东北头自己的房间让给粟司令居住,粟司令微笑说:“大嫂,我和警卫班住在那几间厢房里,工作联系起来更为方便。我们驻扎在这里已经烦扰你们了……谢谢你们的盛情和好意。”有时粟司令很晚才回来,陆家的人总想为他烧煮点鸡蛋什么的,但这些善意也总是为粟裕所婉谢。

秋熟收获了,顾学修总是惦记着住在大园上的警卫班战士们,她就将新煮的花生和新榨的黄豆油等送到伙食房,炊事班长说什么也不肯收下。顾学修说:“你们是打日本鬼子的部队,部队能打胜仗,我们老百姓就高兴。请不要见外,收下这一点小的心意。”

粟裕闻讯从办公的厢房里走出来,笑盈盈地对顾学修说“大嫂,谢谢你们的一片真情。这样吧,这些东西我们就收下,待会结账给你付钱。”顾学修说:“粟司令,你们新四军东奔西走很是辛苦,出生入死令人崇敬,我们老百姓送一点自家田里长出来的土产品,是我们的心意,钱我们肯定不会收的。我们只是希望你们多打死几个日本强盗。”粟司令微笑着说:“真是太感谢你们的心意了……好,就请乡亲们等着听打鬼子的好消息吧!”果然不久,新四军就在谢家渡打了大胜仗,消灭了上百名日本鬼子。

新四军驻扎在骑岸老镇,更是给今年87岁丁宪明(骑岸初中原副校长)先生留下深刻印象。丁老先生自小耳闻目睹新四军官兵生活起居、开会、操练,那些军民鱼水的温馨情景和每次凯旋而归的热烈场面,至今仍历历在目。他曾赋诗《我家住过新四军》,表达自己真挚的情感:

一、扎营

百姓古来都怕兵,那年我院扎军营。

嘘寒问暖多亲昵,结下军民鱼水情。

二、唱歌

早唱歌来晚唱歌,一天到夜乐呵呵。

每逢开会先挑战,掌响一波歌一波。

三、夜宿

哨子一吹全熄灯,营房里外寂无声。

往来如入无人境,夜静星稀到早更。

四、 晨练

日出东方火样红,练兵场上气氛浓。

龙腾虎跃刀光闪,刺杀声声震半空。

后来,为表达老区人民对新四军的敬崇和思念,丁宪明老先生除了走村串户采访搜集材料,撰写了反映当地抗战历史的纪实文学《沙地风雷》外, 还积极奔走倡议并自愿出资兴建“念军亭”,以表达老区人民对新四军的悠思之情。

为促成这件好事办成,通州区新四军研究分会、中共十总镇委员会、通州区交通运输局在建设选址、提供场地、构筑道路、整治环境、勒石立碑等方面给以丁老先生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南通市新四军研究会通州区分会会长张宏杰、秘书长陆子森为建成“念军亭”,曾多方联系,并到现场指导设计布局,还在选购石材、促成立碑方面东奔西走,不辞劳苦。

2017年10月12日,中共通州区委、区政府在新建成的“念军亭”前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新四军组建80周年暨‘念军亭’揭牌仪式”,南通市新四军研究会领导参加活动并讲了话。仪式上,少先队员向新四军老战士等献了红领巾,通州分会还向十总、骑岸中小学师生赠送了《江海怒涛——新四军抗战在通州》书籍。

仪式上,丁宪明老师感慨万千,听着少年儿童朗诵的70多年前有关新四军歌曲的歌词,抚摸着自己胸前少先队员敬献的红领巾,望着挂贴在亭内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匾牌,一个多年的心愿终于实现了,他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林木掩映,绿涛连绵的洋通高速公路旁,“念军亭”屹立其间,它寄托了通州老区人民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四军的深深怀念。它的建成,不但为千年范公堤畔增添了秀色,更是给人们提供了一座永久性的可供瞻仰教育使用的红色设施。三年多来,中青年干部来这里举行学习活动,回顾中国革命所走过的不平凡的历程,缅怀新四军的丰功伟绩,决心不忘初心,担当使命。青少年在这里进行主题教育活动,在猎猎的少先队旗下,他们决心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国梦而发奋努力。

(南通市通州区新四军研究分会 陆子森 )

[编辑:高锋]
上一篇:铭记历史 珍视和平
南通日报社 2009-2010 版权所有 (C) 苏ICP备08106468号 苏新网备2010048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816 传真:0513-85118816 邮箱:zgnt@ntrb.com.cn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