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南通新闻 - 视频 - 乐活南通 - 娱乐 - - 互动 - 图片 - 小记 - 楼市 - 汽车 - 生活 - 专题 - 南通论坛 - 通网家园 - 数字报纸 - 手机报纸 - 设为首页
 
网站首页 老区新闻 扶贫开发 党的关怀 光荣历史 今日风采 组织机构 基金公示 调查研究 网站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 光荣历史>> >> 正文  
毛泽东与苏中战役——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2021-11-26 16:33:56     来源:      前往论坛讨论

 

(1946年8月28日,毛泽东就苏中作战经验致各战略区首长电)

各首长:根据粟裕谭震林未感电称,我军于二十六在如皋西南地区歼灭六九师之九十九旅后,又于二十七在上述地区歼灭由如皋来援之敌六五师(粤系)之一八七旅及四九师一个团。总计两日战斗,将敌一万五千人全部解决,除毙伤外,俘虏近万人。第二次由如皋增援之一个团亦被歼一半。我军略加休整,以利再战。筹情。我粟谭军从午元至未感一个半月内,作战六次,歼敌六个半旅及交通总队五千,造成辉煌战果。而我军主力只有十五个团。但这十五个团是很充实与很有战斗力的,没有采取平均主义的补充方法。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打敌一部(例如未宥集中十个团打敌两个团,未感集中十五个团打敌三个团),故战无不胜,士气甚高;缴获甚多,故装备优良;凭借解放区作战,故补充便利。加上指挥正确,既灵活,又勇敢,故能取得伟大胜利。这一经验是很好的经验,希望各区仿照办理;并望转知所属一体注意。

(未感:即8月27日;午元:即7月13日;未宥:即8月26日;未俭:即8月28日)


1946年7月13日—8月27日,由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政治委员谭震林指挥的苏中战役,以3万兵力迎击国民党12万军队,连续作战七次,仗仗皆捷,取得歼敌5.3万多人的伟大胜利,史称“七战七捷”。在当年苏中战役的指挥中心海安这块红色的土地上,一座构思新颖、风格独特运用建筑艺术的语言,记载着这段历史,主碑造型为一把“刺刀”直插云霄,气势磅礴,誉为“天下第一刺刀”。

一、毛泽东同意先在苏中内线打几仗,再转到外线出击。

解放战争初期,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曾提出晋、冀、鲁、豫和山东、华中三支野战军进入国民党统治区作战,并提出华中野战军主力出兵淮南,与山东野战军配合作战。粟裕深思熟虑,对当前敌我情况及战争发展趋势做出了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大胆及时地向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和陈毅司令员提出,依托解放区有利条件,先在苏中打几仗,然后再考虑外线出击的建议。

位于解放区东南前哨的苏中地区,首当其中。南通、如皋、海安、东台等地东面靠海,南濒长江,西面是敌重兵把守的城市。从军事上来说,堪称“死地”。

抗日战争胜利后,对这里虎视眈眈的蒋介石,要求中共让出苏北(指长江以北地区,包括苏中在内)他用最后通牒式的语言说:“苏北地方并不大,让出来不算什么,你们还有许多地方可以生存。现在大家都看到,你们在苏北,对南京、上海威胁很大”。

内战爆发前,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曾要求粟裕率华中野战军主力北上淮阴、淮安、实施外线作战。长期在此战斗的粟裕,对苏中的战略、地位和蒋介石的阴谋早有清醒的认识,他从实际情况出发,权衡利弊得失,认为在苏中作战更为有利。

毛泽东对此进行了认真仔细的研究,同意了粟裕的建议,随后在电文中明示:“待敌向我苏中、苏北展开进攻,我苏中、苏北各部在内线打几仗,最好先打几个胜仗,看出敌人的弱点……”

毛泽东作为中共军事统帅决策人,在其兵出准南的主导意见已经明确、且有陈毅等多数将帅支持的情况下,能认真听取前方指挥官的不同意见和建议,而更改作战方向,实属不易;而粟裕在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指挥原则下,根据实际情况,敢于向最高统帅提出自己的作战方案,这不仅要有胆量,更要有无私的胸怀,以及对战机、战略的把握。战事如棋,毛泽东和粟裕,显然棋高一着!当时,国民党第一绥靖区司令汤恩伯(后为李默庵)在苏中南部地区集结了5个整编师(军)15个旅12万人的兵力,还在江南集结2个整编师(军)7个旅作为第二梯队,准备随时加入战斗。而以司令员粟裕、政委谭震林为首的华中野战军,集结在海安、如皋一线的部队只有19个团3万余人。在苏中战场上,国共双方兵力对比是4比1。

《孙子兵法》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4比1,虽不能“围之”要“战之”却非常难事,更何况国民党军队的装备远胜于我军。难怪蒋介石得意忘形扬言:“3个星期足以收复苏北,再3个星期结束苏皖会战。”部署就绪,他就优哉游哉地带着夫人到庐山避暑去了。然而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等待他的是粟裕的当头一棒。

二、毛泽东贺电:“庆祝你们打了大胜仗”。

7月10日,从可靠的情报渠道得知,长江北岸的国民党第一绥靖区所属部队将从南通、靖江、泰州、泰兴出发,向如皋、海安发起进攻。粟裕意识到:“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等敌人攻到跟前再抵御就晚了。”于是,他果断决策,前出作战,集中优势兵力,先断其“一指”:以整编第八十三师(即原第一百军)为首歼目标:到敌人进攻的出发地宣家堡和泰兴去打。

驻守宣家堡的第八十三师的1个团。第八十三师原来的番号的第一百军,曾经作为远征军到缅甸作战,半美式装备,战斗力较强,相当骄傲。他们狂妄地说:“如果共产党打下宣家堡,那么他们可以倒扛着枪,一弹不发进南京。”

在战斗开始时粟裕投入兵力确实不多,目的在于麻痹敌人,所以,当听到宣泰方向有战斗,李默庵连忙打电话给回到泰州的李天霞查问情况时,李天霞说:“敌驻我扰嘛!还不是游击战的老一套。人马不多,请放心。”在后来的两天里,李默庵一直因此举棋不定,白白送给粟裕两天时间。直到最后,我军才以优势兵力发起总攻,李天霞感到情况不妙,却已悔之晚矣。

经过3天激战,华中野战军第一次作战胜利结束,歼灭国民党军八十三师2个团另2个营共3000多人,首创歼灭美械装备的蒋介石嫡系部队的纪录。粟裕率领的华中野战军面对强敌,敢于亮剑,主动出击,开局就占得先手。7月15日,李默庵得知华中野军主力仍在泰兴,宣家堡地区,立即命令位于江南的第六十五师火速北渡,会同靖江的第九十九旅,增援泰兴,进攻黄桥;又令第四十九师昼夜疾进,企图截断我军东去之路;命令第八十三师由泰州东进,企图三路夹击我军。李默庵的作战部署很快就被华中野战军侦察得知。粟裕当即决定转兵东进,长途奔袭,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正在运动中的第四十九师。同时布置疑兵、围歼残敌,造成我军主力仍在宣泰地区的假象。华中野战军的主力部队,发扬“打的、跑的、饿的”和连续作战的作风,急行军一百多里,在沿途人民群众的热情支援和掩护下,隐蔽和及时地到达预定作战地域如皋东南地区,并于7月l8日发起战斗。

经过4天4夜激战,我军消灭国民党l万余人,俘虏6000多人;第四十九师师长王铁汉被俘后化装潜逃。第二次作战结束当天,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发来贺电:“庆祝你们打了大胜仗”。

三、毛泽东说:“我的战友中数粟裕最会打仗”

宣泰、如南两仗,使蒋介石和他的参谋总长陈诚大为震惊。陈诚急令第二梯队6个旅10余万人渡江北进,集中兵力向海安进攻。7月30日,敌军5万多人进攻海安。为避免被各个击破,国民党军各部平行推进,正面不足30华里,纵深10余华里。

粟裕沉着分析敌我态势后,认为不拘泥于一时一地的得失,弃子争先,连消带打,尽得实利,才是上策。于是,我军只以小部队实行运动防御,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主力部队主动撤出海安,休整待机。

此战为苏中战役第三仗,又称海安阻击战,我军7纵两个团又两个营连续抗击敌军4昼夜,杀伤敌军3000多人后主动撤出战斗。7纵仅伤亡200多人,敌我伤亡15比1,占领海安后,敌人误判:“苏北共军已经一败涂地,主力第一师、笫六师下海北逃,”随即分兵冒进。

其实,华中野战军指挥机关和第一、第六两师主力部队3万多人已在海安东北稳稳当当休整两个星期。但是,由于这里是老根据地,地方政府和民兵,群众严密封锁消息,使敌人成了瞎子、聋子,对我军动向毫无所知。“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粟裕决定,1师攻歼李堡、角斜之敌。6师16旅攻歼丁所守敌。此战为苏中战役第4仗,称奇袭李堡歼敌一个半旅9000人。

棋至中盘,战场形势发生微妙的变化,国民党军队的机动兵力已经不多,难以继续全面进攻,于是粟裕决定来一着“打入”—“钻到敌人肚子里去打。”

8月20日下午6时,华中野战军司令部发出攻打丁埝林梓的作战命令。21日夜间发起战斗。第一师、第六师、第五旅主力部队,犹如三把钢刀,一齐向蒋军一字长蛇阵的腰部砍去。

这一仗,歼敌3500多人,生俘2000多人,并缴获3大批军火物资,包括美国制造的十轮卡车、机枪、卡宾枪。战士们抚摸着缴获来的卡宾枪议论纷纷:“蒋介石这个运输大队长真不错,知道我们的汉阳造不好用,就给送来了卡宾枪,连收条都不要。从此以后,蒋介石“运输大队长”的诨号名播中外。

收官阶段,我军妙手连连,又似风卷残云般消灭国民党军队。6战邵伯,狙击黄伯韬25师,歼敌2000多人。7战如(皋)黄(桥)路歼敌17000多人。

七战七捷粟裕坚决执行毛泽东的指示,不仅完成了战略侦察和试战的重要作用,而且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歼敌总数为我军参战兵力的1.76倍,毛泽东说:“我的战友中,数粟裕最会打仗。”

1946年9月1日,苏中战役喜讯传来,刘少奇高兴得不得了,他以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名义,请朱德、彭德怀等军委领导到家中小聚,热烈庆祝这一胜利!“为苏中战役胜利,干杯!”“为粟裕同志打更多更大的胜仗,干杯!”粟裕出奇兵,苏中七战七捷。

苏中战役是全国解放战争胜利的起点。被誉为“七战七捷”的苏中战役,就是中央军委毛泽东采纳粟裕建议后取得的胜利。

四、毛泽东论粟裕

粟裕将军的军事指挥艺术和显赫战功,党和军队的领导同志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和赞赏。战争年代,毛泽东有大量表扬、赞赏和采纳粟裕意见的文电,在评价对准海战役的贡献时,称赞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毛主席说:“淮海战役,是粟裕同志在济南战役快结束时提出来的,所谓蒋政权,就是表现在他的武装力量上,淮海这么一打,也就差不多了。”斯大林得知淮海战役胜利时,在他的记事本上写下:“60万战胜80万,奇迹,真是奇迹。”这是前苏联派哲学家尤金来中国,在1951年2月听取刘伯承、陈毅介绍淮海战役情况时说的。

粟裕同志青年从军,博击沙场,威振敌胆。他为人民的独立,人民的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卓越的功勋。战争年代,特别是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主席对粟裕非常信任和器重,当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合并为华东野战军后,毛泽东对陈毅和粟裕作过明确分工,要求华东野战军在陈毅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商定,战役指挥交粟裕负责。这样就把粟裕放在了华东战场的主将位置上。并屡屡交代“不必请示”。华东和中原战场的苏中、宿北、鲁南、菜芜、盂良崮、沙土集、豫东、淮海、渡江和上海等重大战役,都体现了粟裕的高超军事指挥艺术。他和陈毅统帅华东野战军歼灭国民党军队245万人,超额完成了中央、毛主席赋予的歼敌任务。

朱德在和聂荣臻等一起听取粟裕汇报舟山群岛作战准备情况时,插话说:“粟裕同志决心果断,不轻易改变决心,特别能领会统帅部的战备方针和战略意图,善于捕捉战机。他是全军灵活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模范,他在苏中战役中消灭的敌人比他自己的兵力还多。1948年4月28日,毛泽东亲自出门迎接否定其渡江作战计划的粟裕,对党内同志出门迎送极为罕见,而这一天,毛泽东却亲自出门迎接他的爱将,会后,还单独请粟裕吃饭。”

1958年在“反对个人主义”时,毛泽东曾问肖劲光大将:“你看粟裕这个人怎么样?”肖劲光说:“粟裕同志为人正派,没有二心,是个好人。”毛泽东点点头。毛泽东还说:“粟裕同志过去打仗打得好,是为公的,到了北京后是为公呢,还是为私?不能说都是为了私吧?”

1948年1月,为改变中原战局,毛泽东电令粟裕率三个纵队南渡长江,吸引敌人20-30个旅回江南。粟裕接受任务后,一面抓紧训练军队,厉兵秣马,准备渡江南进;一面密切注视中原战局和全面形势的发展。经过两个月的反复考虑,他认为三个纵队暂缓南渡,留在中原打几个大的歼灭战有利于改变战局,粟裕遂将这一设想让报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中央军委毛泽东对此非常重视,命令陈毅和粟裕赶赴中央,当面听取粟裕的意见。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和任弼时等五位中央书记听取粟裕建议后,迅速作出华野三个纵队暂缓南下,留在中原作战的决定。粟裕向党中央毛主席立下了军令状,遂即组织指挥了豫东战役。此役首战开封,再歼援敌,共歼敌10万人,创造了解放战争以来我军第一个战役歼敌最高的纪录。

1947年8月24日,毛泽东夸奖粟裕和他的野战军:“我华东野战军在第一年作战中,已表现自己为全国各区战绩最大的军队。”说起粟裕杰作孟良崮战役,毛泽东感慨万千地说:“消灭七十四师,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有两个人没想到,一个是蒋介石,一个是我毛泽东本人。”

1960年1月,粟裕应邀参加在上海举行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会议上讲话时还特地转过脸来,似乎有些内疚地当面对粟裕说:“你的事可不能怪我呀!那是彭德怀他们那个千人大会上搞的。”

1966年7月,在北京街头出现“打倒粟裕”的大字报,毛泽东知道后连夜给林彪电话,说:“解放台湾,你不行,我也不行,还得靠粟裕!”

1953年2月,毛泽东由陈毅陪同,坐火车从南京、徐州、济南回北京。这一线都是粟裕统率华东野战军打过仗的战场,一路上毛泽东就多次提到粟裕能打仗、会带兵。列车经过徐州时,毛泽东凝望窗外这个当年淮海战役的战场,再次深有感触地说:“粟裕立了第一功。”到粟裕曾经“中秋夺城”的济南后,毛泽东又说:“他是人才、将才、帅才。”接着还讲:“粟裕就是粟裕,是人民解放军的战将,是人民的好儿子!”

据毛泽东的卫士长李银桥回忆:中央在中南海颐年堂,讨论解放军高级将领军衔时,毛、刘、周、朱等参加了会议。在讨论到粟裕军衔时,毛泽东说:“论功、论历、论才、论德,粟裕可以评元帅衔,谁人不晓得华东粟裕呀?”据说,最初的元帅名单里,林彪排名第五,粟裕排名第七。毛主席对粟裕说:“你是担的大将衔,而干的却是元帅的任务啊!难得粟裕!壮哉粟裕!现在又让元帅衔。”周恩来也说:“粟裕二让司令,一让元帅,人才难得,大将还是要当的。”毛泽东补充说:“而且是第一大将,我们先这样定下来,十大将十元帅。”

2002年11月8日,李银桥同志再次谈了毛泽东当时要给粟裕授元帅的,是粟裕高风亮节,自己不要,把元帅让了。

1946年8月29日,延安总部发言人发表谈话,评述苏中大捷,称之为“七战七捷”。同年9月12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指出:中原突围胜利、苏中大捷、定陶战役这三个胜利,对于整个解放区的南方战线,起了扭转局面的重要作用。

陆大同  

作者单位: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

[编辑:高锋]
上一篇:丰碑下追忆:洋蛮河的血色年华
南通日报社 2009-2010 版权所有 (C) 苏ICP备08106468号 苏新网备2010048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816 传真:0513-85118816 邮箱:zgnt@ntrb.com.cn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