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南通新闻 - 视频 - 乐活南通 - 娱乐 - - 互动 - 图片 - 小记 - 楼市 - 汽车 - 生活 - 专题 - 南通论坛 - 通网家园 - 数字报纸 - 手机报纸 - 设为首页
网站首页 老区新闻 扶贫开发 党的关怀 光荣历史 今日风采 组织机构 基金公示 调查研究 网站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 调查研究>> >> 正文  
南通农业和农村经济六十年回眸
2011-06-23 17:46:34     来源:      前往论坛讨论

春华秋实 己丑辉煌

王 昀

今年是农历己丑年,新中国迎来了六十华诞。与全国一样,南通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辉煌成就,江海平原发生了巨大的历史变化。

六十年南通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历程

纵观60年南通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1978年,从土地改革到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阶段。全市老解放区土改是在解放战争时期进行的。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6月,中共南通地委召开扩大会议,讨论通过新解放区土改工作方案。至1951年1月,新区土改全面开展,于年底结束。全市没收、征收土地总面积的45%,270万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得300多万亩土地以及耕畜、家具、房屋、粮食等。封建土地制度在南通被彻底摧毁。土地改革后,南通农村按照中央“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普遍发展农业生产互助组,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道路。至1952年4月,全市已建立固定性互助组8699个,临时性互助组20327个。在互助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初级农业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至1956年3月,全市农业合作化基本结束。据统计,共有合作社3812个,入社农户达总农户的95.91%。其中高级社3641个、初级社171个,入社农户分别占总农户的95.16%、0.75%。土地改革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全市农业很快得到恢复发展。1957年,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八成;粮食总产跨过了100万吨大关,达到111万吨,比1949年增长31.3%;棉花、油料总产分别是1949年的6.2倍、1.6倍。1958年8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南通全市部署人民公社化运动。10月7日,全市实现人民公社化,共建立238个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入社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9.5%。人民公社起初以生产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后来调整为“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这一阶段,农业经济以单一的种植业为主,辅之畜禽鱼等称之为副业的养殖业,而种植业又以纯粮纯棉为主。一些公社和生产大队开始兴办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企业,谓之社队企业。由于实行统一管理、 集中经营的体制,管理方式以“出工一窝蜂,分配一拉平”为特征,严重束缚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相当多的农民衣单被薄,腹内苦饥。

第二阶段, 1979年~1984年,废除人民公社体制,确立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阶段。这一阶段是改革农村旧的经济体制,形成新时期农村经济制度的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以后,全市农村首先在生产队内部,建立起若干个常年相对固定的作业组,实行联产到组的责任制。1980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下发后,全市普遍推行了联产到劳生产责任制。在党的十二大精神指引下,1982年秋播到1983年春,全市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实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使之成为南通农业经营的主体形式。1983年下半年,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全市全面废除农村人民公社建制,并以其行政区为基础,建立了262个乡人民政府和31个镇人民政府。与此同时,取消生产大队,建立了4798个行政村和村民委员会。1984年,按中央统一部署,全市完成了延长土地承包期十五年不变和发放土地使用证工作。在农村第一步改革阶段,通过推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象火山爆发一样喷射出来,长期未能解决的温饱问题很快迎刃而解。

第三阶段,1985年~1991年,推进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和农村结构调整阶段。这一阶段,开始探索以市场化为取向的农村改革,发展乡镇企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十项政策》,对农产品购销体制进行改革。取消了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对粮、棉、油等少数重要产品,实行尊重农民自主权的国家计划合同定购的新政策,并逐步放开肉、禽、蛋、奶、鱼、菜、果等农产品的购销价格,实行随行就市。我市为适应这一改革,迈出了全面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新路子。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不断提高主粮自给率水平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和特种农产品种植,促进多种经营的发展,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乡镇企业蓬勃发展,1991年产值达115.9亿元,占全市社会总产值的30.39%,并以工建农、补农。当年,农村三次产业之比由1978年的81.1:14.5:4.4调整为 22.9:68.8:8.3,实现了由一、二、三到二、一、三的进步。全市绝大多数行政村都恢复了村经济合作社、农工商公司(实业公司)等村集体经济组织,承担原有村经济组织的管理和服务功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巩固完善,并逐步从种植业向林牧副渔业拓展,从农业向工商建运服等农村经济的各个领域延伸。全市农村经济登上了新的台阶。

第四阶段,1992年~2002年,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目标,深化整个农村改革阶段。这一阶段是农村改革的深入阶段,涉及农产品流通体制、农产品要素的进一步改革,最重要的是从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全面开放了农产品市场。全市继续推进农副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积极发展以贸工农一体化为特征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突出抓好基地、龙头企业、市场三大要素;努力建设具有南通特色的城郊型、外向型高效农业体系,全力发展适应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大中城市群消费需求的城郊型农业,大力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外向型农业,提高农业的市场化、国际化水平。全市农村积极推进多种经营百项投入工程,扎实开展以多种经营为重点的农业亿元乡镇、千万元村、百万元组、十万元户活动。下大力气建设优质特色农副产品基地,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初步建成高效农业的结构框架,努力建设稳定的种植业、发达的养殖业、一流的园艺业、先进的加工业、活跃的流通业。南通在全省率先推行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起充满活力的乡镇企业发展新机制。在农村集体土地使用上,一方面积极探索建立土地流转机制;一方面按中央政策,完成新一轮延长土地承包期30年不变的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小村撤并工作。2000年,全市乡镇从九十年代初期的287个、未期的254个合并为167个,调减率分别为41.8%、34.3%;2001年,全市行政村从2000年的4315个合并为1957个,调减率为54.6%。2001年,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进行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为核心内容的农村税费改革,农民人均减负82.22元,减负率为47%,其中合同内减负41.76元,减负率为31%。在这一阶段,全市农业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乡镇企业持续增长,个体、私营经济迅速崛起,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和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农村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市乡乡镇镇基本实现小康。

第五阶段,2003年~现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这一阶段,国家对农业实施反哺政策,由过去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转变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从2006年1月份开始,农业税退出历史舞台。国家随后又实施了粮食直补、良种直补、农机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农业政策性保险等惠农政策。统筹发展城乡交通和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全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6个一号文件,通过比较成熟的农业政策支持体系,加快形成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南通把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与本地实际相结合,创造性提出以“民富、村美、风气好”为目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此,一是做好“地”的文章,突出抓高效农业规模化;二是做好“人”的文章,突出抓就业创业全民化。同时,搞好农民住宅集居点的规划和建设,突出农村河道整治和垃圾处理,切实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绿化,全面推进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努力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社会风气的全面好转。这一阶段南通历史上农业和农村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高效农业长足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显著成绩,南三市全面达小康,全市进入“扎实保增长、全面达小康”阶段。

南通农业和农村经济六十年巨变

南通农业和农村经济60年的辉煌成就,概括起来,有九个方面的巨大变化:

一是县域经济实力巨大变化。经过60年持之以恒的艰苦奋斗,南通农村彻底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县域经济不断壮大,实力愈来愈强。2008年,海安县、如东县、如皋市、通州市、海门市、启东市六县(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02.11亿元,是1978年22.36亿元的85倍。各县(市)地区生产总值均超过200亿元,有三个市超过300亿元。六县(市)共完成财政总收入217.19亿元,分别是1949年2001万元、1978年2.57亿元的1085倍、84.5倍。各县(市)财政总收入均突破30亿元,通州、海门、启东、如皋四市一般预算收入均突破16亿元、进入全省15强。2009年7月召开的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交流年会发布了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名单,六县(市)均在列。

二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巨大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农业总产出不断创造历史新水平。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按现价计算,下同),1949年仅有13.3亿元;1978年增加到49.3亿元,增长2.7倍;2008年猛增到371.46亿元,分别比1978年、1949年增长6.5倍、26.9倍。农产品供给大为改观,以几项主要农产品为例:2008年,全市粮食总产319.12万吨,是1949年84.49万吨的3.78 倍;棉花总产6.76万吨,是1949年1.04万吨的6.5倍;油料总产38.07万吨,是1949年1.98万吨的19.2倍;生猪出栏327.47万头,是1949年48.08万头的6.81倍;蚕茧总产43371吨,是1949年65吨的667.25倍;水果总产11.1万吨,是1949年3013吨的37倍;水产品总产76.02万吨,是1949年2.08万吨的36.5倍。2008年,人均占有粮食418公斤,是1949年182公斤的2.3倍;人均占有棉花8.8公斤,是1949年2.2公斤的4倍;人均占有油料49.8公斤,是1949年4.4公斤的11.3倍;人均占有生猪0.4头,是1949年0.1头的4倍;人均占有蚕茧5.7公斤,是1949年0.01公斤的570倍;人均占有水果14.5公斤,是1949年0.6公斤的24.2倍;人均占有水产品100公斤,是1949年4.5公斤的22.2倍;

三是土地产出效益巨大变化。1949年南通土地产出极低,粮、棉、油播种面积亩单产仅分别为120.6斤、13.32斤、116.93斤。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全市土地产出率大幅度提高。2008年粮、棉、油播种面积亩单产分别为794斤、185.66斤、398.57斤,分别是1949年的6.58倍、29.92倍、3.41倍。全市土地复种指数为238%,高出全省60个百分点。全市每亩土地产出2852元,居江苏前茅。全年亩均收 益2000元以上的高效农田达289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1.2 %。其中,亩均收益超5000元的农田面积达到100万亩。2008年,在占江苏省7.8%的土地、10%的耕地上,产出了10%的粮食、20.7%的棉花、25.3%的油料、44.7%的蚕茧、26.4%的禽蛋、13.4%的肉类、17.9%的水产品。

四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巨大变化。建国初期的南通农业是基本单一的种植业经济。公社化时期种植结构以纯粮纯棉为主。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探索调整,调整为粮棉油桑菜结构,逐步形成了多熟制、多形式的“粮、经、饲”三元结构。农业结构从种植业为主向农林牧副渔全方位发展转变。从1993年起,林牧副渔产值超过种植业产值。2008年林牧副渔产值217.5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8.6%。包括蔬菜、特种种植在内的多种经营,在农业中的比重已是四分天下有其三。随着农业结构的深入调整,绿色食品业、优质棉业、“双低”油菜业、林果园艺业、家畜禽特畜禽养殖业、茧丝绸产业、蔬菜业、海洋产业、观光旅游农业九大主导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南通农业的市场化、外向化程度显著提高。南通市农产品商品率较高,商品农业起步较早,上世纪80年代就以“百万雄鸡下江南”享誉全国。全市农产品商品率达70%以上。农业创汇率较高。全市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出口额占全市一般贸易出口额的70%左右,全市现有农产品出口基地113万亩,企业153家,2008年出口创汇3.16亿美元、利用外资2.64亿美元,在全省13个市中均名列第一。

60年中,南通农村经济结构由以粮为纲的单一结构向多元结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民营经济发展迅速。1997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在全市工业总产值中三分天下有其二。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六成。建筑业成为农村中的新兴产业,2008年全市建筑业增加值达229.81亿元,是1978年0.99亿元的232倍。全市个体工商户总数突破30万户,私营企业注册资本突破2500亿元、保持全省第二,民营经济入库税金占全市比重突破60%。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全市农村六县(市)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之比,1978年为53:26:21,2008年调整为10.2:56.6:33.2。

五是农业体制、机制巨大变化。农村第一步改革,废除了人民公社,建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此后在稳定完善这一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同时,围绕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不断进行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集贸工农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迅猛发展。大力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品”农业基地。到2008年,全市拥有无公害农产品585个,建成无公害粮油、无公害蔬菜、无公害果品等无公害农产品产地572个,面积437.1万亩。现有绿色食品81个(含水产品),基地面积26.95万亩;有机食品51个(含水产品),基地面积16.78万亩。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达1∶1,大大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6800多家,规模以上龙头企业450多家,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70家,其中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5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6家,实现年销售收入180亿元,直接带动农户180万户。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累计流转土地108万亩。全市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524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1252个,入社社员38万户),直接带动农户96万户。年营销额10万元以上的农民经纪人和运销大户18.6万人,其中年营销额100万元以上的农民经纪人374人。农产品专业市场262个,其中年营销额5100万元以上的136个。党的十六大以来,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形成了一套强农惠农的政策体系,扩大了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新发展。

六是农业现代化水平巨大变化。首先体现在农业科技水平显著提高。全市农业科技贡献份额由改革初期的25%左右提高到目前的60%,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全市农业技术创新均呈土地集约型和劳动密集特点。良种覆盖率达98%。“节本、省工、高效”的系列轻型栽培技术基本普及。禽蛋之乡——海安县禽蛋产量连续六年居全国农区县(市)之首,料蛋比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其次体现在水利保障能力显著增强。解放前夕,南通水利工程长期失修,港口淤塞,水闸泄量小,江海堤防千疮百孔、支离破碎。汛期一遇台风高潮,堤防经常缺口,农田受淹,人民生命财产无保障。洪、涝、旱、渍等自然灾害,频繁交替发生。解放以来,南通人民奋战江海平原,兴修了大量水利工程。一个洪、涝、旱、咸综合治理,水利、航运、水产、造林综合利用,大、中、小工程相结合,能挡、能排、能引、能蓄、能控的新水系初步形成。在全市范围内初步建立了四套水利工程体系,即是:以487公里的江、海、洲堤和645的公里的里下河圩堤为主体的防洪工程体系;以67座沿江、沿海水闸,105条二级河及200多座中小水闸为骨干的防涝工程体系;以九圩港、南通港等6个引水口门,九圩港、通吕运河等12条干河,12337座电灌站,1729台喷灌机构成的防旱工程体系;以密如蛛网的田间一套沟, 15.80万条丰产沟, 32.4万座小型涵闸以及地下暗管、暗墒为基础的防渍工程体系。

再次体现在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高。全市高性能及大中型农机具持续快速增长,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至2008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305.63万千瓦。农用排灌动力38.59万干瓦,有效灌溉面积680.02万亩。农村化肥施用量26.87万吨。拖拉机保有量达到4.26万台,联合收割机保有量达到5093台(2009年6月增加到6994台),水稻插秧机保有量达5887台。目前全市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75%,三麦机收水平95%,水稻机收水平87%,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达到62%,机耕、机灌、机植保水平分别达到89%、99%、96%。农田水利建设中农业机械已承担了90%以上的土方工程量,实现了从人海战术到人机结合、以机为主、全方位机械化施工。在农产品市场体系和运销网络建设中,农用运输车和拖拉机发挥了灵活、价格低廉的优势,成为农产品运销和滩涂作业的主力军。南三县(市)农机部门适应当地“四青作物”和创汇农产品发展需要,大力推广小型保鲜冷库、青毛豆剥壳机、花生剥壳机等机械。

七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巨大变化。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劳动力基本束缚在土地上。1958年,全市农村整半劳动力253.88万人,253.71万人务农,仅1700人为社办工业劳动力。1978年,全市农村整半劳动力353.51万人,除18.1万社办工业劳动力外,94.88%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农村改革以后,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出现了农村劳动向农外产业转移、外出打工的热潮。2008年,全市拥有农村劳动力294.16万人(按农村负担劳力算,即男18—55周岁、女18—50周岁,另有超过劳动年龄而实际参加劳动的人数43.02万人),总量居全省第一。其中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劳动力仅87.45万人(种植业71.09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29.73%。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206.71万人,转移率达70.27%。转动劳动力就业行业广泛,分别从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仓储业和邮电通讯业,批发、零售业、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事业,乡经济组织管理等非农产业。转移方式有离土不离乡的就近转移和离土又离乡的异地转移等方式。地方工业吸纳了79.36万人,占转移总劳力的38.4%。全市外出务工(离开本县从业时间6个月以上)人数达92.85万,占转移总劳力的44.9%,是全省农村劳动力输出最多的市。从事建筑业的有65.49万人,占转移总劳力的31.7%。南通建筑铁军活跃在全国除台、港、澳外的各省、市、自治区和全球74个国家和地区。除建筑业外,纺织服装、远洋渔业、船舶维修、农业种植、食品加工行业的对外劳务合作也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全市境外劳务输出多年来保持全省领先,2008年期末在外人数37535人。农民境外投资开始起步。全市已有400多个农民企业家在国外办企业、搞贸易,经政府部门批准兴办近100个境外个体和私营企业,主要经营绣品、服装、鞋帽等轻纺产品,也有从事矿业开采和建筑装潢等行业的。在罗马尼亚和南非的客商还建立了罗马尼亚商会、南非商会。

八是农民生活水平巨大变化。2008年,全市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7811元,是1981年249元的31.4倍。全年总收入9754.42元,其中工资性收入4483.49元(外出从业得到收入2553.03元)、家庭经营收入4539.46元(第一产业收入2794.55元,占总收入的28.6%)、财产性收入135.04元、转移性收入596.43元,占比分别为45.96%、46.54%、1.39%、6.11%。生活消费支出5652.85元,其中食品消费支出2172.43元,恩格尔系数为38.4%;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1026.15元,占18.2%。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年末人均住房面积52.5平方米。每百户平均拥有洗衣机79台、电冰箱62台、空调机36台、抽油烟机19台、微波炉40台、热水器61台、自行车190辆、摩托车76辆、电话机94部、移动电话133部、彩色电视机125台、黑白电视机28台、影碟机37台、照相机6架、家用计算机20台。

九是农村社会事业和人居环境巨大变化。农村社会事业长足发展。教育现代化扎实推进。97%的乡镇通过教育现代化乡镇验收,5个县(市)区达到省教育现代化建设标准,全市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率长期保持百分之百,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2%。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建成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1763个,覆盖所有的行政村。截至2008年底,全市有531.64万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3%。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全面实施。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普及达标率分别达94%和79%,累计建成农家书屋1343家。农村有线广播、有线电视光缆传输“双入户”达到87.51万户。群众体育蓬勃开展,全民健身工程在农村乡镇覆盖率达100%,近300万农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健身活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开始推行,11.9万户农民亨受最低生活保障。107.19万名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累计达33.13亿元,参保覆盖率达到94.32%。所有涉农县(市)、区全面实现“基本全覆盖”目标,农保基金累计金额和参保人数都达到全省总数的30%左右。全市农村有敬老院147家,床位16531张,14230名五保对象实行了集中供养,集中供养率达70.1%。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有效解决了农村公共服务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

农村环境建设稳步推进,农村路、电、供水、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2003至2008年,全市完成投资60多亿元,建成农村公路8677公里,改造农桥806座,实现了 “村村通等级公路”的目标,正在向“村村连”推进。农村电网改造使农村电网的整体供电能力和农户用电容量得到了质的提升。2008年,全市农村用电量101.5万干瓦小时,是1980年的27.6倍。农村自来水受益人口529.91万人,自来水普及率达98%。全市引江区域集中供水已覆盖如东、通州、海门、启东四县(市)部分区域,受益乡镇达56个,受益人口达到337万人。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建成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环境优美乡镇。整治农村环境,113个村列入省政府村庄环境整治试点村行列。大力推进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截至2008年底,全市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36座,建设配套主干管网910公里,污水处理能力79.75万吨/日;新建和在建污水处理厂覆盖到56个乡镇,乡镇覆盖率达54%。按照“河净、水清、坡整、岸绿”的目标,完成了新一轮农村河道疏浚,一些村庄已有群众在河边淘米洗菜。推行城乡一体的垃圾处理体制,全市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率达73%。大力推进绿化造林,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6.8%。结合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全市沼气池用户5万户,沼气工程116处,年产沼气约1700万立方米。六个县(市)区全部建成农业生态县。

南通农业和农村经济六十年巨变的启迪

透视南通农业和农村经济60年发展历程,可概括为“曲折中发展,改革中辉煌”,给我们以下启迪:

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正确,事业才能兴旺发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市上下从南通实际出发,通过冲破“思想上的牢笼”,更新观念,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首先,突破“左”的束缚,打破公社化时期集中经营的大锅饭,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然后,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目标,进行农村流通体系和生产要素等方面的改革。再次,进入新世纪以来,进一步完善农业政策支持保护体系,城乡统筹,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有这些,都是以思想解放推动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生动体现。

二、坚持科学发展是硬道理,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展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农业和农村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都可以通过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南通市走了几步好棋。一是看准改革开放之初的先发优势,加快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二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市场化、外向化。三是全力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提升农业的现代化程度。四是全市上下开拓进取,城乡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这几步好棋,环环扣紧,步步深入。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引领下,南通市的农业和农村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全市农村进入了发展质量好、特色鲜明、农民获得实惠最多的时期。

三、坚持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党在领导亿万农民进行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形成的,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欢迎。南通市在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始终坚持稳定完善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适应了现阶段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党中央连续发出五个一号文件,为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繁荣农村经济,富裕农民群众,提供了强大动力。2004年以来,党中央又连续发出六个一号文件,明确了新时期对农村和农民“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明确了城乡统筹建设新农村的方针和措施。全市正是坚持贯彻这十一个一号文件,才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四、坚持农民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主体,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以人为本,在农村就必须以农民为本,并以此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要注重把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落实到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要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通过典型示范和引导,形成新的发展氛围。在千家万户的家庭经营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中,南通市农民群众不断有新的发明创造。如,从“百万雄鸡下江南”的长途贩运发展为农民经纪人、专业市场,发展为农产品直接进超市。又如,从农村各类专业户自发组建专业协会(研究会)发展为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联社,直接带动农户进入市场。再如,从为种养户服务的专业公司发展为产销联合体,发展为贸工农一体化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群众的各种新创举,既是民智、民力促进农业和农村改革发展的生动事例,又有利于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促进民富、民生、民安。

本文参阅资料:

1、历史性跨越—南通农村经济改革发展二十年,南通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百家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

2、2009南通统计年鉴,南通市统计局,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

3、光辉的三十五年(1949—1983),南通市统计局,1984年;

4、中国共产党南通大事记(1949—1999),南通党史办,南通党建网。

MultiAttachPh
[编辑:冯宏新]
上一篇:海门市老促会关于扶贫攻坚帮户工程调研报告下一篇:南通市农村改革发展30年回眸
南通日报社 2009-2010 版权所有 (C) 苏ICP备08106468号 苏新网备2010048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816 传真:0513-85118816 邮箱:zgnt@ntrb.com.cn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