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南通新闻 - 视频 - 乐活南通 - 娱乐 - 政法 - 互动 - 图片 - 小记 - 楼市 - 汽车 - 生活 - 专题 - 南通论坛 - 通网家园 - 数字报纸 - 手机报纸 - 设为首页
网站首页 老区新闻 扶贫开发 党的关怀 光荣历史 今日风采 组织机构 基金公示 调查研究 网站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 老区新闻 >> 正文  
太暖!南通“银发助学团”十年圆了300多孩子的读书梦
2019-04-10 10:02:49     来源:      前往论坛讨论

    

    现代快报讯(记者陈莹严君臣)"有困难来找我,千万不要放弃读书。"19日,南通如东县马塘中学小雨淅沥,10名贫困学子从退休教师杨光源手中接过助学金,这也让孩子们在冬日里感受到了浓浓的暖意。2007年,当时70岁的杨光源以一己之力拉起"银发助学团",到现在已有了130多名成员,10多年间募集了80万元捐款。他们让300多名孩子继续学业,目前已有6人大学毕业。这位退休老教师,就如他的名字一样成为了孩子们的"光之源",用十年时间丈量出了爱心的半径。

    一张小纸条,给了孩子们考大学的"底气"

    "孩子们,好好学习,有什么困难就找我们,等你们考上大学了记得报分数,学费我们来想办法。"19日上午,如东县马塘镇飘着蒙蒙细雨,80岁的杨光源拿出信封装着的厚厚一叠助学金,分别交到10名高三学生手中。

        △杨光源 花宇 摄

    父母早早离异、多名家属残疾、依靠低保勉强维生…… 每个孩子背后都有一个令人心酸的家庭环境。每年一千元的助学金,可以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安心在课堂学习。

    在这次获得助学金的学生中,马塘中学高三的小鹏(化名)是受助时间最长的。在他年幼时父母离异,父亲和奶奶离世后,家庭境况更是每况愈下。念初中时,小鹏通过学校的老师和夕阳红基金会联系上了,这六年来基金会便一直在定期给他们提供助学金。

    "希望能考上大学,以后有能力可以和杨老师一样帮助更多的人。"在发放仪式现场,孩子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谢之情和对未来的畅想。

    在送助学金时,杨光源还给每个孩子递去了一张两指宽的小纸条。纸条写有杨光源的名字和联系方式。"以后有啥困难就跟我直接联系,等考上大学了,学费我们也会帮你们想办法,不用着急。"这是为了照顾青春期孩子们敏感的心思, 不让孩子们感到太尴尬

    △爱心小纸条 陈莹 摄

    孩子们有继续求学的"底气",正是因为有这支"银发助学团"作为他们坚实的后盾。

    像这样的场景,在如东县马塘中学每年都会上演几次。以杨光源为首的夕阳红助学基金会,每年都会定期组织基金会成员捐款,对符合受助条件的贫困学生每学年定期发放助学金。近10年来,在基金会的帮助下,已经有300多名学子受助,6名资助对象大学毕业,两名中专毕业,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

    老教师们组成"银发"助学团

    马塘是个小镇,底下有17个村,孩子们大多都在镇上的中学上课。有些家庭失去了"顶梁柱",留下的老人和孩子只能靠着种地的微薄收入支撑着。没有钱读书便只能出去打工,早点赚钱补贴家用,这在当地并不罕见

    杨光源教了一辈子的书。岁月催人老,新入学的孩子们却年轻依旧。鬓边染上了白发,杨光源也退休了,看到孩子们背着书包从眼前走过,他想起了小时候的自己。在杨光源的记忆里,父亲的形象已经非常模糊了。父亲参军时他才3岁,后来才知道父亲是华东野战军十一纵队3296团七营教导员,牺牲在了战场上。失去父亲庇佑的杨光源,是靠着政府每月给的5元助学金读完了整个中学,被培养成了中学教师。恩情二字,贯穿了杨光源的生命始终。

    读书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没有人比他更深刻地体会到上学的重要性。2007年暑假,他在调研时得知马塘中学有部分学生家境贫寒,可能面临着辍学的危险,这让他的心揪了起来。"无论怎样也不能让娃娃们没有书读!"他当即就有了一个想法,希望能成立一个助学基金会,帮助孩子们度过难关。

        △杨光源探访贫困生家庭

    当时杨光源是马塘镇老干部教育党支部书记,开会时他提出了这个想法,得到了48名退休老教师的回应。第一次捐款,他们就筹集到了1920元钱。而这成了基金会的第一笔资金。在那之后,基金会的成员们不断壮大,到现在已经有了130多人加入进来,大部分都是学校的退休教职工,其中年纪最大的已经超过了90岁。

    为了不耽误孩子们学习,这些已经白发苍苍的老教师们,每年暑假顶着炎炎烈日去走访孩子们的家庭,再给他们建立帮扶档案。老人们很多都患有慢性病,杨光源也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平时走路时间长了都要休息一会。为了了解到真实的情况,他们每年都要坚持连续走访10多天。马塘镇蔡渡村孙国良夫妻俩罹患癌症,基金会资助他们考上南京工程学院的儿子读书;曹埠镇甜水村的姜顾宁同学家里一贫如洗,遭遇车祸的父亲高位截瘫,基金会雪中送炭让他继续学业 …… 近10年来,基金会的成员们踏遍如东100多个村居,燃起了孩子们读书的希望。

    薪火传承,他的学生和受捐者也加入进来

    △基金会成员探望留守儿童

    "杨老师既是我的老师,也是我的同事,整整影响了我的一生。"基金会成员管永昌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他比杨光源小三岁,是杨老师毕业后带的第一届学生。几年后,他也成为了马塘镇初中的教师,和杨光源相处了数十年。退休后,他听说杨光源组织了这样一个基金会,便自学了电脑和摄影,帮基金会管理档案。

    杨老师不少学生听说基金会的故事后,也决定出一份力。江苏三润服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景爱梅、江苏高仁律师事务所主任周军两位校友,分别向基金会捐资25万元、7万元;爱心校友钱立群、虞建东夫妇又捐资5万元 ……

    曾经受助的学生在有了能力后,也开始回馈社会。正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读二年级的喻晓燕是马北村人,她的养父和奶奶都是残疾人。基金会从她小学起开始帮扶,在她考取大学后基金会又积极争取社会援助,短短一周就募集了16万多元助学款。"以前几乎不敢想还有机会读大学,家里这么困难,好几次都感觉坚持不下去了。"这个善良的姑娘得知大学减免了自己的学费后,主动提出将善款分给其他贫困学子。如今进入大学,她也在积极做志愿活动,希望在以后有了经济能力后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回馈社会。

    这些年来,杨光源光是个人捐款就有近4万元。在他的引领下,夕阳红助学基金会的帮扶范围已经不止以学校为半径,而是放眼到全国各地。2013420日,四川芦山发生地震,基金会通过当地红十字会向灾区学生捐款1万元;2015年,基金会组织捐赠500件衣物给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扶贫办 ……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杨光源先后被评为江苏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省"老少携手千站万人走访抗日老英雄"先进辅导员、南通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南通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突出贡献个人",夕阳红助学基金会在2017年被授予南通市"感动南通"教育群体荣誉称号。

    "杨老师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是充满爱心的光源,让身边的人都感受到温暖和力量。"马塘中学校长、党委副书记丛杰说,夕阳红基金会体现了如东教育人典型的奉献精神,如今"光之源"已经在如东形成了"燎原之势",也在影响更多人传递和接力。"我们希望给与孩子们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保障,还要让他们实现精神上的自足。"丛杰说。

    

[编辑:高锋]
南通日报社 2009-2010 版权所有 (C) 苏ICP备08106468号 苏新网备2010048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816 传真:0513-85118816 邮箱:zgnt@ntrb.com.cn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