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县南莫镇老促会创新“厂村挂钩”扶贫工作的实践调查与思考
南莫镇老促会 印玉文 严德本
海安县南莫镇老促会以“视扶贫为己任,扶贫抓关键”的责任理念,及时转变扶贫方式,改唱“独角戏”的送钱送物送岗位的辅助贫困户方式,创新实施选择、培育、支持工厂挂钩帮扶经济薄弱村,打造跳“集体舞”的厂村结对帮扶、富民强村的长效扶贫品牌,实现“选准一个工厂,帮扶一个弱村,致富一方百姓”的目标。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第一,老促会牵手“厂村挂钩”扶贫方面。
俗话说:“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
3年前,南莫镇老促会以“带着使命,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任务”的责任理念,聚力聚智围绕“如何做好经济薄弱村帮扶,大力提升帮扶村发展能力”的扶贫攻坚课题,展开调研与探索性实践,确定“扶贫攻坚抓关键,牵手厂村挂钩扶贫”新方略,从而有效提升帮扶村发展能力,带动千家万户脱贫致富。
为此,南莫镇老促会发挥“牵手当中介,解难做主人,献策当高参”的优势,选准配准一双“厂村挂钩”帮扶“对子”。根据“地域”、“人脉”、“项目”等方面的实际,南莫镇老促会针对本镇地处海安县西北角的拥有8000亩农田、2000亩河道水面、1600户农户的“水荡子”村、“经济空壳村”黄陈村作为重点帮扶村,向上争取有从本村走出去担任领导工作的南通明鑫化工厂、鑫拓封头厂等定报企业承担扶贫责任单位,向内选择本村在外创业有成、政治素质好、致富本领高、奉献精神强的大学生党员丁凤喜返乡创业,推荐他走上村支书领导岗位,构建薄弱村崭新的“高僧治庙”、“能人兴村”平台,有效打开了特色结对帮扶的好局面。
第二,厂村挂钩扶贫攻坚方面。
南莫镇老促会会同明鑫、鑫拓等工厂针对结对薄弱村黄陈村在发展集体经济中无人才、无项目、无资金、无技术的“四无”状况,共同制定了“一年打基础,两年有变化,三年大发展”的结对扶贫规划和具体实施步骤,把挂钩扶贫工作立足点和着力点放在增强黄陈村自身造血功能,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上。
三方共同走实“六步强化发展棋”:
一是强化班子,确准工作职责。成立老促会、帮扶工厂、薄弱村支部三方面人员组建的“厂村挂钩扶贫”工作组,明确职责,合力用劲。
二是强化研判,确准发展思路。在帮扶之初,针对黄陈村农田多、河道多、底子薄、无工厂,村集体负债80多万元的实情,工作组研究确定了“稳定提高农业,主攻发展工业,积极兴办水产养殖,强大户、帮贫困户,同走治穷脱困小康路”的富民强村方案。
三是强化实扶,确准兴厂活水。根据黄陈村土地多,撤并学校有闲置房屋,有劳力的特点,两家工厂毅然决定将办在外地的工厂返迁回黄陈村,带动建立本镇第一家村级农民创业园区,并帮助招商引企,培训人员,形成“金凤高鸣,引来群凤和鸣”效应,3年来共引进10家中、小型企业,建成玩具、服装、机械制造、辅料、食品五大板块企业群,带动餐饮、物流、休闲业的发展。
四是强化带动,确准特色水产富村民。经由老促会招才引智,引进兴化的水产养殖专家,建成千亩大河蟹养殖示范基地,带动有能力村民兴办起千亩围田养虾、百亩小龙虾、百亩黄鳝、百亩水蛭等特色水产养殖,推动有劳力的村民搞小河沟鱼虾养殖,收获了“以河养河,兴水致富”硕果。
五是强化帮扶,确准帮困建小康。黄陈村集体有了一定收入,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部分用于村里环境建设和扶贫济困,对贫困户实行“工厂”帮十户、村干部一人帮两户,大户一人帮多户,全村136户贫困户全部落实牵手帮扶对子。“工厂帮户”,实现“一户一人进工厂,脱困;一户两人进工厂,致富;一户三人进工厂,小康”。干部、大户帮扶户,通过打工致富,年增收入不少于7000元。几年来的发展,黄陈村不仅还清了欠债,还进行环境综合治理,建立了村便民服务中心,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水产养殖合作社获评南通市龙头企业。2015年,村集体经济迈入50万元先进行列。
六是强化立制,确准激励导向。采取年初有计划,分项分段有安排,年终有考核,并积极在工厂、村干部、大户中评选先进个人,在群众中开展评“十佳文明户”、“创业标兵”活动,有力促进了文明建设。黄陈村终于告别贫困,脱困壮大,移步走向“富强美高”新征程。
更为可喜的黄陈村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蕴藏在群众心底的发家致富、创业兴家、壮大集体经济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有效发挥。村干部在想方设法干事业,上上下下忙发展,全村创业兴业的氛围浓厚起来。两厂扶一村,不仅实现了村强企业,互利双赢,而且推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村级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加速新农村建设步伐,确保了一方平安和谐。多位市县领导考察黄陈村“厂村挂钩”的有效实践后,都给予了“两厂帮一村,脱困拔穷根”的评价。
二、几点思考与启示
“扶贫扶技更扶志”、“扶贫抓关键,扶上路送一程”。
南莫镇老促会推动以厂挂村帮扶经济薄弱村,结对挂钩合作紧密,措施扎实,持恒有序,产生良好的效果,给我们很多的启示。
第一,老促会“牵手促进”方面的思考:
老促会精心培育、热心服务“厂村挂钩”帮扶的目的十分精准,就是通过“厂村挂钩”牵引,增强薄弱村造血功能,带动千家万户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因此,老促会聚焦“厂村挂钩帮扶”促进村经济发展的着眼点放在“效益求高,规模求大,素质求优,特色求新”上,重点抓住以质的不断提高,带动量的迅猛扩张;以规模经济的发育壮大,促进帮扶村的工业、规模农业、特色养殖业的尽快“起跳”,大力提升发展能力。
第二,厂村挂钩“帮扶促进”方面的启示。
1、 早期帮扶主要靠“输血”
在帮扶初始阶段,厂村挂钩帮扶,必要的资金、物资、人才投入是必不可少的。近5年,在老促会争取下,县镇各级向黄陈村投入了一定的帮扶资金,集中建设了水泥农四路、电力、水利、通讯、卫生、培训、农田治理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联系外地养殖大户到村放样围田养蟹,为该村尽快摆脱贫困,提速发展,夯实了基础,装上了“启动机”。
2、中期帮促主要靠“造血”
在村集体经济基本步入轨道后,老促会和结对工厂帮扶应主要靠造血型支持:从人才上引,培训能人,引凤还巢,培养发展型后备干部,加强村班子建设;从政策上帮,在非农业用地、高效农业、创业园区、特色项目、交通设施、农路亮化工程等方面给以倾斜优惠。该镇党委政府特别选聘市劳模、创业标兵丁凤喜任支书,选优配强了强村富民的领头雁。这些造血型帮扶,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为该村放大早期投入效应,提速发展,装上了“加速机”。
3、长期帮扶主要靠“活血”
厂村挂钩,促进结对村的持续发展,最根本的还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民创业。近年来,黄陈村发展“自己谱曲自己唱”,不等不靠,坚持自主招商,引进了10家千万元的富有带动性发展的企业入驻村创业园,建设的10座标准厂房全部投入使用,千亩围田养殖已落地生根.万只网箱养殖已产出效益,成了黄陈人的水上聚宝盆,集水乡观光、垂钓、休闲于一体的农庄基地已初具规模,新农村建设的“六个一”黄陈模式已放样县内外:办一个园区,挖一条节水渠,造一条水泥道,栽一行风景树,建一批垃圾筒,建一方集中居住房。今日黄陈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今年新春,县、镇在该村召开了强村富民、创业民营经济现场会,全面总结推广黄陈村的经验,其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民创业,发展民营经济是最重要的一条,称之为“厂村挂钩”帮扶黄陈村持续发展,装上了“推进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