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国平 姚国华 戴国俊 在苏中革命老区如皋市,有一位从穷乡僻壤走出来的企业家。他继承和发扬前辈的光荣传统,带领农民兄弟走南闯北搞建筑,被誉为“造福一方、致富百姓的领军人”。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江苏江中集团董事局主席、党委书记沈良兵。 他创建的江中集团起步于1970年,当时是仅有13名瓦木工的小小建筑队。30多年来,沈良兵胸怀大志、永不满足,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老区乡镇建筑站,打造成了拥有10个建筑分公司和3个房地产开发公司及设备安装、装饰装潢、市政园林、钢架结构、建筑劳务、物业管理、宾馆与培训中心等7个专业公司,荣获一个鲁班奖、6个参战鲁班奖、3个国优奖和国家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的省级集团企业,在江苏建筑史上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奇迹。 勇闯市场求发展 “要自强,闯市场”。上世纪80年代初, 30岁刚出头的沈良兵在党的放开搞活政策鼓舞下,毅然带领48名伙伴,走出去闯市场。经过几番周折,终于独立承包了徐州市地下人防工程,他带领半路出家的弟兄们日夜奋战在工地上。技术不精,虚心向有技术的人学;没有设备,靠人抬肩扛,争分夺秒地干,终于以最快的速度、最优的质量竣工,并通过了有关部门的验收。初试牛刀,一鸣惊人,震动彭城。他坚信,沿着这条路走下去,进城的老区农民一定会迅速脱贫致富。短短几年,他将徐州的施工点发展到6个,施工人数扩展到500多人,他和伙伴们,终于站稳了城市广阔的建筑市场。 “只有把企业做强做大、做实做精、做专做长,才能帮助乡亲造福家乡”,这是沈良兵不断进取的动力。1985年他担任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后,率领企业经历了“苦干实干、开拓市场” 和“调整提高、改革创新”这两个十年奋斗历程。他组织实施了“闯市场立信誉,打基础求发展”、“抓大清小,扶起不扶倒”的战略,把原先的17支大小建筑队伍改组合并,组建成8支规模施工队伍,大力进行企业改制,优化完善企业内部机制,奠定了企业快速发展的基础,登上了跨越发展的新平台。从2005年起他又带领企业步入“优化结构、做大资本”的新一个十年奋斗历程。他大力推进实施“大建筑、优房产、特多元”的发展战略,打造新的特色发展优势,确保集团持续、科学、和谐发展。 沈良兵善于学习勇于探索,总是先人一步推进企业改革,创新管理体制,优化股权结构,形成了经营层控股,管理层持大股的新局面,同时选举产生了党委、纪委、董事会、监事会、工会、团委等组织,组建了如皋市首家企业董事局。集团经营生产班子人员实行聘用制,部门负责人实行竞争考核上岗制,一般管理人员和职工实行合同制,企业形成了“同舟共济、风险共担、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法人治理机制,真正步入了全面规范化运作的轨道。 诚信务实美名扬 沈良兵以当代企业家的非凡洞察力,超前谋略,果断决策,抢占了一个又一个发展先机;他视人才为企业的生命之根、智慧之源,积极实施人才兴业强企战略。他更重视的是保持老区人的本色——诚信务实。 他恪守“诚信规模,品牌效益”的经营理念,始终依靠质量信誉求生存,追求用户满意求发展。集团在全国各地承建了一大批“高、大、难”精品工程,打出了江中的品牌,先后获得“鲁班奖”、部优、省优、“用户满意工程”奖和国家、省市文明工地数百项(个),被誉为建筑市场上的“铁军劲旅”。仅在2008年,集团就获得一系列荣誉:总承包施工的无锡工商局综合业务大楼荣获中国建筑业最高荣誉奖鲁班奖;无锡保利大酒店获得国优工程奖,中国矿大艺术学院楼、黑龙江省消防特勤训练基地等10项工程获 “扬子杯”、“龙江杯”等省级优质工程奖;江苏省建设厅办公大楼、哈尔滨欧洲新城等3项工程获省级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还立项主编国家行业标准3个,申报国家实用型专利及发明专利14个,并已获得国家授权专利8个,国家级工法1项,省级工法5项,江苏省建设厅办公大楼机电安装QC小组获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集团先后荣获中国建筑业500强领先企业、全国用户满意施工企业、全国工程建设社会信用3A级企业、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建筑业先进企业、江苏省优秀民营企业、江苏省建筑业综合实力20强企业等各级荣誉300多项。 2007年集团施工总人数2.3万人, 承建工程139项,施工面积715万平方米,竣工工程 68项,竣工面积266万平方米, 总产值突破50亿元。 回报老区为尽责 在革命老区土生土长的沈良兵常说,小胜凭智,大胜靠德。人生在世,不能为个人追名逐利,应当带领老区父老乡亲致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奋斗不息。 他把回报老区、造福乡亲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挣了钱,就要为家乡、为乡亲做好事、办实事。集团先后多次为希望工程、晚霞工程、抗洪救灾、残疾人联合会、慈善会和全市重点建设工程等捐款,还为当地政府改善办公、办学、治安、交通条件作出无私奉献。他充分发挥集团优势,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投资兴建了吴窑镇农民集中居住示范小区,赞助建设了吴窑中心学校广场,支持镇村兴修道路,帮助家乡发展建筑劳务输出,每年吸收安排剩余劳动力1万余名,建筑业已真正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富民产业、支柱产业。昔日贫困的农民和下岗职工发了建筑财,圆了致富梦,集团90%以上的职工家庭靠从事建筑建起了楼房,过上了小康生活。 殷实富裕起来的老区农民,对沈良兵感激不尽,赞誉不绝。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他,人民没有忘记他。他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建筑业企业家、南通市建筑铁军领军人物等殊荣。这是人民的奖赏,更是社会的公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