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宇 之所以称为红色档案,是因为这些故事都被一股股鲜血和汗水给浸染,同时也被一颗颗红心给镶嵌。红色档案历久弥新,永不褪色,永不凋零,可触可感,始终让我家一代代人一遍遍地重温着、反刍着、铭记着。 爷爷的档案:鲜血染就 在老家的墙上,张贴着一张烈士证,虽然已经褪色,但仍然散发出耀眼的光芒,那是爷爷参加革命牺牲后如皋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是我家的第一份红色档案。 我家住在如皋西部革命老区,爷爷小时候上过几年私塾,小有文化,耳闻目睹新四军打土豪分田地一心为民的所作所为,官兵一致是革命的队伍,毅然参加了新四军。参军后他热情高涨,参加大小战斗100多次,战场上奋勇杀敌,多次立功受奖。 不幸的是,爷爷在参加如皋高明庄的战斗中牺牲。1941年11月上旬,日伪军对新四军苏中3分区发动了报复性的“扫荡”。旅长叶飞决定先以地方武装与敌周旋,疲劳敌人,并以假设主力目标吸引日伪军合围,使日伪军连连扑空,疲惫不堪,然后伺机狠狠收拾日伪军。果然,日伪军几次扑空,搞得人累马乏,准备结束“扫荡”撤回据点,叶飞旅长判断这股日伪军返回泰兴各个据点时必经如皋县西部的高明庄,决定在那里打个伏击战。战斗中,一下子窜出八个伪军,他们将爷爷团团围住。但爷爷毫不畏惧,独个同他们展开了搏斗。一个伪军突然拔出刺刀,狠狠地刺向他的右臂。鲜血染红了脚下的土地,爷爷的满腔仇恨化作无穷的力量,拿起冲锋枪对准鬼子一顿乱扫,敌人的机关枪像发了疯一样向爷爷开火了。战士们闻声赶来援助,阵地上浓烟滚滚,弹片纷飞,爷爷不幸中弹牺牲。 这么多年,爷爷那张烈士证犹如一簇簇火焰,始终温暖着、感染着、鼓舞着我们一家,爷爷这一段鲜活的红色记忆传承给我们,让我们这些后代们拥有了强大的红色基因,汲取了丰富的红色文化。 父亲的档案:汗水浸润 打开老爸的抽屉,在整理父亲的史料时,找到了老父亲一些泛黄的,有的已经退色的奖状、证书,发现了他的一些奖品,看着这些资料中记载着父亲的种种业绩,静心去阅读了父亲的篇篇日记,我就禁不住泪湿眼帘。 因为是烈士后代,在那动乱的十年,烈士家属的身份,是根正苗红的护身符,还让父亲在参军的时候,有政审的优势。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期,父亲参军入伍,苦练革命本领,立志终身报国。在部队,他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英勇作战,两次荣立功。父亲的立功信息我是在他日记中发现的,但没有找到证书一类的东西。 当兵三年退伍后,父亲回到家乡务农。在生产队劳动,他帮助乡亲们学习文化知识,月月出满勤,休息时间搂树叶、拾粪、捡柴,开荒种地,增加微薄收入,补贴家用,永远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在那个年代,父亲依然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在艰苦条件下默默地劳作着,从来没有听到过他对组织有一句责备,一声怨言,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着对党的热爱和忠诚。 父亲的一生是短暂的、艰辛的、平凡的,但也是美好的、快乐的、不朽的,因为他在短暂而艰辛的生命历程中有过坚强、有过奋进、有过收获。这本薄薄的档案资料,虽没有我想要的关于父亲的全部答案,但它却清晰地再现了父亲勤劳朴实、甘于奉献的永恒人生。这本黄黄的档案,既凝结了老父亲毕生的心血和无尽的汗水,其蕰涵、其厚重岂是拙笔可描? 我的档案:初心绘写 在我面前的档案袋里放着几本本子和一沓沓照片,本子上密密麻麻的数据正是我教育扶贫工作的依据,这些都是我整理登记的贫困家庭学生的资料,整理装订成册。我把每个贫困学生的家庭情况都摸透了,才能对症下药,想出好点子。看似不起眼的一摞摞登记表和照片,却是一个个贫困学生家庭走出贫困的翔实记录,是见证脱贫攻坚历程的档案库,小小的扶贫档案背后,浸润着我在扶贫路上的滴滴汗水。 又是一个星期天,我还是像往常一样,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便是拿着贫困学生的登记表和近期扶贫政策来到贫困学生的家中。我先来到贫困学生章星宇家中,经过仔细的询问和核查后在章星宇家的红砖墙上张贴了贫困户核查信息表,这是章星宇搬新家后的第一次核查。原来章星宇家是危旧房改造政策下受益者,章星宇父亲常对人说:“家里就我一个人,身体又不好,没能力照顾自己,之前的泥砖房年久失修,已经成了危房,国家政策好,给我家换了红砖房,现在家里不缺水、不缺电,晓宇也经常来看我,能搭把手的时候从来没含糊过,我们这些贫困户真是过上好日子了。”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脱贫攻坚迎来收官之战,作为共产党员的我,在爷爷和父亲的精神引领下,我定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凭借一颗热忱的心,一双勤快的腿和一腔干事的热血,继续扎根基层,服务群众,走好教育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我家这三代人的红色档案,有一种独特的亮度与温度,每每看到总叫人眼前一亮,乃至心头一热。重温我家的红色档案,重温我们一家三代人骨子里的信念,这也应是我辈乃至后代们最为骄傲自豪的事情! 作者:夏宇欣,笔名:晓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