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南通新闻 - 视频 - 乐活南通 - 娱乐 - - 互动 - 图片 - 小记 - 楼市 - 汽车 - 生活 - 专题 - 南通论坛 - 通网家园 - 数字报纸 - 手机报纸 - 设为首页
网站首页 老区新闻 扶贫开发 党的关怀 光荣历史 今日风采 组织机构 基金公示 调查研究 网站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 光荣历史>> >> 正文  
苏皖边区一专署成立小史
2019-09-02 16:28:28     来源:      前往论坛讨论

白本

上世纪40年代中后期,如皋的行政地位达到有史以来的高峰阶段。如皋一度成为苏皖边区一分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中共如皋地方史》(第一卷)、《如皋人民革命史》等书关于一地委、一专属成立的记述比较简洁,摘录如下:

1945年11月22日,中共苏中第三、四地委合并,在如皋城成立中共华中(苏皖)第一地方委员会,地委机关设于如皋城钱家桥李宅。钟民任书记,洪泽任副书记。12月1日,苏皖边区第一行政区专员公署在如皋成立。一专属机关设于如皋城西大街党治巷原为国民党县党部内。贺希明任专员,梁灵光任副专员。

回溯苏皖边区一地委、一专署的建立史,等同于重温如皋最为辉煌的红史。为了进一步解析苏皖边区一专署成立前后的历史,笔者搜集到《江海导报》《江海大众》《梁灵光回忆录》等相关书报,并将史料整理如下。

成立苏皖边区一专署得益于新四军积极参与抗战。抗战末期前后,新四军四处出击,转战江淮大地,屡战屡胜,取得累累战果——苏中、苏北、淮南、淮北四地均已打通,整个华中东部解放区连城一片。江淮红区得到空前壮大。为了统一行政领导,促进和平,加强建设,于1945年10月在淮阴组建苏皖边区政府。边区召开首次行政委员会,决议将苏皖边区划分成8个行政区专员公署。其中原苏中第三、四行政区合并,组建苏皖边区第一行政区,原苏中第三、四行政区专员公署撤销,成立第一行政区专员公署。

关于苏皖边区第一行政区的最初管辖范围,早期报刊记述有11县与12县两种说法。《江海导报》(创刊号,1945年12月9日发行)头版头条消息《苏中第三、四专署奉命撤销,成立苏皖边区一专署》记为:第一行政区管辖“崇明、启东、海门、南通、东台、台北、如皋、如东、紫石、泰县、泰兴、靖江等12个县”。 《中共如皋地方史》《梁灵光回忆录》即沿用此说,不无道理。就是同张同版《江海导报》刊有发刊词,记为第一行政区“疆域东起崇明,西北至泰县,统治11个县治”。11县与12县的说法,其实本质上不矛盾,不过后者更为准确。《江海导报》(创刊号)第3版刊出《苏皖边区第一分区介绍》,一分区管辖“东南(包括启东、海门二县),南通、如东(原如皋东部)、如皋、东台、台北(原东台北部)、紫石、泰兴、泰州、靖江、崇明11县”(泰州即泰县)。《江海大众》(创刊号,1945年12月19日发行)刊出《老三、四分区合并,新一专署成立》,记为“东南(原来的崇明和启东)”等11县。显而易见,11县与12县之别在于东南县的拆分。因为《江海导报》《江海大众》关于“东南县”的解释不同,查阅《江苏革命史词典》,记述“中共东南县委(南通):1945年1月,海启县委更名为东南县委,先后隶属苏中四地委、苏皖一地委。1946年3月,因启东、海门两县分治,东南县委奉命撤销”。《海门县志》记有1946年2月底,启东、海门分治。又查《崇明县志》(卷五政党),1944年10月—1946年3月,崇明隶属东南县委。综上说述,1945年12月,苏皖边区第一行政区成立时,下辖东南(包括启东、海门、崇明),南通、如东、如皋、东台、台北、紫石、泰兴、泰州、靖江10县。待到次年3月,东南县撤销,启东、海门、崇明直属苏皖边区第一行政区管理,才变成12个县同属第一行政区。

苏皖边区第一行政区以如皋为中心,管辖区域总面积44000多平方公里,人口800多万(《梁灵光回忆录》记为700多万)。第一专署下设秘书处、民政处(下分民政、后勤、干部三科)、财政处(下分财务、粮赋两科)、教育处(下分中等教育、小学教育、群众教育三科)、建设处(下分农垦水利、工业、合作三科)、法院、公安局、交通分局,同时拟设卫生局、沙垦局,成立苏皖边区第一货物管理局、华中银行第一分行(合并前江淮银行第三、四支行)。苏皖边区政府委任贺希明为(前代行苏中行政公署主任)专员,梁灵光(前苏中第四行政区专员)为副专员,汪海粟(前苏中第三行政区副专员)为主任秘书,窦止敬(前四专署秘书)为秘书,季恺(如皋人,前三专署财经处长)为民政处长,马一行(前四专署财经处长)、刘和根(前淮北路东分区财粮处长)分别出任财政处长、副处长,于仲儒(前四专署文教科长)、栾长明(前三专署教育局副局长)分别出任教育处长、副处长,邹强(前四专署主任秘书)为建设处长,周思德(前三专署法院院长)为法院院长,姚远(前三专署公安局局长)为公安局长,汪洋为交通分局局长,陈国栋任第一货物管理局局长,金逊、刘和林为第一货物管理局副局长,炘元锡、邓克生分任华中银行第一分行行长、副行长。

苏皖一地委重视宣传方面的工作。在苏皖边区第一行政区完善行政体系的同时,苏皖一地委加强新闻工作的管理。地位决定将《江潮日报》《江海日报》合并成《江海导报》,作为一地委的指导报纸;《江潮大众》《江海大众》合并出版新的《江海大众》,又成立新华社华中一支社。正是上述报纸的流传,苏皖一地委、一专署早期工作成果才得以留痕。

据《地委首次扩大会决定 今冬明春工作任务》(刊于《江海导报》创刊号),苏皖一地委组建伊始,即从1945年11月22日(成立当天)至12月2日,召开首届一地委扩大会议。由钟民致开幕辞,洪泽传达目前形势和任务。最后由许家屯同志致闭幕词。大会指出一地委建立之初的主要任务有:为了打下今后斗争的胜利信心与决心,需要大力广泛地自上而下、从内到外,深入开展思想动员工作;为了保证一分区财政任务的完成,贯彻财政统一、安定民生政策,正确地执行排伪政策,加强贸易管理,建立抗币本位,繁荣工商业;为了保持和平的现状,需要建设分区的主力兵团,充实各个县团,整理训练民兵,开展新的战术战略的思想教育,加强沿江要道的控制,加强边区的游击活动,加强战时后勤工作的动员与组织;为了贯彻三三制,加强建立县与分区的参议会,实现废乡建村,增强基础组织;为了加强分区教育工作,要团结好解放区文教界人士,建立出版发行事业,开展大众化教育工作,办好区内公立学校,也加强对私立学校的领导。钟民对如何完成上述任务,提出三点思路:1.关于工作部署问题,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创作性,通过思想动员,完成各项工作;2.既需集体领导,统一步调,又需要科学分工,人人负责,胜利完成任务;3.新的历史阶段有新的困难,斗争是复杂的、困难的。发扬艰苦斗争的作风,在斗争中学习,积累斗争经验,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用以指导具体工作。据《专署首次行政会议》(刊于《江海导报》创刊号),12月1日(一专署成立当天)至3日,专署首次行政会议在如城召开,专署领导与各处、各局、各县的众多领导出席会议。大会通过6项决议,可见一分区初期的主要工作内容。1.贯彻精简精神,规定县区的编制,放手提拔地方干部、群众干部,充实领导队伍,加强工作效能。2.重新划分县区地域,包括如东县丁东区(李二乡除外)与白蒲河东白蒲、林梓、红园、雪曹4乡划归如皋县,如皋珊瑚区划归泰兴县,季家市划归靖江县,原立发区6个乡、立发河以南,串场河(如海线)以东,油坊头以北,全部划归紫石县。3.统一财政,保证收支统一,健全预决算制度。行政负责同志必须亲自审查,并重新规定相关标准,重新讨论津贴与家属粮食的问题。加强粮赋工作,整理公学款产,增加革命财政收入。在粮赋工作方面,一是保证当年秋征任务的完成,一是把查粮工作作为当年冬季的中心工作来抓。查出陈粮,拟收30%用作优抗和干部救济基金。4.开展机关生产,紧缩开支,减少浪费,平衡收支。区乡生产方式以农业、手工业为主,县级生产方式以手工业、作坊为主,农业为副,运输业由分区统一经营。5.加强行政建设,短期内成立行政区临时参议会。以各县原有苏中人民代表为基础,聘用新老解放区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士,公推刘伯厚先生为筹备主任,组建行政区临时参议会。1946年春天,分区下辖如皋、泰兴、东台诸县也要成立相应组织。6.开展教育工作。当年冬天积极展开冬学活动,以干部教育为主,各县可以多办短期培训班,专著准备在来年春天办联合县学,每乡各设5所夜校。

百废待兴之际,专署不忘八年全面抗战给一分区老乡带来的巨大疾苦。1946年2月9日《江海导报》头版头条刊出重要消息,一专署还将成立救济总会,各县也将先前的救济委员会改为救济总会分会,调查分区人民在八年来战争中的灾害损失,将相关损失整理成册,交给上级政府。从早期《江海导报》《江海大众》不难看出,苏皖边区一专署成立之初,管辖广大的区域,成为一个有效的地方政府。

(如皋市老区建设促进会荐稿 )

[编辑:高锋]
上一篇:如皋农民暴动第一枪下一篇:助力解放军横渡长江 水乡17岁姑娘王凤英荣立特等功
南通日报社 2009-2010 版权所有 (C) 苏ICP备08106468号 苏新网备2010048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816 传真:0513-85118816 邮箱:zgnt@ntrb.com.cn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