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南通新闻 - 视频 - 乐活南通 - 娱乐 - - 互动 - 图片 - 小记 - 楼市 - 汽车 - 生活 - 专题 - 南通论坛 - 通网家园 - 数字报纸 - 手机报纸 - 设为首页
 
网站首页 老区新闻 扶贫开发 党的关怀 光荣历史 今日风采 组织机构 基金公示 调查研究 网站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 >> 正文  
开国上将许世友情系“角斜红旗民兵团”
2021-04-02 15:21:52     来源:      前往论坛讨论

申承银 刘建华

许世友,1905年2月28日出生于河南麻城新县,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在革命战争年代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做出了不朽贡献。1955年,许世友被授予上将军衔,并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等职。

许世友将军与海安角斜“红旗民兵团”有很深的情缘,其关心“红旗民兵团”建设与发展的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

“我们要看一看角斜民兵的演出”

角斜民兵团是一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民兵队伍。它的前身,是1941年建立的"角斜抗日自卫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角斜民兵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参军参战、传递情报、锄奸反特、支援前线。全国解放以后,角斜公社成立民兵团,年年出色地完成上级规定的军事技术、战术科目,民兵建设得到新飞跃,不但军事技术成熟了,思想也进步了,赢得广泛赞誉。1964年7月,江苏省人民委员会、省军区授予角斜公社“红旗民兵团”称号,并联合发出《向角斜“红旗民兵团”学习的决定》,全国多家媒体报道了角斜民兵建设的先进事迹。一向重视民兵工作,重视群众性练兵活动的许世友将军对这一典型格外关心和重视。

1964年秋的一天,正在南通军分区招待所排练节目的“角斜红旗民兵团”文艺宣传队接到通知,准备两个节目,晚上向南京军区首长汇报演出,演出地点在南通市劳动人民文化宫。这场汇报演出是南通地委、行署专门为前来检查工作的许世友将军等南京军区领导准备的,节目都是由市县级专业文艺团体选送,预先并没有安排来自边远乡镇的角斜民兵演出。许世友将军获悉角斜红旗民兵团文艺宣传队在南通参加其他演出,他高兴地说道:“我们要看一看角斜民兵的演出。”

角斜民兵为许世友等首长表演的节目是男女快板《老两口比武》和歌曲《打靶归来》,其创作内容均来自角斜民兵平时的训练生活,有真情实感,充满了黄海之滨的渔乡气息。许世友将军情不自禁地带头鼓掌,并且和着节拍铿锵有力地跟唱。演出一结束,许世友将军兴奋地说:“角斜民兵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他们的演出朴素自然。这样的节目我喜欢!”他挽起华东局领导快步走上舞台与参加演出的角斜民兵合影留念。此时,舞台上已排好队,前排中间为首长留好位置,角斜民兵站在后排。许世友一上台就喊道:“让角斜民兵站前排!”参加演出的角斜民兵感到无比自豪,回到家乡后更是把这一新闻争相传颂。

“角斜民兵训练抓得好,生产搞得好”

1965年初春的一天,许世友将军到长江口视察海防前线,特地绕道角斜,视察“红旗民兵团”。这是许世友将军第一次到角斜,他没有先到公社听汇报,而是径直来到江苏省军区副司令员傅绍甫蹲点单位王墩大队三小队现场考察。

许世友下车后,在随行人员引导下,踏小路、跨小桥,直奔基干民兵汤礼林家。傅绍甫把小汤拉到许世友面前介绍说:“这个小汤出身贫穷,是红旗民兵团的一员,训练刻苦,不怕脏和累,成绩优异。”许世友握住汤礼林的手,连声“好!好!”随即询问起来:大队干部对民兵工作是怎么重视的?民兵打靶准不准?民兵学雷锋情况怎样?汤礼林一一做了回答。许世友还到房前屋后转了转,看到汤礼林家的蔬菜长势旺盛,十分开心地弯下腰,用手拨着菜叶,并称赞“蔬菜长得好”。

随后,傅绍甫向许世友将军汇报在角斜蹲点情况,他对民兵工作情况听得尤为仔细。不知不觉到了午饭时间,许世友就在小汤家吃饭。小汤有点难为情,饭桌上除了一碗炒鸡蛋,其他都是蔬菜,主食则是元麦仁儿饭。大家知道许世友将军一生嗜酒,可在这儿,他却不提酒字,还边吃边说好吃,并回忆说:“想当初革命的时候,由于国民党的封锁,有时一连几个月没有粮食下肚,就靠吃野梨、山楂、竹笋、野菜过日子。现在条件够好的了。”饭后,许世友在一张用长凳搁起的门板上休息了一会儿,就到田头视察了庄稼的生长情况……。这次视察,许世友将军看到角斜民兵能劳能武,名不虚传,他要求在更大范围内宣传这一典型。随后,许世友将军继续他的考察行程。

1966年3月23日,在角斜民兵团被中共中央华东局、南京军区命名前夕,许世友在华东局书记处书记、南京军区政委、江苏省委第一书记江渭清的陪同下第二次来到角斜,进一步考察角斜民兵团的建设情况。许世友将军先在公社会议室听取党委书记蔡元祥汇报“红旗民兵团”的基本情况,他认真的边听、边问。紧接着,许世友将军在角斜大队6小队晒场上召开民兵座谈会,了解党管武装和民兵工作“三落实”情况。其中一位女民兵联系个人实际,谈了高中毕业以后安心农村当民兵的体会。许世友将军听后说:“你的讲话我能听懂。你热爱农村,当了民兵班长,一手拿锄头一手握钢枪,手上起了老茧,又不计报酬,好!”张凤老人告诉许世友:“现在的民兵响应毛主席关于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经常为群众为集体做好事。”许世友竖起大拇指说:“这个好!民兵要做学雷锋的榜样,多为集体、为他人着想。”座谈会结束时,许世友高兴地说“角斜的农业生产搞得好,民兵工作抓得实!”

座谈会结束后,许世友将军来到角斜公社北端的一片荒地上,观看民兵的射击表演。当看到天奎女炮班民兵用82迫击炮简易射击五发五中时,许世友将军站起来热烈鼓掌,并记下了女炮班长曹莲凤的名字。经过许世友将军的推荐和培养,曹莲凤在红旗精神激励下迅速成长,当选为海安县委副书记、入选省革会领导班子,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九次、第十次大会代表和十大主席团成员,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

1966年3月24日,中共中央华东局、南京军区在海安电影院隆重召开角斜“红旗民兵团”命名大会,许世友将军亲手将“红旗民兵团”的旗帜授给了角斜民兵团。

“枪杆子要听党的指挥,不能搞武斗”

这一年,正当国民经济的调整基本完成,国家开始执行第三个五年计划,“文化大革命”爆发了,不同造反派组织之间由文斗上升到发生武装冲突的武斗,从最开始的棍棒,到自制步枪、手榴弹甚至土炮装甲车等,参加武斗者多为年轻人,死伤惨重。在这场浩劫中,角斜红旗民兵团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自始至终没有分裂成派系,没人参加武斗,没有丢失一枪一弹,没有间断过民兵训练活动。回忆这段历史时,民兵团的一些老领导、老民兵深有感触的说:“这与许世友将军从政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是分不开的。”

这期间,许世友将军不放心的是角斜红旗民兵团在这场浩劫中的表现。1968年秋季的一天,许世友将军在百忙之中抽空第三次视察角斜。在角斜大会堂门前,许世友一见蔡元祥书记就说:“两年没来了,今天来看看你们,看看民兵骨干。”他随后问道:“你们民兵团的枪和子弹丢了没有?有没有人参加武斗?”大家抢着回答:民兵团没有丢一枪一弹,没有人参加武斗。许世友竖起大拇指,说:“没丢枪支弹药好!武斗不能搞!枪杆子要听党的话,不能落到造反派手里。你们要保持‘红旗民兵团’的光荣传统啊。”接着,许世友提出要到他曾经去过的王墩大队看看民兵训练。

走到王墩大队的一条小河边,不知是谁斗胆提出请许司令员表演一下少林功夫。许世友心情特好,欣然答应。他见河边有一棵胳膊粗的刺槐树,上去一把就拧成两段,同行人员个个瞠目结舌。

在民兵训练场上,许世友给民兵讲解战术要领,进行射击示范。也许刚才的“拧树”还不过瘾,他又给大伙即兴表演了一套20多个招数的少林棍术,让在海边长大的民兵们大饱眼福。神收气定后,他对民兵说:“民兵也是兵,当兵就要像个兵的样子,要有真本领。”临走前,他再三给角斜的干部交代:“民兵要听党的话,枪杆子要听党的指挥,不能搞武斗。”

“群众吃饱肚子才能真正拥护党”

“搞民兵工作不能把生产丢掉”“吃饭是第一件大事,吃饱肚子才能干革命”,许世友每次到角斜,几乎都要给民兵团干部讲这样的话。

1970年初,许世友将军在视察苏北沿海边防途中第四次来到角斜,也是将军有生之年最后一次角斜之行。其时,全国受“左倾冒进”政策影响,群众农业生产积极性不高,上至国家领袖下到普通群众,常常吃不饱肚子,许世友将军同样是忧心忡忡。

吉普车一驶进角斜西街头,将军脸上就阴云密布:街面上坑坑洼洼,小车子颠颠簸簸;再看公路两边的农舍,还是破旧不堪的样子。他对公社干部毫不留情地说:“你们这里的变化不大嘛。”这一次,他没有听干部的汇报,看见公社门口有几个群众在田间劳动,就去与他们攀谈起来,了解到群众的生活很苦,粮食不够吃。回到公社,他对干部们说:“当初我们闹革命的目的就是要让群众过上好日子,现在革命已经胜利20多年了,要想办法让群众吃饱、吃好。群众吃饱肚子才能真正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面对将军的批评与嘱咐,角斜的干部坐不住了,他们顶着“左”的压力,采取一系列措施:干部分片包干,责任到人;推广普及农业科学技术,提高粮食产量,改善群众生活;组织民兵整修道路,积极改善镇容镇貌。

在以后的日子里,身居要职的许世友将军虽然日理万机,心中仍然惦记着角斜人民。他经常派南京军区政治部的干部了解角斜民兵训练情况和农业生产情况,多次出面为角斜群众的粮食生产问题想办法。得知角斜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以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1973年春天,许世友把在南京开会的海安县委副书记曹莲凤叫过去,对她说:“我家里有两麻袋高粱种子,是我专门为角斜搞的,请你带回去给乡亲们种。这个品种产量挺高的。”司令员还约请附近的农科所专家为曹莲凤等角斜的同志详细面授栽种要点……曹莲凤等同志深受感动,他们简直不敢相信:一个统率千军万马的将军,为角斜的生产发展竟然考虑得如此细致!

良种被带回角斜,角斜民兵将许世友将军的关怀与期望变成巨大的生产动力。全国“新长征突击手”、民兵排长朱建玲同战友一道创造出粮食亩产连破纪录的奇迹,探索出小麦、玉米、黄豆、棉花、青饲料递次夹种方法,一年五种六收,亩产值达436元(当时价格)的突出成绩,生产经验在全省推广。如今,角斜人不缺吃不愁穿,但仍然有人种植许世友当年送的高粱,不为别的,只为纪念许司令员一怒一忧为百姓的那份真情!

1985年春节前夕,角斜“红旗民兵团”政委翟桂生和曹莲凤一起到南京看望身患肝癌的许世友将军。被疾病折磨的将军仍然惦记着角斜人民生产生活情况,仍然惦记着角斜红旗民兵团的建设情况,聊起一个个民兵英雄的故事更是如数家珍,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许世友将军在60年的戎马生涯中,战功赫赫,九死一生,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经历、特殊贡献的特殊人物”,角斜人民每每想到许世友将军对角斜人民,对角斜红旗民兵团的厚爱,从心底里感叹:“许世友将军与角斜人民心连心啊!”

(作者单位:海安市角斜镇老区开发促进会 )

[编辑:高锋]
上一篇:韩铁心:如泰工农红军的创立人下一篇:“铁血忠诚卫士”陈长江的“护卫风采”
南通日报社 2009-2010 版权所有 (C) 苏ICP备08106468号 苏新网备2010048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816 传真:0513-85118816 邮箱:zgnt@ntrb.com.cn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