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南通新闻 - 视频 - 乐活南通 - 娱乐 - - 互动 - 图片 - 小记 - 楼市 - 汽车 - 生活 - 专题 - 南通论坛 - 通网家园 - 数字报纸 - 手机报纸 - 设为首页
 
网站首页 老区新闻 扶贫开发 党的关怀 光荣历史 今日风采 组织机构 基金公示 调查研究 网站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 >> 正文  
我家三代人的读书足迹
2021-08-28 12:34:05     来源:      前往论坛讨论

潘玉明

我的出生地如皋西乡,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的发源地。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虽然西乡的读书人不多,但很多人心向中国共产党,丢掉讨饭棒,拿起刀和枪,前赴后继求解放。

小时候,我常聆听父亲的回忆与教诲。解放前,穷人缺吃少穿,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父亲读过两年私塾,私塾先生是村里的周瘸子,周瘸子的学问并不高,教学内容主要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除了读书背诵,就是对对子。教学内容单一、枯燥、呆板,学堂陈旧破落,周瘸子所收的学费,是每年一担小麦或两担玉米棒子。1936年,如皋西乡发大水,农田全被淹没,庄稼颗粒无收,父亲缴不上学费,被迫终止学业。

相对于父亲读书的艰难,我读书的条件就好得多了,但学习环境与教学条件十分简陋。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我所读的村小只有几间土墙茅草屋,课桌是由长条木板加几根木棍腿钉制而成的,每张长课桌坐五个人,自带板凳,上课、下课的讯号是值班老师吹哨子。一直到升入初中后,才有机会坐进砖瓦教室。教室的外观比小学里漂亮多了,不过,内部设施依然寒碜,屋梁是用水泥预制的,教室的窗户上没有玻璃,全是用旧报纸糊着的,室内光线昏暗,一块破旧的木板涂上黑漆就是老师上课用的黑板,上课、下课的讯号由吹哨子改成了摇铃。我背的书包是母亲用各种碎布头拼缝成的,分辩不出颜色,我非常渴望能得到一只当年流行的黄色帆布书包,可贫困的家庭说什么也满足不了我的愿望。学校的教辅资料奇缺,课外阅读更是贫乏。现在的我,已进入古稀之年,回想当年学生时代的读书生活,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女儿的读书条件与我相比,就有天壤之别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我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在如城工作,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全家人“农转非”进了城。女儿的小学,是在如皋师范附属小学读的;女儿的初中,是在如皋初级中学读的。特别是女儿读高中时的学校,校园环境幽雅,软件、硬件设施齐全,宽敞明亮的教学楼、办公楼、综合楼、学生食堂、学生公寓楼等,一幢又一幢地矗立着。校园卫生整洁,绿化美观宜人,草坪、花坛、假山等点缀其间,迈进校园仿佛是一种精神享受。校园里,师生的文化体育生活丰富多彩,不仅拥有图书馆、阅览室、多功能室,还有封闭篮球场、草坪足球场和环形塑胶跑道。教室里有配套齐全的课桌凳,还安装了日光灯、吊扇和饮水机,当年想都不敢想的多媒体和网络,也都走进了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女儿在这样的校园里生活、学习、求知,顺利地考上了大学。

常言道:一颗露珠能折射太阳的光芒。同样,一个家庭能浓缩整个社会的背景。回望我家三代人的读书足迹,父亲读了两年书,我读了十二年书,女儿读了十七年书。我家三代人的读书路,让我深深感到: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航中国人艰苦奋斗、负重拼搏,国家建设突飞猛进,祖国面貌日新月异;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人民的教育事业,读书条件从大变到突变再到巨变,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我再次保证:永远心向党!并衷心祝愿:伟大的党永葆青春!

[编辑:高锋]
上一篇:涵养为民情怀 助力老区振兴
南通日报社 2009-2010 版权所有 (C) 苏ICP备08106468号 苏新网备2010048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816 传真:0513-85118816 邮箱:zgnt@ntrb.com.cn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