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 一 民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南通革命老区的跨越腾飞态势令国内外瞩目,被理论界誉为又好又快发展的典范——“南通现象”。 南通,地处长江入海口北翼,素有“江海门户”、“扬子第一窗口”之称,是江苏最早的革命老区,老区占全市面积95%以上。1930年春,红十四军就在南通农村建军,其开辟的如泰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时期全国十五块红军游击区之一;抗日战争时期,南通农村是苏中抗日根据地的重要部分,新四军在这里取得了反扫荡、反清乡斗争的重大胜利;解放战争时期,名垂青史的苏中“七战七捷”也发生在这里,令陈毅元帅感激不已的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上海中的支前大军,有相当大一部分就是南通老区的父老乡亲。陈毅、粟裕、梁灵光、姬鹏飞、陶勇、张爱萍、江上青、刘瑞龙、朱理治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这里生活和战斗过。南通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做出了尽其所有的奉献和牺牲,包括数以万计的优秀儿女的生命,仅记录在册的革命烈士就有2万多人,占全省的一半以上。与其他革命老区一样,历史上的南通农业人口多、南北差距大、人均收入少、城市规模小、交通条件差,是发展建设的“神经末梢”。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南通市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跳出老区谋发展、富民强市促老区,开拓进取、奋力赶超,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又好又快的跨越发展之路,进入了经济发展质量最好、综合竞争力提升最快、城市建设特色最鲜明、城乡居民获得实惠最多的时期,逐步将一个发展后进的革命老区建设成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人民安康的新南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